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宽下类

陶渊明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遗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此亦人子」,全从己之以力给子为自爱其子说来,十分体贴近情。「亦」字如此下落,后人截来实用,遂几忘此原委。鲁文恪公铎为举人时,远行遇雪,夜止旅店。怜马卒寒苦,令卧衾下。因赋诗云:「半破青衫弱稚儿,马前怎得浪驱驰。凡由父母皆言子,小异闾阎我却谁。事在世情皆可破,恩从吾幼岂难推。泥涂还藉来朝力,伸缩相加莫漫疑。」腹联亦用此语。文情既好,厚道更确可传。

杨诚斋夫人罗氏,年七十余,寒月黎明即起,诣厨作粥,令奴婢遍饮,然后使之服役。其子东山启曰:「天寒,何自苦如此?」夫人曰:「奴婢亦人子也。清晨寒冷,须使腹中有火气,乃堪服役。」生四子三女,悉自乳。曰:「饥人子以哺吾子,是何心哉?」三子皆登第。

颜光衷曰:「奴婢亦人子,少于我者惟钱耳。以乏财故,委身于我。业已颐指气使惟吾命矣,又从而残忍之,酷虐之,责所不堪。已又饥寒之,锢蔽之,使穷愁无诉。至妇女虐婢,有炮烙夹指之刑。然多起于妒根。谁致之纵之?则丈夫不得辞其责矣!亦思一般出世,我得如是,彼竟如是。使我投入穷胎,得免此光景耶?试设身思之。」

昔有卖男女诗二首,一曰:「养汝如雏凤,年荒值几钱,辛勤当自爱,不比在娘边。」又曰:「哭尽眼中血,泪洒身上衣,业缘如不断,犹望梦来归。」词甚凄惋,读之恻然。

魏齐谦之子道让,好施赡恤,言语无亏。家居仆隶,对其儿女,不挞其父母。生二子,便免其一。僮婢不施重刑。每谓家人曰:「此辈俱禀人体,纵极愚顽,从容教道,自然晓悟,何忍动加鞭挞?」

袁氏世范曰:「奴仆小人,就役于人者,天资多愚,作事舛错违背,不会有便当省力之处。又性多忘,嘱之以事,全不记忆。又性多执,所见不是,自以为是。又性多狠,轻于应对,不识分寸。所以致主于使令之际,常多咄叱。其性不改,其言愈辩,其主愈不能平,于是有以轻罪而忽致重责者矣!为主者于此,当云:『小人天资之愚如此。』宽以处之,多其教诲,省其瞋怒,则婢仆可以免罪,主人胸中亦大安乐省事多矣。」

座右铭云:「凡使僮仆,耳聋其半。先顾饥寒,后从呼唤。置腹推心,合离萃涣。情恕才原,人子可念。得使且庸,可疑则换。勿妄鞭挞,致生他患。」

沈心松,袁了凡之姑夫也。了凡叙之,有曰:「公为人乐易,未尝口道人过。与人语,煦煦惟恐伤之。怒詈之声音颜色,不加于婢仆。尝赴宴浦氏,夜深,仆从皆醉,公自操舟而归。既登岸,命诸仆之妻,各扶其夫安寝。及旦,公未起。吾姑袁夫人促之曰:『汝何独今日晏起乎?』公曰『恐诸仆见我而惭。且俟其下田作业,吾徐起未晚也。』我姑亦厚德,未尝疾言遽色。予偶作厨中半晌,见所行三事,不愧古人。时表兄有疾,姑亲携好酒一碗置桌上。仆文成自外入,覆之于庭。姑询其故。曰:『我将谓茶耳!』姑曰:『汝不知,原无过。自今凡事当仔细,千粒米难成一滴酒也。』其人愧悔可掬。盖耿耿数言,严于捶楚。又有小童持盘,尽覆厨下,其母自责之。姑望见,急止之曰:『此非故意,何得责之?但弃其碎者,勿留以伤人之足,可也。』一田保附舟问病,姑为具酒食,且送舟金;复度所送二物,加厚答之。语予曰:『贫人问病,大是好心,岂可令其折本吁!』片时所见,皆中伦虑如此。」生子科、孙道原,皆登进士。

