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出 尼奸

〔老旦上〕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旦上〕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裏静室。〔老旦〕是奶奶明日来。〔旦〕明日。〔老旦〕芳春姐。〔旦〕随后到也。〔老旦指介〕小姐卧所在这厢。阿姊们在那厢。〔旦〕起动。

【风马儿】〔小旦上〕林径逶迤。隐精庐云封幽邃。

〔见介老旦〕正在此动问。〔小旦〕多蒙垂念。〔老旦〕阿姊陪小姐在房中坐。我去去来。〔旦〕请便。〔老旦〕偏陪了。〔下〕

【绣带儿】〔旦〕芳春。你看山房净纤尘不至。自是一般风趣。试看他纸帐梅花。不减我绣褥芙蕖。偏宜。蒲团木榻湘竹几。闲赏翫顿添情思。〔合〕推窗处。松月离离。香馥郁。风弄岩头桂树。

〔丑捧茶上〕松户有佳期。香茶慰所思。〔末扮金甲神上击番茶介下丑〕呀。药在裏头。番了如何好。省得师父骂。背他侵些白汤。不效不干我事。〔下〕

【前腔】〔小旦〕幽居。木石拥泉声不住。时有灵禽偶语。分明是福地洞天。说甚么金谷瑶池。栖迟。瓦炉夜静燃柏子。恁淸绝疑非尘世。

〔合前丑复捧茶上〕茶在此。〔旦小旦〕起动。〔生上〕欲赴桑间约。来寻梁下期。〔丑拦介〕且慢些。

【狮子序】〔生〕我中热难自持。〔丑扯生退介〕急遽还愁犯玉威。潜身松牖下。〔窥介〕细细偷窥。眞个是千娇百媚。〔旦飮茶介生〕看他抚茶瓯。〔小旦挑灯介生〕挑灯烬。〔旦凭几介生〕凭几席。〔旦〕如何倦怠起来。〔生〕几番私语。分明玉树傍着琼枝。〔生丑作潜听介〕

【降黄龙】〔旦〕睡思迷离。〔小旦〕待奴拂席。小姐安置。〔旦〕谩整衾裯。好收簪珥。本待要睡。山窗良夜。忍辜负明月淸辉。呀。堪奇。〔小旦〕却怎么。〔旦〕心儿摇曳。猛可的如醉如痴。且待我和衣隐几。偃息须臾。〔凭几介〕

【前腔】〔小旦〕有些寒思。依稀。寒粟生肌。想秋入银屛。露凝雕砌。怎么也觉倦怠。神昏意懒。似柔条着雨欹垂。支颐。阑杆频倚。做不得爱月眠迟。小姐。也待我偷安一瞬。共尔徘徊。

〔小旦下老旦上〕半偈初传法。中峯又掩扉。事体怎么。〔丑〕都不做声了。〔老旦〕这等送相公进去。待我念起呪来。〔丑应介老旦念呪介〕

【前腔】〔生〕前趋。〔丑〕小姐还坐着哩。〔生〕应到华胥。你看他凤眼微含。蝉鬟低曳。更那香腮枕腕。好一似藕上芙蕖。〔丑扯生低云〕须知。云云雨雨。可怜他嫩蕊娇枝。必索用轻轻软软。款款徐徐。〔生狎旦闪介旦醒介丑急扯老旦同下〕

【前腔】〔旦〕惊疑。还应是梦结魂离。〔生见介〕妹子休惊动。我实在此。〔旦〕哥哥。你径路何媒。〔生笑介〕自有来处。〔旦〕难道是御风插翅。〔生〕虽非插翅御风。实无知者。〔旦〕冰霜自比。怎管他鱼鸟难窥。〔生〕休迷。良辰难遇。况为伊历尽崎岖。趁今宵好相倾倒。莫更躇蹰。〔生搂介旦拂衣介〕

【扑灯蛾】〔旦〕君心何太痴。君心何太痴。越礼奚端始。韫椟匪沽名。期将完璧归子也。你看桑间濮上。迄今千古尙贻讥。〔生〕罢罢。想驽骀难当雅意。〔走介旦〕那裏去。〔生〕趁重湖秋水。管取葬微躯。

