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十五

明 何楷 撰

周夷王之世诗三篇

柏舟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出序 焦氏易林云泛泛柏舟流行不行耿耿寤寐心怀大忧仁不逢时退隐穷居孔丛子载孔子曰吾于柏舟见匹夫执志之不可易也按顷公时事无所考据史记卫自康叔封爲孟侯子康伯立六传至贞伯俱降封伯贞伯卒子顷侯立厚赂周夷王复命爲侯以諡法考之堕废社稷曰顷则谓其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者理或然也】

泛彼柏舟【尤韵】亦泛其流【尤韵】耿耿不寐如有隐【文选注作殷】忧【尤韵】微我无酒以敖【释文一作遨】以游【尤韵丰氏本作游 比而赋也泛浮也柏木名说文谓之鞠尔雅谓之掬陆佃云襍记所谓畅臼以掬者是也柏性坚致有脂而香故古人破爲畅臼用以捣郁竹竿之诗云桧楫松舟菁菁者莪之诗云泛泛杨舟是则松杨皆可爲舟而此独言柏舟者以柏木内贞外固故贤者取以自况後章匪石匪席之心内之贞也威仪二句外之固也舟载渡物者今不用而泛泛然流于水中喻已有济世之才而不见用也又严粲云舟以喻国必有人以维楫之而後能有所济今浮舟于水而无其人以维楫之则亦浮泛而流去耳其将何所止泊乎所谓渡江河亡维楫中流而遇风波船必覆矣亦泛其流犹言譬彼舟流不知所届也亦通耿杜林云光也朱子云耿耿小明忧之貌也辅广云人有所忧则其心耿耿然惟于忧之一路分明耳其他固有所不及也古人下字不苟如此惟其心耿耿然故不能寐也如有隐忧者沈忧之人不知所忧何事但觉胸中有物耳微之言非盖音近也遨说文云出游也从出从放以出放爲遨盖会意也非我无酒可藉遨游以解此忧而此忧似非酒与遨游之所能解耳】 我心匪鉴【释文作监韩诗外传作监】不可以茹【御韵】亦有兄弟不可以据【御韵】薄言往愬【遇韵】逢彼之怒【遇韵 赋也鉴镜也所以察形茹方言云食也吴越凡贪食者谓之茹故其义又训受取吞纳之意诗柔则茹之是也解见烝民篇欧阳修云传曰火日外景金水内景盖鉴之於物纳影在内凡物不择妍媸皆纳其景我心匪鉴不能善恶皆纳善者纳之恶者不纳以其不能兼容是以见嫉于在侧之羣小而独不遇也韩诗外传云君子洁其身而同者合焉善其音而类者应焉马鸣而马应之牛鸣而牛应之非和也其势然也故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莫能以己之皭皭容人之混汚然诗曰我心匪鉴不可以茹此之谓也兄弟指僚友言据说文云杖持也犹言依也薄发语辞愬说文云告也逢说文云遇也彼彼兄弟也怒说文云恚也共事兄弟不与我同心意向既殊则言不相入故往愬以情而反逢其怒犹离骚所谓申申詈予者也上章言上不得于君此章言下不得于寮友也】 我心匪【列女传作非】石不可转【叶铣韵陟兖翻】也我心匪【列女传作非】席不可卷【铣韵】也威仪棣棣【礼记释文作逮】不可选【铣韵朱穆传注作算】也【赋也转说文云运也筦蒲曰席卷本曲?之义因爲舒卷之卷此承上往愬逢怒而言小人之恶君子曰何爲斯踽踽凉凉然君子终不以是故易其所守于是自誓亦我心非如石然石可转我心之专一不可转也我心非如席然席可卷我心之专一不可卷也刘向云言守善笃也棣通作逮说文云及也威仪棣棣言其威仪之所泛及者衆多之辞也故毛传训棣棣云富而闲习也物有其容不可数也贾谊云夫有威可畏谓之威有仪可象谓之文富不可爲量多不可爲数故诗曰威仪棣棣不可选也棣棣富也不可选衆也言接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内外大小品事之各有容志也左传北宫文子亦云言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内外大小皆有威仪也愚按古字选算通用论语斗筲之人何足算也汉书作斗筲之徒何足选也故以不可选爲衆若如字解则选乃简择也言威仪棣棣然盛各有常度谁可容吾简择而自贬以苟合乎故孔子引此诗而以爲无体之礼也是道也非大德不踰闲而细行必矜者其孰能之诗之好仁如此】 忧心悄悄【筱韵】愠于【尹文子作於】羣小【筱韵】觏【释文丰本作遘】闵既多受侮不少【筱韵】静言思之寤【说文作晤】辟【尔雅作擗陆德明本作擘】有摽【叶筱韵卑小翻 赋也上章言内不失乎已此章言外不理于口也悄徐锴云忧思低小也愠说文云怒也羣小衆小人在君侧者君子见远识微忧先于事小人安其危而乐其所以亡见君子与已异趣则尝疾视于君子故君子忧国之心悄悄然反见怒于羣小也昔者孟子诵此诗而以孔子当之而孔子亦曰小人成羣斯足忧矣觏遇见也闵吊者在门也侮伤也俱见说文不少者不一而足也小人得志则爲谗谮以害君子既可哀怜矣又复从而伤之其曰既多不少者以着小人之衆也静说文云审也言语辞说文云寐觉而有言曰寤辟通作擘说文云撝也摽说文云击也言静审而思念之每寤觉之时但自撝其手以拊心而已盖爲国事痛非自伤其遇也】 日居月诸胡迭【韩诗作臷云伤也】而微【韵】心之忧矣如匪澣衣【微韵】静言思之不能奋飞【微韵 比也日君象月臣象居诸者语助也檀弓云何居左传云忽诸皆语助也迭说文云更迭也微本隐行之义严云谓不明也日月食则不明十月之交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是也言日食朔月食望日乎月乎何爲更迭而皆微乎喻卫之君若臣并昏也匪通作非澣说文云濯衣垢也匪澣衣谓垢汚不濯之衣郑玄云衣之不澣则愦辱无照察愚按如匪澣衣犹孟子所谓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者又苏辙云忧之不去于心如衣垢之不澣不忘濯也亦通奋说文云翬也翬者大飞也不能奋飞言不能如鸟大奋翼而飞去也虽含垢忍辱如此然以义则不可去以情则不忍去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厚之至也此即箕子我不顾行遯之意若夫屈原事楚不忍其愤怀沙自沈此犹贤者之过贾谊不见用于汉文吊湘作赋乃曰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则心可转而卷矣噫序以作此诗者爲仁人诚仁人哉】

