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记析疑卷二十一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

杂记上

其輤有裧缁布裳帷素锦以为屋而行

朱轼曰帷上接于輤如裳续衣故曰裳帷丧大记素锦褚加帷荒荒即輤褚即屋也

至于庙门不毁墙遂入适所殡唯輤为説于庙门外于大夫言载以輲车而后入及阶説车而后举以升此曰不毁墙遂入适所殡则在路即用輴车而因以殡明矣疏在路自天子至士皆用蜃车乃以意测遂师及既夕礼而误辨见周官观顔栁以废輴设拨为窃礼则诸侯在路用輴礼也

士輤苇席以为屋蒲席以为裳帷

举屋与裳帷之用席明輤及裧皆用布与大夫同也犹于大夫曰以布为輤明备裧与裳帷与诸侯同但布无染色耳

大夫次于公馆以终丧士练而归士次于公馆大夫居庐士居垩室

注谓惟大夫三年无归似未安如三年中父母有疾岂能不归但当比类于君与父母同时而丧或先或后之礼旦书归视而返宿于公馆耳若无变事则士亦不宜无故而归曰公馆则不在殡宫殡宫之门外嗣君庐焉子姓众主人庐于东西序岂能更容卿大夫士及邑宰其制宜于都宫之内别为一馆前后区分各有室房庭阶而界以中门卿大夫朝士庐于中门之内邑宰次于中门之外又其外有门塾以为有司供事之所朝奠则皆防于殡宫礼毕公卿大夫士各返内朝平时治事所次舍以治官中之事邑宰则适外朝羣士听狱讼之所各居其次俾吏民之有复逆者造焉夕哭皆归于公馆丧次以序其业虽国恤礼亡循数以推非此不足以展礼命事也古者大国四封不过五百里都邑四面分布逺者信宿可至有司庶民有复白则就焉故邑宰既练而归政事不废

大夫为其父母兄弟之未为大夫者之丧服如士服士为其父母兄弟之为大夫者之丧服如士服大夫之适子服大夫之服大夫之庶子为大夫则为其父母服大夫服其位与未为大夫者齿士之子为大夫则其父母弗能主也使其子主之无子则为之置后

此数条自宋以后儒者莫不知其悖而未有悟其为莽歆所増窜者葢莽以居摄为其母功显君服天子吊诸侯之服不主其丧故歆窜此説以示士大夫相去一间耳而子为大夫于父母之为士者服即有降子为大夫其父母之为士者即不敢主其丧况居摄践阼与尊者为体尚可重服为母丧主乎【歆与博士议摄皇帝奉汉大宗与尊者为体不得服私亲】又于仪礼丧服传窜尊同则不降之文凡丧服中可牵合者无不变乱葢莽以侍大将军凤疾尽心竭力过于父母用此得其欢心而深言以托于太后故谓周人以贵贵夺亲亲虽同等及卑防者尊同则不降况世父位极人臣在日月之际乎其余所增窜害义伤教之礼莫不与此意更相表里互相发明葢多端以惑乱学者之耳目心志也

大夫卜宅与日有司麻衣布衰布带因丧屦缁布冠不防占者皮弁

周官卜师簭人外别有占人占者服吉非为其尊于有司也方其卜筮所以致生者之志而决其疑故用吉凶相半之服及卜筮已定而占之则求吉以安先灵故不可以凶服耳

大夫之丧既荐马荐马者哭踊出乃包奠而读书哭踊二字当在既荐马下 朱轼曰荐马者三字疑衍

大夫之丧大宗人相小宗人命卜人作

周官三公六卿之丧宰夫与职丧帅官有司而治之二官之攷也大宗人礼官之正小宗人礼官之师安得相大夫之子盖都宗人家宗人假此名号以莅事亦如大射之司马正司马师耳【大射礼公卿自为耦于堂上岂得执有司之事司马正献服不司马师献仆人巾车获者则其位当卑于膳宰故知假号名以莅事也】

夫人税衣揄狄狄税素沙

朱轼曰妇人衣不单取隂成于偶也

内子以鞠衣襃衣素沙下大夫以襢衣其余如士朱轼曰下大夫之襢衣得兼士之褖则内子鞠衣得兼襢褖而襃衣在三服之上可知矣夫人不言襃衣即有赐不过揄狄也 世妇命于献茧然后有鞠衣其未受鞠衣者则惟用始命之襃衣故并举之古者春官世妇乃卿士大夫之妻列职于内宫故有从夫人而献茧者其余外命妇则内史以爵等册命君不亲命也故曰惟世妇命于献茧主命内世妇也而外命妇间得与焉

