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序

春秋胡傳附録纂疏原序

仲尼假魯史寓王法春秋之義立矣然聖人之志有非賢者所能盡知是以三家之傳有時而戾夫二百四十二年行事亦多矣非聖人從而筆削之則綱常之道或幾乎熄託之空言可乎游夏深知夫子之志而未嘗措一辭孟氏發明宗旨辭簡而要左氏考事精闇於大義公穀疎於考事義則甚精胡氏摭三家之長而斷之以理漢唐諸儒奥論蓋深有取間若有未底於盡善者豈猶俟於後之人歟吾宗德輔年妙而志強學優而識敏濳心經傳嘗名薦書於是徧取諸說之可以發明胡氏者疏以成編觀其取舍之嚴根究之極亦精於治經者歟予嘗病世之學者勦塵腐矜新奇竊附作者之列奚可哉德輔學有原委而纂集之志思欲羽翼乎經傳可尚也峕至元再元之四年歲在戊寅春三月一日新安汪澤民序

昔之傳春秋者有五家而鄒夾先亡學春秋者據左氏以記事以觀聖筆之所斷而或議其浮華與經意遠者多矣是以公穀據經以立義專門之學尚焉唐啖趙氏師友之間始知求聖人之意於聖人手筆之書宋之大儒以為可與三傳兼治者明其能專求於經也然傳亡存者惟纂例等書意其傳之所發明無出於所存之書者清江劉氏權衡三傳得之為多而其所為傳用意奥深非博洽於典禮舊文者不足以盡明之是以知者鮮矣蓋嘗竊求於先儒之言以為直書其事而義自見斯言也學春秋者始有以求聖人之意而無附會糾纒之失矣程叔子所謂時措之宜為難知者可以求其端焉胡文定公之學實本於程氏然其生也當宋人南渡之時姦佞用事大義不立苟存偏安忠義憤怨内修之未備外攘之無策君臣父子之間君子思有以正其本焉胡氏作傳之意大抵本法於此蓋其學問之有原是以義理貫穿而辭旨無不通類例無不合想其發憤忘食知天下之事必可以有為聖人之道必可以有立上以感發人君天職之所當行下以啓天下人心之所久蔽區區之志庶幾夫子處定哀之間者乎東南之人賴有此書雖不能盡如其志誦其言而凛然猶百十年至其國亡志士仁人之可書未必不出於此也然其為學博極羣書文義之所引不察者多矣國家設進士科以取人治春秋者三傳之外獨以胡氏為說豈非以三綱九法赫然具見於其書者乎而治舉子業者掇拾緒餘以應有司之格既無以得據事直書之旨又無以得命德討罪之嚴無以畣聖朝取士明經之意新安汪德輔以是經舉于淛省其歸養也能取胡氏之說考其援引之所自出原類例之始發而盡究其終謂之春秋纂疏其同郡同氏前進士叔志父詳序之夫讀一家之書則必盡一家之意所以為善學也推傳以達乎經因賢者之言以盡聖人之志則吾於德輔尤有取也至正元年辛巳七月十有八日雍虞集序

猜你喜欢
  卷一三一·邱濬
  训子篇 第十 凡十七条·范立本
  愚不可及的大智慧·孔子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十一·周祖谟
  第六章 29·辜鸿铭
   第四章 人生之理想·林语堂
  儒效第八·荀况
  卷九十三·顺治
  卷四百五十四·佚名
  清净慧菩萨·佚名
  《坛经》考·胡适
  宋版编年解题目录序·太虚
  致吴稚晖先生书·太虚
  覆净平居士书·太虚
  佛说末罗王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八·阮阅

      ●卷三十八·讥诮门中  苗台符十六岁,张读十八岁,同年登科,为郑宣州幕。尝列题于西明寺之东庑,或窃注之曰:双前进士,两个阿孩儿。”  李煜作江罗亭,四面栽江梅花,作艳曲歌之,韩熙载和云:“桃李不须夸烂

  • 卷十四·陈耀文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花草稡编> 钦定四库全书 花草稡编卷十四 明 陈耀文 辑 中调 摊破南乡子【一名青杏儿】      程正伯 休赋惜春诗留春住说与人知一年已负东风瘦说愁说恨数期数刻只望归时 莫恠杜?啼真

