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汝元边汝元,字善长,任丘人。诸生。有《渔山诗草》。虞姬大王之所爱,贱妾与骓马。时违骓不逝,妾生胡为者。伏剑君马前,待君黄泉下。持此报君恩,别泪不须洒。沈起麟沈起麟,字苑游,天津人。有《诵芬堂诗》。买 
-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五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二十九	余阙	拟古	昔在西京日纵观质前闻皇皇九衢里列第起朱门借问所居谁丞相大将军平明事游谒车马若云屯芍药调羮鼎狒狖铸酒罇颂声美东鲁逸奏出西秦回风 
- 生平简介 李益( 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八岁时,逢安史之乱,西北地区常受到外族侵扰,李益离开家乡。唐代宗大历四年( 769)中进士,历任象郑县尉等职位低下的小官。其后弃官而去,游燕、赵间,在藩镇帐下任幕僚十八 
-   ◎礼二吉礼二   郊社仪制郊社配飨祈穀雩祀天神太岁朝日夕月   社稷先农先蚕地祇岳镇海渎山川直省神祇   郊祀之制太祖御极,焚香告天,建元天命。天聪十年,设圜丘德盛门外,方泽内治门外,坛壝始备。会征服察哈尔,获 
-   起旃蒙單閼(乙卯)十月,盡玄黓閹茂(壬戌)七月,凡六年有奇。   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永徽六年(乙卯,公元六五五年)   冬,十月,己酉,下詔稱:「王皇后、蕭淑妃謀行鴆毒,廢為庶人,母及兄弟,並除名,流嶺南。」許敬宗奏:「故特進贈司 
-   夫人之生也,有贤不肖焉。若乃其恶可以诫世,其善可以示后,而死之日,名无得而闻焉,是谁之过欤?盖史官之责也。   观夫文籍肇创,史有《尚书》,知远疏通,网罗历代。至如有虞进贤,时崇元凯;夏氏中微,国传寒浞;殷之亡也,是生飞廉、 
-     靖康二年三月二十九日黎明,太上启跸,共车八百六十余两,发自刘家寺。夜宿封丘界,太上以下及虏酋毳帐二,布棚四十八为一围;郑后以下及虏酋萧庆毳帐三,布棚八十八为一围,皆有馆伴朝夕起居。帝姬以下及虏酋斡离不毳帐五,布棚十 
- 邱永山译注【说明】在这篇记载田叔事迹的传记中,作者以赞佩的口吻突出表现了田叔“义不忘贤、明主之美以救过”的品质和“刻廉自喜”的性格。在这个人物身上,虽然瑕疵互见,但瑕不掩瑜,他的忠诚、严于律己的品格以独有的魅 
- 陆法和,不知道是何地人氏,隐居江陵百里洲,其衣食居处,与苦行的沙门和尚相同。年岁大的人小的时候就看见过他,他的容貌脸色经常改变,人们无法猜度。有的人说他来自嵩高,游遍了远近诸地,入荆州汶陽郡高安县的紫石山,很快就舍弃了 
- 谢绛,字希深,他的祖先是阳夏人。到他的祖父谢懿文,做杭州盐官县令,葬在富阳,于是后裔成为富阳人。他的父亲谢涛,以文学、品行著称,从进士起家,做梓州榷盐院判官。李顺在成都造反,攻陷州县,谢涛曾筹划守御的计策。叛军被平息后,他 
- (辛丑)元年清康熙六十年春正月1月1日○朔癸亥,未時,太白見於巳地。1月2日○甲子,辰時日暈,暈上有冠。○以金雲澤、趙觀彬爲承旨。1月3日○乙丑,以沈宅賢爲吏曺參判,兪拓基爲吏曺佐郞。○右議政趙泰耉,疏陳新政要務,其目有七曰:懋 
- 晏子聘于吴,吴王问:“君子之行何如?”晏子对曰:“君顺怀之,政治归之,不怀暴君之禄,不居乱国之位,君子见兆则退,不与乱国俱灭,不与暴君偕亡。”此章与“吴王问可处可去”事旨既同,但辞有详略之异,故着于此篇。 
- 鄞县万斯大撰觐礼第十尝读周官大宗伯春朝夏宗秋觐冬遇之文疑诸侯之见天子一也何因时而异其名再读曲礼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更疑臣之见君必北面东面西面者何以行拜稽之礼 
- 钦定四库全书正蒙初义卷四邳州知州王植撰神化篇第四补训此以神化名篇首言天道之神化至气有阴阳节乃合在人者言之以下多言人之神化杂引易中庸论语孟子之说以畅发其旨愚按此篇凡三十节自首节以下九节皆明神化之理神化者 
- 二卷。明唐枢撰。唐枢,字惟镇,归安(今浙江省吴兴县)人,明嘉靖年间(1522~1566)进士,授刑部主事,以疏请明正妖贼李福达罪被斥为民,隆庆初复官。年少就学于湛若水,并深受王守仁 “良知”影响,后深造实践,称一庵先生。著有 
- 九卷。《续集》一卷。明僧宗泐撰。宗泐,字季潭,临海(今属浙江)人。洪武初,选拔修行高的和尚,宗泐居其首,命住天界寺。洪武十一年(1378),明太祖以佛书有遗佚,命其往西域求遗经,洪武十五年(1382)得经还朝,授左善世。太 
- 四卷。明鲍山 (生卒年不详)撰。鲍山,字元则,江西婺源人。曾入黄山,在白龙潭上筑屋,住了七年之久。在此其间“备尝野疏诸味,因次其品汇,别其性味,详其调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成《野菜博录》一书。书中分为草部两卷,木 
- 散曲总集。全名《类聚名贤乐府群玉》。元无名氏编,任讷考证为元胡存善编,未有确证。五卷。成书于《阳春白雪》之后,《太平乐府》之前。专收小令,不载套数。体例以作家为序,故称“类聚名贤”。收元刘时中、任昱等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