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详解卷四十六

宋 陈经 撰

冏命【周书】

读此篇之书有以见文武周公之遗风余泽尚存而穆王所以命伯冏之意端有所自来也周公作立政之书言常伯常任凖人不及于缀衣虎贲者亲近人主之臣常情多谨择其大而忽略其细故公卿大臣每加之意而防近私昵之小臣则忽之殊不知古人所以成养君德至于无缺者多此等人是赖周公举此以戒成王而家法之传至于穆王命伯冏一篇其原盖出于此下逮春秋之世此意尚存若悼公之在晋弁纠御戎校正属焉使训诸御荀宾为右司士属

焉使训勇力之士程郑为乘马御六驺属焉使训羣驺彼诸御之与羣驺平时所职特在鞍马之问尔悼公必命其官之长以训之岂非穆王命伯冏正于羣仆侍御者哉往者穆王骋心于车辙马迹之间未必知此自非文武周公家法所传习熟于穆王之所见其安能如此

穆王命伯冏为周太仆正作冏命

王若曰伯冏惟予弗克于德嗣先人宅丕后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

太仆正者太仆之长也太御中大夫也按周礼太御中大夫而下有戎仆齐仆道仆田仆太御为仆之长太御掌御玉辂与君同车至为亲密左传随侯宠少师以为车右是也王若曰而下数语皆穆王自见为君之难如此所以战兢自持思至于无过之地则不得不惟左右亲近之臣是赖孟子曰人恒过然后能改穆王自非惩创初年之事悔过之深则安知为君之果难也哉

昔在文武聦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其侍御仆从罔匪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出入起居罔有不钦号施令罔有不臧下民只若万邦咸休

此章有以见文武之圣德犹且有頼于小大之臣聦足以聴微明足以视逺齐者纯一也圣者无不通其实一德而所以称名之则四也文武虽有此圣德尚且小大之臣咸懐忠良以至于侍御仆从者无非正人为之古人言用人大率小大逺近兼举不遗如説命言任官惟贤才必言左右之惟其人如君奭称商家王人罔不秉德矧咸奔走惟兹惟德称立政言凖人牧夫必言趣马小尹左右擕仆古人所以如此者深见昵近之臣气类易以渐染言语易以乘间而入以正人居之则朝夕必有开导诱掖之功必有薰陶渐渍之善设若以不正人居之则谗谄面谀日至人主习于为不善殆有不自觉者矣孟子曰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王谁与为不善惟是小臣大臣至于咸懐忠良侍御仆从无一而非正则朝夕承弼其君者自然能格其君之心出入起居罔有不钦而身无择行号施令罔有不臧而口无择言矣夫十目十手之地易敬也至于不睹不闻之际而加敬始谓之罔有不钦矣作意而言易善也至于非作意而言者亦归于善始谓之罔有不臧矣自非盛德之至表里若一显微无间何以至是人主之身患未至于钦与臧则在己有丝毫之未尽行于天下者必不能强人之己从也吾身苟至于无不钦无不臧则感应之机自有不容御者吾不求于民之只若而自尔敬顺也吾不求万邦之休而自有美化也自源徂流其理如此

惟予一人无良实赖左右前后有位之士匡其不及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今予命汝作大正正于羣仆侍御之臣懋乃后德交脩不逮

穆王之意谓文武之圣犹赖小大之臣况我一人无良善之德去文武不啻倍蓰十百则当如之何哉左右前后之士当有以正其君之不及可也绳君之愆纠君之谬格君之非可也曰匡曰绳曰纠曰格无非所以救过于未形规谏于未萌庶几君德不至于失而文武之功业可以继绍矣此我所以命汝作大正为羣仆之长使汝正于羣仆侍御之臣俾无一邪人

间乎其间然后勉尔君之德交修其君之所不逮交修则羣臣中皆知所以进谏无一人而不脩也古者无亲疎逺近之臣皆得以进諌于上且太仆之官特掌王御车之事而穆王责之以绳愆纠谬以其一事推之其他事皆然则孰非绳愆纠谬者乎昔者先王命遒人以木铎徇于路曰工执艺事以谏故茫茫禹迹虞人得以献箴春秋之世若师旷乐官也得以谏晋侯伶州鸠乐官也得以言王心之失医和医人也得以正赵文子屠蒯膳宰得以正平公宴乐之事若此类者岂非先王之遗风乎夫惟合小大逺近无一而不进谏故人主之德所以无失后世諌有常员越职而言者有罪则亦异于古矣

