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告圣庙文

玉峯后学小子周萝颜,盥手焚香,敢昭告于大成门内至圣先师孔子座下:恭惟至圣先师,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建百王之极;俎豆千秋,作万世之师。仪型四表,固已网罗前代,莫罄高深;陶铸后贤,难为赞颂矣。梦颜下里庸材,穷陬末学,虽复诵读诗书,不获仰窥堂奥,但念束发受书以来,即佩服圣训,研究斯文,口诵心维,反复潜玩,积有年月。故于圣贤学问辞气,依稀窥见一斑,不得以似是而非之语,颠倒耄年之心。且今国家设科取士,尊尚四子之书,传注悉宗朱子,文治光华,于斯为盛。从此攻举业者,旦暮研求,唯恐不合朱注,有碍场屋。若注无明文,纵有至精至当之解,不敢发明;有发明者,即指为离经畔道,摈斥有司。在功令,原不为一先儒而欲障天下之口;在天下,各因一先儒而自障其口矣。夫前人有书而不敢发明,则其所发明者无非纸上之陈言;后人有口而不敢吐露,则其所吐露者何异儿童之剿说?自此以往,士林皆以顺为正矣。小子志切阐扬,不求荣利,道以孔颜为法,学以忠恕为宗,读孟子必折衷于论语,读小注必考证于白文,但求其至精至当,不囿于习见习闻。窃恐立念迂疏,有乖时俗,用是预为布告,不敢私窃。伏念先师夫子,为能牢笼一世,俯毓羣英,自颜曾以迄,来学罔不罗入宫墙,一体陶淑。小子与先儒,出世虽有后先,同学原无彼此,况道之所在,本宜互为商榷,所以古人著书,必曰以俟后之君子,其心甚望后人转胜前人,非欲其一代不如一代也。则居先儒后,为之拾其遗而补其阙,先儒未必不首肯于九京也。爰将四书中未发之精蕴,讨论搜罗,以备参考,而又录出其假托语言,有乖王化、有倍纲常者,指出数条。共分二卷,名为质孔说。盥手焚香,百拜上达,仰冀先师夫子在天之灵默为昭鉴。傥其有稗学校,伏望赐以流通;设或无当圣心,唯愿宥其狂瞽。小子不胜惶恐待罪之至。

计呈:

上卷儒门宗旨 下卷读书管见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十九·陈祥道
  卷三十一·孙瑴
  卷四十三·冯复京
  卷四·秦蕙田
  形势第二·管仲
  卷一·胡广
  卷三十三·吕祖谦
  典命/职丧·佚名
  照明品第十·佚名
  佛说解夏经·佚名
  现代人生对于佛学之需要·太虚
  卷第三十六·智旭
  菩萨璎珞经卷第六·佚名
  入楞伽经卷第九·佚名
  第二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田间诗学卷十二·钱澄之

    鲁颂谱畧【谱曰鲁者少昊挚之墟也国中有大庭氏之库则大庭氏亦居兹乎其封域在禹贡徐州大野蒙羽之野成王以封周公元子伯禽十九世至僖公当周惠王襄王时遵伯禽之法养四种之马牧于坰野修泮宫守礼敎僖十六年冬防诸侯于淮上谋

  • 孙周卿·隋树森

    孙周卿,古邠(今陕西旬邑县东北)人。孙楷第《元曲家考略》谓“邠”乃“汴”之误,则云其河南开封市人。曾客游湘南、巴丘。其婿为元诗人傅若金。 小令 【双调】沉醉东风 宫词 双拂黛停分翠羽,一窝云半吐

  • 提要·李贺

    《昌谷集》四卷、《外集》一卷,唐李贺撰。贺事迹具《新唐书·文学传》。案贺系出郑王,故自以郡望称陇西。实则家於昌谷。昌谷地近洛阳,於唐为福昌县,今为宜阳县地。集中屡言归昌谷。宋张耒集有《春游昌谷访长吉故宅

