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学直指补注序

夫圣经。天下国家之心要也。大学一书。又诸经之心要也。蕅益大师大学直指。又大学之心要也。得此心。则天下国家治且安。失此心。则天下国家乱且危。其关系之重何如乎。而其致力之本。则在于修身。修身之本。在于正心。正心之本。在于诚意。诚意之本。在于致知。致知之功。即在格物。物即身家国天下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本正之谓格。格感通也。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之谓格。夫是之谓大学。夫是之谓明明德于天下。若广说之。岂但一天下云乎哉。不入华严法界观。不能知其究竟矣。窃尝论之。大学一书。世间法之总持也。而即为出世资粮。佛说阿弥陀经。出世间法之总持也。而不离世间功德。合是二者。而倡导之。弘扬之。则身修家齐国治而天下平。乃至出轮回。生净土。究竟成佛。普度有情。无他求矣。既申蕅师直指之意为之补注。以便学者。复敬为之赞。赞曰。自有此经。未有此注。格物致知。全经要处。破我法执。修二空观。于一切法。作唯心看。身为物本。格之所先。家国天下。乃其末焉。本硕末荣。一气之宣。惟明明德。摄无不圆。宋儒未解。更为补传。错乱古经。大义不显。旭师妙悟。直指真诠。孔圣复起。当无间然。勋哉来学。熟复斯篇。如是修者。是真圣贤。家齐国治。天下便便。(便便即平平)

民国二十三年甲戌孟夏阳复子江谦谨述

猜你喜欢
  商书·盘庚上·佚名
  有始览第一·吕不韦
  二程子抄释卷九·吕柟
  孟子杂记卷四·陈士元
  提要·王夫之
  卷十七·程川
  甘棠·佚名
  卷三十一·顺治
  卷十三(竺法护译)·佚名
  卷二十四·佚名
  卷三·佚名
  顯揚聖教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释氏稽古略卷四·觉岸
  指月录卷之二十八·瞿汝稷
  致日本佛教徒电·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雍·隋树森

    赵雍,字仲穆赵孟頫,以荫守昌国(今浙江定海县)、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二州。历迁至翰林院待制。以书画知名。 小令 【黄钟】人月圆 人生能几浑如梦,梦里奈愁何?别时犹记,眸盈秋水,泪湿春罗。绿杨台榭,梨花院宇,

  • ●波外乐章卷二·乔曾劬

    华阳 乔曾劬 大壮木兰花少年往往江南醉。商畧歌声酬酒意。镜中不信去来潮,楼下君看深浅水。 相思说与长干里。有限芳尊无限事。东归燕羽北归鸿,妾食猩唇郎食鲤。其二倚楼人倦游丝起。手把去年书一纸。酒痕全透镜边

  • 卷五百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二姚合和李补阙曲江看莲花露荷迎曙发灼灼复田田乍见神应骇频来眼尚颠光凝珠有蔕焰起火无烟粉腻黄丝蘂心重碧玉钱日浮秋转丽雨洒晩弥鲜醉艳酣千朶愁红思一川绿茎扶萼正翠菂满房图淡晕还殊

  • 御选元诗卷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七乐府歌行五霍希贤魏文贞公庙迎神曲吹箫兮击鼓具牲牢兮列樽爼风飒飒兮降灵祀我公兮终千古送神曲有酒兮惟清有腯兮惟牲神其醉饱兮既安且宁风马灵车兮还古茔福民田兮消蝗螟如贞观兮永太平岑安卿

  • 卷之五百八十八·佚名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三月。丙戌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甲寅皆如之。内纪○奉皇太后御乾清宫。义国使臣文吉、参赞博尔济斯等、瑞典国使臣倭伦白、参赞克德伦等觐见。  ○

  • 提要·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五十七史纂古今通要   史评类提要【臣】等谨案十七史纂古今通要十七卷元胡一桂撰一桂有易本义附録纂疏已着録是书自三皇以迄五代裒集史事附以论断前有大德壬寅自序并地理世系等十三图

