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龙王兄弟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低阿蓝。时有无央数比丘僧。皆阿罗汉也。阿难邠低。至佛所作礼却坐。佛言。人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阿难邠低。闻之欢喜。即起白佛。明旦请佛及比丘僧。降德到舍设粗食。佛默然。阿难邠低。绕佛三匝而去。佛告比丘僧。旦日当上天投日中下。会阿难邠低舍。佛如伸臂顷。即住虚空中。罗汉名须檀。正衣服。于虚空中。长跪白佛。我恒上下。未尝冥如今日也。佛言。有两龙王。嗔恚作变。吐气为云故也。复有罗汉名爱波。白佛欲行止之佛言。此龙大有威神。汝行者必当兴恶意。出水没杀天下人民摩诃目揵连。复正衣服。长跪虚空中问佛。今日以冥不复见须弥山帝释宫殿下已质树子佛言。有两龙王。一名难头二名和难。大嗔恚言。何等沙门。欲飞过摩我头上。龙身绕须弥山七匝以头覆其上吐气出雾故冥。目连白佛。欲往诃止之。佛言大善。目连绕佛三匝而行。释提桓因。从八万八千玉女。于后园相娱乐。目连先过其所。天帝迎之。稽首作礼。相问讯已。乃到龙所。两龙见之。大怒便变化出烟。须臾复出火。目连以佛意亦变化出烟必绕两龙三重。稍前分身入两龙身中右目入左目出。左目入右目出。右耳入左耳出。左耳入右耳出。复入右鼻左鼻出。入左鼻右鼻出。飞入其口中。两龙谓目连在其腹中也。目连亦复作龙身。绕两龙十四重。以头覆须弥及两龙。两龙于下悚栗。延动须弥山。以尾搏扇海水。百兽震怖。佛遥告目连。此龙今当能出水没坏天下汝且须止。目连言。我从佛闻知此法。我有四神足。当信持行之。我能取是两龙及须弥山。著掌中跳过他方天下。亦能取剂磨须弥山令碎如尘。复能磨须弥山及下地。令万民不觉之。两龙恐惧稽首。目连复沙门身。两龙化作人。为目连作礼悔过。目连将至佛所。两龙言。我迷狂惑。不知尊神。触犯雷震。哀原其罪。便受五戒而去。阿难邠低到精舍。索佛及比丘僧。了不见一人。便长跪白佛。饭具以严办。佛可自屈。佛即下到其舍饭已。阿难邠低言。我求佛不见。佛从何所来。佛言。目连与两龙王共诤。适从天上来下。问谁胜者。佛言。目连。阿难邠低言。善哉善哉。此龙乘戒坚强。失之毫数。罪至于龙威神尊重。目连乃臣伏之乎。我从今日始。请佛及比丘僧。宣扬目连功德。佛咒愿迦罗越阿难邠低。汝前后饭食得道人。善鬼神当拥护汝家。皆令安隐。阿难邠低。作礼而去。

    龙王兄弟经

猜你喜欢
  止观辅决传弘行 第三十七卷·湛然
  第五十五章 劫掠楞伽岛·佚名
  敕修百丈清规卷第三·德辉
  卷第十八·佚名
  百丈怀海禅师语录(四家语录卷二)·百丈怀海
  弘明集卷第十·僧祐
  阿育王传卷第一·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三·澄观
  卷第五十三·佚名
  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佚名
  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智旭
  卷第三十三·普瑞
  卷第三十九(第六诵之四)·佚名
  卷第三十八(优婆夷部)·宝唱
  [第二品]蕴双论·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稼轩词 一·辛弃疾

      ☆摸鱼儿(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

  • 三集卷三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三十古今体一百十一首【癸末四】耕藉还宫经郊外即目园居一日又还宫耕藉时因告协风艰矣逢年已洊馑先之力穑在予躬笼衢懒问柳烟窣被陇欣看麦露芃究是近畿资助厚远村僻壤讵能同丰泽园演耕作耕岂

  • 卷四·孟郊

    钦定四库全书 孟东野诗集卷四     唐 孟郊 撰咏怀下 秋怀十五首 孤骨夜难卧吟虫相唧唧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去壮暂如翦来衰纷似织触绪无新心丛悲有余忆讵忍逐南帆江山践往昔 秋月顔色氷【去声】老客志气单冷

  • 花部农谭·焦循

    清 焦循梨园共尚吴音。“花部”者,其曲文俚质,共称为“乱弹”者也,乃余独好之。盖吴音繁缛,其曲虽极谐于律,而听者使未覩本文,无不茫然不知所谓。其《琵琶》、《杀狗》、《邯郸梦》、《一捧雪》十数本

