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目錄

欽定四庫全書卷

禮書綱目目錄

卷首上

朱子乞修三禮劄子

朱子考定漢書藝文志

孔頴達禮記正義序略

賈公彦儀禮篇次說

賈公彦序周禮廢興錄略

陳祥道禮書序略

楊復序喪祭禮通解

張宓刋喪祭二禮

卷首中

朱子論編禮書

卷首下

朱子論禮綱領

朱子儀禮釋宮

卷一

士冠禮      嘉禮一

筮日

戒賓

筮賓

宿賓

為期

陳器服

即位

迎賓

始加

再加

三加

醴冠者

冠者見母

字冠者

賓出就次

冠者見兄弟贊者及姑姊

奠摯於君及卿大夫鄉先生

醴賓

殺牲醮

孤子冠

庶子冠

母不在

冠義       嘉禮二

卷二

士昏禮      嘉禮三

納采

問名

醴賓

納吉

納徵

請期

陳器饌

親迎

婦至

婦見

醴婦

婦饋

饗婦

饗送者

廟見

壻見婦之父母【記補】

昏義       嘉禮四

卷三

冠昏禮記     嘉禮五

通論

天子諸侯冠禮

冠變禮

女子笄

嫁娶

不娶同姓

天子諸侯大夫昏禮

庶人昏禮

昏變禮

不改嫁

歸寧

出妻

卷四

鄉飲酒禮     嘉禮六

篇目

謀賓介

戒賓介

設席陳器

速賓

迎賓

獻賓

賓酢主人

主人酬賓

主人獻介

介酢主人

主人獻衆賓

一人舉觶

樂賓

立司正

司正舉觶

旅酬

二人舉觶

徹俎

賓出

有遵者

拜禮

息司正

鄉飲酒義     嘉禮七

卷五

燕禮       嘉禮八

戒群臣

陳器饌

即位命賓及執事者

納賓

主人獻賓

賓酢主人

主人獻公

主人受公酢

主人酬賓

媵爵於公

公為賓舉旅

主人獻孤卿

再媵爵

公為卿舉旅

主人獻大夫

樂賓升歌

公為大夫舉旅

樂賓笙間合

立司正

徹俎

主人獻士

賓媵爵於公

公為士舉旅

主人獻庶子以下

無算爵

賓出

燕義       嘉禮九

卷六

公食大夫禮    嘉禮十

戒賓賓從

陳器饌

迎賓即位

拜至

舉鼎載俎

設正饌

賓祭正饌

設加饌

賓祭加饌

賓正食

侑幣

卒食

賓出

拜賜

食上大夫禮

不親食

公食大夫義    嘉禮十一

卷七

饗食燕記     嘉禮十二

【總言饗食燕 王朝饗食禮陳設 饗食之饌 饗食之服 饗食之車 入廟 即位及法儀 薦羞獻酬之節 樂舞徹俎歸俎合諸侯饗禮 王不親饗食 王朝燕禮后夫人致飲 諸侯饗食燕賓夫人致饗食 大夫相饗食】