大夫附于士士不附于大夫附于大夫之昆弟无昆弟则从其昭穆

此亦莽歆所窜不过欲示爵等少异礼法之限隔如此其严以旁证莽之悖行皆本于先王之旧典耳独不思祔者告以新主当入此庙也若祔之后别祭而不入此庙又焉用祔若入此庙则迁从祖而以其庙祀从孙乎设从祖为士者一人而从孙众多将并入此一人之庙乎此人之孙宜祔于祖者又将焉祔至无兄弟则从其昭穆是祔于髙祖之兄弟而乱五世则迁之宗法也若髙祖又无兄弟则将不附于庙乎大夫尚不得有髙祖之庙况士乎凡衰周慝礼创始者必有所为不宜无故而强人以悖天经乱人纪决不能行之事葢非莽不能设此心非歆不忍为此语也

无妃则亦从其昭穆之妃

无妃谓殇而立后者

妾附于妾祖姑无妾祖姑则亦从其昭穆之妾

妾母不世祭而髙祖之妾尚着位于庙不经甚矣

公子附于公子

公子则必有兄弟一人为宗主者其余羣公子死者其子自当别立庙而祭之以为小宗不应祔于祖之兄弟

君薨太子号称子待犹君也

未免丧岂得与朝防而与诸侯并列待犹君谓国之臣民耳 春秋时诸侯在丧而列防者乃乱世之事典礼不应及此

有三年之练冠则以大功之麻易之唯杖屦不易斩衰之葛与齐衰之麻同齐衰之葛与大功之麻同麻同则兼服之谓卒哭后也练后首绖既除服大功麻绖要亦服大功麻带闲传所谓重麻也练则葛绖已除陈氏集説仍言易葛绖误

主妾之丧则自祔至于练祥皆使其子主之其殡祭不于正室

此亦衰周俗礼也妾母不世祭无列于庙何祔之有其身为主者或妾子有徳位而尊者来吊不敢使其子拜宾与 独言练祥者以有献宾设荐之礼疑主丧者宜亲之若虞祭无献宾礼则其子主无疑矣练祥有宾而子可主助祭之宾卑非吊賔比也

女君死则妾为女君之党服摄女君则不为先女君之党服

徒从惟妾于女君服其党所以笃恩义化疾妬也摄女君则礼异又所以劝贤徳也且摄女君则宾祭之事皆属焉以徒从之服而废其事则轻重之伦失矣

母在不稽颡稽颡者其赠也拜

明虽父殁母存亦不敢稽颡也既以父母在不稽颡不应重赠物而废礼稽颡者三字疑衍古人轻财重礼赠物不得例于大夫吊虽缌必稽颡也其赠也拜总承上五句言吊者赠者皆以拜答之而不稽颡也

遣车视牢具疏布輤四面有章置于四隅载粻有子曰非礼也丧奠脯醢而已

注遣奠之馔无黍稷以死者不食粮非也死者不食粮又能食牲体乎诗以峙其粻式遄其行楚辞精琼爢以为粻皆以备行路之用则粻必黍稷之既熟而可食者朝夕之尊惟脯醢以黍稷具于下室之馈也遣奠不载粻以入蔵之黍稷实于筲也饭用米则入蔵之黍稷必以生者故用筲而不用敦也 宋襄公其夫人醯醢百罋曾子曰既曰明器矣而又实之按士丧礼筲三黍稷麦罋三醯醢屑则明器固不虚也岂在礼虽实不满器又各依其命数以为差而不若生时之备物与

端衰丧服皆无等

戴记言丧服精粗制作之法周官辨贵贱冠服之等无微不悉未有言衰裳之异者观此记则前言大夫为其父母兄弟未为大夫者之丧服如士服为莽歆所增窜益明矣葢忘篇中有此语也非然则一人所记一篇之中而自相谬戾至此哉

