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自序

这里收集的一些文字大都是最近五年内随时写的,其中偶有三四篇是五年前写的。这些文字差不多全是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过的。没有发表过的只有这几篇:《四十二章经考》和附录三件,《论六经不够作领袖人才的来源》,《论(春秋)—— 答钱玄同》 , 《论(诗经)——答刘大白》,《明成祖御制(佛曲)残本跋》,《参同契的年代》

这一集本是《胡适文存》第四集的一部分。因为有许多讨论政治的文字——尤其是我这三四年来讨论国际政治的文字,——在这个时候不便收集印行,所以我把其中关于学术思想的一部分抽出来,编成这一集《论学近著》。

这一集分五卷。第一卷只有三篇文字:《说儒》将提出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史的一个新鲜的看法,我自信这个看法,将来大概可以渐渐得着史学家的承认。虽然眼前还有不少怀疑的评论。此外两篇都是讨论治学方法的:《老子》年代一篇是考证学的方法论;校勘学一篇是校勘学的方法论。

第二卷全是整理佛教史料的文字。只有《真诰考》一篇是关于道教史料的,因为《真治》牵涉到《四十二章经》,所以我把这一篇也收在这里。第三卷全是整理小说史料的文字。《西游记的第八十一难》是一篇游戏之作,收在第三卷里作个附录。

第四卷是我近年对于国内几个重要的思想问题发表的文字。青年的读者若嫌这一集的考据文字太沉闷了,他们最好是先读这一卷。这一卷的文字最容易读;并且这里提出的一些思想问题,也都是值得大家平心静气的想想的。

第五卷是一些杂文,只可算是全集的一个附录。

五年之中,只有这一点讲学成绩,我自己很感觉惭愧。如果这几十篇文字可以引起国内外学者的讨论和批评,那是我最欢迎的。

二十四·十·二十九日

猜你喜欢
  卷十三 乡射礼第五·郑玄
  卷六十三 聘义第四十八·郑玄
  遭虎篇第四十八·王充
  卷十七·陆九渊
  卷二上·余萧客
  卷三十二·李明复
  卷一·蔡卞
  卷二十六·胡广
  候人/司右·佚名
  昭公·昭公四年·左丘明
  僖公·僖公二年·左丘明
  卷四百七十九·佚名
  如来无过功德品第八之二·佚名
  十住断结经卷第六·佚名
  龙王兄弟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蒙庵·唐圭璋

      蒙庵,不知何许,与刘辰翁同时。   失调名   忽忽早睡。

  • 贾昌朝·唐圭璋

      昌朝字子明,获鹿人。生于咸平元年(998)。天禧元年(1017),召试,赐同进士出身,除晋陵簿。庆历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侍中,封许国公。英宗即位,加左仆射,进封魏国公。治平二年(1065)卒,年六十八,谥文元。有集,不传。   木兰花令

  • 第三折·马致远

    (旦上,云)妾身任屠浑家是也。自从那日任屠吃了几杯酒,被他众人撺掇着打赌赛,杀那先生去了,至今不见来家。则怕他落在人彀中。又听的说他出了家。我如今锁了门,抱着孩儿去小叔叔家问一声。早来到也。小叔叔开门来!(小叔上,云

  • 薛稷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薛稷(649—713),字嗣通,蒲州汾阴人。初盛唐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画家,官位显通。 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 薛稷 驱车越陕郊, 北顾临大河。 隔河望乡邑, 秋风水增波。 西登咸阳途, 日暮忧思多。 傅岩既纡郁, 首山亦嵯峨。 操

  • 67.白居易讽谕诗:两朱阁·施蜇存

    在郊岛的寒瘦与昌谷、温、李的秾艳之外,元和、长庆年间,还有一个极为流行的元白诗派。元是元稹、白是白居易。他们是亲密的诗友,互相唱酬,互相影响。由于志同道合,他们的诗自成一种风格,当时被称为元和体。他们的诗,无论文字

