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鱼堂剩言卷十二

性理朱子论读书法曰书只贵读纵熟看过心里思量过也不如读读来读去少间晓不得底自然晓得已晓得者越有滋味某旧苦记文字不得后来只是读今之记得者皆读之功也又曰读书之法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愚阅此不觉爽然向来正病在思之功多而读之功少所以学问不能长进何可不自励

张瑶山论做诗云后生纔得科第去学做诗做诗何用好是李杜撇下许多好人不学却去学醉汉此等议论大有益学者

张江陵作吕豫所讳调阳墓志云公为人外温而心辨中毅而貌和于事呐呐不轻为可否于人恂恂不茍为异同甞曰大臣恊心体国茍利社稷嫌怨共之政本之地龂龂而争如国体何世儒嘐嘐猥小曹参而卑丙吉然则虞廷云寅恭者非耶按江陵之赞吕公者如此而其身则殊不然盖吕公之为人亦非中正之道也读其辛未程策论治不主更张而主综核综核二字是江陵本领乃恶更张而遂病孟子之法先王而取荀卿之法后王则过矣

阅威咫叔所作韵法至论纵有四声横有七音之说似是而实非谓在乐五声二变为七音若喉舌唇齿之音即止于七亦与乐之七音风马牛不相及也夫十二律者声之有定者也宫商者声之无定者也今以一字而髙下之则十二律殆几乎徧律尚不可定而可定其为宫商乎且玊篇韵会及陈献可其分属互有不同其为牵合无疑此论实闻所未闻又相与面论三十六字母宜删者六宜增者二十有八合之得五十八母切韵指南等书不知声之有母非三十六字之可统也故有音和类隔等门展转葛藤又云邵子不用见溪羣疑等母而以他音一百五十二为母此是振古人豪之识但声音之数则寔无如是之多也若献可之韵虽云本邵子寔不用邵子之法又云从来韵谱止为诗赋限韵而设原非审音而分韵元尚声律而周氏之韵出一厘千古之讹洪武因之又云自唐以前之诗必以律吕调之而始可合乐至词曲起则律吕即在词曲之中矣辛酉十一月阅邵子书知以律吕配声音亦是借说非乐中之律吕

真西山集有叶安仁墓志铭云叶名湜字子是建安人为安仁令以循吏称子采末云世逺道散为政者刍狗其人鬼魅其俗以为非严法峻刑不能服而朝夕所治者敲朴以聚财而已其闻义利先后之说鲜不姗笑以为迂阔而君用之于治邑不期年间其效章灼若是然则古道不可行于今斯民不可以理义化其又果然与又言君壮岁游文公朱先生之门得以直养气之说故其为人磊落明白无所回隠愚向读叶采近思録注不知其人观此知采之学有自来矣

西山集史弥逺乞归田里补还服制不允诏曰大臣之义与众庶不同多事之时视承平亦异夫既任安危之责则当权轻重之宜其它赐弥逺诏尚多皆极其赞扬至云羣材彚进蔚有庆厯元佑之风公道砥平浸还干道淳熈之旧西山亦不幸而处此时哉

嗣开叔祖言法不可轻变所变之法虽善而小民未必通知则胥吏反因以生奸非数年之久不能得其益又言人之奸弊当预防之不可使至于甚至于甚而后治之则所伤实多

宋昆友言我軰当随处体认天理亦当随处培养人材阅昆友谒刘青田祠诗跋云向闻先生埋金以遗子孙凡有发掘处相传以为美谈余心疑之诚如所云则管华之不若矣何以为先生及至括苍寓城东张宾朋家备问青田轶事如埋金发掘俱正统时巨寇郑諌胡陶得二子孙所为假先生以欺世尔愚按此为青田表白不可不知

临川四先生止艾东乡天佣子集中有有用之文泊小贞借宿于芦花庵庵临泖濵僧心遗指庵前之泖云此为横泖其自泖塔一直上南者为长泖二泖相并其又南则为圆泖盖即五舍泖也泖字在篇海字彚皆音栁其字始见于陆机对晋武帝之言愚因僧言思所谓三泖者乃陆机一时之言以其傍九峰言之耳若夫五舍泖之南有小泖以及泖桥以南之泖皆不在三泖之数也又泖塔僧汉轮云青浦北捍山有横泖为三泖之一在泖塔东北泖桥以南者为长泖此说近之

途中看车箱两旁下又钉一小横木中间凿为半月形含轴其中亦有于小横木下为两足以含轴者此即考工记注所谓伏兎也又疑车箱四旁木皆谓之轸如今芦席四旁有邉者亦谓之轸当再考

吕泾野送黄广东序云今之听狱也速判结以为神空囹圄以为静遏告诉以为威习左右以为察委属吏以为体纳请谒以为通久淹禁以为慎法是以不中而民是以罔措此数语可为炯戒

泾野浩斋诗叙云自孟子后汉时董汲陈郭诸贤似能行而未尽明隋唐时王韩陆李诸贤似能明而未必行赵宋周张二程马邵诸贤似能明且行矣而未至此数语说得好又送汪希周序云凡官省下者率知获上而不知治下知勤簿书而不知勤农桑知信吏胥而不信闾阎知奔走司院而不知行阡陌官是以日迁而民是以日敝此数语形容俗吏最精

