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

-----多行不义必自毙

【原文】

初①,郑武公娶于申②,日武姜③。生庄公及共叔段④。庄公寤生⑤,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⑥。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⑦,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⑧。公曰:“制,岩邑也⑨,虢叔死焉⑩,伦邑唯命⑾。”请京⑿,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⒀:“都,城过百雉⒁,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⒂;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⒃。”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⒄?”对曰:“姜氏何厌之有⒅?不如早为之所⒆,无使滋蔓。蔓,难图也⒇”。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21),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22)。公于吕曰(23):“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24)。?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25),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26)。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27)”,厚将崩。”

大叔完聚(28),缮甲兵,具卒乘(29),将袭郑。夫人将启之(30)。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31)。京叛大叔段。段人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32),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34),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35)。”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36),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37)。

(经)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5)得:收获。(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9)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10)庶人:指平民百姓。(11)壹是:都是。本:根本。(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猜你喜欢
  第四十二卦 益 风雷益 巽上震下·佚名
  微子第十八·朱熹
  慎大览第三·吕不韦
  闕文第五十四·苏舆
  卷三十二·程公说
  卷二十八·卫湜
  卷八十·秦蕙田
  卷八·陈深
  卷八·张虙
  卷八十二·顺治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二年、五年)·佚名
  卷六十一·佚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佚名
  行为主义之佛乘·太虚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出 惑主·李渔

    (老旦上)前世憎嫌丑陋夫,罚来水底作庸奴。神龙枉自称yang物,郁煞群阴不与舒。空有玄关无处用,不如生作石姑姑。只因龙母生来妒,不许龙王买夜壶;略有些须闲举动,龙髯拔尽碎龙肤。小龙生出尤奇特,长大还如出壳初;不识身从何处养,疑

  • 卷二·万树

    钦定四库全书词律卷二宜兴万树撰忆王孙【三十一字 又名豆叶黄栏杆万里心】 李重元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昬雨打梨花深闭门【词林万选云元人北曲一半儿即是此调盖其末

  • 卷四十八·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四十八明 高棅 编七言絶句三羽翼王维少年行二首新丰羙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栁边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寄河上叚十六与君相见

  • 卷七十九·列传第九·脱脱

        室昉 耶律贤适 女里 郭袭 耶律阿没里   室昉,字梦奇,南京人。幼谨厚笃学,不出外户者二十年,虽里人莫识。其精如此。会同初,登进士第,为卢龙巡捕官。太宗入汴受册礼,诏昉知制诰,总礼仪事。天禄中,为南京留守判

  • 卷七十三 前凉録四·崔鸿

    张重华 张重华字泰临[一作太林]骏之第二子也寛和懿重沉毅少言父卒时年十六晋永和二年夏六月右长史任处上重华为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太尉护羗校尉凉州牧西平公假凉王大赦境内建元永乐尊嫡母严氏

  • 第八十六回 誓马厂受推总司令 战廊房击退辫子军·蔡东藩

      却说梁启超草缮电文,凭着那生平抱负,随纸抒写,端的万言立就,一鸣惊人。首数电是分致冯国璋及陆荣廷、瞿鸿诸人,不过问明真假,无甚闳议。另有一篇通告讨逆的电文,着笔不多,已觉得感慨淋漓。文云:  天祸中国,变乱相寻,张

  •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成化十年春正月丁亥朔 上诣 奉先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户部奏顺天府并五城兵马司审勘京城乞食贫民八百一十二口请给粮赈恤从之○戊子文武群臣朝亲王

  • ◎张宗昌该打该打·宣南吏隐

    现在韩家潭百顺胡同鸿升班之伎女洪嫒媛老七,张效坤(宗昌)之下堂妇也。七言宗昌在赣时,一日,觞客浔阳江亭,忽然诗兴勃发,强同座联句,盖是时之宗昌,以曹景宗岳飞自负,故有提创此风雅之举,座客均解文墨。首座先曰:“风景一天秋,”次曰

  • 平定两金川方略艺文三·阿桂

    平定两金川诗【七言律诗三十首】内 阁 学士【臣】嵩贵圣主龙飞万国同屡从阃外奏肤功金瓯奠处山河壮玉烛调时教泽隆虹防逺连堤栁緑云旗遥映岸花红春风着意添佳景满眼韶华尽化工稽古巡方首岱宗娄区天遣镇羣峰仙源晓聴

  • 卷二十七·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二十七 唐 司马贞 撰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按谓本法循理之吏也】 庳车【庳下也音婢】高其悃【音口本反梱门限也】豫贾【下音嫁谓临时评其贵贱不豫定也】子产郑昭君之时【按郑系家云子产郑成

  • 翁正春传·张廷玉

    翁正春,字兆震,侯官人。万历中期,担任龙溪教谕。万历二十年(1592),考中进士第一名,授职为修撰,升任少詹事。万历三十八年(1610)九月,被任命为礼部左侍郎,代替吴道南负责礼部事务。十一月,出现日蚀,翁正春极力陈述朝廷的过失,皇帝

  • 卷七·陈启源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七吴江陈启源撰秦【变风】车邻车邻序云秦仲始大驷铁序云襄公始命始大国始大始命命为诸侯也是秦仲尚未为诸侯而得备寺人之官者疏谓附庸虽未爵命自君其国犹若诸侯故得有之似矣然非直此也王朝公

  • 苕之华·佚名

    ——饥年叹悲苦【原文】苕之华(1),芸其黄矣(2)。心之忧矣,维其伤矣。苕之华,其叶清清。知我如此,不如无声。牂羊坟首(3),三星在罶(4)。人可以食,鲜可以饱(5)。【注释】①苕(tiao):凌霄花,藤本蔓生植物。②尝

  • 卷四十·佚名

    △教化兵将品下尔时世尊渐渐行到恒河岸边。至於彼已,而恒河畔有一船师。遥见世尊向已而来。从坐速起。急疾向前。迎接世尊,到佛边已,而白佛言:善来世尊,从何远来。而忽到此。世尊,若为怜愍我故。愿上此船。我度世尊,到於彼岸

  • 第八卷·佚名

    三三昧耶像品第九世尊若苾刍苾刍尼净信男净信女。欲脱一切龙趣药叉趣罗刹趣阿素洛趣地狱趣饿鬼趣傍生趣者。应当修治不空罥索心王母陀罗尼真言三昧耶。广大解脱莲花曼拏罗印三昧耶。不空罥索观世音像成就智严三三昧耶

  • 香宋词·赵熙

    三卷,四百十四首。赵熙撰。民国六年(1917)霜甘小阁成都版。有自序。胡先骕《评赵尧生〈香宋词〉》,称其蜀中山水之作,“皆摩诘诗中之画,读之可作卧游者也”,“随手拈来,皆为秀句”。

  • 法华玄论·吉藏

    凡十卷。隋代嘉祥大师吉藏(549~623)撰。又称法华经玄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本书乃吉藏依三论教旨,以阐释法华经之要义。内容包括:(一)弘经方法,阐明弘传法华经之方法。(二)大意,说明佛说法华经之十六种因缘。(三)释名,解

  • 十门辩惑论·复礼

    凡三卷。唐朝复礼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系对太子文学权无二之释典稽疑十条一一辩释之作。十门即:通力上感门、应形俯化门、净秽土别门、迷悟见殊门、显实得记门、反经赞道门、观业救舍门、随教抑扬门、化佛隐显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