首页 / 正文

李纲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李纲(1083—1140)字伯纪,邵武(今属福建)人。政和进士。靖康元年(1126),金兵逼近京师,纲以尚书右丞为亲征行营使,号召各路勤王。高宗即位,拜右相,上十议,力主抗金,为黄潜善所沮,罢至鄂州居住。绍兴二年(1132),除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后又多次被罢黜。九年,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大使,次年卒,年五十八,谥忠定。《宋史》有传。有《梁奚谷先生文集》一百七十卷、有《梁奚谷词》一卷。嘉熙元年(1237)刘克逊跋其词,谓“豪宕沉雄,风流蕴藉,所谓进则秉钧仗钺,旋转乾坤,不足为之泰;退则短褐幅巾,徜徉丘壑,不足为之高者”。

●六幺令

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李纲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

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

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

兵戈凌灭。

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

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

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

高楼谁设。

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李纲词作鉴赏

这首词大约作于南渡初期的被贬途中,词中借金陵怀古之题,抒抗金报国之志,直接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不妥协态度。

上片极写六朝古都——金陵的历史沧桑,写出了历史的无情。起二句点出金陵的地势特点:长江千里奔来,浩浩荡荡,江面宽阔,有“天堑”之称。也许是这一特有的地理条件,使金陵成为佳丽地、帝王州,然而长江犹如历史,也是最无情的,它不舍昼夜,奔腾到海不复回,带起了它所能带走的一切,“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宗。以下即从不同的侧面写六朝的消声灭迹。“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记下了这座古城的历史的足音,风靡一时的淫哇低唱已不复闻,只有疏缓的古寺钟声还,感慨深沉。“玉树”,指《玉树后庭花》曲,为南朝最末一个帝王陈后主为其爱妃张丽华所制,一向被当作六朝荒淫的一个标志。如今这些亡国之音再也听不到了,自然意味着六朝的消失。“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接着从时间上慨叹六朝兴亡变化之速,至此又已过去了数百年。岁月流逝得如此之快,能不令人吃惊吗?“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是从金陵的形迹上看六朝的无影无踪的。兵戈,指战争;改朝换代时进行的战争把六朝帝王的淫侈奢华一扫而光,但见天边的月亮仍自管圆了缺,缺了圆。这与刘禹锡写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用意相同,都是用日月山川的古今共存,仿佛有情,反衬出历史与时间的无情,分外令人感慨。

下片主要表现词人的身世之感,抒写自己的抗战志向。“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从眼前景物落笔。鄱阳(今名波阳)临鄱阳湖,湖水通长江,从湖水的涨落联想到江潮的起伏,并与首句“长江千里”相应。因波而及江,因江而及树。这两句体现了他对景神驰,心潮起伏的情状。于是发出深深的感慨:“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意即谁能体谅到我是被朝中奸邪排挤打击,贬斥到此的一个迁客呢?人已老大,而声名节操尚未确立,能不悲伤吗?以下五句即缘此生发,表明坚贞不屈的立场。“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直抒胸臆。“岁寒”指的是困境、逆境:“途远”,指达到目的所费的时日。此二句说不管环境如何恶劣,道路多么遥远,我的为挽救民族的危亡而抗战到底的意志决不改变。结三句却变换一种方式,用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表明自己独立不移、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由于柳宗元《江雪》一诗所塑造的渔翁形象已深入人心,以此作结,不仅将作者的磊落之气、坚贞之节表露无遗,而且神思旷远,颇有余味。

此词虽先敷设一层悲愁暗淡的色彩,却不掩抗金报国的豪气,上片的低沉、顿挫、悱恻与下片的高昂、慷慨、豪迈水乳交融,意脉贯通,表达了作者悲愤中奋起的志向。全词气氛清冷,场面阔远,意境深远,格调刚毅。写景文字不多,但颇具特色,景物立体感强,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词中抒情手法多种多样,既有直接的议论抒情,又有间接的以景抒情。作者吊古怀今,表达出忧国伤怀的思绪和感慨。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李纲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

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

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

破强敌,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

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

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

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

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

李纲词作鉴赏

此为咏史之作。词中以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借古喻今,颂扬历史英杰的丰功伟绩,期望自己能为南宋抗金大业建立功勋。词中叙事不少,也有议论,但不乏形象之生动。长江之险壮,鏖战之激烈,都写得有声有色。

