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

诗经疏义会通     诗类

提要

【臣】等谨案诗经疏义会通二十卷元朱公迁撰公迁字克升乐平人江西通志载其至正间为处州学正何英後序则称以特恩授敎官得正金华郡庠二说互异考乐平县志载公迁以至正辛巳领浙江乡试教婺州改处州然则英序举其始通志要其终耳是书为发明朱子集传而作如注有疏故曰疏义其後同里王逢及逢之门人何英又采衆说以补之逢所?题曰辑録英所补题曰增释虽逓相附益其宗旨一也其说墨守朱子不踰尺寸而亦间有所辨证如卷耳篇内朱子误用毛传旧说以崔嵬为土山戴石公迁则引尔雅说文明其当为石戴土又七月之诗朱子本月令以流火在六月公迁推验岁差谓公刘时当在五六月之交皆足以补集传之阙又集传所引典故一一详其出处即所引旧说原本不着其名者如卫风之赵子注为赵伯循小雅斯千篇之或曰注为曾氏之类皆一一考订虽於宏旨无关亦足见其用心不苟也书成於至正丁亥正统甲子英始取逢所授遗稿重加增订题作诗传义详释发明以授书林叶氏刋行之而板心又标诗传会通未喻其故今仍从公迁旧名题曰诗经疏义以不没其始焉乾隆四十四年三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官【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卷十一·刘因
  卷二·陈确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三章 论罚(二)·林语堂
  卷三十八·佚名
  卷十五·林之奇
  卷十四·熊节
  《藏要》第二輯敘·欧阳竟无
  立教第一·朱熹
  卷二·佚名
  等品第四十五·佚名
  卷三·赜藏主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神会
  佛教各宗派源流·太虚
  卷第三十九·佚名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七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熙·龙榆生

    真熙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同治六年丁卯(一八六七)九月十三日子时生。光绪庚寅(一八九○)进士,授编修,转江西道监察御史,以抗直敢言,著称清季。工诗,善书,间亦作画。诗篇援笔立就,风调冠绝一时。偶撰戏词,传播

  • 后集卷十·孙存吾

    钦定四库全书元风雅后集卷十    元 孙存吾 编访原头范君才长忆原头范隠君我来踪迹不相闻林鸠屋角啼清昼山犬篱边卧白云药石犹能资疾病丹青元不画功勳藻陂家主应遥念一路秋阳草树薫脩琴桐梓年深半裂开峄阳道士独

  • 卷三百六十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六十四刘禹锡荆州歌二首渚宫杨柳暗麦城朝雉飞可怜踏靑伴乘暖着轻衣今日好南风商旅相催发沙头樯竿上始见春江濶纪南歌风烟纪南城尘土荆门路天寒多猎骑【一作猎兽

  • 卷十一·本纪第十一·章宗三·脱脱

        ◎章宗三   三年春正月己亥朔,日有食之。辛丑,宋、夏遣使来贺。癸卯,谕有司:“凡馆接伴并奉使者,毋以语言相胜,务存大体。奉使者亦必得其人乃可。”乙卯,诏罢讲议所。丙辰,如城南春水。丁巳,并上京、东京两路

  • ●崇禎長編卷之三·汪楫

      天啟七年十一月   ○天啟七年十一月   天啟七年十一月   甲子朔欽天監進崇禎元年大統曆頒行天下因御極更定年號故改是月   安置太監魏忠賢於鳳陽諭曰朕聞去惡務盡御世之大權人臣無將有位之烔戒逆惡魏

  • 七国考卷九·董说

    ○秦杂祀西畤史记秦襄公以兵定周周封爵之襄公于是始国通诸侯聘享之礼乃用駵驹黄牛羝羊各三祠上帝西畤封禅书云其牲用駵驹黄牛羝羊各一云年表云立西畤祠白帝索隠曰襄公始列为诸侯自以居西畤西畤县名故作西畤畤止也汉书