柏舟五章章六句【韩婴以爲卫宣姜自警所作刘向列女传亦云卫宣夫人者齐侯之女也嫁于卫至城门而卫君死保母曰可以还矣女不听遂入持三年之丧毕弟立请曰卫小国也不容二庖请愿同庖终不听卫君使人愬于齐兄弟齐兄弟皆欲与君使人告女女终不听乃作诗愚按卫宣姜生子寿朔至宣公卒而见烝于昭伯左传记载甚明今云至城门而卫君死岂有两卫宣乎又他日向上封事论恭显倾陷正人引是诗忧心悄悄愠于羣小则又解之曰小人成羣亦足愠也夫非即向之言哉何其与序合乃尔乃朱子本列女传之意而以爲此妇人不得于其夫之诗遂疑庄姜所作政坐爲毛传篇次误耳然章首言饮酒遨游此岂妇人之事愚未敢以爲然申培说以爲康叔因管叔欲害周公挟武庚以叛忧之而作考地理志云邶以封纣子武庚使管蔡监之是诗固邶风也篇中如亦有兄弟不可以据似是恶管蔡之词至如威仪棣棣觏闵受侮等语皆与康叔不类至子贡传则谓管叔封于邶与蔡叔霍叔康叔监殷四国害周公康叔谏不听三叔遂以殷叛康叔忧王室赋柏舟子曰仁矣汉书亦曰周公善康叔不从管蔡之乱然考史记明言武王封管蔡之时康叔尚少未得封及周公杀武庚禄父管叔放蔡叔以武庚殷遗民封康叔爲卫君周公旦惧康叔齿少乃申告康叔谓之康诰酒诰梓材以命之则所谓康叔先受封及不从管蔡之乱者皆耒足信】

北门仕不得志也亦卫顷公时之诗【序云刺仕不得志也言卫之忠臣不得其志尔朱传亦云卫之贤者处乱世事暗君不得其志愚按柏舟之诗曰亦有兄弟不可以据所谓兄弟指僚友也此诗言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谪我室人亦指僚友也其语意固已相类又史记载卫自康叔後六世俱降爵爲伯至顷侯厚赂周夷王夷王始命卫爲侯此诗云王事敦我意必曾有遣使往周之事故以王事称耳】