委武缟而后防

朱轼曰或冠缟武或缟冠武虽微凶犹得有防陆氏之説是也然以委为委貎则非委貎士祭服大夫士朝服也而与子姓不齿之服同论可乎委即武当从郑注

重既虞而埋之

尸柩尚在肂而刋木置铭以依神故命曰重虞则更立桑主故埋之

主孤西面

主孤不言所立以下文主人升堂则知此时立于阼阶

上介赗执圭将命曰寡君使某赗相者入告反命曰孤须矣陈乘黄大路于中庭北辀执圭将命客使自下由路西子拜稽颡坐委于殡东南隅宰举以东

客使乃陈乘黄大路者卑贱不敢与主孤为礼故自下而由路之西也客使下则主人有司已受之可知不言者上介将命委圭宰举以东则其余不必言也特言客使者见陈车马乃客之仆从非羣介也 当上介执圭将命时客使由西路而下

上客临曰寡君有宗庙之事不得承事使一介老某相执綍相者反命曰孤须矣临者入门右介者皆从之立于其左东上宗人纳宾升受命于君降曰孤敢辞吾子之辱请吾子之复位客对曰寡君命某毋敢视宾客敢辞宗人反命曰孤敢固辞吾子之辱请吾子之复位客对曰寡君命某毋敢视宾客敢固辞宗人反命曰孤敢固辞吾子之辱请吾子之复位客对曰寡君命使臣某毋敢视賔客是以敢固辞固辞不获命敢不敬从客立于门西介立于门左东上孤降自阼阶拜之升哭与客拾踊三客出送于门外拜稽颡

临者入门右介立其左由入者言右东也左西也客立于门西介立于门左由内言之左东也 公事自闑西私事自闑东临哭之礼介在公私之间【哭以致其殷勤私也而辞曰寡君不得承事使一介老相执绋则公也故曰介在公私之间】故始由闑东固辞而后由闑西也 上客之始吊也介西上而临则东上何也吊之后羣介以次而将含襚赗事故与上客比次而以西为上临则升哭者惟上客羣介不与焉故东上而逺于上客以示无事于临哭也

猜你喜欢
  国风·桧风·佚名
  辩施第三十七·佚名
  墨子閒詁卷一·孙诒让
  卷三十四·陆陇其
  九经辨字渎蒙卷十·沈炳震
  卷三十三·湛若水
  仪礼识误目录·张淳
  仪礼小疏卷二·沈彤
  卷四·张尔岐
  玉不琢不成器①·戴圣
  般若伽陀现世品第十二·佚名
  附錄二   瑜伽菩薩地決擇釋〈原出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九及八七〉·欧阳竟无
  唯佛法能对治二障·太虚
  日伪亦觉悟否·太虚
  起世经卷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三 本纪十三·赵尔巽

      ◎高宗本纪四   三十一年春正月壬申朔,诏以御宇三十年,函夏谧宁,寰宇式辟,自本年始,普免各省漕粮一次。甲戌,免甘肃靖远等十四厅州县、陕西延安等三府州属积年逋赋。丙戌,云南官军剿莽匪于猛住,失利。调杨应琚为云贵总

  • 平定三逆方略卷三十三·佚名

    卷三十三   康熙十六年十月乙巳,命将军巡抚傅宏烈募兵。时宏烈遗将军莽依图书,言宏烈仅以兵五千独当西路,恐力不能支;请满洲将军一人率骑兵千余来至粤西,以壮声势。莽依图以闻。上谕:傅宏烈进定粤西独当一路,宜以重兵自随,

  • ●卷十二。恩叙七·梁章钜

    同治五年十月二十一日本处奏:军机处行走满、汉章京,查同治二年保奏之后,已逾三年。臣等留心察看,择其资格较深、办事勤奋者数员,公同酌拟。理藩院员外郎崇缮、奎绶,均请作为候补郎中,遇有本衙门满洲、蒙古题选咨留郎中缺出,尽

  • 王融传·李延寿

    王融,字元长,少年时就神采明丽、机警聪慧。他的母亲是临川太守谢惠宣的女儿,性格敦厚灵敏,教王融读书求学。他涉猎广博,富有文才,他的堂叔王俭对别人说:“这孩子到了四十岁,名位自然会赶上祖父。”被选为秀才,逐步升迁为太子舍