〔旦〕好好要学那自经沟渎的。

【前腔】〔生〕我矢从沟渎归。矢从沟渎归。〔旦扯介〕难道官也不要做了。〔生〕名利如尘腻。好恨你夜深豺虎径。立地驱人归去也。〔旦笑介〕何尝教你去。〔生〕不去终不然披蓑卧月。和那熏笼斜倚待鸣鸡。〔旦〕笑狂狙孳孳渴睡。拿着灯随我来。〔生携灯介〕那裏去。〔旦〕来么。有安身佳处。〔推介〕付你好支持。

〔作掩门介下生拽介〕怎到反关我在此。〔小旦上〕呀。相公何来。〔生〕小姐送我来。却又反锁门儿去了。

【衮遍】〔小旦〕小姐小姐。你素将玉杵祈。素将玉杵祈。番做金蝉计。〔生〕姐姐。你须怜我。休学那小姐。〔小旦〕蒲柳微姿。敢与松筠比。相公。我虽是借春花蕊。解馋滋味。也须知。未曾惯。风和雨。

〔生携小旦欲下丑潜上小旦闪介〕窗外甚么。

【前腔】〔生〕月明花影移。月明花影移。夜久重门闭。好整衾帏。早赴阳台会。〔小旦〕他日休忘此时。〔生〕海山堪誓。天神鉴取。不要说姐姐。就是小姐的贤德。我口儿言。心儿印。难忘已。

〔并下丑低叫介〕师父。师父。〔老旦上〕怎么了。〔丑〕毕竟不谐到作成了芳春姐。〔老旦〕有这等事。不但贞洁。又且贤慧。难得难得。〔丑〕师父。那小姐莫不是

【尾声】割恩箝口谋深秘。〔老旦〕那有此话。〔丑〕这等那芳春姐好造化。〔老旦〕自古道佐酒得尝也非戏。〔丑〕师父。只是你的呪欠灵。〔老旦〕哎。又不道心正何愁着鬼迷。

〔丑〕我想他们此时呵。

男颜欣欣女颜悦。

惆怅只愁明日别。

〔老旦〕无情何事管多情。

〔丑〕流荡此心难共说。

猜你喜欢
  卷八百二十二·彭定求
  李慧之·唐圭璋
  鞠华翁·唐圭璋
  卷二十七·陈廷敬
  ◆栲栳山人岑安卿(栲栳山人集)·顾嗣立
  卷五·贯休
  卷四·王奕清
  卷187 ·佚名
  卷七十一·陈起
  卷四百十五·曹学佺
  卷八十五·高棅
  卷五十八·佚名
  巻六·童轩
  42.盛唐诗馀话·施蜇存
  ●野古集序·龚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四·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四巧艺正都赋          【晋】傅 ?  抚琴瑟陈钟簴吹凤箫击鼍鼓奏新声理秘舞乃有材童妙伎都卢迅足缘修竿而上下形既变而景属忽跟挂而倒絶若将坠而复续虬萦龙蟠委随纾曲杪

  • 卷一百五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五十八张廵张廵蒲州河东人开元末举进士第三以书判拔萃入等天宝中为真源令禄山之乱廵起兵讨贼後至睢阳与太守许远婴城固守经年乏食城陷死之廵博通羣书为文操纸笔立就有谢金吾表云想峨眉之

  • 王隱晉書卷二·汤球

      地道記 司州河南郡   雒陽城內。南北九里七十步。東西六里十步。為地三百頃、一十二畝、有三十六步、城東北隅。周威烈王冢。劉昭注補一。稱晉太康地道記。 按係兩引其書。而太康下脫一記字。   洛陽宮西宜

  • 卷四·王明清

    ●卷四○徽宗燕赏元宵,命王安中、冯熙载进诗徽宗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就睿谟殿张灯预赏元宵,曲燕近臣。命左丞王安中、中书侍郎冯熙载为诗以进。安中云:“上帝通明阙,神霄广爱天。九光环日月,