泾野又有云学士君子者将以治国平天下者也当其未仕之先所宜急者莫有过于身家身家理而国天下不难矣然而学士君子徃徃舍其本源巧艺以谋进多术以干显后虽有国天下之责莫从而理也此一段最中学者之病

验祭品中有黍稷稻粱粳五种粱系髙粱稻乃南方之粳米粳乃南方之糯米黍稷同一种但黍黏而稷不黏独不用小米吏云前任丁去之想必因祀典上止有黍稷稻粱然予疑今北方所谓小米乃是稷所谓稷乃是黍之不黏者耳故府志云土人谓饭黍为稷存之以俟知者其以糯米为粳此必是吏之偶误

马夫以糓数种来看其所谓榖子者有红黑白三种黒者粘其所谓黍子者有红白二种皆粘而指庭中所产似黍者则谓之稷子又有一种其穂似狗尾草者则谓之粱糓其种最贵盖是粟之别种

行乡饮酒礼举觯在宾主献酢之后今在前恐未是又思今之用汤即古太羮之意用茶即古元酒之意

汤潜庵黜滛祠疏当与会典祭厉文同看一是不侮鳏寡一是不畏强御君子之待幽明一个理

羣芳谱系新城王象晋所辑亦不为无用然考草木而不甚引尔雅及汉唐注疏觉少源委如指饭黍为稷及将郑风之荼与邶风之荼看作一物皆是踈处

阅呻吟语问治人之道曰无忿疾于顽窃思顽是最可忿疾者千态万状他反要来愚我谤我我涵飬稍不足忿疾便生

一友作生日诗云铁汉有身经百炼金人无口学三缄二语最好然未易言不善炼者只炼得世情不曾炼得道义不善缄者只缄得当言的不曾缄得不当言的

看夜行烛思此书篇名多浅俗盖必月川先生因其父之所问以名篇可见纳约自牖之意而月川先生一团诚意如春气之随处充满有隙便入亦可想见小学是古方夜行烛是因病加减之方

战国策一书只应列在诸子算不得史

朱子诸封事人但见其一味正直然其中仍有一段忠厚和平之意在所以后来虽危而不至于婴祸

阅潜确类书见其载滹沱河滋河絶无源委真是无头学问又太史公律书言卯之为言茂也此书乃引之以证三泖之泖尤误按泖字疑本作卯因在正东而言晋人疑此为东江非无谓也后人于卯旁加水耳盖三江娄淞皆在东北惟此在正东本草载陶弘景云佛书称乳成酪酪成酥酥成醍醐可以悟学问已精益精之境

陈端伯言刘诚意未甞讲风水皆世俗附会

唐梦赉言青城童子八歳能知未来事未几童子病病愈不复能有所知一钝人耳邵子昆言有人生而能言其前生事余因忆樗林随笔中有一条言人生而能知其前生后不复记忆者是有物凭焉此最足破愚俗

范浚兰溪人即作心箴者今有香溪集尚存

向疑通鉴纂本载潘氏总论不知其为何人今见婺源志文苑内有之字伯诚但鉴上多称阳节潘氏志则称节斋

钱塞庵[名士升]少受业于顾泾阳甞手辑泾阳十书其居丧最尽礼以家礼所载与朱子平昔议论多异同作家礼考证一编二书惜未得见

偶阅大学衍义补厯象法二卷见丘琼山取诗十月之交注而不取尧典天与日月皆左旋之注盖琼山亦未知二说之一也

猜你喜欢
  卷十三 权谋·刘向
  治學第一·徐干
  第五章 各度政府政体·梁启超
  卷七七·邱濬
  卷二十七·陈经
  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1)·戴圣
   天下第三十三·刘文典
  卷六·佚名
  卷一百三十六·佚名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十·欧阳竟无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四·欧阳竟无
  金七十论卷上·佚名
  佛教月报征文·太虚
  听讲“现代中国佛教”之后·太虚
  第六十九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丁绍仪

    张衡〈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永平中。举孝廉。连辟公府皆不就。永初中。大将军邓骘累召不应。公车特徵。拜郎中。迁尚书郎。转太史令。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阳嘉中。迁侍中。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徵拜尚书。

  • 卷一百四十五·徐世昌

    宋晋宋晋,字锡蕃,号雪颿,溧阳人。道光甲辰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有《水流云在馆诗钞》。过七里泷望钓台作万笏拱危石,孤台瞰远江。星犹临帝座,天为筑鱼矼。祠庙论终古,功名骇急泷。清风如未远,瞻眺拓篷窗。张良

  • 卷四百四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四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七十七 刘珝 山水图 老龙夜泛东溟侧汹涌西来成屴崱层峦叠嶂护苍烟浩荡江湖凝黛色垂流飞瀑交琤琮山光水影含姿容渔艇纵横远复近飞鸟灭没江天空方恨无