  • 卷二百三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三·张廷玉

        王汝训 余懋学 张养蒙 孟一脉 何士晋 王德完 蒋允仪 邹维琏   王汝训,字古师,聊城人。隆庆五年进士。除元城知县。万历初,入为刑部主事。改兵部,累迁光禄少卿。吏科都给事中海宁陈与郊者,大学士王锡爵门

  • 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三·赵尔巽

      徐用仪 许景澄 袁昶 立山 联元   徐用仪,字筱云,浙江海盐人。由副贡生入赀为主事,官刑部。咸丰九年,举顺天乡试。同治初,充军机章京,兼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累迁鸿胪寺少卿,以忧归。光绪三年,起太仆寺少卿,迁大理寺卿,直

  • 卷二十八·毕沅

      ◎宋纪二十八 ∷起屠维作噩正月,尽上章阉茂四月,凡一年有奇。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考皇帝   大中祥符二年辽统和二十七年   春,正月,丁巳朔,召辅臣至内殿朝拜天书。自是岁以为常。   御史

  • 卷十八·黄以周

      徽宗   △建中靖国元年(辛巳,一一○一)   1、八月(案:钱氏《朔闰考》:是月庚寅朔。) 壬子,先是,右司员外郎陈瓘进《国用须知》。其言曰:“臣闻神宗有为之叙始於修政事,政事立而财用足,财用足而根本固,此国家万世之利而今日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纪昀

    列传宋 【八十四】○宋八十四章谊韩肖冑 陈公辅张觷胡松年 曹勋李植韩公裔章谊韩肖冑陈公辅张觷胡松年曹勋李植韩公裔△章谊章谊字宜叟建州浦城人登崇寍四年进士第补怀州司法参军厯漳台二州教授杭州通判建炎初陈通

  • 商书·西伯戡黎·佚名

    殷始咎周,周人乘黎。祖伊恐,奔告于受,作《西伯戡黎》。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曰:「天子!天既讫我殷命。格人元龟,罔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后人,惟王淫戏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康食。不虞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弗欲丧,曰:『

  • 论语学案卷三·刘宗周

    (明)刘宗周 撰○上论公冶长第五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妻去声缧力追反绁息列反】门人记二贤之见取于圣人一则谓其缧绁之可原一则谓其刑戮之

  • 又序(光绪戊申年印光法师序)·周梦颜

      大矣哉吾心本具之道,妙矣哉吾心固有之法。寂照不二,真俗圆融。离念离情,不生不灭。谓之为有而不有,不有而有。谓之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生佛皆由此出,圣凡俱莫能名。类明镜之了无一物,而复胡来汉现。犹太虚之远离诸相,不

  • 对于苏州北寺之解决方法·太虚

    ──十七年拟──兹因北寺昭三、久化和尚及苏地士绅等就商之解决北寺纠纷办法,提出议案如左:一、寺产皆为信佛民众及僧众劳力集成,为给养僧众、办理佛教事业而设的六和和合众之“十方僧物”。换言之,即不是地方或国家的公

  • 方便心论一卷·佚名

        后魏西域三藏吉迦夜译  明造论品第一  若能解此论  则达诸论法  如是深远义  今当广宣说  问曰。不应造论。所以者何。凡造论者。多起恚恨憍逸贡高。自扰乱心少柔和意。显现他恶自叹己善。如斯众

  • 卷第二之下·大慧宗杲

    正法眼藏卷第二之下 径山大慧禅师 宗杲 集并着语 后学黄叶庵沙门智舷校阅 灵泉仁和尚。僧问如何是祖师意。曰。仰面独扬眉。回头自拍手。问如何是和尚家风。曰。骑牛带席帽。过水着靴衫。 大安山省和尚。僧问离四

  • 声律发蒙·杨林兰

    清杨林兰著。全书分东钟、支思、齐微、车鱼、模糊、皆来、真文、山寒、桓观、先天、萧豪、戈何、家麻、车遮、阳唐、庚青、尤侯、侵心、廉纤、缄函二十韵,每一韵有对文两则,前一则用平韵,后一则的前半部用仄韵,对文从

  • 四书賸言·毛奇龄

    《四书賸[shèng]言》明清之际毛奇龄撰。四卷。是毛奇龄杂编四书之语,由子侄、门人辑录而成。前二卷为门生盛唐、王锡所编,后二卷为其子远宗所编。其书属语录之类,随时杂记,随文杂录,不以经文次序为先后,亦不以四书分编,每卷

  • 大轮金刚修行悉地成就及供养法·佚名

    一卷,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