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我之人生观如是

广西省立二中留京学会同人以其学会会刊《友声杂志》复行出版,向我索几句赠言,我没有多少可说的话,我只能直摅我当下胸臆之所有者以奉答。

我不晓得我为什么看到旁人积极的有所作为,有那一种奋勉向前的样子,我总起一种欣喜、高兴、欢迎、赞成的心理。我不晓得我为什么看到旁人有一种社会的行谊——就是大家集合团结起来,有那一种同心协力的样子,我总起一种欣喜、高兴、欢迎、赞成的心理。

我对于二中学会同人,有这种学会的组织,和努力办一种杂志,为我们沉闷闭塞的广西作一点启牖的工夫,没有许多意思可说,还只是这一种不晓得为什么的欣喜、高兴、欢迎、赞成的心理罢了!

这种奋勉向前的情事是我们在人类社会中随在可见的——或于一个人或于一团体。这种同心协力的情事也是我们在人类社会中随在可见的——小而夫妇朋友之间,大而至于国家世界。便是我所谓不晓得为什么对此类情事便欣喜、高兴、欢迎、赞成的心理初非我所独有,而也是随在可见,人心之所同然的。我想大约在有史以前一直到现在恐怕常常是这般的,在大地之上恐怕到处都是这般的。只不晓得这般的到底是为什么?

有人说,这是因为人类要图谋他的生活所以如此,至于那同心协力的心理、奋勉向前的心理、和对此而表欢迎赞成的心理,则出于所谓创造的冲动互助的本能等等,而这些本能冲动又是从生物进化中经天择作用保留发展出来以便图谋生活的。我则以为不然。必说种种都是为谋生活,不知生活却为什么?自我观之,这般就是生活,并非这般所以谋生活;这般正是生活,并没这般所以为生活。则所谓图谋生活之“生活”果何指?其重要者当在食色二事耶?此二事者其一则营养而维持生命,其一则蕃殖而扩张生命。若然,则似乎只好说营养所以为生命而不好说生命所以为营养——只好说吃饭是为活着,不好说活着是为吃饭。蕃殖一事自然也是这样。营养蕃殖既不可以为生命本题所在,必谓凡人类之同心协力奋勉向前皆所以为此,殆不然欤。然则人类若是种种同心协力奋勉向前,却都是为什么呢?自我言之,生命者无目的之向上奋进也。所谓无目的者以其无止境不知所届。生物之进化无在不显示其势如此;而人类之结侣合群同心协力积极作为奋勉向前尤其豁露着明最可指见者也。即此无目的之向上奋进,是曰人生真义,亦即可以说即此同心协力奋勉向前便是人生真义。夫谁得而知其协力向前之果何所为耶?故曰“我不晓得我为什么……”其必指而强为生解曰,“是所以谋生活也!是所以谋生活也”!盖甚非甚非也!

甚非甚非也!

吾每当春日,阳光和暖,忽睹柳色舒青,草木向荣,辄为感奋兴发莫明所为,辄不胜感奋兴发而莫明所为。吾每当家人环处进退之间,觉其熙熙融融,雍睦和合,辄为感奋兴发,辄不胜感奋兴发而莫明所为。吾每当团体集会行动之间,觉其同心协力,情好无间,辄为感奋兴发,辄不胜感奋兴发而莫明所为。吾或于秋夜偶醒,忽闻风声吹树,冷然动心,辄为感奋扬励,辄不胜感奋扬励而莫明所为。又或自己适有困厄,力莫能越,或睹社会众人沉陷苦难,力莫能拔,辄为感奋扬励,辄不胜感奋扬励而莫明所为。又或读书诵诗,睹古人之行事,聆古人之语言,其因而感奋兴起又多多焉。如我所信,我与二中学会同人与大地之上古往今来之人盖常常如是自奋而自勉焉。此之谓有生气。此之谓有活气,此之谓生物,此之谓活人,此之谓生活。生活者生活也,非谋生活也。事事指而目之曰“谋生活”则何处是生活?将谓吃饭睡觉安居享受之时乃为生活耶?是不知生发活动之为生活,其饮食则储蓄将以为生发活动之力者也,其休息则培补将以为生发活动之力者也,而倒转以饮食休息为生活,岂不惑耶?天下之为惑也久矣!率天下而为贪夫贱子半死之人者由此道也!昔者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孔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呜呼!是吾道也!吾将以是道昭苏天下垂死之人而复活之!今爰以勉吾二中学会同人,愿同人其勉焉!

