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诗序补义卷五

石泉县知县姜炳璋撰

説见邶风

淇奥美武公之德也 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諌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

孔丛子曰于淇奥见学之可以为君子也辅氏广云曾子首章后六句之説字义明白意防详备盖谓当从大学释诗也或谓传者引诗非为此章作训诂然后序以听其规谏説切磋于学问意合以礼自防説琢磨于自修意合辅氏之言当矣武公老而箴儆于国曰无谓我耄而舍我则公之学问莫大于受规谏抑戒賔筵二诗无非以礼自防则其自修亦无过于此序説诚与大学表里通篇美武公之德一章是德之进益民不能忘所以騐其德也二章于严肃处形容充耳防弁皆有严整意所谓盛服亦敬也故将下四句覆述美之三章金锡圭璧承切磋琢磨来德至此已浑化无迹瑟僴赫喧不待言矣故下四句于寛和处形容之敬而和恭而安故曰德之成

兴意直贯到不可谖见绿竹而思君子正其不谖处工夫即在切磋琢磨瑟僴是敬谨之容赫咺是光辉之着皆以容貌言许氏恐其重复范氏谓名誉之着皆非也

传绿王刍也竹萹竹也郭璞注尔雅云王刍今呼为鸱脚莎某氏曰绿鹿蓐也释草云竹萹蓄郭注云此作竹字同音异宋熈宁初吴安度试舍人院有司以所赋绿竹诗背王刍古説直以为竹遂黜富韩公言史记叙载淇园之竹正卫产也安度诗有据遂赐出身事载容斋三笔郝氏敬云禹贡豫无竹材世称渭水淇园以希贵见称汉去武公时至八百年苟淇竹如彼其盛不应尽化乌有水经注今望淇川无复此物惟王刍萹草不异毛兴范家相诗沈曰经传言竹如易之篬筤书之篠荡礼之竹箭皆不带绿字诗言绿竹当是王刍萹竹又戴凯之竹谱汉武冦恂所伐别有一种防竹理或然也

淇奥三章章九句

考槃刺庄公也 不能继先公之业使贤者退而穷处淮南子曰夫可以清激浊抑贪止竞其唯隐者乎故录考槃

孔丛子曰于考槃见遁世之士无闷于世也

此诗形容硕人处全在独字永字如后世梁鸿之隐霸陵山弹琴自娱夏子冶之入林虑山中人无知者管幼安客辽东坐一木榻五十五年皆是也然则此时之世为何世其君为何如君故曰刺庄

考槃集传谓成隐居之室考槃在涧者犹云筑室在涧耳在字方有安顿于诸家为优

诗説云涧阿陆是一处其地两山夹水其上有陆其旁有阿虽分言之实指一处也

言考槃在涧正如南阳草庐此中大有人在陶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是首句意问君何能尔心逺地自偏是次句意寛以心体言之便含中有独乐意独字无限孤另此时最易改节所谓誓者乃诗人形容其志之坚非贤人真有此誓也唐人诗从听世人权似火不能烧得卧云心是誓字之义笺说谬甚辨説驳正良允

山夹水曰涧有仄狭意寛则居虽隘而心自寛也曲陵曰阿亦有偏曲意薖传训寛大言地虽偏而心自逺也高平曰陆轴盘桓不进之意亦反对也寤宿一般真乐都从无言处自领何可告人

考槃三章章四句

硕人闵庄姜也 庄公惑于嬖妾使骄上僭庄姜贤而不答终以无子国人闵而忧之

此诗闵庄姜贤而不见答也盖求其不见答之故而不得或者世俗所尚庄姜未能庄公顽钝人也其不相答以是之故乃从俗情上细细揣摹因从庄姜处处推勘而无一不兼之卒不见答是可怪也乃见其可闵也盖对庄公言更説庄语不得庄公好色之徒故其辞亵又势利之徒故其辞侈而闵之之意却于言外见之