上片写淝水之战的地理环境和东晋方面的运筹准备情况。开篇极写长江“天险难逾”,加之“人谋克壮”(指人的谋略宏伟远大),使北方强敌无奈我何。接着便用淝水之战的史实为证。《晋书。谢安传》记载,苻坚军队南下时,谢安领导抗击,非常镇定,处理规画很得当。前方谢玄等击败苻坚军队后,“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谢安面对投鞭可以断流的百万雄师,而能沉着镇定,运整个战局于股掌之间,从而取得“破强敌”的伟大胜利。

词之下片着重写淝水战役中的“奇伟”场面。《晋书。谢玄传》记载:谢玄与谢琰、谢伊等率精兵八千涉淝水,与秦军决战淝水南,杀秦军大将苻融(苻坚弟),苻坚也中流矢,秦军溃败,死者不可胜数。余众弃甲宵遁,听到风声鹤唳,认为是晋的追兵来到,惊惶万状。下片内容,大致就是根据这段历史记载写成的。“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谢玄以八千兵勇渡淝水,冲杀数十倍于己的大敌,此“奇伟”之一也:“鞭弭周旋”三句,指晋军与强敌周旋,“旌旗麾动”,便使北军望风披靡,指挥何等英明,将士多么善战,大有“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之势,此“奇伟”之二也:“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生动描绘了敌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丧胆情景,反衬了晋军出奇制胜,取得历史罕见的以少胜多的辉煌战果,此“奇伟”之三也。最后三句赞美淝水战役的胜利,使晋朝延长国祚,广大民众得到庇护,这一辉煌的功业,即使《诗经。小雅》所歌颂的周宣王中兴之功,也不能专美于前。

此词结构谨严,语言刚劲,风格沉雄,是咏史词中的佳作。作者对于战争的描写,层层推进,有务不紊,既明写东晋方面的地利、人和,又暗写前秦由长驱直入到仓皇溃败的全过程,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

除此词外,作者另有六首出色的咏史词。这些词,以其鲜明生动的形象、沉雄遒劲的风格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而为世人称道,李纲仅存的五十余首词中放射出耀人的光彩。

猜你喜欢
  赵与钅卸·唐圭璋
  卷七·唐圭璋
  第三折·王实甫
  第三折·关汉卿
  卷一·袁华
  卷三十三·孙默
  李羣玉诗后集巻四·李群玉
  卷三·乾隆
  卷十六·方回
  卷四百十三·佚名
  卷五十九·徐倬
  御选元诗卷五·康熙
  卷二十二·施元之
  林序·林朝崧
  第十三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零九·彭定求

        卷509_1 【秋日陕州道中作】顾非熊   孤客秋风里,驱车入陕西。关河午时路,村落一声鸡。   树势标秦远,天形到岳低。谁知我名姓,来往自栖栖。   卷509_2 【经杭州】顾非熊   郡郭绕江濆,人家近白云。晚涛

  • 卷三百四十·彭定求

        卷340_1 【辛卯年雪】韩愈   元和六年春,寒气不肯归。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围。   崩腾相排拶,龙凤交横飞。波涛何飘扬,天风吹幡旂。   白帝盛羽卫,鬖髿振裳衣。白霓先启途,从以万玉妃。   翕翕陵厚载,哗哗

  • ◎序·瞿佑

      古诗《三百篇》,孔子取《思无邪》一言以盖之。夫思无邪者,诚也。人能以诚诵诗,则善恶皆有益。学诗之要,岂有外於诚乎?余观历代工诗者,在汉魏晋则有曹刘陶谢辈,在唐则有李杜柳岑辈,在宋则有欧苏黄陈辈,在元则有虞杨揭范辈。

  • 歴代诗话卷十六·吴景旭

      丙集中之上  赋  金马碧鸡  左思蜀都赋金马骋光而絶景碧鸡倐忽而曜仪吴旦生曰金马山在云南府城东碧鸡山在云南府城西汉宣帝时方士言益州有金马碧鸡可祭祷而致乃遣王褒入蜀求之  滇畧记云古阿育王有龙马三

  • ◆苕溪渔者郯韶(云台集)·顾嗣立

    韶字九成,吴兴人。好读书,慷慨有气节。至正中,尝辟试漕府掾,不事奔竞,澹然以诗酒自乐。自号云台散吏,又号苕溪渔者。日往来于玉山,与诸君相唱和。素不善画,偶捉笔为山水图,辄烂熳奇诡,坐客咸啧啧称叹。作诗务追开元、大历之盛,杨