愼简乃僚无以巧言令色便辟侧媚其惟吉士仆臣正厥后克正仆臣谀厥后自圣后德惟臣不德惟臣伯冏为太仆之长则自太仆而下道仆田仆之类皆其僚也皆伯冏之所得简拔也古人用人之制自有要而不烦者存焉若以一人之聦明而尽心百执事之选择则安能尽察其人之贤否惟委之其长焉使其长皆得以自辟举其属则人主不过择数人之为官长者耳周礼为官三百六十而官各有长如宫正为在宫者之长酒正为掌酒者之长其贤否功劳殿最皆责任其长焉不若后世以天下之官而皆萃于铨曹一人之智而欲周知众人之贤否亦难矣此一章深见古人为治之体巧言令色便辟侧媚皆不正

之人以辞色而取媚于上此等人乃庸主之所喜而明主之所恶故尧必畏巧言令色孔壬孔子必恶利口逺佞人岂容有此等人厠于羣仆之列哉其惟吉士可也吉人之辞寡必无巧言令色便辟侧媚者也所以然者以其仆臣之正不正而后德之所系故仆臣之正者厥后无有不正仆臣工谀说之言称颂君德之不暇而君必自为圣流入于不善而不之悟矣故曰后德惟臣不德惟臣则羣仆之职岂可槩以为车辂之任而不之选择哉

尔无昵于憸人充耳目之官迪上以非先王之典非人其吉惟货其吉若时瘝厥官惟尔大弗克只厥辟惟予汝辜王曰呜呼钦哉永弼乃后于彛宪

穆王至此丁宁恳切不厌其言之重复既曰无以巧言令色矣故曰无昵于憸人憸利之人即巧言令色之人也以憸人而在耳目之官为王侍从则是为充官充官者备员而已耳目之官所系非轻岂可以憸人备数塞职若使憸人为之其以非先王之典启迪其上无疑矣若不以人为吉而惟以货财为吉使货赂公行惟纳贿者得进居羣仆之列是瘝病其官而职为之不举矣惟货其吉此乃衰世之事何为穆王之时有此盖此等风俗不在于教化盛行之曰而每见于王道衰微之际盖教化盛行人心知有清议之可畏安有舎义而趋利惟王道衰微之际人不畏清议故好利之心得以夺其好义之心观穆王于此篇与乎吕刑篇言货亦足以见其风俗之渐衰矣惟尔大弗克只厥辟古之所谓敬君者惟以仁义与王言惟知陈善闭邪后之所谓敬君者惟能伺候君之顔色迎逢君之指意汝伯冏若以憸人充官以惟货而瘝官则汝之不敬君孰甚焉惟予汝辜我亦以不敬君之罪罪汝矣呜呼钦哉惟当以敬为主常辅汝君使由常宪之中不出常宪之外则汝之职尽矣详复此篇之书如左右前后之臣皆得绳纠愆谬如太仆长得以选其僚属如惟货其吉以利进身古人制度详密与乎风俗之厚簿皆于此乎有考

尚书详解卷四十六

猜你喜欢
  第四十四卦 姤 天风姤 乾上巽下·佚名
  卷六 檀弓上第三·郑玄
  ●恤孤鉴第五(十五案)·徐谦
  卷三十四·林之奇
  卷七·马骕
  书蔡氏传旁通卷六下·陈师凯
  卷之二·张居正
  卷三百一十七·佚名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十·慧立
  卷二 明月禅心·李叔同
  第六十九卷·佚名
  观经序分义卷第二·善导
  勿欲为千古高人·印光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八·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九·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六十二·彭定求

        卷862_1 【同沈恭子游虎丘寺有作】清远道士   我本长殷周,遭罹历秦汉。四渎与五岳,名山尽幽窜。   及此寰区中,始有近峰玩。近峰何郁郁,平湖渺瀰漫。   吟俯川之阴,步上山之岸。山川共澄澈,光彩交凌乱。  

  • 吕希纯·唐圭璋

      希纯字子进,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公著子。登第,为太常博士。哲宗时,拜中书舍人。出知毫州、睦州、归州。建中靖国初,召为待制,知瀛州,改颍州。入崇宁党籍。卒年六十。   临江仙   □□□□□□□,□□□□□□。莫交闲虑

  • 第二幕·林徽因

    出台人物(按出台先后)电灯工匠 老孙宋雄 电料行掌柜(二十七八壮年人)梅真李大太太 李琼夫嫂李文琪黄仲维荣升唐元澜三小姐 李文霞李文娟地点:三小姐四小姐共用的书房时间:过了两天以后同一个书房过了两天的早上。家具一

