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三章 14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辜讲

有一次当孔子在朝为官的学生(冉有)从朝廷回来,孔子问他: “为什么回来这么晚?” “哦! ”学生(冉有)回答:“我们刚处理完国家大事。” “你说是‘日常事务’!因为如果是国家大事,尽管我不在政府当值,仍然会咨询我的。”

猜你喜欢
  易经·序卦传·佚名
  祭意篇第七十七·王充
  去彊第四·商鞅
  春秋辨义卷一·卓尔康
  提要·陈厚耀
  卷三十·江永
  卷四十·秦蕙田
  巧言·佚名
  书传卷一·苏轼
  书经集传卷二·蔡沈
  忏悔品第六·释法海
  知五阴慧章第二·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六·唐慧琳
  太虚法师语集·太虚
  父子合集经卷第二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十八·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九十八目录【起一百三十二字至一百三十八字】瑞龙吟翁元龙刘基破阵乐【又一体】张先柳永大酺周邦彦赵以夫方千里杨泽民吴文英陈允平周密刘辰翁顔奎浪淘沙慢【又一体】周邦彦瑞龙吟【又一体

  • 嵗时杂咏卷三十四·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重阳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羣官上夀王 维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百生逢此日万夀愿齐天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玉堂开右个天乐动宫悬御栁疎秋景城鸦拂曙烟无穷菊花节长奉栢梁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年十七

  • 第四节 郑芝龙十九年间降叛之概略·陈匪石

    欲述郑成功之生平,不得不先述其父郑芝龙之历史。吾大不解吾中国元祖黄帝之何子何孙、以何年何月何日乃怪产一郑芝龙!先儒有说,国家将亡,必有妖孽;此言若可信,若不可信,但亦偶偶有一故二实鼓激于吾人之耳膜,迷离恍惚,駴人听闻。

  • 明神宗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万历十二年十一月癸酉朔升刑部左侍郎舒化为刑部尚书刑部右侍郎丘橓为左侍郎各加俸一级升吏部右侍郎陆光祖为本部左侍郎改礼部右侍郎王家屏为吏部右侍郎兼宫并经筵日讲如旧○午刻日应食不食○甲戌祭 三皇于 景惠殿

  • 笔麈题辞·于慎行

    余幸以年家子事先生,于词林为后进,辱先生不鄙夷,时相过从,与之谈论今古,扬于文艺。余聆其言,若惊河汉,韪其识,如陟泰岱而望吴门。世言新都博而不核,弇州核而不精,博而核,核而精,余于先生见之矣。比归卧东山,益得以其闲讨探当世得失

  • 通志卷一百七十五·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文苑传第一范史始立文苑传而南齐梁陈隋皆曰文学今总曰文苑后汉杜笃 王隆【史岑】夏恭【子牙】傅毅 黄香 刘毅 李尤【李胜】苏顺【曹众曹朔】刘珍 葛龚 王逸【子延夀】崔

  • 陈伯之传·李延寿

    陈伯之,是济陰睢陵人。十三四岁时,喜欢戴一顶獭皮帽子,带着刺刀,等邻村稻熟时,便去偷割。有一次被田主人发现了,呵责他说:“小子别动!”陈伯之说:“所幸您家稻谷很多,取一担算得了什么?”田主准备去抓他。他拔出刀来赶上前去,说:“

  • 李圆通传·李延寿

    李圆通,京兆泾阳人。自幼孤苦贫贱,在隋文帝家做差役。文帝为隋公,擢升李圆通为参军事。当初,文帝年少时,每次宴请宾客,总是李圆通负责监厨。李圆通生性威严整肃,身边的婢女奴仆,都敬重畏惧他。只有太子的乳母自恃受宠,看不起李

  • 文宗本纪·宋濂

    (一)文宗圣明元孝皇帝,名叫图帖睦尔,是武宗的次子,明宗的兄弟。母亲是文献昭圣皇后,出自唐兀氏。大德三年(1299),武宗总管兵马于北方边地,文宗于大德八年(1304)春正月十一日出生。大德十一年(1307),武宗入京继承皇位。至大四

  • 谭襄敏奏议巻十·谭纶

    明 谭纶 撰沿边缺乏火器速乞请发以充备御疏【隆庆四年四月二十五日题】准巡抚顺天都御史刘应节咨据蓟州永平昌平密云各兵备道呈称阙乏火药器械相应题请一体给发等因备咨到臣臣惟御敌之技必以火器为先火器之用又以多

  • 春秋经解卷十一·孙觉

    宋 孙觉 撰昭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三月取郓郓我邑也乆防于外而今取得之故曰取郓而不系之国也定十年书曰齐人归郓讙隂田葢近郓者似

  • 师质子摩头罗瑟质缘品第四十·佚名

    【古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国中。有一婆罗 门。字曰师质。居家大富。无有子息。诣六师所。问其因缘。六师答 言。汝相无儿。尔时师质便还归家。著垢腻衣。愁思不乐。而

  • 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佚名

    大唐南印度摩赖耶国三藏金刚智奉 制译尔时执金刚菩萨摩诃萨等一切菩萨。皆于毗卢遮那佛前。各各自说心陀罗尼印。于是曼殊室利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白佛言世尊我亦为欲利益未来一切有情。速得成就摩诃般若波罗蜜故。

  • 花底拾遗·黎遂球

    《花底拾遗》为明末清初的南明朝廷将领黎美周所著散文。本书主要讲述了造物者欲生百花,以泄其华英之秘,不知费几许经营,而始各臻其妙,美之人人也。

  • 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佚名

    又名《天地本起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唐释法琳《辨正论》已引述此经。一卷。底本出处:《万历续道藏》。参校本:《云笈七签》卷十。内容为宇宙生成论和修道论。以《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理论依据,论

  • 道德真经解·佚名

    无名氏撰。本书鲜见其它传本,盖宋末道士撰。其下卷原阙,后人抽出时雍刊印的《道德真经全解》中的相应部分配补。其解融合三教。

  • 太上导引三光宝真妙经·佚名

    《三洞珠囊》、《上清道类事相》等引 《三光经》、《导引三光经》。《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1《斋坛安镇经目》著录《洞玄灵宝道引三光妙经》,该经当为六朝古籍。本经为《三光经》的一部分。元始天尊述导引日月三光,

  • 静思集·郭钰

    元诗别集。10卷。郭钰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明洪武二年(1369)庐陵罗大已序,明嘉靖四十年(1561)罗洪先序。罗大已就是为杨允孚《滦京杂咏》写跋语的人,《静思集》中关于杨允孚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