卷八

養老       嘉禮十三

通論歷代養老

養老禮

尚齒

卷九

鄉射禮      嘉禮十四

篇目

戒賓

設席陳器

張侯

速賓

迎賓

獻賓

賓酢

酬賓

獻衆賓

一人舉觶

獻大夫

大夫酢

樂賓

立司正

司正舉觶

請射

誘射

初射獲而未釋獲

取矢

再請射

再射釋獲

賓主大夫衆賓射

取矢視算

飲不勝者

獻獲者及釋獲者

三請射

三射用樂

取矢視算

飲不勝者

三射畢

旅酬

二人舉觶

徹俎

賓出

拜賜

息司正

卷十

大射儀      嘉禮十五

戒百官

張侯

設樂

陳設器席

即位講立賓及執事者

納賓

主人獻賓

賓酢主人

主人獻公

主人受公酢

主人酬賓

媵爵於公

公為賓舉旅

主人獻孤卿

再媵爵

公為賓若孤卿舉旅

主人獻大夫

樂賓

立司正

請射

誘射

初射獲而未釋獲

取矢

再請射

公及諸公卿大夫射

取矢視算

飲不勝者

獻服不

獻釋獲者

三請射

三射用樂

取矢視算

飲不勝者

三射畢

公為大夫舉旅

徹俎

主人獻士及祝史等

賓媵爵於公

公為士舉旅

復射

獻庶子左右正内小臣

無算爵

賓出公入

卷十一

三射記      嘉禮十六

總要【總論三射侯制 論天子大射 天子以下大射之侯 天子賓射 天子以下賓射之法 天子以下燕射之侯天子以下樂節 天子以下弓制 天子以下中及獲旌之制】

天子射儀

諸侯以下射儀

武射

射義       嘉禮十七

卷十二

投壺       嘉禮十八

請投

就筵

設壺中

請賓及主人

命奏樂

數算

飲不勝者

三投慶多馬

嘉事雜記     嘉禮十九

鄉飲【正篇外凡鄉飲酒禮在此】

飲酎大飲

燕食宗族

饗食雜事

歸脤

賀慶

卷十三

士相見禮     賓禮一

請見【凡主賓相見之儀附見于下】

復見

士見大夫

嘗為臣者見

大夫相見

視【凡賓主飲食之禮本經不具今以他記附于下】

請退

長者請見

士相見義     賓禮二

卷十四

聘禮       賓禮三

篇目

圖事命使介

具齎幣

授使幣

釋幣于禰及行

受命於朝

遂行

過他國

習儀

及竟

三展幣【致積禮附見于下】

郊勞

至朝

致館

設飱

聘享夫人

有言

禮賓

私覿

介私覿

公送賓問勞

卿大夫勞

歸饔餼

問卿

賓私面于卿

介私面于卿

賓問嘗使者

主國大夫有故

夫人歸禮

大夫餼介賓

食饗燕羞獻

大夫饗食賓介

還玉賄禮

主君就賓館

拜賜遂行

贈送

歸反命

禮門及禰

遭主國喪

聘君薨

私喪

賓介卒

小聘

聘義       賓禮四

卷十五

王朝邦國遣使禮  賓禮五

邦國遣使於王朝

王朝遣使於邦國

諸侯相見禮    賓禮六

相朝

會遇

卷十六

覲禮       賓禮七

篇目【凡言朝見之期與待賓客之禮皆附于下】

至郊【諸侯出行及逆積問勞之禮皆附于下】

郊勞

賜舍

戒日

受舍【凡王朝戒令皆附于下】

釋幣於禰

請事【王禮賓事附于下】

王勞

賜車服

饗禮【致饔餼等附見于下】

乃歸【還圭附見于下】

朝事義      賓禮八

卷十七

會同禮      賓禮九

總要

戒令

戒具

起徒役

從行儀衛

祭告禱祠

止舍

誥戒

會同盟約

禮賓

反行

小會同

廵守       賓禮十

卷十八

喪服       凶禮一

篇目

斬衰三年

齊衰三年

齊衰杖期

齊衰不杖期

齊衰三月

殤大功九月七月

大功正服九月

繐衰既葬除之

小功殤五月

小功正服五月

緦麻三月

卷十九

補服       凶禮二

補斬衰

補齊衰三年

補齊衰杖期

補齊衰不杖期

補齊衰三月

 補大功

補小功

補緦

補五世袒免

補心喪三年

補弔服加麻

補弔服

