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书蕅益解重刻序

道在人心。如水在地。虽高原平地。了不见水。苟穴土而求之。无不得者。水喻吾心固有之明德。土喻吾心幻现之物欲。果能格物致知。无有不能明其明德者。然穴土取水。人无不施功求之。以非水不能生活故也。而道本心具。人多不肯施功。致物欲锢蔽真知。不知希圣希贤。甘心自暴自弃。由兹丧法身以失慧命。生作走肉行尸。死与草木同腐。可不哀哉。四书者。孔门上继往圣。下开来学。俾由格物致知。以自明其明德。然后推而至于家国天下。俾家国天下之人。各皆明其明德之大经大法也。前乎此者。虽其说之详略不同。而其旨同。后乎此者。虽其机之利钝有异。而其效无异。诚可谓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万世师表。百代儒宗也。其大纲在于明明德修道。其下手最亲切处。在于格物慎独。克己复礼。主敬存诚。学者果能一言一字皆向自己身心体究。虽一介匹夫。其经天纬地。参赞化育之道。何虽得自本心。俾圣贤垂训。一番苦心。不成徒设。而为乾坤大父大母增光。不愧与天地并称三才。可不自勉乎哉。如来大法。自汉东传。至唐而各宗悉备。禅道大兴。高人林立。随机接物由是濂洛关闽以迄元明诸儒。各取佛法要义以发挥儒宗。俾孔颜心法。绝而复续。其用静坐参究以期开悟者。莫不以佛法是则是效。故有功深力极。临终豫知时至。谈笑坐逝者甚多。其诚意正心。固足为儒门师表。但欲自护门庭。于所取法者。不唯不加表彰。或反故为辟驳。以企后学尊己之道。不入佛法。然亦徒为是举。不思己既阴取阳排。后学岂无见过于师之人。适见其心量狭小。而诚意正心之不无罅漏也。深可痛惜。明末蕅益大师。系法身大士。乘愿示生。初读儒书。即效先儒辟佛。而实未知佛之所以为佛。后读佛经。始悔前愆。随即殚精研究。方知佛法乃一切诸法之本。其有辟驳者。非掩耳盗铃。即未见颜色之瞽论也。遂发心出家。弘扬法化。一生注述经论四十余种。卷盈数百。莫不言言见谛。语语超宗。如走盘珠。利益无尽。又念儒宗上焉者取佛法以自益。终难究竟贯通。下焉者习词章以自足。多造谤法恶业。中心痛伤。欲为救援。因取四书周易以佛法释之。解论语孟子则略示大义。解中庸大学。则直指心源。盖以秉法华开权显实之义。以圆顿教理。释治世语言。俾灵山泗水之心法。彻底显露。了无余蕴。其取佛法以自益者。即得究竟实益。即专习词章之流。由兹知佛法广大。不易测度。亦当顿息邪见。渐生正信。知格除物欲。自能明其明德。由是而力求之。当直接孔颜心传。其利益岂能让宋元明诸儒独得也已。近来各界眼界大开。天姿高者。无不研究佛法。一唱百和。靡然风从。既知即心本具佛性。无始无终。具足常乐我净真实功德。岂肯当仁固让。见义不为。高推圣境。自处凡愚乎哉。以故伟人名士。率多吃素念佛。笃修净业。企其生见佛性。死生佛国而已。施调梅蔡禹泽李筱和陈鲁德叶伯龄彭笑潮郁九龄居士等。宿具灵根。笃信佛法。一见四书蕅益解。不胜欢喜。谓此书直指当人一念。大明儒释心法。于世出世法。融通贯彻。俾上中下根。随机受益。深则见深。不妨直契菩提。浅则见浅。亦可渐种善根。即欲刊板。用广流通。以此功德。恭祝现在椿萱。寿登期颐。百年报尽。神归安养。过去父母。宿业消除。蒙佛接引。往生净土。祈序于(光)企告来哲。(光)自愧昔作阐提。毁谤佛法。以致业障覆心。悟证无由。喜彼之请。企一切人于佛法中咸生正信。庶可业障同消。而心光俱皆发现矣。周易禅解。金陵已刻。孟子择乳。兵燹后失传。杨仁山居士。求之东瀛。亦不可得。惜哉。

中华民国九年庚申孟夏常惭愧僧释印光撰

猜你喜欢
  难一第三十六·韩非
  贵农第十一·佚名
  鬼谷子卷上·陶弘景
  第五章 中学院·梁启超
  张子语录后录上·张载
  卷二十九·胡广
  卷八·库勒纳
  卷四十·秦蕙田
  卷首·朱朝瑛
  卷七·傅恒
  卷二十七·王道焜
  迹府·公孙龙
  卷二百一十八·佚名
  卷二·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己亥十七首·许南英

    己亥(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己亥春日感兴栖迟谪宦此羊城,一醉屠酥百感生:太息家山会历劫,敢云宇宙是无情!呼天恸哭周仓葛,问卜牢骚楚屈平!门外笙歌春意闹,让人五岭看花明!紫荆花发草堂前,燕子双飞二月天。昆季同怀分异域,乡邻一

