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五十八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五十八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礼记注疏第四十六

存旧礼记正义卷第五十五【宋板】祭法第二十三礼记郑氏注【古本】礼记卷第十四祭法第二十三礼记郑氏注【足利本】谨按古本礼记下当有十四二字

祭法有虞氏禘黄帝【祭法】

考异宋板注稍用其姓氏之氏作代疏又郊祭郑注【二叶左八行】注作云 汉为尧夙而用火德【三叶左二行】夙作又月令既秋大享帝【四叶右四行】既作季

补遗古本注殷人以郊契以作宜宋板足利本同疏云自夏已上【四叶左二行】宋板上作下

燔柴于泰坛祭天也

考异古本注坦明貌也作  明貌也 折昭晢也足利本晢作晳 连言尔作连言之也

埋少牢于泰昭祭时也

考异古本注王宫日坛下有也字释文相近依注读为禳祈如羊反元文无祈字 坎若感反若作苦疏不以此神尊也【七叶左一行】宋板也作之 故说用币而已【九行】故作攻下故说同谨按周礼注攻说皆祭名作攻为是雩呼嗟嗟哭位【八叶右六行】位作泣 风师雨师【八叶左五行】风作飌 在郊祀之中【八行】祀作祭

补遗宋板疏雩呼嗟嗟【八叶右六行】上嗟作吁

大凡生于至其余不变也

考异古本注所存法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同 无所取焉焉作也疏明此禘郊宗庙外【十叶右九行】宋板庙作祖

天子有王分地建国

考异古本注谓四时之祭下有也字 春秋文二年文下有公字足利本同 中士下士下有也字 当为皇考字之误作显考当为皇考字之误也足利本显考同疏故此先言之【十二叶左六行】宋板之下有也字 则并同日月祭之也【七行】日作月 死曰鬼者故无庙【十四叶右一行】故作既 秋尝物之备祖【十四叶右二行】祖作具 及顾以其踈逺主在无事【四行】及作反 云鲁炀公者自伯禽之子也【五行】无自字 唯有百世之鬼【十五叶右二行】唯作虽 天子长一尺二寸【七行】无一字

补遗古本经大夫立三庙一坛一作二宋板足利本同注始祖也作祖始也宋板足利本同疏四时祭配【十二叶左九行】宋板配作祀 为父之立也【十三叶左八行】作为父立之也庶士府吏之属【十四叶右一行】吏作史 若无祖考【十五叶右一行】

考下有者字 及父二庙而已【同上】二作三 历说无祖考之人以下【八行】以作于

王为羣姓立社

考异古本注单出里下有之也二字疏引长职曰【十六叶左五行】宋板长上有州字

王为羣姓立七祠

考异古本注门灶在旁门下有户字宋板足利本同乃不为厉下有之也二字释文恶音乌路反元文音作言疏记此小祀者与【十八叶左二行】宋板记作谓 或有春秋二时【六行】二作两 得其鬼为厉【十九叶右四行】得上有何字

王下祭殇五

考异古本经大夫下祭二无下字注凡庶殇不祭下有也字

夫圣王之制祭祀也

考异古本注赏赏善下有也字 能刑谓去四防足利本无此六字宋板同 义终谓既禅上有以字足利本同 明民谓使之衣服有章也之作民 祀典谓祭祀也足利本下祀作礼释文菑下文或作灾元文灾作灾世此古丘字世作业疏社稷之等所配此又论【二十一叶右二】

【行】宋板配下有之人二字无此字 禅尧而老【二十一叶左一行】尧作舜 为说父不肖其罪【六行】其作则 其宗庙与殇以下及亲属【二十二叶又七行】及作之

补遗宋板疏鲧故居东裔【二十一叶左四行】故作放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五十八

猜你喜欢
  易经·系辞上传·第三章·佚名
  晏子饮景公止家老敛欲与民共乐第十四·晏婴
  经济文衡后集卷二十二·佚名
  提要·毛奇龄
  卷六·山井鼎
  卷一百五十七·秦蕙田
  卷三十四·李光地
  提要·梁益
  原序·王天与
  卷九·乾隆
  卷之一·邵经邦
  四无畏品第二十·佚名
  卷三百三·佚名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朱棣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九出 牝贼·汤显祖

    【北点绛唇】〔净扮李全引众上〕世扰膻风,家传杂种。刀兵动,这贼英雄, 比不的穿墙洞。野马千蹄合一群,眼看江海尽风尘。汉儿学得胡儿语,又替胡儿 骂汉人。”自

  • 卷106 ·佚名

    郭印 登咒土寺东台 寻幽通野寺,访古得危亭。 木偃千年盖,山围一面屏。 登临徐发兴,萧散偶忘形。 倚郭繁华地,斯游喜屡经。 郭印 吊宇文道可 居閒共喜迹相亲,桑户谁知遽反真。 三纪周旋浑作

  • 卷九十三·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九十三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二十 何逊【字仲言东海郯人承天曾孙也天监中起家奉朝请迁建安王水曹参军王爱文学日与宴游及迁江州逊犹掌书记复为安西安成二王参军

  • 先天集钞·吴之振

    许月卿箕山箕山惟一瓢,襄邑亦四壁。古今一许氏。传家以清白。茶山与东莱,三诗映圭璧。后来二三贤,题品互绎。南轩推学授,晦翁要事实。亦有小东莱,经济亦何切。极意深源流,敷殖久大业。临川有二许,我来秋萧瑟。抚卷三叹起,寒