  • 卷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二预宴五十二人诗六十四首【绥逺城将军】积 福【年七十一】卿霭朝融绚髪皤优年嘉防甲筵罗邉城拥节承恩重瑞牒书名荷庆多五纬晖聨躔次第三阶符正世祥和畏懐圣武真绥逺曼寿那

  • 黄庭坚·朱自清

    黄庭坚,字鲁直,分宁人。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胜,自号山谷老人。天下因称山谷,以配东坡。过涪,又号涪翁。第进士,历知太和。哲宗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起居舍人。除秘书丞,国史编修官。绍圣间出知宣、鄂。章、蔡论《

  • 御选元诗卷三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三十二七言古诗八陈显曽题溪山胜防楼江南二月罗衣裳藤花满地山云香背人小燕撇波去朱帘白日游丝长蒲茸绿浅芹牙紫沙上轻烟湿飞雨美人遥睇木兰船一夜相思隔春水程文送文仲德之临洮帅府经歴吾闻洮

  • 大明武宗毅皇帝宝训卷之二·费宏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严考察○正德八年三月己丑吏部言诸司职掌内外

  • 卷之一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提要·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四 郝氏续後汉书    别史类 提要 【臣】等谨按郝氏续後汉书九十卷元郝经撰经字伯常陵川人官至翰林侍读学士赠昭文馆大学士荣禄大夫追封冀国公諡文忠事迹具元史本传

  • 钦定执中成宪卷三·佚名

    唐太宗皇帝旧唐书贞观元年陈君賔转邓州刺史州邑丧乱之后百姓流离君賔至才期月皆来复业二年天下诸州并遭霜涝君賔一境独免当年多有储积蒲虞等州户口尽入其境逐食太宗下诏劳之曰朕以隋末乱离毒被海内率土百姓零落殆尽州

  •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佚名

    成王下周公待士【昌黎 石守道 荆公】周公居变【东坡 颍滨】周公不乐【东坡】召公【荆公】周公待士昌黎曰周公之为辅相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髪当是时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

  • 佛教之简易修持法·李叔同

    我到永春的因缘,最初发起,在三年之前。性愿老法师常常劝我到此地来,又常提起普济寺是如何如何的好。两年以前的春天,我在南普陀讲律圆满以后,妙慧师便到厦门请我到此地来。那时因为学律的人要随行的太多,而普济寺中设备未

  • 卷三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三十二国用考赈恤宋宁宗庆元元年正月诏两浙淮南江东路荒歉诸州收养遗弃小儿初闽人生子多不举高宗绍兴中朱子请立举子仓孝宗乾道五年三月诏福建路贫

  • 罗运炎·周诒春

    罗运炎 字耀东。年二十七岁。生于江西九江。已婚。初毕业于九江南伟烈大学。(即同文书院。)历任九江民立第一学校。公立文化高等小学。官立德化高等小学教员。宣统元年。自费游美。后得官费。入比利亚学校。习普通文科

  • 卷十二·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十二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燕礼第六之二席工于西阶上少东乐正先升北面立于其西注曰乐正于天子乐师也凡乐掌其序事乐成则告备敖氏曰乐正先升亦变于射礼也北面立于

  • 卷之四十二·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四十二智父子之智《唐书》 :贞观二十三年夏四月,太宗有疾,谓太子曰:李世积才智有余,然汝与之无恩,但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於後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遂以同中书门下三品为叠州都督,

  • 卷第三十八·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三十八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论藏 宗经论第二之二 大宗地玄文本论(八卷今作四卷) (南罗北疑) 马鸣菩萨造 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归依德处无边大决择分第一。归

  • 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卷上·智俨

        唐至相寺沙门智俨述将欲释文先于文首作五门分别。一明教兴所由。二明藏摄分齐。三明教下所诠宗趣及能诠教体。四释经题目。五分文解释。初教兴所由者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者盖是实智之美称。真德之通号。宗本冲寂

  • 绿珠传·乐史

    传奇小说。宋乐史(930—1007)撰。一卷。史字子正,抚州宜黄(今属江西)人。南唐时任秘书郎,入宋初仕平原主簿。太平兴国五年(980),赐进士及第,历三馆编修、直史馆,数任知州。著有《太平寰宇记》传世。是篇系据《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