出自北门【叶真韵眉贫翻亦叶先韵谟连翻】忧心殷殷【叶真韵於真翻亦叶先韵因莲翻释文作殷殷】终窭且贫【真韵亦叶先韵频?翻】莫知我艰【叶真韵渠巾翻亦叶先韵经天翻丰氏本作囏】已焉哉【叶攴韵将其翻韩诗外传作亦已焉哉】天实爲之【支韵】谓之何哉【叶韵见上 赋也自从也旧说谓北门背阳向阴故借爲事暗君之况然以下章我入自外证之则亦不过因征役出此门遂赋之以自叹耳殷通作殷说文云痛也所痛心者非一故重言之若下文所称是也终者自始至今之谓窭说文云无礼居也徐锴云阶阼升降所以行礼贫无礼故先见於屋室贫说文云财分少也终窭且贫二事之辞窭则无以爲居贫则无以自给也艰尔雅云难也无知己以此爲难者言君既然矣诸臣亦如之严粲云仕不得志谁知我远役之艰苦者盖从事独贤之叹也已焉哉言固不见知于人亦无望于人矣郑云诗人事君无二志故自决归之于天孔云君臣义合道不行则去今君于已薄矣犹云勤身以事之知复何哉无去心是忠之至也愚按此与柏舟篇末言不能奋飞意正相似定是一人之作庄子云夫仕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王事适【陌韵】我政事一埤益【陌韵】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谪【陌韵】我已焉哉天实爲之谓之何哉【哉之韵见首章 赋也凡以事往来于王所者皆谓之王事适说文云之也政事谓本国之政事如兵甲财赋内外盟会之类一犹皆也埤增也益饶也俱见说文言奉命王所之事既适于我矣卫国之政事又皆一切增益丛集于我矣我入自外者我行役自外而归也室人谓僚寀也尽人而求曰交每事而责曰徧谪责也苏辙云言已事而反则其处者争求其瑕疵而谴责之言劳而不免于罪也谓之室人者在内而不事事也旧以室人爲室家之人交徧谪我如周书所谓弗能有好于而家者亦自可通但专以叹贫爲言于义似浅】 王事敦【叶灰韵鱼囘翻】我政事一埤遗【叶灰韵夷囘翻】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摧【灰韵释文作催韩诗丰本俱作?】我已焉哉天实爲之谓之何哉【哉之韵见首章 赋也敦说文云怒也韩诗云迫也盖督促而不能副其意则怒也遗通作贻说文云赠也适者始辞敦者极辞益者略辞遗者尽辞摧说文云挤也一云挏也皆挫抑之意】

北门三章章七句【子贡传云管叔以殷畔仕者苦之故赋此诗然以武庚之事爲王事是岂明于义者耶申培说以爲邶之仕者处危国事乱君因征役而出门赋之以自叹彼但见此诗在邶风中故云然不必有所据】

北风贤者去国也亦卫顷公时诗【愚按此与柏舟北门二篇皆爲僚友不睦之语而或去或不去异矣所以系之顷公者柏舟之序曰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此诗亦足以当之】

