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云岩新禅师

禅师讳悟新。王氏。韶州曲江人。魁岸黑面。如梵僧。壮依佛陀院落发。以气节盖众。好面折人。初谒栖贤秀铁面。秀问。上座甚处人。对曰。广南韶州。又问。曾到云门否。对曰。曾到。又问。曾到灵树否。对曰。曾到。秀曰。如何是灵树枝条。对曰。长底自长。短底自短。秀曰。广南蛮。莫乱说。新曰。向北驴。只恁么。拂袖而出。秀器之。而新无留意。乃之黄龙。谒宝觉禅师。谈辩无所抵捂。宝觉曰。若之技上此耶。是固说食耳。渠能饱人乎。新窘无以进。从容白曰。悟新到此。弓折箭尽。愿和尚慈悲。指个安乐处。宝觉曰。一尘飞而翳天。一芥堕而覆地。安乐处。政忌上座许多骨董。直须死却无量劫来偷心。乃可耳。新趋出。一日默坐下板。会知事捶行者。新闻杖声。忽大悟。奋起志纳其屦。趋方丈见宝觉。自誉曰。天下人总是学得底。某甲是悟得底。宝觉笑曰。选佛得甲科。何可当也。新自是号为死心叟。榜其居曰死心室。盖识悟也。久之去游湘西。是时喆禅师。领岳麓。新往造焉。喆问。是凡是圣。对曰。非凡非圣。喆曰。是什么。对曰。高著眼。喆曰。恁么。则南山起云。北山下雨。对曰。且道是凡是圣。喆曰。争奈头上漫漫。脚下漫漫。新仰屋作嘘声。喆曰。气急杀人。对曰。恰是。拂袖便出。谒法昌遇禅师。遇问。近离甚处。对曰。某甲自黄龙来。遇云。还见心禅师么。对曰。见。遇曰什么处见。对曰。吃粥吃饭处见。遇插火箸于炉中云。这个又作么生。新拽脱火箸。便行。新初住云岩。已而迁翠岩。翠岩旧有淫祠。乡人禳禬。酒胾汪濊无虚日。新诫知事毁之。知事辞以不敢掇祸。新怒曰。使能作祸。吾自当之。乃躬自毁拆。俄有巨蟒盘卧内。引首作吞噬之状。新叱之而遁。新安寝无他。未几再领云岩。建经藏。太史黄公庭坚为作记。有以其亲墓志。镵于碑阴者。新恚骂曰。陵侮不避祸若是。语未卒。电光翻屋。雷击自户入。折其碑阴中分之。视之已成灰烬。而藏记安然无损。晚迁住黄龙。学其云委。属疾退居晦堂。夜参竖起拂子云。看看拂子病。死心病。拂子安。死心安。拂子穿却死心。死心穿却拂子。正当恁么时。唤作拂子。又是死心。唤作死心。又是拂子。毕竟唤作什么。良久云。莫把是非来辩我。浮生穿銮不相干。有乞末后句者。新与偈云。末后一句子。直须心路绝。六根门既空。万法无生灭。于此彻其源。不须求解脱。生平爱骂人。只为长快活。政和五年十二月十三日晚。小参说偈。十五日。泊然坐逝。讣闻诸方。衲子为之呜咽流涕。荼毗得舍利五色。阅世七十二。坐四十五夏。塔于晦堂之后。

赞曰。余阅死心悟门。政所谓渴驴奔泉。怒猊抉石者也。当其凡圣情尽。佛祖在所诋诃。况余子乎。山谷谓。其雍雍肃肃。观者拱手。此老盖亦惮之矣。

猜你喜欢
  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窥基
  卷第一百九十六·佚名
  卷第三十七之上(露字号)·朱时恩
  卷第六十一·李通玄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九(本)·窥基
  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下·鸠摩罗什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三·自融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九(之二)·子璇
  论神通·印光
  筠州九峰虔禅师·惠洪
  以大同的道德教育造成和平世界·太虚
  卷三·佚名
  卷下·佚名
  阿阇贳王女阿术达菩萨全文·佚名
  千岩和尚语录·千岩元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十五·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坡门酬唱集卷十五宋 邵浩 编东坡和陶饮酒诗二十首吾饮酒至少常以把盏为乐往往頺然坐睡人见其醉而吾中了然盖莫能名其为醉为醒也在扬州时饮酒过午辄罢客去解衣槃薄终日欢不足而适有余因和陶渊明饮酒二十

  • 志第四十八 艺文二·欧阳修

    乙部史录,其类十三:一曰正史类,二曰编年类,三曰伪史类,四曰杂史类,五曰起居注类,六曰故事类,七曰职官类,八曰杂传记类,九曰仪注类,十曰刑法类,十一曰目录类,十二曰谱牒类,十三曰地理类。凡着录五百七十一家,八百五十七部,一万六千八百

  • ●滿洲實錄卷六·佚名

      天命四年七月至六年三月   ◆天命四年七月至六年三月   【太祖克鐵嶺(見圖)】   【太祖敗齋賽兵(見圖)】   【陣擒齋賽(見圖)】   見太祖   是月帝率諸王大臣領兵取鐵嶺二十五日至其城將圍之其外堡之兵俱投