唐阳城,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阳怪其不还,与弟迎之。未醒,乃自负以归。及醒,谢罪。城曰:「天寒而饮,何责焉?」与公事若相类。然公煦煦之意,但觉宽和,而城未免纵弛矣!若夫人所行三事,何其厚也。然平心思之,事理原祇合如是。且其中有许多节制在,与矫情市宽者不同。陆文定公树声云:「大凡臧获,当御之以正,抚之以恩。平居则恤其饥寒,轸其疾苦。使令则均其劳逸,程其勤惰。如此则感恩知劝,无不尽心矣!」最得御下之体。

按格所称宽下,盖为寻常服役者言之耳。若夫宦家豪仆,倚势作威,呼侪引类,横行街市,渔利撒泼,肆毒乡村,隶胥串为羽翼,簿尉凭其指挥。遂使乡愚小户,忍气吞声;即远族疏亲,亦屏息侧目。为主者当着意防闲,痛加惩究。茍执宽下人之常说以优容之,是蹈纵豪奴之大恶而不自知也。予统为之说曰:「失误愚戆之罪,可原也;豪悍狡黠之罪,不可宥也。得罪于己,可宽也;得罪于族亲乡里,不可恕也。」庶折衷之法云。

松陵计举人有仆,家累三千金,将死,子方十岁,请献其半于主以保孤。举人曰:「我受之无名。但汝下人,而致富若此,岂无刻事?且享福过分,致损尔寿,安能善后?当以半为汝子种德耳。」仆感泣长逝。主人尽散其半,行种种方便事。延名师,与己子同学。后仆子与己子同科。

胡子远之父,唐安人,家饶财。尝委仆权钱,得钱引五千缗,皆伪也。而其仆旋死,家人欲讼之。胡曰:「干仆已死,岂忍使其孤对狱耶?」或谓减其半价与人,尚可得二千余缗。胡不可,曰:「终当误人。」乃取而火之。其家暴贵。

司徒马森之父,年四十始得子。生四岁,眉目如画,夫妇宝若拱璧。一日,婢抱之出外,从高处失手跌下,伤左额而死。马公见之,即令婢奔匿,而自抱死儿入。曰:「吾自误跌死者。」妇惊痛,撞公倒者数次;索婢挞之,无有也。婢走母家,言其故。婢父母感泣,日夜吁天,愿公早生贵子。左年果生子。左额宛然赤痕,即司徒也。

子既死矣,虽杀婢,岂能复生哉?然一时哀痛之深,决不肯作是解也。真人情所难!

刘弘敬,字符漙,世居淮淝间。修德不耀,家甚富。利人之财不及怨,施人以惠不望报。有善相者谓曰:「更三年,子大限至矣!如何?」元漙涕咽曰:「夫寿夭,天也。先生其奈我何?」相者曰:「夫相不及德,德不及度量。君虽不寿,而德厚,度量尤宽。且有三年之期,勤修令德,冀或延之。夫一德可以消百灾,犹享爵禄,而况于寿乎!」相者行。元溥乃为身后计,将以女适人,求女奴资嫁。买得一婢,名兰荪,风骨姿态不类贱流。元溥诘其情,久乃对曰:「某代为名家,居本河洛。先父卑官淮西,遭吴寇跋扈。缘姓与寇同,疑为近属,身委锋刃,家仍没官。以此淹沈,无处告诉。骨肉俘掠,不可复知矣!贱妾一身,再易其主,今又及此。」言已潸然。元溥太息曰:「夫履虽新,不加于首;冠虽旧,不践于地。汝衣冠之女,而又抱冤如此,吾若不振拔,神明必诛。」询其亲戚,则外氏刘也。乃收为甥,以家财五百缗,先其女而嫁之。后数日,梦一绿衣怀简者谢曰:「予兰荪父也。感君厚恩,知君寿限将尽,已力请于帝,许延二十五载,富及三代子孙。」元溥犹未甚信。后相者复至,迎而贺曰:「君寿延矣!是有阴德动于天者。」元溥始以兰荪父之言告。