卷二十

喪服變除     凶禮三

疾病改服

始死變服

飯含變服

小歛變服

奉尸侇於堂變服

大歛變服

成服

筮宅卜日變服

啓殯朝祖柩行變服

葬及反哭變服

虞變服

既虞卒哭受服

卒哭變服

既葬除服

不杖以下各以月數除服

祔變服

練筮日筮尸變服

練受服除服

大祥筮尸變服

大祥除服

禫易服

既孤易服

並有喪服

久不葬服

受弔變服

税服

雜記喪服之變

卷二十一

喪服制度     凶禮四

總要

冠制

首絰制

弁絰制

笄纚髻髪免髦之制

婦人笄總髽制

衰裳制

婦人衰制

要絰帶制

婦人要絰帶制

錫衰緦衰疑衰之制深衣麻衣長衣中衣之制杖制

屨制

喪車之制

卷二十二

喪服義      凶禮五

卷二十三

士喪禮上     凶禮六

篇目

始死

楔齒綴足

始死奠帷堂

命赴拜賓

室中位

君使人弔

君使人禭

親友禭

為銘

陳沐浴襲飯含之具

沐浴

飯含襲

設重置銘

陳小斂衣絰帶奠

小歛

奉尸侇於堂拜賓襲絰

小歛奠

有禭者

設燎

陳大歛衣奠及殯具

徹小歛奠帷堂

大歛

大殮奠

喪次

君視歛

成服

拜君命及賓

朝夕哭

徹大歛奠

朝夕奠

朔月奠薦新

筮宅

井椁

獻明器

卜葬日

卷二十四

士喪禮下     凶禮七

請啓期

陳朝祖奠具

朝祖薦車設奠薦馬

請祖期

飾柩

陳器

祖奠薦馬

請葬期

公賵

親賓賵奠賻贈

陳遣奠

遣奠

重出車馬奠器從

讀賵

柩行

公使人贈

至壙

反哭

卷二十五

士虞禮      凶禮八

篇目

陳饌具

門外位

門内位

設饌

饗神

迎尸

尸食

主人酳尸

尸醋主人

主人獻祝

主人獻佐食

主婦亞獻

主婦獻祝佐食

賓長三獻

祝告利成

尸出

陽厭

事畢

卷二十六

喪大記上      凶禮九

總要

始死【嗣君即位附見于下】

始死奠

戒臣民

遷尸楔齒綴足帷堂

命赴

哭位

受含禭幣玉

為銘

陳沐浴襲飯含之具

沐浴

飯含襲

受弔

陳小歛衣奠

小歛

奉尸侇於堂拜賓

徹始死奠

襲帶絰小歛奠

代哭

設燎

陳大歛衣及殯奠具

徹小歛奠

大歛

大歛奠

成服

殯後受弔

陳寶器

居廬

朝夕哭

徹大歛奠

朝夕奠

朔月月半殷奠

卜宅

井椁

獻明器

卜葬日

卷二十七

喪大記下      凶禮十

陳朝祖奠

朝祖奠薦車馬

飾棺

陳明器

祖奠

諡誄【錫命附見于下】

大遣奠

包奠讀賵

柩行

至壙

反哭

虞祭

作主

卷二十八

卒哭祔練祥禫記   凶禮十一

卒哭

大祥

吉祭

忌日

卷二十九

喪通禮      凶禮十二

主後

祝相

名位

財用

哀戚

哭踊

容貌

拜拱

言語

飲食

居處

動作

卷三十

奔喪       凶禮十三

奔親喪

奔齊衰以下喪

奔母喪

婦人奔喪

奔親喪不及殯

奔齊衰以下喪不及殯

聞親喪不得奔

除喪後奔喪

齊衰以下為位

哭無服

臣哭君

哭諸侯

喪變禮       凶禮十四

聞喪

並有喪

道有喪

因吉而凶【冠昏朝祭聘之屬】

因凶而吉【冠昏祭世子生】

卷三十一

弔禮       凶禮十五

弔【臨哭附】

贈喪【含禭賵賻奠贈】

執事【助奠助祭治事】

會葬

哀有喪

卷三十二

喪禮義       凶禮十六

卷三十三

災變禮       凶禮十七

總要

天地大烖

凶札

水火

兵宼

亡邑失國

子卯

卷三十四

祭法       吉禮一

卷三十五

天神       吉禮二

祀天【通言一歲祭天 通言祀天禮 冬至祀天 主日配月 郊祀以配祖 祀天玉幣 犧牲 酒齊粢盛 器具圭 冕服 車旗 樂舞 祀天禮始終之序 祀天明日致鬼神 孟春祈穀 仲夏大雩 季秋大享 魯之郊】