一章硕人者大德之人以称庄姜良允乃庄姜之淑德概不之及但见衣锦而加之褧衣便见夫人诚朴守贞含素不尚华饰早与狂荡之人针锋不对即此便是不见答之根前二章就平日言后二章方追溯其来嫁两硕人分界甚明

二章史荣曰巧笑曰倩言巧笑之状所谓笑靥也亦谓辅靥淮南子脩务训奇牙幽靥防摇注云靥防颊边文又説林训靥防在颊则好注云靥防颊上窒也楚辞大招靥辅奇牙注言妇人颊有靥辅也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成权注亦引大招为证按颊辅之靥谓之笑靥即两颊之笑涡也即诗好辅口之谓也上五句已极容貌之美然有下二句方见神气生动三章言敖敖之硕人我想其来嫁而税于农郊也车马之盛入君之朝一时大夫无不喜君嘉耦而曲体君心者有如此

四章承上来嫁説自齐之卫必渡河鳣鲔葭菼皆大河所有以兴庶姜庶士

硕人四章章七句

据左传诗为国人所作列女传庄姜始至操行衰惰傅母作是诗补传云诗言翟茀以朝盖为得礼不见衰惰之状况誉为硕人极道容色之美非傅母所宜言国人之辞也续序以左传有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语遂以为国人忧其无子不知左氏归重在以完为己子上故篇首以无子提起非谓此诗専为庄姜无子而作而姜之可闵亦不以其子之有无也

氓刺时也 宣公之时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男女无别遂相奔诱华落色衰复相弃背或乃困而自悔丧其妃耦故序其事以风焉美反正刺淫泆也

序所谓刺时者盖刺当时恶始而不得以晚盖者也此诗借弃妇之辞为失身败行者写照后序夹杂难通

先儒云谷风説来都是德此説来都是情又谷风节节是哀怨此节节是供牒故同一见弃同一勤劳同一悲怆彼首章曰德音莫违贞也此首章曰子无良媒奔也

一章有所托而谋谋而许许而送送而下文复思其来曲折之甚

二章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已草草登车矣男子非徒贪色直利其多金

三章欧阳氏曰桑之沃若喻男情意盛时可爱至黄而陨又喻情意易于衰落耳郑以桑落为仲秋时又谓鸠非时而食葚桑在春夏皆未落岂独仲秋而秋安得有甚按此驳郑甚当 此一章承上起下作转捩

四章桑之落矣可言色衰可言爱弛可言金尽凡没兴事一齐迸注都在此四字中

五章言既遂遂竟也尽也我既尽此劳苦之事乃逢彼之暴怒至于见逐乎若云婚姻既遂便与上四句不相粘属 补正云老使我怨又曰总角之宴则为夫妇者乆矣三嵗为妇乃计其食贫之日耳靡室劳矣谓室中之事靡不躬执其劳

六章及尔偕老老使我怨笺云我既欲与汝俱至于老老乎汝反薄我使我怨也将老字一顿作诘问之辞则尚未甚老也然婚姻自有正礼犹淇之有岸隰之有泮不可逾也今我不能自持相与宴好而邀以信誓初不思其如此适与正礼相反也反是正礼而不思今日见弃固其所耳尚何言哉淇岸隰泮作礼义大闲説则女之躭兮一叚亦有着落

氓六章章十句

竹竿卫女思归也 适异国而不见答思而能以礼者也

此诗集传谓思归寕而不得是也何尝有不见答之意古序但云卫女思归未尝明言何国续序曰适异国亦不知为何国也夫岂有不知所适之国而能知其不见答哉集传于泉水篇多父母终三字説者遂以此父母未终亦臆説也夫父母在归宁礼也何悖于义而思之如此其切耶则父母终可知矣