按格:「占用良家流落子女,百过。」盖良家流落,多由其祖父不幸,适遭冤横使然;或由其祖父作孽,子孙受报所致。夫冤苦固所当恤,即孽报亦自堪悯。且极盛之家,必有衰时,茍非常常修积,代代滋培,一朝凌替,为奴为婢,亦非甚异常事也。世乃视为固然,而下贱指使之。或且矜为异种,而故狎呢玩侮之。其情理谓何哉?

宪副项希宪,原名德棻。梦己为辛卯乡科,以污两少婢,被主科名神削去。遂誓戒淫邪,力行善事。后梦至一所,见黄纸第八名为项姓,中一字模糊,下为原字。旁一人曰:「此汝天榜名次也。」因易名梦原。壬子中顺天乡试第二十九名,会试第二名,殿试二甲第五名。疑梦中名次之爽,徐悟合鼎甲数之,恰是第八。

姚若侯云:「嗟乎!污婢者,其势顺,其事易,人几以为家常茶饭矣。乃主科名之神,如是之严刻,何耶?不知人家家政不肃,家道不和,强半由此。盖人贱则逢迎必工,地近则口舌多有。或妒妻鞭挞以伤生,或悍仆反唇而叛主。况负妖淫之质。处骨肉之间。至父子不知而聚麀,或兄弟交迷而荐寝。伤风败检,所不忍言。」愚谓此论诚深悉其害矣,疑未见所损于阴骘也。吾友吴振夏云:「按格:恃财淫人妻者,百过。恃家主之势以行无礼,使彼夫先无完体之妻,其恃其淫,不更甚乎!且主号义父,婢称义女,顾名思义,尤宜悚然。」看来于理于情,凿凿不可。神人之严刻,不亦宜乎!

猜你喜欢
  陰陽位第四十七·苏舆
  大学衍义卷十·真德秀
  卷三十四·孙瑴
  第三章 22·辜鸿铭
  卷四十八·冯复京
  礼记训义择言引·江永
  程材篇第三四·王充
  缁衣集传卷一·黄道周
  卷一百九十二·佚名
  卷四十七·佚名
  卷八·道世
  卷下·佚名
  佛说护国经·佚名
  卷第六·智旭
  佛说灌洗佛形像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一出 剿寇·洪昇

    【中吕引子·菊花新】〔外戎装,领四军上〕谬承新命陟崇阶,挂印催登上将台。惭愧出群才,敢自许安危全赖。  建牙吹角不闻喧,三十登坛众所尊。家散万金酬士死,身留一剑答君恩。下官郭子仪,叨蒙圣恩,特拜朔方节度使,领兵

  • 卷一百四·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一百四司经局洗马掌局事兼翰林院修撰加二级【臣】王奕清奉旨校刋词人姓氏宋李纲字伯纪邵武人政和二年进士钦宗立除兵部侍郎迁尚书右丞观文殿学士尚书左

  • 卷一·佚名

      度训解第一   天生民而制其度,度小大以整,权轻重以极,明本末以立中。立中以补损,补损以知足。爵以明等极,极以正民,正中外以成命。正上下以顺政。自迩弥兴自远,远迩备极终也。明王是以敬微而顺分,分次以知和,知和以知乐,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九·杨士奇

    洪熙元年九月丁酉朔仁宗照皇帝梓宫发引上恭率亲王陈启奠祭告其祖奠至安厝一遵奉葬太宗皇帝礼仪命襄王瞻墡护丧行礼 夜有流星大如碗色青赤有尾迹光烛地后有三小星随之起外屏南行至土司空炸散 辛丑夜有星如鸡弹色青白有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六·佚名