  • 二集卷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十九古今体一百九首【庚午六】夏日瀛台雨足旋清禁诘旦将视朝勤政敢刻懈典礼期时昭取便憩瀛台波光漾绮寮涨添鱼鸟乐地静松柏乔图云延阁迥却暑凉风招补桐已森翠

  • 卷之二百七十六·佚名

    光绪十五年。己丑。十一月。癸卯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丁卯皆如之。内注○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祥麟等奏、造销多年军米。经部驳查。无从赔补。恳恩豁免。如所请行。  ○以亏款

  • ◎警犬·李定夷

    警犬一项,本为西洋各国之所通用,而尤以德国为最精,其功用不仅可以防卫身体,且可以补警察侦探之所不逮。钱君锡霖有见于此,特在北京创办警犬研究所,征求各种良犬,专门训练,以备将来警察署之用。有汪建斋、康甲丞两君,因钱君之约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纪昀

    外戚传(臣)等谨案外戚一门唐书以前祗载后妃之父兄弟侄缘帝室之外家故谓之外戚自宋史载柴宗庆王贻永诸人兼及尚主者实始 滥觞辽金元史因仍其例登载稍繁考主壻以帝室为外家于外戚之外稍紊然其人大都世臣勋旧因缘贵宠为国

  • ●天台治略卷之二·戴兆佳

    详文二 ◆详文二 一件龥 宪推广 皇仁泽遍穷黎恩垂不朽事 一件再叩 宪恩速饬募顶等事 一件龥请恩准策鸠群力建造驻防公廨保固地方事 一件龥详改学等事 一件饬议稽查异籍民人之法以杜奸匪事 一件饬行查议事 一件严饬

  • 二十年·佚名

    (戊午)二十年大明正統三年春正月1月1日○丙戌朔,上率世子及文武群臣,行望闕禮,御勤政殿受賀禮。議政府進表裏鞍馬,斡朶里馬佐化等四十餘人、倭人老麟及三郞兵衛等九十餘人來獻土宜。○各道進賀箋、方物,皆如舊例。○行中宮賀

  • 景公病久不愈欲诛祝史以谢晏子谏第十二·晏婴

    景公疥且疟,期年不已,召会谴、梁丘据、晏子而问焉,曰:“寡人之病病矣,使史固与祝佗巡山川宗庙,犠牲珪璧,莫不备具,数其常多先君桓公,桓公一则寡人再。病不已,滋甚,予欲杀二子者以说于上帝,其可乎?”会谴、梁丘据曰:“可。”晏子不对

  • 太极图说解(附辩)·周敦颐

    朱子无极而太极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底也。故曰:&ldquo;无极而太极。&rdquo;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太极之有动静,是天命之

  • 灵隐寺万年簿序·太虚

    记言记事,造专结绳,孔子删书,断自神尧,马迁作史,托始黄帝,用备来者稽考,藉为准绳,意至美也。而十方僧寺,宛然一小民国,主权领地及人众之三要素,莫不毕具。故往往有山志寺乘,广传世之文事;复有万年簿以为继体之宗法,道风赖之不坠,慧命

  • 卷第七·佚名

    补续高僧传卷第七 明吴郡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习禅篇 宋 大阳玄传 大阳禅师警玄。江夏张氏子也。其先盖金陵人。仲父为沙门。号智通。住金陵崇孝寺。师往依之。年十九为大僧。听圆觉。即能辩屈讲者。讲者叹曰。是

  • 六体书论·张怀瓘

    书学论著。唐代张怀瓘著。一卷。为奏御之作。论述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等六种书体的特点、创始者、代表书家。其后论述执笔之法,认为“若执笔浅而坚,掣打劲利,掣三寸而一寸着纸,势有余矣;若执笔深而束,

  • 明宪宗宝训·刘吉

    明宪宗朱见深语录汇编。刘吉等编纂。弘治四年(1491)成书,与《明宪宗实录》同进。十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三卷。凡六十三子目,前有明孝宗序。

  • 摩诃摩耶经·佚名

    凡二卷。北齐昙景译。又称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佛临般涅槃母子相见经。略称摩耶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前半部记述佛陀升忉利天,为其生母摩耶夫人说法,令得初果。后半部记述佛陀游化诸国,后于拘尸那揭罗之娑罗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