一章尔尔淇水也尔卫也即尔兄弟也钟氏惺云抑郁之情以风调冩之季彭山不解遂以为淫可知风调诗中自有即此以叅郑卫思过半矣

二章以思字领起泉源淇水如在望也而无如终逺父母兄弟何也

三章陆氏诗学巧笑二字悬想淇上游女风景末章驾言出逰乃説自己耳作诗篇法固当如是

四章驾舟楫以出逰发抒忧郁我之愿也而无如逺莫致之则亦长为逺兄弟父母之人矣结出一忧字诗所由作也

竹竿四章章四句

芄兰刺惠公也 骄而无礼大夫刺之

序言刺惠公者得之后序云骄而无礼则非也芄兰柔弱正与骄而无礼者相反按惠公之即位也少齐人使昭伯烝于宣姜惠公不能禁也且左右公子之徒以其譛杀二兄常懐携贰不得不倚齐为重因而俯从其命如芄兰然非有依附则不能起此甘为人役之喻也

笺云芄兰柔弱恒蔓延于地有所依缘则起诗言吾君童子之年有成人之佩其所立当何如者乃虽则佩而才能我不之知也但见所佩者不独也容刀佩璲且垂其大带而惊瞿特甚视彼芄兰同其柔弱附于大国然听命又何怪焉觿者説苑谓治烦抉乱之物佩觿犹云当成人之任指为君言是借用字容遂带因佩觿而连类及之服愈盛以见其任愈重也悸程子曰悸悸然心不定也正形容无能处童子原非不美之名惠公即位年已十五六童子佩觿犹云孺子王矣年少而当重任也芄兰不是兴童子兴其无才能惊顾退却耳

芄兰二章章六句

诗亿此刺当时之嬖臣也礼记大全长乐陈氏曰惠公服成人之服而有童子之行皆非也

河广宋襄公母归于卫思而不止故作是诗也

此序辞费疑有后人増入之字説苑宋襄公兹父为太子桓公有后妻子曰目夷公爱之兹父请立目夷公问其故对曰臣之舅在卫爱臣臣若终立则不可以往絶迹于卫是背母也且臣自知不可处目夷之上后目夷逃之卫兹父从之三年桓公疾使人召之曰若不来是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复立之然后目夷归也桓公卒兹父立夫人在卫思之义不可往乃赋河广诗孔子曰吾于河广知德之至也

诗亿河北方流水之总名非必专指大河严氏据一河字遂以此诗为宋桓公在时所作盖夫人于桓无相思之理宋仁宗废后郭氏尚不肯与仁宗私见况贤如夫人耶此诗河广宋逺皆欲归宋之意盖作于襄公既立之后也

襄公宁譲千乘之国不忍疏母子之情孝之至也而夫人之作是诗恐伤襄公之心也假而曰靡日不思其子将何以为情假而曰逺莫致之是又明明以迎养示其子也是以寕置母子之情于不论而曰谁谓宋逺乎跂而望之即是也曾不崇朝可至也若曰吾与汝不过咫尺之睽耳问使可以时至音耗可以常通在我不必有倚闾之望在子不必有陟屺之思盖意实思之而语中为未尝思者然守不可归之义而又曲体孝子之心夫人之情苦矣夫人之贤至矣故孔子以为德之至也

河广二章章四句

伯兮刺时也 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繻葛之战祝射王中肩此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絶无之事诸侯无起而正其罪者维时卫人师败而还诗人愤之故托为思妇之言以刺时盖当此之时天下无王诸侯皆可刺也为王前驱以桓王亲将故曰为王卫师右军军以右为前故曰前驱也自伯之东承为王前驱来王城在东诸侯之师先至京师而后伐郑卫与郑构乆矣提出之东以见今日奉命于东非若前此伐郑遽从而西也如思妇自作齐桓未兴天下何知周室况一女子安能大义炯然圣人录此诗一以见王室陵夷诸侯犯上春秋之所以作也一以见野有遗直志在尊王东周之大可为也一章崭然而起味其辞气絶不类闺閤言伯以强武之才急趋王事执殳前驱便见诸侯无王而伯独有王