祀五帝及五人帝五人神

祀日月【祀日月正禮 因郊而祀 因會同而祀 因蜡而祀 因禜而祀】祀星辰【祀星辰正禮因蜡禜而祀】

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

卷三十六

地示        吉禮三

祭地【通言一歲祭地 祭地玉幣 犧牲酒齊粢盛 圭 樂舞 祭地禮始終

之序 祭地明日致百物之神】

祭社稷

祭五祀

祀四望

祭山川

卷三十七

百神       吉禮四

總要

六宗

四方

四類

司民司禄

先帝

先聖先師

有功

無主後

高禖

藉田

田祖

蜡及百物

時及寒暑

司寒

爟㸑

行及□

先卜

貞卜

牲馬

禜酺

卷三十八

宗廟        吉禮五

廟制【營建宗廟 立廟昭穆之制多少之數廟中制度 修廟 恭敬宗廟 廟灾】妣廟

祖宗

廟主

守藏

卷三十九

特牲饋食禮    吉禮六

篇目

筮日

筮尸

宿尸

宿賓

視濯視牲告期視殺

陳設即位

設隂厭

迎尸正祭

主人酳尸

尸醋主人

主人獻祝佐食

主婦亞獻尸

尸醋主婦

主婦獻祝佐食

賓三奠尸尸奠爵

主婦致爵于主人

主人致爵于主婦

賓終三獻

主人獻賓及衆賓

主人酬賓

主人獻兄弟

主人獻内賓宗婦

長兄弟為加爵

衆賓長為加爵尸奠爵

嗣舉奠

弟子舉觶于長兄弟

告祭設羞

旅酬無算爵【旅酬間衆賓長終加爵】

利獻尸及祝

告利成尸出

徹俎

陽厭事畢

卷四十

少牢饋食禮上    吉禮七

篇目

筮日

筮尸宿尸及宿諸官

為期

視殺視濯

陳設

舉鼎載俎設隂厭

迎尸正祭

主人酳尸

尸醋主人

主人獻祝佐食

主婦亞獻

賓長三獻

告利成尸出廟

徹肵俎行籑

卷四十一

少牢饋食禮下   吉禮八

將儐尸徹饌燅尸俎

議侑

主人迎尸

鼎俎入

主人授尸几

主人獻尸

載俎

尸卒爵

主人獻侑

尸酢主人

主婦獻尸及侑

主婦致爵于主人

尸酢主婦

賓長三獻尸尸奠爵

主人酬尸

設羞

主人獻賓辯

主人酬賓

主人獻兄弟

主人獻内賓

主人獻私人

賓長終三獻

旅酬

兄弟舉觶於長兄弟

衆賓長獻

更為旅酬

無算爵

送尸

不賓尸正祭

主人獻

主婦獻

賓長獻【中間尸止爵主婦致爵于主人】

主人獻衆賓兄弟内賓私人

次賓長獻

無算爵

利獻

告利成尸出徹俎籑

陽厭事畢

卷四十二

天子諸侯廟享  吉禮九

祭主

時祫

時享

養牲

卜日

齋戒

戒具修廟

卜尸

祭前夕滌濯陳設省眂

祭日陳設

入廟即位

祝迎尸

朝踐

饋獻

薦熟

祝祭于祊

朝獻

因祭策命

再獻

獻諸臣及加爵

樂尸

上嗣舉奠

旅酬無算爵

禮畢送尸

報祭

月日之祭

薦新

告朔

祭殤

卷四十三

諸侯遷廟     吉禮十

將遷齋

殯宫告遷

奉主入新廟

祭告

事畢

諸侯釁廟     吉禮十一

卷四十四

祭通禮      吉禮十二

總要

神位

巫祝

卜筮

擇士

戒具

齋戒

禁令

為期

省視

出路

臨祭

容貌

事尸

獻數

祝號

受爵

禮畢送尸

守瘞

致福

不與祭

廢祭

失禮

卷四十五

因祭       吉禮十三

立君建國

巡守

朝會

行師

田獵

生子立嗣

婚嫁

祈穰

天地大烖

六沴

凶旱

疾病

喪葬

盟詛

卷四十六

祭物       吉禮十四

總要

犧牲

粢盛

庶羞

酒齊

祭器

祭服

樂舞

薪茅雜物

殺禮

卷四十七

祭義        吉禮十五

卷四十八