北风其凉【阳韵】雨【去声後同】雪其雱【阳韵穆天子传注作籀文作雱】惠而好【去声後同】我携手同行【叶阳韵寒刚翻】其虚其邪【叶鱼韵祥余翻尔雅丰氏本俱作徐】既亟只且【叶鱼韵子余翻 兴也北风寒凉之风程子云四时之风春而自东则生物也夏而自南则养物也秋而自西则成物也冬而自北则杀物也以北风之杀害万物故以起兴自上而下曰雨雪说文云凝雨说物者本作?从雨从彗盖雪雨之可埽者亦能净纷秽若彗也省作雪释名云雪绥也水下遇寒而凝绥绥然下也雱即旁字说文云溥也雪助风爲虐风以譬君雪以譬臣惠说文云仁也犹爱也好谓相好也携说文云提也行去也言谁有仁人与我相亲厚者我将提携其手与之同行去而避之也其虚言君子在野也孟子云不信仁贤则国空虚邪者正之反其邪言小人在位也既尽也亟通作?说文云疾也或通作?说文云急也只且语助辞孔颖达云我所以去之者非直爲君之酷虐而在位之臣莫不尽爲急刻之行矣所以当去以此也又邓元锡云内经四时有经风风从其方来曰实风主生养收藏从其冲若前後来曰虚邪贼风犯则伤人按此解於虚邪二字亦合但章首以风雪并言不应咏风遗雪耳况末章亦有此二句而章首并无北风之语乎】 北风其喈【古文作】雨雪其霏【微韵列女传作霏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微韵】其虚其邪【见前】既亟只且【见前 兴也喈通作偕说文云强也霏雰也雪落急也毛传云甚貌谢枋得云喻祸害愈急也又陆佃云雱盖言聚霏盖言散凉者其刻也喈者其和也自今观之雪势布散无所不加其意或未艾也则风侯更和故是诗风以其喈雪以其霏爲後虽理亦可通然恐非诗意归拟归家而退休也】 莫赤匪狐【虞韵】莫黑匪乌【虞韵亦叶麻韵於加翻】惠而好我携手同车【麻韵韦昭云古惟尺遮翻自汉以来始有居音按章首二句同用虞韵则此亦当叶虞韵读如驹恭于翻谓汉後始有居音者恐未然】其虚其邪既亟只且【邪且韵见首章 比也狐兽名似犬赤色说文云狐妖兽也鬼所乘之乌鸟名一名鵶黑色其字象形林罕以爲全象鸟形但不注其目睛万类目睛皆黑乌体全黑远而不分别其睛也狐乌皆不祥之物狐之类皆赤乌之类皆黑人莫能分别赤以爲非狐者莫能分别黑以爲非乌者繇狐赤乌黑其类相似以况卫之诸臣同恶相济无有出于其类者陆佃云狐羣者也乌合者也又管子曰乌集之交初虽相驩後必相咄诗人每引以刺者非特讥其爲恶如一亦以刺其初皆利合不以道也一说严粲云最赤者狐最黑者乌见其色而可知矣犹卫之无道不难辨也宜速去亦通程子云同车亦偕行耳但卒章词意益迫切同车有已驾之意愚按只因此一语故疑爲仕于卫者所作】

北风三章章六句【序以爲刺虐也卫国并爲威虐百姓不亲莫不相携持而去焉程子谓诗爲君子见几而作非百姓相携而去今按末章有携手同车之语则其非贱者可知矣子贡传申培说皆谓邶国危乱士民去之丰熙附会其说指爲管叔不义而衆叛亲离也然味诗意实不尔】

诗经世本古义卷十五

 

猜你喜欢
  卷二 二之三·孔颖达
  劝学第六十四·戴德
  卷十六【起僖公二十九年尽三十三年】·杜预
  卷一百四·陈祥道
  卷三·黄道周
  卷十·段昌武
  卷十四·吕祖谦
  礼记析疑卷三十六·方苞
  (三十二)研究朱子学之方法·钱穆
  卷十六·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十一·唐慧琳
  佛说华手经卷第六·佚名
  佛说罪福报应经·佚名
  荣枯一如·佚名
  十地经论 第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二集卷四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四十四古今体七十二首【癸酉七】山庄启跸之作较猎乘时正凛秋岩关爽气拂旌斿晴开塞囿千峰近雨挽山庄一日留野水拍桥沙涨落晚禾积圃石田收无遗地力繁生齿为此欣然为此忧霜气寒边塞外白露早为霜

  • 七言巻四·洪迈

      七言  秋江送别二首       王勃  早是它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隠离舟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裁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寒夜懐友杂体二首  北山烟雾始茫茫

  • 卷三百五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一·脱脱

        唐恪 李邦彦 余深 薛昂 吴敏 王安中 王襄 赵野 曹辅 耿南仲   唐恪,字钦叟,杭州钱塘人。四岁而孤,闻人言其父,辄悲泣。以荫登第,调郴尉。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恪争之,令曰:"否将

  • 卷之二百十八·佚名

    光绪十一年。乙酉。十月。辛巳。以神灵显应。颁湖北房县关帝庙扁额。曰筑江昭佑。城隍庙扁额。曰上津显应。龙神祠扁额。曰报功祚福。现月随手  ○谕内阁、额勒和布等奏、特□□□尔□司员。并自行检举一摺。户部