二章袁仁或问曰不但行役之乆自初伐至周之时而我首已如飞蓬

三章其雨其雨杲杲出日亦见敌势甚炽虽天子自将未易为力既为王前驱故虽首疾而甘心无所怨悔

四章忧思所结至于心痗以心痗结此诗诗人之意可知矣

伯兮四章章四句

有狐刺时也 卫之男女失时丧其妃耦焉古者国有凶荒则杀礼而多昏防男女之无夫家者所以育人民也

狐妖淫之兽雄狐绥绥以刺襄公莫赤匪狐以刺有位卫之淫风流行当时在位之人不尚淑女专尚美色有娶非其耦者如齐崔杼之于棠姜楚巫臣之于夏姬是也诗人托狐以兴集传绥绥独行求匹之貌求匹于水之梁失其所求也裳以配衣犹妇以配夫妇而无德如无裳也所以为忧也之子指当时求匹之人

带以束身言妇德不足以检束吾身如无带也 服以章身言妇德不足以光显吾身如无服也

有狐三章章四句

木瓜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服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

序美齐桓其义不刊而或以为恶文公之不仁味其语意有感德之深情无风刺之微意当楚丘既城卫人渐致殷富而追念桓德铭入肺腑诗所由作也感之者卫所以致其感之如此者由齐桓有以施之也凡诗数章章各有意而此篇别无浅深正以其一唱三叹而意犹余于辞之外乃见其铭德之深也重在永以为好言赠以微物犹当厚报永好为期况功同再造而我无尺寸相酬唯有世世子孙玉帛相见齐廷誓与永好而已语复而意无穷正于含蓄处见之木瓜三章章四句

卫以宣惠而致灭以文公而中兴邶终二子乗舟着其亡之因也鄘终载驰着其兴之因也卫所以兴齐桓之功也故以木瓜収三卫之全局

卫国十篇三十四章二百三句

诗序补义卷五

猜你喜欢
  景公问国何如则谓安晏子对以内安政外归义第八·晏婴
  卷第四·朱熹
  泰而不骄·孔子
  卷四·高攀龙
  卷七·陈则通
  卷二百二十八·秦蕙田
  卷一百二十九·秦蕙田
  卷七·胡广
  卷七·王安石
  司民/掌戮·佚名
  地狱名号品第五·佚名
  卷九·佚名
  龙猛受南天铁塔金刚萨埵灌顶为密宗开祖之推论·太虚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延寿
   第七十三則 馬祖離四句,絕百非·胡兰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前夜·戴望舒

    一夜的纪念,呈呐鸥兄在比志步尔启碇的前夜,托密的衣袖变作了手帕,她把眼泪的着唇脂拭在上面,要为他壮行色,更加一点粉香。明天会有太淡的烟和太淡的酒,

  •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籓镇魏博·欧阳修

    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养孽萌,以成祸根。乱人乘之,遂擅署吏,以赋税自私,不朝献于廷。效战国,肱髀相依,以土地传子孙,胁百姓,加锯其颈,利怵逆污,遂使其人自视犹羌狄然。一寇死,一贼生,讫唐亡

  • 卷九 崇祯六年癸酉·计六奇

      周延儒罢相  先是元年三月,周延儒为礼部右侍郎。二年十二月入阁办事。至是正月,为宣府阅视太监王坤所劾。上疏乞罢。不允。左副都御史王志道上言:王坤内臣,不宜侵辅臣。上诏郡臣于平台,谓志道曰:遣用内臣,原非得已,朕言

  • 雍正三年五月至雍正四年四月·蒋良骐

    雍正三年(正月)[五月]上谕礼部:前僧人宏素处,称有朕昔年赏赐金刚经一部,上有朕制序文,昨日齌到,文与字俱非朕笔,且将朕名书写错误,甚不可解。朕在藩邸时,因与柏林寺相近,间与僧人谈论内典,并非以僧人为可信用也。况今临御天下,岂有密

  • 六二五 谕着现充四库馆誊录之各省生员归入皿字号应顺天乡试·佚名

    六二五 谕着现充四库馆誊录之各省生员归入皿字号应顺天乡试乾隆四十四年五月二十五日乾隆四十四年五月二十五日奉旨:着淮其归入皿字号,应顺天乡试。钦此。原注:四库馆奏请现充誊录之各省生员。(军机处上谕档)