兵制        軍禮一

民兵【傳載周初兵制 魯兵制 齊兵制晉兵制 楚兵制 鄭兵制 吳兵制

越兵制】

衛兵【官吏士庶子之衛 虎賁旅賁之衛 夷狄四隸之衛】

陳法

卷四十九

武備        軍禮二

兵器總要

弓矢

金鼓旌旗

財用

守禦

卷五十

征伐       軍禮三

天子親征總叙

卜出軍

起師

告祭

授兵釁主器

師行

軍中

誓禁

祈禱

戰陳

告克

賞戮

師有功歸

師不功歸

命將出征

諸侯伐國應敵

卷五十一

軍通禮       軍禮四

總要

兵柄

用兵

軍容

賞罰

卷五十二

田役        軍禮五

通言田役

大均大封

卷五十三

歷數       通禮一

治歷

占候

壺漏

卷五十四

夏小正      通禮二

周月       通禮三

【歲時常令 每月吉日 月終 四孟月吉日 春 正歲 孟春 中春 季春 夏中夏 秋 中秋 季秋 冬 孟冬 中冬 季冬 歲終 閏月】

卷五十五

月令【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淮南子時則訓通典唐月令】通禮四

卷五十六

制國       通禮五

分土

建國

遷國

卷五十七

職官上      通禮六

上古官

歷代官制之略

周禮天官之屬

地官之屬

春官之屬

夏官之屬

秋官之屬

冬官

卷五十八

職官下       通禮七

侯國之官

大夫之官

爵祿

任官

卷五十九

封建       通禮八

畿服之制

分封之制

牧伯之制

封國之禮

封帝王後

治邦國之法

黜陟

寓公

都邑

卷六十

内治       通禮九

通論

王宫

内事

親蠶

命臣妻

慎始

后夫人侍君

胎教

生子

立世子

世子事君父

齊家

卷六十一

朝廷禮      通禮十

通論

師保【凡規諫侍御之法皆在此】

朝儀【王視朝之服 王視朝車旗 天子治朝 諸侯治朝 天子燕朝及辭不視

事 諸侯燕朝 天子外朝 天子在外聼朝 大夫士視私朝】

出入僕從之儀

號令復逆

膳羞

聽朔

耕藉

卷六十二

政事上      通禮十一

總要

通言民政

居民

民數

鄉邑之政

農政

工政

卷六十三

政事下      通禮十二

市政

門關之政

道路之政

懷遠之政

凶札之政

恤窮之政

醫藥之政

恤死之政

墳墓之政

火政

氷政

酒政

草木禽獸之政

雜禁令

卷六十四

井田       通禮十三

經畍

授田

卷六十五

財賦       通禮十四

三代田税

虞夏賦貢【賦法 貢法及貢道】

殷周賦法

貢法

財用

泉幣

卷六十六

學制       通禮十五

設學

國學之教

釋奠釋菜

鄉學之教

選舉

卷六十七

學記       通禮十六

大學【存篇目】     通禮十七

中庸【存篇目】     通禮十八

卷六十八

教太子      通禮十九

書數       通禮二十

卷六十九

五宗       通禮二十一

宗法

宗支

宗支服制

宗支祭法

事宗之禮

親親

姓氏

親屬記      通禮二十二

宗族

母黨

妻黨

婚姻

卷七十

名器上      通禮二十三

總要

名號

衣服【歷代服制 冕弁之制 冠制 婦人首服 婦人吉笄之制 通論天子諸侯大夫士之服 冕服之制 爵弁皮弁玄冠玄端服之制 深衣長衣中衣之制 裘制兼論裼襲之異 大帶之制 革帶之制 韍鞸之制 笏制佩制 婦人服制 屨及偪制 每月服色 衣服雜制 童子服制 素服雜論衣服之事湅絲帛染采】