  • 七二三 谕《开国方略》着添派尚书梁国治与大学士阿桂同办·佚名

    七二三 谕《开国方略》着添派尚书梁国治与大学士阿桂同办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初九日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初九日奉旨:纂辑《开国方略》着添派尚书梁国治与大学士 公阿桂同办。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卷二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十户口考【二】八旗户口国初八旗人丁每三年编审一次令各佐领稽查已成丁者增入丁册其老弱幼丁不应入册有隐匿者壮丁入官伊主及该佐领领催各罚责有差凡置买人丁及新成幼丁令编入本佐领初定

  • 提要·谭纶

    【臣】等谨案谭襄敏奏议十巻明谭纶撰纶字子理宜黄人嘉靖甲辰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襄敏其諡也事迹具明史本此编乃其厯官疏草分为三集曰闽稿嘉靖四十二年再起为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时所上也曰蜀稿嘉靖四十四年起为陜西巡抚

  • 七年·佚名

    (壬子)七年清大正三年春正月1月1日○〈純宗皇帝實錄附錄卷之五〉一日。〈陰曆癸丑十二月初六日〉臨于宣政殿,王妃同臨,受李堈公、李埈公、侯爵李載完以下宗戚、貴族及本職高等官等祝賀。○行啓于總督官邸,託轉奏新年祝賀。

  • 卷十八·程端学

    <经部,春秋类,春秋本义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十八    元 程端学 撰成公【名黑肱宣公子母穆姜】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义见文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义见葬桓公无冰义见桓十四年○宋氏曰宣

  • 第四章 论近人情·林语堂

      论人类的尊严我在前一章里已经讨论过人类的不免一死和在动物界里的地位,以及人类文明本质上因此而发生的后果。可是我们觉得这个轮廓还不完全,我们还需要一种用以造成一个关于人类天性和人类尊严二者联合而成的圆满

  •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目录·王顼龄

    卷首上引用姓氏书传图卷首下纲领卷第一虞书尧典卷第二虞书舜典卷第三虞书大禹谟臯陶谟益稷卷第四夏书禹贡上卷第五夏书禹贡下卷第六夏书甘誓 五子之歌征卷第七商书

  • 卷一·易祓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一     宋 易袚 撰天官冢宰第一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极中也此经并列于六官之首者言六官所掌之事无非示中于天下取中于王国也诗曰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古者建国皆本于此

  • 卷二·熊节

    钦定四库全书性理羣书句解卷二宋 熊 节 编熊刚大 注训【训有诲之义管氏弟子职三篇教人逊弟之方文公取以为幼学训字训一篇乃文公门人程端蒙所作文公见之谓之大尔雅】学则【此篇述弟子为学之法】       文公

  • 佛说骂意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说骂意。十方虫蚁。一切皆啖已。十方虫蚁。一切亦啖我。何不知惭。十方虫蚁。一切我为作妇。我亦一切取十方虫蚁作妇。何不能作愧。在生死大久不可数。当种习道。不当习种畜生业。犯淫侄

  •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七卷·慧远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七卷隋净影寺沙门释慧远述上来难破闻不闻义。自下第二辩实异相明不可闻。然今且就涅槃一法明不可闻。余类可知。于中有二。一明涅槃不同色声故不可闻。二明涅槃非三世摄故不可闻。前中两句。

  • 陈白沙集·陈献章

    诗文别集。明陈献章(号白沙) 著。九卷。其集传本较多,卷次不一。原本称 “全集”,共二十卷,诗文各十卷,为罗侨所刻, 后又增为二十一卷,另有文集十二卷、“诗教 解”十五卷合刊本。后由高简于嘉靖年间删并 为九卷本,其他各版

  • 佛说苾刍五法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说五法得离依止等,及说戒七种差别。

  • 宝镜三昧原宗辨谬说·净讷

    一卷。清代云淙净讷撰。净讷论述宝镜三昧本义,解说云岩之重离六爻、偏正回互。阐释洞山良价的正偏为根本而立五位功勋,曹山本寂的功勋为根本而立五位君臣,石霜的正偏功勋、君臣之制为根本而立五位王子,以彰显《宝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