  • 高智耀传(附高睿传)·宋濂

    高智耀,河西人,世代在西夏为官,曾祖高逸为大都督府尹,祖父高良惠为右丞相。智耀亦考中西夏进士,西夏亡后,隐居贺兰山中。太宗应河西众人的推荐,召他出来做官,智耀坚决推辞。皇太子阔端镇守西凉时,命儒生服徭役,智耀至王府对皇太

  • 卷二百七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七十七舆地考【九】江西省【臣】等谨按禹贡扬州一则曰彭蠡既瀦再则曰三江既入而於导汉又曰东滙泽为彭蠡於导江又曰东迤北会於滙郑康成谓左合汉为北江右合彭蠡为南江岷江居中为中江盖惟

  • 景公问国何如则谓安晏子对以内安政外归义第八·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国如何则可谓安矣?”晏子对曰:“下无讳言,官无怨治;通人不华,穷民不怨;喜乐无羡赏,忿怒无羡刑;上有礼于士,下有恩于民;地博不兼小,兵强不劫弱;百姓内安其政,外归其义,可谓安矣。”

  • 第一章 妇女之苦总论·梁启超

      妇女:天下不公不平之事,不过偏抑一二人,偏重一二人,则为之讼者、助者纷纭矣。若偏抑千万人,则古今讼者、助者不可言矣。若夫经历万数千年,鸠合全地万国无量数不可思议之人,同为人之形体,同为人之聪明,且人人皆有至亲至爱

  • 说剑第三十·刘文典

    〔释文〕以事名篇。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疏〕赵惠王,名何,赵武灵王之子也。好击剑之士,养客三千,好无厌足。其国

  • 卷一·陆粲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附注卷一      明 陆粲 撰杜氏集解隐公元年庄公寤生寐寤而庄公已生【史记寤生生之难或说云难产困而后寤也又应劭风俗通云儿堕地能开目视者为寤生与杜义乖録之示不絶异说耳】吊生不及哀诸侯已

  • 提要·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二尚书纂传       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尚书纂传四十六卷元王天与撰天与字立大梅浦人大德二年以荐授临江路儒学教授盖天与为贑州路先贤书院山长时宪使臧梦解以是书申台省得闻于朝故

  • 今之教者(1)·戴圣

    ——对症下药治弊端 【原文】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2),多其讯言(3),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4)。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5),其求之也佛(6)。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7),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8)

  • 南塔光涌禅师·惠洪

    禅师名光涌。豫章丰城章氏子。母乳之夕。神光照庭。厩马皆惊。因以光涌名之。七岁诵诗礼。晓大义。十三学经论。辄能讲解。开元寺有尊宿。史忘其名。有异能解。见涌叹曰。法中俊人也。以维摩经旨决授之。时仰山寂禅师

  • 皇明文征·何乔远

    总集名。明何乔远编。七十四卷。所收作品起于明洪武迄于崇祯初,分赋、乐章琴操、乐府、古体诗、近体诗、诗余、各体文诸大类。以“词之雅驯而近古”为标准,编纂时注意选取不同流派的作品。有明崇祯四年刻本。

  • 征乌梁海述略·何秋涛

    乌梁海即明时兀良哈部族,在蒙古诸部之北,而役属于蒙古诸部。大抵蒙古事游牧非平原旷野弗便也,乌梁海事采捕非深山密森弗便也。瀚海以外,迤南近内札萨克,多平原旷野,喀尔喀蒙古居之。迤北近俄罗斯,多深山密林,乌梁海居之。

  • 州县提纲·陈襄

    四卷。宋陈襄(1016—1080)撰。陈襄,字述古,号古灵。福州候官(今福建福州)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调浦城主簿。历知常州、杭州。以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有《古灵集》传于世。本书主要论述

  • 无双传·薛调

    《无双传》一卷,唐·薛调作,载于《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六。又篇名或题作《刘无双传》。见《太平广记》卷四八六,又有《虞初志》本, 《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 《唐人说荟》本,《唐代丛书》本。鲁迅辑《唐宋传奇集

  • 山歌·冯梦龙

    明小曲时调集。又名《童痴二弄》。明冯梦龙辑。卷首有《叙山歌》一文,标明“墨憨斋主人(冯梦龙)所题”,备言编辑缘起及宗旨。原书十卷,卷一至卷九,包括评注时录,共收吴语“山歌”三百五十六首,如果把评注中说明有异文的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