  • ◎长老赌寿之佳话·李定夷

    美国社会学泰斗市俄古大学教授司达博士常游日本,与大隈伯交情甚密。一日,大隈语博士曰:“观君身体甚健,或当为长寿者。”博士曰:“然吾自信可活至百二十岁。”大隈大笑曰:“吾确自信能活至百二十五岁。”博士曰:“然则吾与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纪昀

    列传宋 【六】○宋六张美郭守文尹崇珂刘廷让袁继忠崔彦进皇甫继明 张琼曹翰杨信【嗣赞】党进 李汉琼刘遇李怀忠米信田重进刘廷翰崔翰张美郭守文尹崇珂刘廷让袁继忠崔彦进皇甫继明张琼曹翰杨信 【杨嗣 杨赞】党

  • 董文用传·宋濂

    董文用,字彦才,董俊之第三子。十岁时父死,由长兄文炳教养。文用的学问早有成就,二十岁即以词赋中选。世祖为太子时,命文用主管文书,受到重用。宪宗三年(1253),世祖受命自河西征云南大理。文用与弟文忠从军,督运粮草军械,参与军

  • 第一章 总 论·吕思勉

    论史者率以汉、唐并称,其实非也。隋、唐、五代,与后汉至南北朝极相似;其于先汉,则了无似处。何以言之?先汉虽威加四夷,然夷狄之入居中国者绝鲜,后汉则南单于、乌丸、鲜卑、氐、羌,纷纷入居塞内或附塞之地,卒成五胡乱华之祸。而

  • 十一年·佚名

    (辛未)十一年清嘉慶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辛亥朔,頒賜老人別歲饌,仍命存問,年例也。1月2日○壬子,應資老人下批,百歲者四十一人。○以朴宗慶爲弘文館提學。1月5日○乙卯,以徐有聞爲司諫院大司諫。1月6日○丙辰,備局啓言:「信使盤

  • 卷一百七 朱子四·黎靖德

      ◎内任丙辰后杂记言行。   △孝宗朝   六月四日,周揆令人谕意云:"上问:'朱某到已数日,何不请对?'"遂诣閤门,通进榜子。有旨:"初七日后殿班引。"及对,上慰劳甚渥。自陈昨日浙东提举日,荷圣恩保全。上曰:"浙东救荒,煞究心

  • 卷二百六·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六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七十九体国经野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锥指传曰泉始出山为漾水东南流为沔水至汉中东流为汉水易氏曰漾水东流百八十里经兴元之南郑县名

  • 卷六·夏良胜

    <子部,儒家类,中庸衍义钦定四库全书中庸衍义卷六     明 夏良胜 撰逹道之义【父子之常 父子之变父子之戒】五子之歌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闗石和钧王府则有蔡沈曰典犹周之六典则犹周之八则

  • 顺权方便经卷上·佚名

    (一名转女菩萨)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沙门法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灵鹫山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菩萨八千。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已逮总持辩才无碍。获无所畏得不起忍。奉无数佛殖众德本。

  • 卷之二十四·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二十四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二十三 保宁茂禅师法嗣 苏州府灵岩南堂了庵清欲禅师 台州临海朱氏子。初出世中山之开福。继迁本觉。三主灵岩。开堂日。僧问。丹山鸾凤九苞文。

  • 波浪上的塔·松本清张

    这部小说被誉为松本作品中的长篇杰作。它和松本的其他长篇小说一样,具有思想性强、故事生动、情节引人、语言通俗易懂的特点。本书通过赖子和小野木的恋爱故事,歌颂了纯真的爱情。作为有夫之妇的赖子在家庭里享受不到真

  • 护国嘉济江东王灵签·佚名

    护国嘉济江东王灵签,原不题撰人。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编首载明洪武辛亥年(1371年)国子司业宋濂撰〈赣州圣济庙灵迹碑〉称:秦人石固自汉高祖以来,迄元末明初,屡显神异,救济民众,消弭兵祸。历代帝王官吏因石固有灵验,遂

  • 古诗十九首·佚名

    组诗名。南朝梁萧统辑,载《文选》。作者不详,但非一人所作,约创作于东汉末年桓、灵时期。或谓枚乘、傅毅作,不可信。共十九首,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 时非时经·佚名

    一卷,西晋若罗严译,记时念非时食之法。分别十二月,各有时与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