卷七十一

名器下      通禮二十四

宮室

車旗

玉器

雜器

制度權衡

卷七十二

刑辟       通禮二十五

刑制

聽斷

赦宥八議

順時令

約劑

復讐

卷七十三

卜筮       通禮二十六

卜筮

筮法

占夢

卷七十四

禮記       通禮二十七

卷七十五

禮樂記      通禮二十八

卷七十六

曲禮       曲禮一

通言

容節

瞻視之容

坐立拜揖步趨奉持之容

居處齋潔之事

言語之禮

飲食之禮

問道之禮

乘車之禮

僕御之禮

從宜從俗

雜記

卷七十七

内則       曲禮二

事親事長

男女之别

夫婦之别

御妻妾

胎教

生子

教子

卷七十八

孝經【依朱子刋誤定】    曲禮三

經一章

傳之首章

傳之二章

傳之三章

傳之四章

傳之五章

傳之六章

傳之七章

傳之八章

傳之九章

傳之十章

傳之十一章

傳之十二章

傳之十三章

傳之十四章

論孝附

卷七十九

少儀       曲禮四

年齒差等

品節

灑埽應對進退

侍食

弟子職     曲禮五

内則

蚤作

受業對客

饌饋

乃食

灑埽

執燭

請衽

退習

卷八十

臣禮       曲禮六

通論

始見

朝君

侍坐侍食獻賜侍疾

恭敬

諫諍

去國

死節

復讐

卷八十一

樂制       樂一

歷代樂制

樂事

卷八十二

鐘律       樂二

造律

十二律長圍徑之數

黄鐘十一律之實

黄鐘生十一律

十二律三分損益上下相生

十二律正變倍半之法

五聲

律生五聲

變聲

旋宫八十四聲圖

六十調圖

候氣

審度

嘉量

謹權衡

鐘律義      樂三

卷八十三

樂器       樂四

總要

金之屬

石之屬

絲之屬

竹之屬

匏之屬

土之屬

革之屬

木之屬

樂縣

卷八十四

歌舞       樂五

樂歌

小雅六詩譜

周南召南六詩譜

樂舞

卷八十五

樂記       樂六

附錄

卷上

論律呂

卷中

論律呂

卷下

深衣考誤

【臣】等謹案禮書綱目八十五卷

國朝江永撰永字慎修休寧人其書大略依經傳通解為之而間有異同多能補所未及如士冠禮屨夏用葛以下五十字本在辭後記前而通解移置經文陳器服節末是書亦因之此其沿襲未改者他如士昬記父醮子命之辭曰以下三十一字通解列在陳器饌節下而是書改列在親迎節下又通解以記文婦入三月然後祭行二句別為祭行一節在奠菜節之前而是書以此二句附于廟見節之末蓋是書廟見即通解之所謂釋奠也揆以禮意較通解為有倫次又通解割士冠記無大夫冠禮而有其婚禮以下四句謂當在家語冠頌内疑錯簡于此經頗涉臆斷是書則仍記文之舊不從通解尤為詳慎蓋通解本朱子未定之書不免小有出入永引據羣經補其罅漏實於禮義有禆即實於朱子為有功視胡炳文輩務博篤信之名而實非朱子之志者識趣相去遠矣乾隆四十三年七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校官【臣】陸費墀

猜你喜欢
  国风·曹风·佚名
  卷三十六 论语十八·黎靖德
  仲尼·胡宏
  第十五章 22·辜鸿铭
  第十四章 29·辜鸿铭
  三十九  备城门·墨子
  卷十二·王志长
  投子青禅师·惠洪
  修行方便不净观住分第十·佚名
  序品第一·佚名
  降魔品第十二·佚名
  父子合集经卷第二十·佚名
  渐备一切智德经卷第二·佚名
  修行道地经卷第六·佚名
  杂行杂修难得实益·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蔡梦弼

      三山老人《语录》曰:“子美《送严武还朝》诗云:‘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是劝以仗节死义也。”  横浦张子韶《心传录》曰:“读子美‘野色更无山隔断,山光直与水相通’,已而叹

  • 第二十二出 书空·李渔

    (丑扮尼姑上)庵主云游去不归,无拘无束小沙弥。柴门静夜无关锁,留与山僧带月推。——自家雨花庵静观的徒弟便是。师父去朝南海,留我看家。今日天气晴明,怕有人来随喜。我虽然懒得念经,也要假敲几下木鱼钟磬,掩掩施主

  • 第五出 筹婚·李渔

    〖一剪梅〗(小旦扮夫人上)孀鬓从来易得霜,风烛难防,婚嫁宜忙。(旦扮小姐上)眼前谁可效鸾凰?偌大名邦,没个才郎。〖长相思〗(小旦)髻飞蓬,鬓飞蓬,羞对菱花理旧容。呼儿课女红。(旦)爱眉峰,惜眉峰,欲画修蛾又苦慵。阿谁堪代侬?(小旦)妾身曹

  • Spleen·戴望舒

    我如今已厌看蔷薇色,一任她娇红披满枝。心头的春花已不更开,幽黑的烦忧已到我欢乐之梦中来。我底唇已枯,我底眼已枯,我呼吸着火焰,我听见幽灵低诉。

  • 卷六·佚名

    二月十三日(辛亥),任承恩奏言:统领官兵于十二月十三日开行,因风雨阻滞,直至正月初四夜放洋,于初六日全抵鹿仔港。登岸后,正分派小船拨渡兵械,忽起风暴,小船不能摆渡,延至初十日始能全行上岸安营。连日审察地方形势,侦探贼匪情形,林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八十七·佚名