  • 卷三·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三 唐 张守节 撰 殷本纪第三        史记三 殷契【括地志云相州安阳本盘庚所都即北冢殷墟南去朝歌城百四十六里竹书纪年云盘庚字也北冢曰殷墟南去邺四十里是旧都城西南三十里有洹

  • 刘幽求传·欧阳修

    刘幽求,冀州武强人。圣历年间,参加科试得中。任官阆中县尉,刺史对他不礼貌,他弃官而去。很久以后,委任他为朝邑县尉。桓彦范等人诛杀张易之、张昌宗,而不杀武三思,刘幽求对桓彦范说“:公等将会死无葬身之地的,不早做打算,将来后

  • 食货四一·徐松

    和籴【宋会要】宋时市籴之名有三:和籴以见钱给之,博籴以他物给之,便籴则商贾以钞引给之。太祖建隆中,河北谷贱,添价散籴,以惠贫民,自后诸道丰稔,必诏诸道漕司增价和籴。 【宋会要】仁宗朝,以左藏三十万应河北和籴之用,时韩琦论

  • 天论第十七·荀况

    [题解]本篇论述了一系列有关自然的问题,认为“天行有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认为决定社会治乱与人间祸福的是“人”而不是“天”,所以必须“明于天人之分”;认为人类可以“制天命而用之”,这种人定胜天的思

  • 卷十九·李光坡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述注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述注卷十九安溪李光坡撰○大仆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注曰服王举动所当衣也位立处也出大命王之敎也入大命羣臣所奏行○掌诸侯之复逆注曰郑司农云复谓奏事也逆谓受

  • 卷第六十二·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劝诸比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渐次南行,经历人间,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罗林中往昔诸佛曾所止住教化众生大塔庙处,亦是世尊于往昔时修菩萨行能舍无量难舍之处;是故,此林名称普闻无量

  • 大吉义神咒经卷第三·佚名

    元魏昭玄统沙门释昙曜译  尔时焰摩天王及其眷属。往至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合掌向佛即说偈言。  归命于大智  坚实功德聚  牟尼天人尊  无上法中王  瞿昙世大师  故我今敬礼   三佛陀说。能与持咒

  •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四(末)·智周

    疏。二率尔遇境位者。问论无率尔。何乃加之 答准下夺中既有三位。明今纵处三位不无。故遇言中含率尔也。有义遇非胜境即摄率尔。要遇非胜境率尔心后方不续故。若遇胜境率尔心后相续而生。若别言率尔。即显率尔后皆不

  •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三·代智旭

    灵峰蕅益沙门智旭述二释不觉义二。初总明不觉依觉故无实。二别示不觉虚妄相。今初。不觉义者。谓从无始来。不如实知真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妄念。然彼妄念。自无实相。不离(真如)本觉 此心前际决不可得。故云从无始

  • 卷第六·佚名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六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阿毗昙结使犍度一行跋渠之余身中有过去爱结系。有过去未来现在嗔恚结乎。答曰。或有过去爱结系。无过去未来现在嗔恚结。或有过去爱结系。及未来嗔恚结

  • 三宜盂禪師語錄卷三·明盂

    住雲門顯聖寺門人淨範編山陰嗣法弟子祁淨超較訂住姑蘇古朱明寺語錄乙未歲十二月初十日,合郡檀護請入院。山門東西十萬,南北八千,森羅一印,出入聖賢。春回臘後梅花玉,襯步香生貼地蓮。佛殿星宿劫,賢劫莊嚴劫,法身佛、報身佛、

  • 杨忠愍集·杨继盛

    三卷。《附录》一卷,明杨继盛(1516—1555) 撰。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容城(今属河北省)人。嘉靖二十六年 (1547年)进士。历南京兵部右侍郎,因劾大将军仇鸾误国,贬官。后复起为刑部员外郎改兵部武选司,劾权相严嵩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