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训子篇 第十 凡十七条

司马温公曰:“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父教师严两无外,学问无成子之罪。暖衣饱食居人伦,视我笑谈如土块。攀高不及下品流,稍遇贤才无语对。勉后生,力求诲。投明师,莫自昧。一朝云路果然登,姓名亚等呼先辈。室中若未结姻亲,自有佳人求匹配。勉旃汝等各早修,莫待老来徒自悔。”

柳屯田劝学文:“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子也。虽教而不严,是亦不爱其子也。父母教而不学,是子不爱其身也。虽学而不勤,是亦不爱其身也。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白侍郎勉学文:“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教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若惟不耕与不教,是乃父兄之过欤!”

《景行录》云:“宾客不来门户俗,诗书不教子孙愚。”

庄子曰:“事虽小,不作不成;子虽贤,不教不明。”

《汉书》曰:“黄金满盈,不如教子一经;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吕荣公曰:“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鲜矣。”

太公曰:“男子失教,长大顽愚。女子失教,长大粗疏。”

养男之法,莫听诳言;育女之法,莫教离母。男年长大,莫习乐酒;女年长大,莫令游走。

严父出孝子,严母出巧女。

怜儿多与棒,憎儿多与食。

怜儿无功,憎儿得力。

桑条从小抑,长大抑不屈。

人皆爱珠玉,我爱子孙贤。

《内则》曰:“凡生子,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盘革,女盘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目。十年,出就外传,居宿于外,学书计。”

庞德公《诫子诗》云:“凡人百艺好随身,赌博门中莫去亲。能使英雄为下贱,解教富贵作饥贫。衣衫褴褛亲朋笑,田地消磨骨肉嗔。不信但看乡党内,眼前衰败几多人。一样人身几样心,一般茶饭一般人,同时天光同时夜,几人富贵几人贫。君子贫时有礼义,小人乍富便欺人。东海龙王常在世,得时休笑失时人。大家忍耐和同过,知他谁是百年人。瘦地开花晚,贫穷发福迟。莫道蛇无角,成龙也未知。但看天上月,团圆有缺时。”

猜你喜欢
  正第四十三·管仲
  景公从畋十八日不返国晏子谏第二十三·晏婴
  □□第六十四(阙)·墨子
  必仁且智第三十·苏舆
  卷一百三十 本朝四·黎靖德
  提要·高拱
  卷五·陈祥道
  论语点睛补注下·智旭
  第53章·老子
  卷二·季本
  大学之法①·戴圣
  卷四十四·佚名
  佛說義足經卷下·欧阳竟无
  卷二十四·赜藏主
  第一卷·僧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四集目录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目録十一卷八十五壬寅元旦元旦试笔咏白玉素如意题马远岁朝图降旨加赈去岁河决被灾江南河南山东各州县诗以志事补刻明代端石兰亭图帖诗以志事命加赈直隶去岁被水偏灾

  • 卷八·沈德潜

    李攀龙攀龙字于鳞,历城人。嘉靖甲辰进士,官到河南按察使。历下诗,元美诸家推奖过盛,而受之掊击,欢呼叫呶,几至身无完肤,皆党同伐私之见也。分而观之,古乐府诗及五言古体,临摹太过,痕迹宛然;七言律及七言绝句,高华矜贵,脱弃凡庸。去

  • 晞发集钞·吴之振

    谢翱宋铙歌鼓吹曲太祖尝微时歌日出其后卒平咱乱证於日为日离海第一日离海,青曈昽。沃以积水,涵苍穹。神光隐,豹雾空。气呼吸,为蛇龙。赤云衣,紫霓从。吹白众宿,歌大,风。天吴遁,清海宫。右日离海十四句,十二句,句三字,二句,句四字

  •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八·佚名

    培远堂偶存稿选录陈宏谋申饬台郡厅县照式造报社榖檄(乾隆十八年十二月)清厘台湾仓榖檄(乾隆十九年四月)严禁各口需索米船檄(乾隆十九年闰四月)申饬台郡厅县照式造报社榖檄(乾隆十八年十二月)各属社谷牵混不清,有名无实;本部院先