    万历三十一年八月甲申朔户部尚书赵世卿奏矿税一事不但夺臣部之业而祸生灵误 君父每一念及臣心直碎盖太阿不可假人中涓衔命纵横历七八年不收令天下知有税使不知有 皇上彼诚盗 皇上之大权 万乘至尊俯较锱铢匹夫荧惑

  • 四五 考先生·周作人

    上边所说差不多全是客观的,集体的事情,没有多少是我个人的事,但是我原是在这个集体之中,那么这里也可以有我的一份行动在内。现在却要来说我个人的事情了。我在学校里前后六个年头,自光绪辛丑(一九〇一)九月至丙午(一九〇六)七

  • ●九 徙五国城·佚名

    或日,阿计替手持文字谓二帝曰:「我共官人不免又要走五七百里路也。」 帝问:「何也?」阿计替曰:「金主又命徙汝等于五国城安置之故耳。」帝喟然曰:「将我父母如是之东迁西播,不仁甚矣。」乃掩泣而退。 次早,阿计替引二帝及后徒

  • 高弘图传·张廷玉

    高弘图,字研文,胶州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初任中书舍人,升为御史。他为人方正有个性,不依附别人。天启初年,弘图上书评论当时政治的八项弊端,请求任用邹元标、赵南星。后来他外出巡按陕西时上书推荐手下的官吏,赵南星

  • 卷之六十二  前聞記(明)祝允明 撰·邓士龙

    (前聞記,一卷,明祝允明撰。祝允明事迹見本書卷三一第四九二頁注釋。本卷後附明梁億所著尊聞錄。) 高皇帝敬天 正經傳 平吳仁言 制度 公宴節錢 給有司官錢 驛兒屬對 龍須 歐陽都尉 勤政 示儉 持志 天王堂土地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六·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十六 朱批田文镜奏摺 雍正七年四月二十七日河东总督【臣】田文镜谨 奏为恭报河东得雨日期仰慰 圣怀事雍正七年三月十二日以前河

  • 卷三十·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三十夏官司马第四之三司勲掌六乡赏地之灋以等其功正义郑氏康成曰赏地赏田也在远郊之内属六乡焉【贾疏载师职以牛田赏田任远郊之地远郊内置六乡】等犹差也以功大小爲差王功曰勲国功曰功民功

  • 景定严州续志·郑瑶

    一作《新定续志》。南宋地方志。理宗景定年间郑瑶、方仁荣同撰。10卷。严州,治今浙江建德东北。此书所记始于孝宗淳熙年间,止于度宗咸淳年间。卷首载理宗立太子(即度宗)诏及咸淳间升严州为建德府省札,纪事年代已逸出景定

  • 茗史·万邦宁

    明万邦宁撰。万邦宁,奉节(今四川奉节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天启壬戌(1622)年间进士。著有《茗史》一书。是书不记茶的采摘、焙造、煎试等各种方法,而是从类书中杂录古今茗事而成。既不够广博,也不深奥。参考价值不大。

  • 茅亭客话·黄休复

    北宋黄体复撰。十卷。专记五代前后蜀至宋真宗时蜀中异闻。休复杂录见闻,始于前蜀和后蜀,终于宋真宗时,以蜀中轶事集为是编。其间论烧炼服饵导引之术、胪列道家灵迹者,占全书大半。虽多及神怪,往往借以劝戒。所记史迹

  • 逃禅词·扬无咎

    原名《补之词》。词别集。南宋扬无咎撰。一卷。无咎,为汉扬子云之后,诸书误“扬”为“杨”,字补之,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清江(今属江西)人。约公元一一三一年前后在世。高宗朝秦桧专权,屡征不赴,人品高洁。所画墨

  • 梵摩难国王经·佚名

    全一卷。又作梵摩难王经。译于西晋之时,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内容述说梵摩难国王不知其子均邻儒出家已证得阿罗汉,惟见其精勤粗食,遂对其供养异于僧众,佛陀乃令均邻儒现神通为国王解说苦、空等四谛要旨。梵摩难

  • 阿毗昙毗婆沙论·佚名

    凡六十卷。北凉浮陀跋摩、道泰等共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为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之异译本。依道挻所作之序载,本论旨在注释八犍度,初译成百卷,惟以北魏太武帝攻破北凉之故,经书、什物皆烧毁,其后零落收拾而仅得六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