  • 卷第一百二十·佚名

    典礼五南郊三淳化四年南郊赦天下制正月门下。我国家创业垂统。踰三十年。礼让兴行。车书混一。外则五侯九伯。立屏翰之奇功。内则三事庶寮。罄股肱之亮节。共赞无私之化。成兹不拔之基。加以紫坛屡飨于天宗。青辂早修

  • 北史识小录卷四·沈名荪

    钦定四库全书北史识小録卷四    钱塘沈名荪秀水朱昆田同辑魏列传我自敬黄头【高允将婚於邢氏游雅劝允娶其族允不从雅曰人贵河间邢不胜广平游人自弃伯度丨丨丨丨丨○以上游雅传】路边书地【游明根幼年遭乱为栎阳王

  • 卷八十四·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八十四    明 湛若水 撰 马政 诗鲁颂駉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臣若水通曰此诗言僖公牧马之盛由其立心之逺也駉駉腹干肥

  • 民之于仁,甚于水火·孔子

    【原文】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译文】 孔子说:“老百姓对于仁的需要超过了对于水与火的需要。水与火,我还看见因跳进去而死了的,却从没有看见过因实践仁德而死了的。”

  • 卷十四·李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会通卷十四     元 李廉 撰宣公【名接諡法善问周达曰宣在位十八年】左氏【注宣公文公之庶子母敬嬴敬嬴私事襄仲文公薨襄仲杀大子赤及母弟视乃立】【周匡王五年】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公羊【继弑

  • 春秋传序·胡安国

    古者列国各有史官掌记时事春秋鲁史尔仲尼就加笔削乃史外传心之要典也而孟氏明宗旨目为天子之事者周道衰微乾纲解纽乱臣贼子接迹当世人欲肆而天理灭矣仲尼天理之所在不以为己任而谁可五典弗惇已所当叙五礼弗庸已所当

  • 卷十七·王志长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注疏删翼钦定四库全书周礼注疏删翼卷十七明 王志长 撰夏官司马第四疏郑云象夏所立之官马者武也言为武者也夏整齐万物天子立司马共掌邦政政可以平诸侯正天下故曰统六师平邦国○左传子罕曰天

  • 佛说宝雨经卷第一·佚名

    (显[禾*(ㄆ/用)]不退转菩萨记)唐天竺三藏达摩流支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伽耶城伽耶山顶。与大苾刍众七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得真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调慧马亦如大象。已作所作已办所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皮革事卷上·佚名

        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  尔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婆索迦聚落。彼有长者。名曰力军。财如毗沙门天王。娶妻经久。一无子息。便生愁念。我今大富。多有珍财了无子息。一朝身死。以无后嗣。财物

  • 卷二·佚名

    大发趣论注 归命彼世尊 应供正觉者序说 诸天中之天中天 依天阿修罗受供养 清净禁戒者 赐说双论已 赐说甚深其义、法 其次更于大勇第七仙 名色灭者 名第七而称发趣 言为极深 以说论法之教 今应注释 遵循

  • 李群玉诗集·李群玉

    诗别集。三卷、《后集》五卷。唐李群玉撰。《新唐书·艺文志》载《李群玉诗》三卷、后集五卷。三卷者,乃群玉于宣宗大中八年(854)“诣阙上表,自进诗三百首”者(《唐才子传》卷七)。后集五卷,当是三卷以外以及大中八年

  • 窥天外乘·王世懋

    一卷。明王世懋撰。此书为王世懋诸多著述之中较有价值的一部书。专论明代掌故、故事,中间参以作者之论断。许多记载持论公正,足资参考。尤其是关于明代掌故之记载与辨疑,较有价值。此书体例颇似《龙川略志》之体例。但《

  • 先正读书诀·周永年

    《先正读书诀》采摘唐宋以来著名儒家学者的读书经验,汇编成的一本小册子,采集前辈儒家学者著作46部,分为192条,内容广泛,编排随意。涉及名人30位,如荀卿、朱熹、韩愈、欧阳修、张载、苏东坡、程端礼、黄庭坚、范仲淹、王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