  • 卷二十二·本纪第二十二·柯劭忞

      ○文宗下 宁宗   至顺元年春正月丁巳,知枢密院事伯帖木儿出为辽阳行省左丞相。辛酉,有事于太庙。甲午,燕铁木儿、伯颜并乞罢退,不允,仍命阿荣、赵世安慰谕之。丁卯,诸王秃坚及万户伯忽、阿木、怯朝等起兵于云南,陷中

  • ●卷五·徐梦莘

      政宣上帙五。   起宣和三年二月十七壬午,尽宣和四年四月十日戊戌。   宣和三年二月十七日壬午曷鲁(改作赫噜)至登州。   先是女真往来议论皆主童贯以赵良嗣上京阿骨打(改作阿固达)之约欲便举兵应之故选西京宿将

  • 卷之一百八十八·佚名

      康熙三十七年。戊寅。夏。四月。乙巳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上幸畅春园。诣皇太后宫、问安  ○己酉。谕大学士等、人命所关重大、朕数年以来、将为盗者、止诛首恶、为从者从宽免死、发往黑龙江。朕曾问及将军

  • 三四七 军机大臣奏进呈江西陕西解来应毁书籍片·佚名

    三四七 军机大臣奏进呈江西陕西解来应毁书籍片乾隆四十一年十月十四日据江西巡抚海成解应选及应毁书籍前来,除应选各书交四库馆办理外,谨将应毁书六种,原封进呈。再,本年六月陕西巡抚毕沅奏缴违禁书籍一折,奉旨:俟回銮后呈

  • 绎史卷十二·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夏禹受禅【后啓附】吴越春秋尧曰俞以固冀于此乃号禹曰伯禹官曰司空赐姓姒氏统领州伯以廵十二部尧崩禹服三年之丧如丧考妣昼哭夜泣气不属声舜荐大禹改官司徒内辅虞位外行九伯史记于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

  • 四〇 贺家武秀才·周作人

    三味书屋的学生相当规矩,这于先生是很有名誉的,他们在书房里没有打过架,有的犯规,也只是如上文所说,往园里去撩树上的知了壳,若是偷偷的画花,或者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头上做戏,先生不会发见,更是没有关系了。但在外边还不免要去

  • 卷三十九·孔毓圻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幸鲁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三十九圣驾临幸阙里恭纪圣恩诗一百韵太子少师袭封衍圣公【臣】孔毓圻文治高千古神功冠百王昭囘储玉斗广运叶珠囊鸿业方频廓丕基卜永臧威弧除防貐战舰靖鲸防德比

  • 卷五十七陆军一·冯煦

    官制凡通省常备陆军混成一协,自光绪三十四年经巡抚冯煦奏咨成协后,详后营制。军官、军佐共三百有二员名。其督练公所,设自光绪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十一月,巡抚冯煦奏请暂裁督练公所,改为督办处。至三十四年七月成协,附片奏请

  • 目录·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五礼通考目録    礼类五【通礼之属】卷首礼经作述源流歴代礼制沿革卷一吉礼一  圜丘祀天郊名义四代郊正祭四代告祭卷二吉礼二  圜丘祀天郊坛配帝日月从祀卷三吉礼三  圜丘祀天玉

  • 混沌一气分天地·太虚

    佛教徒大致可分为信众僧众。男女饮食等不改俗习的为信众,男女饮食等改俗习而遵僧律的为僧众,不但以住僧寺、穿僧衣为僧众──包括尼众等女僧众──。不遵僧律,则失僧众的本质,便无所谓僧众。清季入民国以来,叠经荒乱,僧众不

  • 摩诃般若钞经卷第二·佚名

    前秦天竺沙门昙摩蜱共竺佛念译功德品第三尔时,诸因坻天、诸梵天、诸波耶和提天、诸伊沙天、诸那提干天,同时三反作是称誉法:&ldquo;贤者须菩提!所说法甚深,怛萨阿竭皆从是生。其有闻者若讽诵读,有行者,我辈恭敬视如怛萨阿竭,

  • 翻译名义集卷第十·法云

    律分五部篇第四十一世尊成道三十八年赴王舍城国王食讫。令罗云洗涤失手[打-丁+暴]钵。以为五片。是日有多比丘。皆白佛言。钵破五片。佛言表我灭后。初五百年。诸恶比丘。分毗尼藏。为五部也。故迦叶阿难末田和。修鞠

  • 欧阳行周文集·欧阳詹

    又名《欧阳四门集》、《欧阳助教集》。诗文别集。唐欧阳詹(字行周,官四门助教)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欧阳詹集》十卷,唐李贻孙编次,今传《欧阳行周文集》十卷,凡赋一卷、诗二卷、文七卷,有宋蜀刻本和明弘治、正

  • 职方外纪·艾儒略

    《职方外纪》五卷。明西洋人艾儒略撰。其书成于天启癸亥[1623年]。自序谓:利氏赍进《万国图志》,厐氏奉命翻译,儒略更增补以成之。盖因利玛窦、厐迪我旧本润色之,不尽儒略自作也。所记皆绝域风土,为自古舆图所不载,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