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目录

钦定四库全书

御览经史讲义卷三十目録

性理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编修【臣】白 瀛

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箴】        编修【臣】丁一焘

诚者圣人之本

侍读学士【臣】周长发

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监察御史【臣】欧堪善

诚无为几善恶

编修【臣】王防汾

师道立则善人多

编修【臣】沈文镐

古者圣王制礼法修教化三纲正九畴叙百姓太和万物咸若乃作乐以宣八风之气以平天下之情

编修【臣】周玉章

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文辞艺也道德实也笃其实而艺者书之美则爱爱则传焉贤者得以学而至之是为教故曰言之无文行之不逺

编修【臣】万年茂

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编修【臣】李龙官

朱子曰士居平世处下位视天下之事意若无足为者及居大位遭事防便觉无下手处信乎义理之难穷而学问之不可已也

编修【臣】杨开鼎

问临民曰使民各得输其情问御吏曰正已以格物

编修【臣】冯秉仁

朝廷设官求贤故在上者不当以请托而荐人士人当有礼义廉耻故在下者不当自鬻而求荐

编修【臣】冯秉仁

权衡设而不可欺以轻重者惟其平也绳墨设而不可欺以曲直者惟其正也

监察御史【臣】李敏第

杨氏时曰人臣事君岂可佐以刑名之説使人主失其仁心人主无仁心则不足以得人故人臣能使其君视民如伤而王道行矣

编修【臣】周正思

陆九渊曰人主不亲细事故臯陶赓歌致丛脞之戒周公作立政称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唐德宗亲择吏宰畿邑栁恽曰陛下当择臣辈以辅圣德臣当择京兆尹以承大化尹当求令长以亲细事代尹择令非陛下所宜此言诚得臯陶周公之旨今天下米盐靡密之务徃徃皆上累宸聼虽得臯陶周公亦何暇与之论道经邦哉荀卿曰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

监察御史【臣】程盛修

性犹太极也心犹隂阳也太极只在隂阳之中非能离隂阳也然太极自是太极隂阳自是隂阳惟性与心亦然一而二二而一

编修【臣】白 瀛

宇宙内事乃已分内事

【铭】      监察御史【臣】钱 

御览经史讲义目録

猜你喜欢
  冠义·戴圣
  卷五十四 表记第三十二·郑玄
  卷十·湛若水
  卷六六·邱濬
  大学疏义·金履祥
  乡党第十·孔子
  卷十二·卫湜
  卷一·顺治
  放逸品第四·佚名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五·欧阳竟无
  四十六、竿头进步·慧开
  题翁经理手册·太虚
  佛教人乘正法论·太虚
  佛说未曾有经·佚名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九卷·慧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谢逸·唐圭璋

      逸字无逸,临川人。屡举不第,以诗文自娱。卒于政和三年(1113),年不满五十。有溪堂词。   蝶恋花   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

  • 卷一·唐圭璋

    李 白(二首)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此首望远怀人之词,寓情于境界之中。一起写平林寒山境界,苍茫悲壮。梁

  • 三集卷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一古今体七十五首【庚辰一】庚辰元旦纪蔀循环五运推三灵引达正昌时岁惟振美期农稔月应孟陬与物怡?气誾誾调律琯羣生啿啿沐春祺武成敢诩尧封廓敬久还求禹甸治元旦

  • 圭塘欵乃集跋·许有壬

    右倡和集一帙江湖友人躬録而装潢者二十八年矣南归展读中虽无恙而外皆破碎可怜况兵后所存唯此本尔乃力疾补葺遗我子孙永收翫上章涒滩歳夏四月初吉洹滨识

  • 跋·胡适

    这出戏本是因为几个女学生要排演,我才把他译成中文的。后来因为这戏里的田女士跟人跑了,这几位女学生竟没有人敢扮演田女士。况且女学堂似乎不便演这种不狠道德的戏!所以这稿子又回来了。我想这一层狠是我这出戏的大缺点

  • 第一回 揭史纲开宗明义 困涸辙避难为僧·蔡东藩

      江山无恙,大地春回,日暖花香,窗明几净,小子搁笔已一月有余了。回忆去年编述《元史演义》,曾叙到元亡明续的交界;嗣经腊鼓频催,大家免不得一番俗例:什么守岁?什么贺年?因此将元史交代清楚,便把那管城子放了一月的假。现在时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大事记卷九·吕祖谦

    宋 吕祖谦 撰汉太祖髙皇帝五年冬十月王追西楚项籍至固陵遣使许齐王韩信魏相国彭越地皆引兵来防【以夲纪修】十一月西楚大司马周殷举九江兵降【以夲纪修】十二月王与诸侯兵大破西楚军于垓下项籍走死东城楚地悉定【以

  • 卷十五廏库律·窦仪

    【十一门】律条二十八并疏起请条一牧畜死失及课不充检验畜产不以实养疗不如法官畜官车私驮载养饲牺牲乘驾损伤官畜官马不调习故杀误杀官私马牛并杂畜犬伤害人畜标帜羁绊畜犬以官奴婢畜产借人及自借畜产损食官私物库藏

  • 卷六·程端学

    <经部,春秋类,春秋本义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六     元 程端学 撰庄公【名同桓公子】元年春王正月义见隐元年○公羊曰公何以不言即位隐之也谷梁曰先君不以道终则子不忍即位也刘氏曰即位

  • 中庸章句序·朱熹

    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㣲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

  •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一·佚名

    圣勇菩萨等造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 诏译  自性根本智慧了知。增上相状静住无恼。湛然快乐了解脱义。恶趣颠倒我执无尽。忧苦转多烦恼无替。根本灾难相貌无定。瀑流烦恼如来永断。彼自性

  •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卷·安慧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卷安慧菩萨糅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决择分中谛品第一之五复次一切菩提分法无有差别。皆由五门而得建立。谓所缘故自体故助伴故修习故修果故。如初四念住有五门。所余菩提分法亦尔四

  • 净土论卷上·迦才

        帝京弘法寺释迦才撰  有滞俗公子。问净土先生曰。盖闻佛教冲虚。语言路断。法门幽简。心行处灭。此则言语出自妄情。心行无非倒想。今乃欲寄西境专赞弥陀。路断之语容非。处灭之言罕是。但情近滞未达大方。

  • 圣迦柅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卷中·佚名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译我今复说作先行法。于舍利塔前安本尊像。于三月十五日。涂坛随力供养。取沉香揾酥蜜酪。昼夜掷火中护摩。一诵一掷炉中。若道场中幡华摇动。当知有效验。即于晨朝供养三宝。七日获得财宝荣官皆

  • 卷第二十三·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二十三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兜率宫中偈赞品第二十四 初来意者。前明化主赴感。今明助化赞扬。及显位体所依。故次来也

  • 道德真经集注释文·彭耜

    一卷。宋彭耜撰。前人研究《老子》者,有的只重注释不重音读。彭耜认为应该仔细研究老氏之学的一句一读,据其于卷首序所述,“安有辞义之未通,而理道之顿悟?惟览者互考焉。”由此可知,其观点明确,即重视句读。该书依《

  • 皇明恩命世录·佚名

    皇明恩命世录,编者不详。从内容看,当为明朝正一道道士编辑。九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辑录明朝九位皇帝御制的赞文、诰敕及圣旨,皆与道教有关。九位皇帝即明太祖、成祖、宣宗、英宗、景帝、宪宗、孝宗、武宗、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