    天启五年十二月乙亥朔上传兵部马世龙向来戴罪杜门准他回卫其中部总兵员缺速推堪任的来用见今河冰已合著经略高第督率道将严加防御务保无虞○兵部覆世龙回卫 上复以世龙劳苦三年著回府遇缺推用该部即与优叙○尚宝司卿

  • 卷之一百十七·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十七 传一百一 辅国公和什克列传【居 京师之回爵】 和什克和阗人初为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隶凖噶尔大军既定凖噶尔遣布拉呢敦自伊犂归和什克偕诸伯克不纳闻我军至乃迎

  • 卷三百二十二·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二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御边宋太宗时王化基权御史中丞一日侍便殿问以边事对曰治天下犹植木焉所患根本未固固则枝干不足忧朝廷治则边鄙何患乎

  • 卷十四之卷二十四并阙文·宋敏求

    唐大诏令集卷十四之卷二十四并阙文

  • 三十五年·佚名

    (己丑)三十五年清康熙四十八年 春正月1月16日○戊子,以尹拯爲右議政。拯立心醇實,制行篤至,格致思辨,雖若非長,而德性渾厚,充養正直,闇然以日章。家法之謹厚,德容之和粹,殆非近儒所及。父師之間,遭値不幸,積困人言,殆有不可堪者,而忿

  • 守道第二十六·韩非

    圣王之立法也,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其备足以必完法。治世之臣,功多者位尊,力极者赏厚,情尽者名立。善之生如春,恶之死如秋,故民劝极力而乐尽情,此之谓上下相得。上下相得,故能使用力者自极于权衡,而务至于任鄙;战士出死,而愿

  • 提要·毛奇龄

    【臣】等谨按辨定祭礼通俗谱五卷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已着録是编一名二重礼谱盖欲成丧祭二礼嗣以丧礼别有吾说编因惟存祭礼其说取古礼而酌以今制故以通俗为名凡分七门一曰祭所二曰所祭者三曰主祭之人四曰祭之时五

  • 卷二·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地名攷略卷二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鲁国于曲阜【史记武王十一年封周公旦于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曲阜少皥之墟也定公四年祝佗曰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

  • 卷十九·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十九    宋 王与之 撰州长每州中大夫一人郑司农曰二千五百家为州【○郑锷曰书言唐虞之时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外薄四海咸建五长而王制言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则长之为尊可知周官之

  • 卷第三·佚名

    历朝释氏资鉴卷第三闽扆峰沙门 熙仲 集南北朝宋。刘裕。自庚申尽己未。八主。六十年。都建康。魏。明元帝。太帝五年。尽有河北。高祖武帝。受晋禅即位。改元永初。岁庚申六月也○造灵根法王东山等寺。迎佛驮跋陀罗

  • 卷第十七·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十七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南三 赵州上堂。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才有语言。是拣择是明白。老僧不在明白里。是汝还护惜也无。时有僧问。既不在明白里。护惜个什么。州曰我亦不知。僧曰。

  • 通占大象历星经·佚名

    通占大象历星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唐宋间。《通志‧艺文略》天文类着录「通占大象历星经三卷」,当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残存二卷,收入洞真部众术类。又《四库提要》着录天一阁旧藏本六卷。此书言天文占星之术。书中列

  • 逞风流王焕百花亭·佚名

    本剧简名《百花亭》。四折一楔子,末本。情节出南宋黄可道《风流王焕贺怜怜》戏文及宋话本《洛京王焕》。剧写汴梁书生王焕多才多艺、能文能武,人称“风流王焕”。清明春游,与上厅行首贺怜怜相遇于百花亭,各有眷心。经人撮

  • 帝鉴图说·张居正

    明张居正撰。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 (今属湖北) 人。明代著名政治家。隆庆时,为首辅,万年初年,神宗年幼,国事均由他主持。是书即为万历元年 (1573),朱翊钧 “初登大宝”,张居正 “采摭前代君人治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