  • ●卷十一·李攸

      ○仪注一   太祖乾德元年,蒋有事于南郊,为坛于城南南薰门外,径五丈,高九尺,四成。帝致斋于便殿,屏荤茹。前一日,上服衮冕,备大驾卤簿,宿斋于青城。上御青城门观奏严。夜设警场,用鼓吹一千二百七十五人。奏严用金钲、大角

  • ●卷一百九十三·徐梦莘

      为兴下帙九十三。   起绍兴九年二月,尽三月。   二月赵士亻褭为朝陵使兵部侍郎张焘副之。   召吕颐浩陈规仇悆张孝纯孟庾赴行在。   张孝纯自守太原城陷不能全栉尝为刘豫伪丞相上曾密召孝纯与李邺李俦等能

  • ●上篇卷四·陈洪谟

    上一日召刘尚书大夏,谕曰:“朕尝欲于附近东西地方,各操人马一枝,以为京师左右掖,何如?”大夏对曰:“保定止是一府地方,独设一都司,统五卫在彼。仰思祖宗之心,恐亦是此意。”未几,一御史陈言,议欲发回各处轮班

  • 大同平叛志·尹耕

    大同平叛志(明)尹耕 撰大同为京师藩蔽,其北无亭障,又长城岁久浸坏,虏入即至城下。巡抚都御史张文锦议曰:“虏直抵城,烽堠失也。失烽堠以鲜屯戍,墩卒惧攻围,匿警也。夫镇城下即战场,何以示武?虏倏忽往来,何以耕牧?且宣、大咸镇

  • 第八十一册 族档(无年月)·佚名

    第八十一册 族档(无年月)第三族第一塔坦。万历三十八年【原档残缺】。达尔汉巴图鲁,野儿定河卫都指挥佥事【原档残缺】阿尔敏泰珠,万历三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原档残缺】。海西沙岭卫都指挥使特永格之子岱察,【原档残缺】年

  • ● 卷二·陈徽言

    贼首洪秀全,广东花县狮岭客民,或云秀全乃湖广军犯,未详其本姓,其言洪姓及花县人者,伪也。道光三十年九月初三日,与其党冯云山在桂平金田村韦正家,聚众倡乱。其先拜会时,粤西绅耆,迭次联禀乞究治,当事置弗问,遂酿祸乱。冯云山亦花

  • 公主府·朱元璋

    中使司司正(杂职) 司副(杂职)

  • 外卷之二·佚名

    北谷郡嘉手納邑有古洞【其高三尺】,洞内奉安塊奇石,人皆崇信,以爲靈神。自往古時,洞中或有馬蹄跡,洞外或有馬蹄跡,而馬蹄發現洞外,則村中馬匹必有疾病而斃矣。由是,毎年六月九月之閒,村中之人盡到洞門,謹供祭品,令覡女人爲許愿焉

  • 渔樵问对 原文·邵雍

    渔者垂钓于伊水之上。樵者过之,弛担息肩,坐于磐石之上,百问于渔者。曰:“鱼可钩取乎”曰:“然。”曰:“钩非饵可乎”曰:“否。”曰:“非钩也,饵也。鱼利食而见害,人利鱼而蒙利,其

  • 大学集编卷上·真德秀

    宋 真德秀 撰大学【大旧音防今读如字】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朱子曰学问须以大学为先次孟子次论语次中庸工夫密规

  • 卷十四·赵汸

    <经部,春秋类,春秋属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属辞卷十四     元 赵汸 撰因日月以明类第七春秋记事之例有三事以日决者系日以月决者系月逾月则系时此史氏之恒法自鲁公以至定哀之闲官守相因不得有改者也东周王室

  • 兵守第十二·商鞅

    题记:兵守即军队防守,这一节商鞅论述了防御的方法。四面受敌的国家重视打防御战,背靠大海的国家注重打进攻战。假如四面受敌的国家喜欢发兵进入自己邻国,国家就危险了。因为四面的邻国一旦不同发起战争,而自己就要四处派兵

  • 卷第十七·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十七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时频毗娑罗王。闻长者子乘舡而来。从弶伽河穿渠。直至王舍大城。五里之内满油麻子。船至城所。敕令扫洒去诸瓦石香水洒地散诸名花。喻如天宫。作好供养。

  • 勿斋先生文集·杨至质

    勿斋先生文集,南宋杨至质撰。二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此书收录答谢书状六十八篇,皆为骈体,文辞颇清丽。作者杨至质为南宋合皂山道士,宋理宗敕赐高士,主管道教事。故与其书信往来者皆为朝官贵人、文士秀才,上至丞相皇帝

  • 医门补要·赵濂

    综合类著作。清赵濂撰。三卷。濂另有《内外验方秘传》 已著录。是书在广集前贤治疗经验基础上,结合其数十年临床心得,于光绪九年 (1883) 撰成是书,以期有补医林,故名。上、中卷,论述内、外、妇、儿等诸科病证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