  • 卷第二百七十三 後唐紀二·司马光

      起閼逢涒灘(甲申),盡旃蒙作噩(乙酉)十月,凡一年有奇。   莊宗光聖神閔孝皇帝同光二年(甲申、九二四年)   春,正月,甲辰,幽州奏契丹入寇,至瓦橋。以天平軍節度使李嗣源為北面行營都招討使,陝州留後霍彥威副之,宣徽使李紹宏為

  • 卷五十五·黄以周

      钦宗   △靖康元年(丙午,一一二六)   1、七月(案:钱大昕《四史朔闰考》:是月乙丑朔。) 乙亥,蔡京移儋州,(案:《续宋编年通鉴蔡》京窜儋州系於二月,误。二月甲寅朔,攸与童贯始为孙觌所劾,但责降未放逐。) 攸雷州,(案:李〈上直下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纪昀

    列传唐 【二十八】○唐二十八魏元忠 韦安石【陟 斌 叔夏绦 抗】郭元振魏元忠韦安石郭元振△魏元忠魏元忠宋州宋城人为太学生跌荡少检久不调盩厔人江融晓兵术元忠从之游尽传所学仪凤中吐蕃数盗边元忠上封事洛阳宫

  • 二十五年·佚名

    (己巳)二十五年清乾隆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朔庚戌,下諭八道、兩都,咸使勸農。1月2日○辛亥,兵曹啓言:「元日,敦義、昭義、興仁三城門,徑開於曉鐘前,請守門將卒,棍汰懲勵。」從之。○判義禁鄭羽良啓言:「都事沈鑐來見臣曰:『藏匿饋

  • 牧民解第六十三(缺)·管仲

    失传

  • 四 老猾俏皮·林语堂

    不妨随便谈谈,中国人最富刺激性的品性是什么?一时找不出适当的名词,不如称之为“老猾俏皮”。这是向西方人难以导传而最奥妙无穷的一种特性,因为它直接导源于根本不同于西方的人生哲学。倘把俏皮的人生观与西方人的文明

  • 卷二十五·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二十五钱唐程川撰易二十五下经五正位凝命恐伊川説得未然此言人君临朝也须端庄安重一似那鼎相似安在这里不动然后可以凝住那天之命如所谓协于上下以承天休【防渊录鼎象传】用之解鼎颠趾利出

  • 言子文学录卷一·言偃

    文学上篇《史记·圣门弟子列传》:【今增。】言偃,吴人,字子游,少孔子45岁。【按:《言氏旧谱》载:贤祖生于周敬王十四年乙未,殁于周贞定至二十六年戊戌,卒年64岁。】子游既已受业,为武城宰。孔子过,闻弦歌之声。孔子以为子

  • 远离讥嫌品第九·佚名

    尔时金刚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於声闻乘辟支佛乘不生讥嫌。於诸菩萨亦无讥嫌。云何於如来声闻众中。成器不成器得无讥嫌。於大乘道常善修行。云何得利智一切三昧诸陀罗尼及诸地忍。云何得昇进不退转法。云

  • 指月录卷之三十二·瞿汝稷

    六祖下第十六世▲临安府径山宗杲大慧普觉禅师语要下酬答法要之余示谕。自到城中。着衣吃饭。抱子弄孙。色色仍旧。既亡拘滞之情。亦不作奇特之想。宿习旧障。亦稍轻微。三复斯语。欢喜踊跃。此乃学佛之验也。傥非过量

  • 国 俗 观·太虚

    且分国势与俗尚来观察。从国势以施观察,与从社会以施观察,迥然不同。社会、乃观世界人类在各地方各时代之如何组织;而国势、则观现今国际形势上各个国家与国民强盛发达程度,并推测其国家与国民将来之形势何若者。国际之形

  • 卷第二十七·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乞者连肤顶髻,如宝髻王菩萨、胜妙身菩萨,及余无量诸菩萨等。菩萨是时见乞者来,心生欢喜而语之言:‘汝今若须连肤顶髻,可就我取。我此顶髻,阎浮提中最为第一。’作是语时,心无动乱,不

  • 甚希有经·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住鹫峰山。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无量菩萨诸天人等。尔时尊者阿难。于日初分为乞食故。著衣持钵入王舍城次第行乞。遥见一所有大层阁。营构初成严丽

  • 卷第二十六·佚名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二十六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定犍度中过去得跋渠第一之二答曰。或法思惟断无色生。思惟断心俱。见谛断心俱。不断心俱。云何法思惟断无色生思惟断心俱。答曰。诸法彼心相应。彼

  • 佛说八师经·佚名

    全称《佛说八师经》。佛教经典。三国吴支谦译。一卷。借梵志邪旬问佛事,述说修行“八师”,即八条戒规:杀、盗、邪婬、妄语、饮酒、老、病、死。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