  • 卷七十一 魏紀三·司马光

      起著雍涒灘(戊申),盡上章閹茂(庚戌),凡三年。   烈祖明皇帝太和二年(戊申、二二八年)   春,正月,司馬懿攻新城,旬有六日,拔之,斬孟達。申儀久在魏興,擅承制刻印,多所假授;懿召而執之,歸于洛陽。   初,征西將軍夏侯淵之子楙尚

  • 臧榮緒晉書卷六·汤球

      宗室   安平獻王孚   安平獻王孚。世祖受禪。為太宰。其長子為司徒。一門三世同時。十人封王。二人世子。父子居上公。位極人臣。子孫咸居大官。出則旌旗節鉞。入則貂蟬袞冕。自中代公族之寵。未始有也。享年

  • ●卷二百四十四·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四十四。   起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丙申,尽其日。   张棣金虏(改作国)图经(旧校云:此卷以金史对舛巳极无从改正。又云:但有异同似非舛舛也。)曰:一京邑金虏(改作人)有国之初都上京府曰:会甯地名金源其

  • 卷之六·佚名

    戊戌春正月庚子朔○庚戌张士诚元帅栾瑞降初江阴石牌民朱定者贩盐无赖武断乡曲与石桥富民赵氏有隙集众相攻击定乃降元授江阴判官寻复为盗元遣江浙参政纳麟哈剌讨之定穷蹙闻张士诚据高邮乃遣人导士诚兵由通州渡江入常熟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六·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八十四景泰七年五月己巳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蠲湖广沔阳安陆等卫并德安守御千户所去年被灾地亩子粒六千九百四石有奇 后军都督佥事昌英卒英回鹘人百户松忽儿之子永乐二年袭父职寻以父阵亡功升羽林前卫

  • 卷二十 古今人表 第八·班固

    【说明】本卷是新制,在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它以古代人物为经,以品第人物为纬,按九品分了九栏。根据表序“上智”“下愚”的理论及表所分的具体情况来看,品第标准,是以人的品行为主,参之以事功的大小和学术的高低。表名“古

  • 抄思传(附别的因传)·宋濂

    抄思,乃蛮部人,号答禄,其先祖泰阳为乃蛮部酋长。祖父叫曲书律,父名敝温。抄思骁勇善战,二十五岁时随从太祖征伐,在攻破代、石二州的战争中,他冒着矢石,每次最先登城。雁门之战,屡战屡捷。太宗命睿宗伐金,抄思披坚持锐与金兵战斗

  • 卷一百十五·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学校宋徽宗初即位御史中丞王觌奏乞太学冬季补试疏曰臣伏见太学外舍生以二千为额每岁四季补试前後试中之人逾额虽多而入学者少故逐季补试不已今科诏在迩外舍生入学

  • 卷十三·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十三用人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十一月庚戌上谕大学士等朕惟敷政之道用人为先辟门吁俊之典由来尚矣然知人则哲自古为难朕在藩邸不与朝臣往来所以内外大小官吏

  • 附錄·佚名

    《純宗皇帝實錄》編纂委員。委員長:李王職長官從三位勳一等法學博士篠田治策。副委員長:李王職次官從三位勳一等男爵李恒九。監修委員:京城帝國大學敎授從三位勳三等小田省吾。監修委員:經學院大提學從四位勳六等鄭萬朝。

  • 第六章 2·辜鸿铭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辜讲孔子祖国在位的国君(鲁哀公)问孔子,他的学生中哪个最有才华?孔子回答:“那是颜回。他从来不因自己的烦恼而使别人

  • 春秋书法钩元卷二·石光霁

    明 石光霁 撰书郊九【南郊 周之郊二天子以冬至祭上帝又以孟祭天 春祈谷于上帝鲁得以孟春祈谷亦曰郊】【胡氏】诸侯祭天其僣极矣春秋削而不书则无以志其失为后世戒悉书之则嵗事之常有不胜书是故因礼之变而书于策【

  • 卷第十三·佚名

    镡津文集卷第十三 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 碑记铭表辞 秀州资圣禅院故和尚勤公塔铭(并叙) 嘉祐壬寅之仲秋。秀人以故大和尚勤公骨身归塔余杭之安乐山。从始也。其禀法弟子省文儒者闻人安远。乃命契嵩书且铭之。和尚

  • 天宫事经·佚名

    归命彼世尊     应供正觉者一 椅子品一 椅子天宫一“汝之椅殊妙黄金造,如意之速行所欲处。装饰华鬘缠美衣者,恰似雷光辉云顶。二依何汝有是容色?缘何汝处天宫享善果?又何可意财宝为汝生耶?三女神!大威神者!我问

  • 国朝典故·邓士龙

    国朝典故是一部明代史料丛书,共收书六十四种,凡一百一十卷。本书为明邓士龙辑,明万曆间刻本。见於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五别史类。书半页十行,行二十字,框高二一·二公分,宽一四·六公分。书前有熊曰翀序,序后目录但题书名未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