  • 虞陆张骆陆吾硃传第十二·陈寿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吴书曰:翻少好学,有高气。年十二,客有候其兄者,不过翻,翻追与书曰:「仆闻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过而不存,不亦宜乎!」客得书奇之,由是见称。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翻时遭父丧,衰绖诣府门,朗欲就

  • 清朝前纪·孟森

    ●纲领清世自太祖以后,纪事始有本末。太祖以前之事,寥寥数行,惟恐人知。而于明人官私著述,禁之毁之,株连瓜蔓,大兴文字之狱,以冀掩灭之。二百数十年来,学士大夫,口不敢言。人人心中,皆以为清之先世,必有大不可告人者。革命以后,乃

  • 卷九·凌雪

    四明西亭凌雪纂修列传十一 金声、夏允彝、陈子龙、沈廷扬列传十二 顾锡畴、何楷、路振飞、曾樱、曹佺学、伊民兴、吴闻礼(附郭符甲)、艾南英、熊纬(附欧阳素)、张致远列传十一金声、夏允彝、陈子龙、沈廷扬金声,字正希,休宁

  • 光绪二十一年下·佚名

    南洋大臣张之洞来电(四月初七日到)福州将军庆裕等来电(四月初七日到)署台湾巡抚唐景崧来电(四月初七日到)都察院代递选用道李光汉等条陈时务呈文折(四月初八月)大学士李鸿章来电(四月初八日到)户部代递主事刘寅浚条陈时务呈文折

  • 卷二十一·朱轼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史传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二十一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十三唐房元龄房元龄名乔以字行齐州临淄人也殳彦谦仕隋为司隶刺史元龄幼警敏善属文工书开皇中天下混一佥谓隋祚方永元龄密白父以隋

  • 一八〇 反动老作家二·周作人

    我于卢沟桥事件的前半个月前,在《国闻周报》上面发表《日本管窥之四》,声明日本研究店的关门,但是在后期著作里却仍写有十篇以上的文章,谈及日本的风俗,名物或是书籍的,其中比较特别的乃是一篇《日本之再认识》。这是一九四

  • 卷五十五·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寿盛典卷五十五典礼【六 銮仪】【臣】等谨按三皇夀世传乘云驾六羽之仪洎乎尧造彤车舜建鸾和夏绥殷辂制递详矣顾以扬帝代之闳规天行星陈灿无弗备至於茂彰鸿典炳焕夀图虽夙具之仪观而法仗流辉有同剙

  • 致士篇第十四·荀况

    衡听、显幽、重明、退奸、进良之术:朋党比周之誉,君子不听;残贼加累之谮,君子不用;隐忌雍蔽之人,君子不近;货财禽犊之请,君子不许。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闻听而明誉之,定其当而当,然后士其

  • 卷十九·史浩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讲义卷十九     宋 史浩 撰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案此条讲义永乐大典原阙】顾命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甲子王乃洮颒水相被冕服凭玉几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师氏虎臣

  • 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卷上·佚名

    (一名阿阇世王品)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正士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三万二千。菩萨八万四千。一切圣达靡所不明。开士大士神通已畅。已得总持辩才无碍。得无所著不起

  • 卷第一百四·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一百四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七 【论】第一正入当位法门中从尔时善财童子已下至我唯知此破一切众生

  • 维摩经义疏·吉藏

    凡六卷。隋代吉藏(549~623)撰。又称维摩经疏、维摩经广疏、净名经广疏、维摩广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本书系立于三论宗之立场以注释维摩经。初论‘玄义’,其次逐一注释维摩经十四品之文句。该‘玄义’部分可视为维摩

  • 往生集·祩宏

    凡三卷。明代袾宏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集录我国与印度往生西方者,计分九类:(一)沙门往生类,东晋慧远至明代宝珠,凡九十八人。(二)王臣往生类,乌苌国王至张无尽丞相,凡三十二人。(三)处士往生类,周续之至华居士,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