猜你喜欢
  卷十七 立政第二十一·孔颖达
  卷四·李世民
  提要·谢绛
  卷四十二·湛若水
  孟子集注大全卷二·胡广
  卷三十六·卫湜
  诗图总序·欧阳修
  卷二·方苞
  卷十四·乾隆
  任用官史[任官第五]·王夫之
  师子女品第十五·佚名
  大乘起信论卷上(实叉难陀译)·马鸣
  卷第五十五·佚名
  宗镜录卷第七十四·延寿
   第九十六則 趙州示眾三轉語·胡兰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陈衍

    一、逸塘自柬国归,数晤谈,而未读其游草。近始得其《东游记略》,盖《西游记》、《辽东行部记》之体,兼载诗篇也。兹专摘其关于谈艺者。略云:“余好游。近国势益颓落,研讨日俄邻邦政情,愈不可缓。曾与前溪商作俄游,展转未

  • 卷五十·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五十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东堂小集毛滂字泽民江山人东坡守杭毛为法曹秩满辞去是夕东坡宴客有妓歌惜分飞词问谁所作妓以毛法曹对东坡语坐客曰郡寮有词人不及知某之罪也翼日折柬留连

  • 卷二百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四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八十一 王十朋 观国朝故事 昔在元佑初朝廷用老成元恶首窜殛贤隽偕彚征帘帷八年政内外咸清明四夷各自守天下几太平绍圣党论起曲学尊金陵忠良投海岛党籍编姓名

  • 卷二百二十四·表第十五·脱脱

        宗室世系十      《宋史》 元·脱脱等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三十三·徐乾学

    宋纪一百三十三【起彊圉单阏正月尽上章敦牂十二月凡四年】寜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开禧三年春正月丁丑朔两淮宣抚使丘崈罢己卯命知枢宻院张岩督视江淮军马时金已有和意崈上防乞移书金帅以成前议且言

  • 卷之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纪昀

    金纪 【四】世宗 【二】○世宗二大定十二年春正月戊寅诏有司凡陈言文字皆国政利害自今言有可行以其本封送秘书监当行者录副付所司丙申以水旱免中都 西京南京河北河东山西陕西去年租税二月壬寅帝谕诸王府长史曰朕选汝

  • 五○九 寄谕湖南巡抚李湖《资孝集》一案有关人员俱不必提究·佚名

    五○九 寄谕湖南巡抚李湖《资孝集》一案有关人员俱不必提究乾隆四十三年六月二十日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湖南巡抚李<湖>,乾隆四十三年六月二十日奉上谕:据李湖奏,临湘县民妇黎李氏呈控监生黎大本私刻《

  • 杨大眼传·魏收

    杨大眼,武都氐人杨难当的孙子。大眼少年即有胆识力气,跳跃行走如飞。然而,因他为偏房所生,不被其宗族亲人所注目重视,经常有饥寒交迫之苦。太和年间,奉朝廷邀请做官。当时高祖从代州出发向南征伐,命令尚书李冲选拔征伐官员,杨

  • 原强续篇·严复

    夫所谓标本并治者,岂非以救时之道通于治病者乎?盖察病而知致病之原,则其病将愈,唯病原真而后药物得,药物得而后其病乃有瘳,此不易之理也。今日之东事,横决大溃,至于不可收拾者,夫岂一朝夕之故,而审其原者谁乎?方其未发也,上下晏安

  • 杨豹灵夫人·周诒春

    杨豹灵夫人 母氏李。名虞贞。年二十七岁。生于苏州。父李伯莲。任事东吴大学。子一。家中住址。苏州德安里。初学于日本广岛女学校。及上海中西女塾。光緖三十四年。自费游美。入乔治学校。习音乐及文学。宣统三年。

  • 二十三年·佚名

    (庚寅)二十三年大明萬曆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朔甲辰,傳曰:「今次逆賊之變,前古所無,而其擧事,只隔數月,若非朴忠侃等協謀措捕,伐義討賊,宗社之事,豈忍言哉?雖是臣子職今,而固不可尋常褒賞。褒忠報功之典,不可不擧。依祖宗朝故事,元勳

  • 序·孔颖达

    夫《诗》者,论功颂德之歌,止僻防邪之训,虽无为而自发,乃有益于生灵。六情静于中,百物荡于外,情缘物动,物感情迁。若政遇醇和,则欢娱被于朝野,时当惨黩,亦怨剌形于咏歌。作之者所以畅怀舒愤,闻之者足以塞违从正。发诸情性,谐于律吕

  • 恰到好处·孔子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①于公明贾②曰:“信乎?夫子③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④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注释】 ①公叔文子:卫国大夫

  • 卷三十三·盛世佐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三十三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士虞礼第十四之二记虞沐浴不栉注曰沐浴者将祭自洁清不栉未在于饰也唯三年之丧不栉期以下栉可也今文曰沐浴敖氏曰本云沐浴而郑注乃云今文曰沐浴则是郑氏但从古文元无沐

  • 颜渊篇第十二·钱穆

    (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克己:克,犹勉。有约束义,有抑制义。克己,约束己身。或说

  • 建立法品第十六·佚名

    于是持心梵天问普首童真曰:愿劝如来至真等正觉。令此经典于后末世五浊俗时建立流演。普首答曰:于梵天意所趣云何。如来岂为班宣申畅于此法乎。欲令如来建立法耶。报曰不也。是故梵天。一切诸法无所建立。亦无有念亦无言

  • 德光太子经全文·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灵鸟顶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菩萨五百人俱。尔时贤者赖吒和罗。止顿舍卫国尽夏三月。更新具衣钵著其被服。与百新学比丘俱。所作已办共游诸国。往诣王舍大城灵鸟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