  • 卷一百八·徐世昌

    洪亮吉洪亮吉,原名礼吉,字稚存,号北江,阳湖人。乾隆庚戌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有《卷葹阁》、《附鮚轩》、《更生斋》等集。晓行村鸡喔喔酒全倾,拥被求衣事晓行。四野月明迷向背,一山云出定阴晴。春残苦乏加

  • 五集卷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十一古今体三十四首【乙巳一】乙巳元旦奋轧偏欣已盛连对时惟益励乾乾一堂幸值五代庆两世继开千叟筵独觉蒙庥逾今古敢忘保泰凛冰渊自惟犹日孜孜者此志持之待十年元

  • 卷二十二·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二十二明 高棅 编五言古诗二十二余响【下】马戴【严沧浪云马戴诗在晚唐诸人之上】晚眺有懐恻恻抱离念旷懐成怨歌高台试延望落照在寒波此地芳草歇旧山乔木多悠然暮天际但见鸟相过夕次淮口天涯

  • 卷七·方干

    钦定四库全书玄英集卷七      唐 方干 撰七言律诗刘尚书新创敌楼二首下马政成无一事应须胜地过朝昏笙歌引出桃花洞罗綉拥来金谷园七里水云含半郭九州山月入千门常闻大厦堪栖息燕雀心知不敢言异境永为欢乐地

  • 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六·赵尔巽

      景廉 额勒和布 许庚身 钱应溥 廖寿恒 荣庆 那桐 戴鸿慈   景廉,字秋坪,颜札氏,隶满洲正黄旗。父彦德,官绥远城将军。景廉,咸丰二年进士,由编修五迁至内阁学士。典福建乡试,擢工部侍郎,赐奠朝鲜。八年,授伊犁参赞大臣。故

  • ◎回力球场老板唐海安·佚名

    第三方面军逮捕汉奸,回力球场老板唐海安亦落网,其罪半为回力球之倡赌,半系&ldquo;棉统会&rdquo;关系,缘唐为该会委员也。唐曾任江海关监督,固纨子弟,当时交际场所,恒见其人,与之偕者,有交际花,有红舞女,有电影明星胡蝶、严月娴

  • 卷之四百二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四十五·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四十五宋 赵汝愚 编天道门灾异九上徽宗论建火星观以禳赤气任伯雨臣闻天人之交不啻影响灾祥之来必有象类故格王先正厥事而圣人惟能畏天尝闻修德以弭灾

  • 卷十四 酒诰第十二·孔颖达

    酒诰康叔监殷民。殷民化纣嗜酒,故以戒酒诰。○嗜,巿志反。[疏]传“康叔”至“酒诰”○正义曰:以《梓材》云“若兹监”,故云“康叔监殷民”也。郑以为“连属之监,则为牧而言”,然康叔时实为牧,而所戒为居殷墟,化纣馀民,不主于牧

  • 劝学第六十四·戴德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则为冰,而寒于水;木直而中绳,輮而为轮,其曲中规,枯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是故不升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道,不知学问之大也。于越戎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

  • 卷三十 论语十二·黎靖德

      ◎雍也篇一   △雍也可使南面章   问:"'宽洪简重',是说仲弓资质恁地。"曰:"夫子既许它南面,则须是有人君之度,意其必是如此。这又无稽考,须是更将它言行去看如何。"〔义刚〕   问:"'雍也可使南面',伊川曰:'仲弓才德

  • 卷二十四·陈启源

    <经部,诗类,毛诗稽古编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二十四吴江陈启源撰鲁颂駉之什鲁颂四篇笺疏以为作于文公时宋世説诗者以泮水閟宫二诗多祝愿之词疑为僖公时作不知僖公居位最久故有难老眉夀之称至万有千歳语特颂美过其

  • 仪礼逸经卷一·吴澄

    元 吴澄 撰投壶礼第一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以乐賔賔曰子有旨酒嘉殽某既赐矣又重以乐敢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固以请賔曰某既赐矣又重以乐敢固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

  • 太上召诸神龙安镇坟墓经·佚名

    元始天尊劝人忏悔罪愆,呼召龙王名号,以安坟求福。

  • 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佚名

    道教书。书成于宋代。作者不详。书中列《虚无自然图》、《道妙恍惚图》、《太极先天图》、《三仪冥有图》、《气运图》,凡五图, 图后均有解说。其宗旨认为茫茫大道,运真一元阳之气,此乃万物之宗,人能守之,则可养气延

  • 甚深大回向经·佚名

    一卷。失译。明天菩萨问:云何少修善本而获大果?佛答以应修三世诸佛所修慈悲之身口意行,因说十善戒。佛在祇园。明天菩萨问曰,云何少修善本,而获大果?佛言,应于去来现在佛所,修慈身口心行,所谓随喜叹善。又于去来现在诸众生所,修

  •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李通玄

    简称《华严经决疑论》、《决疑论》。佛教著述。唐李通玄撰。四卷。据序称,李通玄撰《新华严经论》四十卷后,“犹虑时俗机浅”,故又作此书及《华严经大意》、《释华严经十明论》。认为《华严经》是“一乘圆教佛果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