  • 卷之四百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我佛山人传·李怀霜

    君姓吴氏,名沃尧,字小允,又字趼人,广东南海县人也。其先卜居佛山,凡所撰述,因署端曰:我,佛山人。自士夫以及贾竖,有不能名君字君者,称我佛山人,未尝不颔之若稔识。曾祖讳荣光,以翰林出抚湘中,金石掌故,所诣至精。嘉道之世,海内号为收

  • 一一二九 河南巡抚毕沅奏覆本年抽改《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十九部折·佚名

    一一二九 河南巡抚毕沅奏覆本年抽改《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十九部折乾隆五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河南巡抚臣毕沅跪奏,为遵例汇奏事。窃照乾隆四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

  • 王钅容传·薛居正

    王..,祖先是回鹘部族人。远祖没诺干,唐朝至德年间,在镇州节度使王武俊手下为骑兵将领。王武俊喜欢他勇敢能干,收为义子,称王五哥,他的后代子孙便以王为姓。四代祖王廷凑,在镇州统帅王承宗手下为牙将。长庆初年,王承宗去世,穆宗

  • 卷十二(僖元年,尽五年)·孔颖达

    ◎僖公(◎陆曰:“僖公名申,庄公之子,闵公之兄,母成风。谥法:小心畏忌曰僖。”)[疏]正义曰:《鲁世家》:僖公名申,庄公之子,闵公庶兄,其母成风所生也。惠王十八年即位。谥法:“小心畏忌曰僖。”是岁,岁在鹑首。【经】元年,春,王正月。齐

  • 续孟子卷下·林慎思

      咸丘蒙八  咸丘蒙问曰吾闻诸仲尼立身扬名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舜瞽叟有不父之名何也孟子曰瞽叟不父天显之也天生大孝于舜使化天下之人也故不生于帝裔而生于庶人不事于常父而事于瞽叟生帝裔则身先贵也身先贵则何以育

  • 卷十二·赵鹏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经筌卷十二    宋 赵鹏飞 撰襄公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晋悼公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湨梁戊寅大夫盟君之所以立国者在权国之所以立权者在信权存则国存信去则权去湨

  • 卷三十三·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三十三玉藻此篇记天子诸侯服冕笏佩之类及行礼容节以篇首二字名篇其文略与少仪曲礼相似范氏锺曰玉藻一篇巨细兼举君有君之威仪臣有臣之成仪以至饮食起居之

  • 断食肉品第八·佚名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愿为我说食不食肉功德过失。我及诸菩萨摩诃萨。知其义已为未来现在报习所熏食肉众生而演说之。令舍肉味求於法味。於一切众生起大慈心。更相亲爱如一子想。住菩萨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 高僧傳卷第七(義解四)·慧皎

      梁會稽嘉祥寺沙門釋慧皎撰竺道生一釋慧叡二釋慧嚴三釋慧觀四釋慧義五釋道淵六釋僧弼七釋慧靜八釋僧苞九釋僧詮十釋曇鑒十一釋慧安十二釋曇無成十三釋僧含十四釋僧徹十五釋曇諦十六釋僧導十七釋道汪十八釋慧靜十九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一·宗喀巴

    〔科〕酉四施何等物分二戌一略示应舍不应舍物戌二广释今戌一略示应舍不应舍物谓由施此物,能令现前离恶趣因,引生乐受究竟利益,能令断恶,或立善处。又于现前虽无安乐,然于究竟能生义利,是则菩萨当施于他。若由施此,现生逼恼后

  •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佚名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二千。众所知识。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诸佛威神之所建立。为护法城受持正法。能师子吼名闻十方。众人不请友而安

  • 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圆信

    径山沙门语风圆信无地地主人郭凝之 编集师讳灵祐。福州长溪赵氏子。年十五出家。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师剃发。于杭州龙兴寺。究大小乘教。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百丈一见。许之入室。遂居参学之首。侍立次。百丈问。

  • 高唐赋·宋玉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卷19。赋首有序,写宋玉为楚襄王述说,楚国先王游于高唐之台时,曾梦见巫山之女,“王因幸之”。此女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