  • 志第三十舆服下·范晔

    冕冠 长冠 委貌冠 皮弁冠 爵弁冠 通天冠 远湤冠 高山冠 进贤冠 法冠 武冠 建华冠 方山冠 巧士冠 却非冠 却敌冠 樊哙冠 术氏冠 鹖冠 帻 佩 刀 印 黄赤绶 赤绶 绿绶 紫绶 青绶 黑绶 黄绶

  • 卷三百四十二·列传第一百一·脱脱

        梁焘 王岩叟 郑雍 孙永   梁焘,字况之,郓州须城人。父蒨,兵部员外郎、直史馆。焘以蒨任,为太庙斋郎。举进士中第,编校秘阁书籍,迁集贤校理、通判明州,检详枢密五房文字。   元丰时久旱,上书论时政曰:   

  • 卷十六 齐高帝·王夫之

      〖一〗  凡篡位者,未即位皆称名,已即位则称帝,史例也。萧齐无功窃位,不足列于帝王之统系,而以帝称者,以北有拓拔氏之称魏,故主齐以存中国。   天下之治,统于天子者也,以天子下统乎天下,则天下乱。故封建之天下,分其统于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四·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秦并六国平话卷上·佚名

    诗曰:世代茫茫几聚尘,闲将史记细铺陈。便教王伯多权变,怎似三王尚义仁。六国纵横易冰炭,孤秦兴仆等云轮。秦吞六代不能鉴,且使来今复鉴秦。鸿蒙肇判,风气始开。以揖让而传天下者,尽说唐,虞;以征伐而取天下者,尽说三代。夫三代者

  • 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春正月丙申朔上诣堂子行礼。回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升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朝鲜国王

  • 卷之一·佚名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冬十月。癸丑朔。  ○癸酉。酉刻。德宗景皇帝庙。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摄政王载沣之子着入承大统为嗣皇帝。  ○又钦奉懿旨。前因穆宗毅皇帝未有储贰。曾于同

  • 涌幢小品卷之十五·朱国祯

    天文国朝最重天文。童轩以景泰辛未进士。为都给事中。升太常少卿。管钦天监事。考正历法。癸卯。予告归。再起掌监事。日食陈修省之要。盖公原占籍钦天监。精于天文故也。后改巡抚。历官南礼书。卒赠太子少保。嘉靖初

  • 孔子世家第十七·司马迁

    宋尚斋 何平 译注【说明】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孔子一生都有着极

  • 汉纪九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无年(辛丑、前140)·司马光

    汉纪九汉武帝建元元年(辛丑,公元前140年) [1]冬,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 对者百余人。广川董仲舒对曰:“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

  • 读礼志疑卷二·陆陇其

    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魏庄渠曰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故祭祀皆子孙自主之亲友咸来助祭若祭他人祖考岂有感格之理世俗他人有丧辄致奠祭以此为厚而不知其为非礼也虽先哲大儒亦未免从俗然于吾心终不安葢偶窥测得圣人制礼之本

  • 春秋左传谳卷四·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谳卷四    宋 叶梦得 撰宣公元年春公子遂如齐逆女元年春王正月公子遂如齐逆女尊君命也三命之大夫未有不氏者遂氏公子久矣何独于此为尊君命乎盖传不知一事再见卒名之例但见后书遂以夫人妇姜

  • 卷二十七中·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二十七中  元 王天与 撰酒诰第十二        周书酒诰【汉孔氏曰康叔监殷民殷民化纣嗜酒故以戒酒诰吕氏曰酒之为病在后世视之则甚轻当时视之则甚重商举世之病在酒所以大诰之○蔡氏曰

  • 卷十·夏良胜

    <子部,儒家类,中庸衍义钦定四库全书中庸衍义卷十     明 夏良胜 撰九经之义【脩身 尊贤 亲亲】家人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程頥曰正家之本在正其身正身之道一言一动不可易也君子观风自火出之

  • 猫苑·黄汉

    清人黄汉仿昔人《虎荟》、《蟹谱》、《蟋蟀经》之例,广为搜辑,博采散见于各种书籍中关于猫的记载而加上颇有见地的按语撰成此书。全书2卷,分种类、形相、毛色、灵异、名物、故事、品藻七门,条分缕析,典故诗文各以类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