  • 补遗卷四·沈德符

      ○著述【经传佚书】永乐中,御史刘有年,沅州人,上《仪礼》逸经八篇,上不省。其后朝鲜国进《颜子》一部,亦不收。《颜子》在彼国今当尚存。若《仪礼》则不可问矣。二书无论真伪,当非汉以后人所办,今《乾坤凿度》等赝书盛行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六·佚名

    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庚寅朔○辛卯以山东都司掌印署都都指挥佥事贾席充右参将协理漕运○壬辰授服阕庶吉士林树声为翰林院编修○癸巳 慈孝献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沈王胤栘为其世子恬烄乞 祖训敬一箴及五经四书大学衍

  • 列传卷第一 高丽史八十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后妃一。○高丽之制王母称王太后嫡称王后妾称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是为夫人秩 正一品。 自余尙宫尙寝尙食尙针皆有员次。 靖宗以后或称宫主

  • 第十一章 西夏之亡及成吉思汗之死·冯承钧

    成吉思汗进至灵州,得疾甚剧,病八日死。时在1227年8月25日,得年七十三岁。临危时谓左右曰:“金之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遽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

  • 宣宗本纪·欧阳修

    宣宗,名忱,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母亲是孝明皇太后郑氏。宣宗起初被封为光王。性格严肃寡言。宫中有人认为他没有恩情。会昌六年(846),武宗病危,左神策军护军中尉马元贽立光王李忱为皇太叔。三月二十三日,宣宗在武宗灵柩前

  • 150.请君入瓮·林汉达

    武则天在平定徐敬业叛乱之后,决心除掉那些反对她的唐朝宗室和大臣。可是,谁在暗中反对她,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呢?于是,她就下了一道命令,发动全国告密。不论大小官吏,普通百姓,只要发现有人谋反,都可以直接向她告密。地方官吏遇

  • 卷三十·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三十夏官司马第四之三司勲掌六乡赏地之灋以等其功正义郑氏康成曰赏地赏田也在远郊之内属六乡焉【贾疏载师职以牛田赏田任远郊之地远郊内置六乡】等犹差也以功大小爲差王功曰勲国功曰功民功

  • 第七十一則 百丈問五峰·胡兰成

    第七十一則百丈問五峰舉:百丈禪師復問五峰:併卻咽喉唇吻,作麼生道?五峰云:和尚也須併卻。百丈云:無人處以手搭額望汝。五華要百丈禪師也併卻咽喉唇吻。前一則裏,舉的偽山不免僭越,是僭越得好;而此則裏舉的五峰卻要師弟二人都是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六卷·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六卷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六法品第七之二 六顺明分想者。云何为六。答一无常想。二无常苦想。三苦无我想。四厌食想。五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六死想。此中五想如成熟解脱想

  • 莲峰和尚语录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莲峰禅师语录莲峰和尚语录序泰山之脉出昆仑黄河之源从天上。故天下言山之高者必曰泰山,言水之大者必曰黄河,以其脉长而源远也。然舍泰山黄河而未足以言山水之高大者明矣。使山必如泰山而后可言山,水必如黄

  • 长老偈经·佚名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正觉一山间严窟内,声如狮子吼,长老练己偈,自作以听偈。二顺名顺姓,顺法住,有智诸众人,专念住不懈怠。三成果思察此,人人此彼处,观知不死道,此义为宣说。一偈集第一品一&ldquo;予葺一小舍,无风心情好,天!若喜请

  • 杜蕊娘智赏金线池·关汉卿

    元杂剧剧本。简名《金线池》。关汉卿作。剧述书生韩辅臣进京赶考,途访故友济南府尹石好问。石宴请辅臣,并唤上厅行首杜蕊娘陪席。韩杜2人一见钟情,韩当晚即宿于蕊娘家中。蕊娘的假母李氏知辅臣是府尹好友,乃敬礼款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