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阿鸠留经全文

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言:昔者有贾客。名阿鸠留。居处甚富。金银珍宝。奴婢众多。阿鸠留。不信有後世生。作善不得善。作恶不得恶。阿鸠留言:人死後身。地外地身。水外水身。火外火身。风外风身。皆共和合。人死後终不复生也。人所作善恶。心所念。口所言:身所行。皆当弃捐。後不复生。时阿鸠留。持财货数千万。与贾客五百人俱行。阿鸠留最尊豪相随行贾客。当经剧道无水草处。所持粮食。水草皆已尽。行一日二日。不见水草。行三日四日。不见水草。贾客皆恐怖言:今我皆悉当於此荒泽中饿死耶。各自啼哭。呼父母妻子。阿鸠留。遣骑四布。行求水草。阿鸠留。自行遥见一树。树叶青青。果蓏繁炽。自念此树下犹当有水。便前趣树。见一男子。端正无比。遥见阿鸠留骑马来前。迎趣之言:多贺来到。在所求索。阿鸠留。见树下人。答之即大喜。如得更生。树下人言:从何所来。欲所之到。阿鸠留言:索救我命及五百人畜生命。树下人言:欲何求索。言我欲得水。树下人便举右手。水从五指端出如流泉。甚香味。语阿鸠留言:自极饮。饮已复从索饭。树下人便举右手。美食从指端出。阿鸠留。得饱食已,便举声大啼哭。树下人因问。仁者啼哭为。阿鸠留言:我等伴五百人及畜生。从三四日以来。皆不得饮食。饥饿甚极。命在须臾。是故我啼哭耳。树下人语阿鸠留。若行将五百人及畜生来。我悉为若饱之。阿鸠留。即驰行。呼伴人语之言:勿复忧也。已得饮食处。随我去来。伴人大喜。便随去到树下。皆叉手。为树下人作礼。树下人问言:欲何得。人皆言:大饥渴。树下人即复举右手五指端。即复大水出。水如流泉。人马畜生皆饮。复从索饭。树下人复举右手五指端。出名美饮食与之。五百人及畜生皆饱满。树下人因问。五百人等。卿皆欲至到。何等求索。贾人言:我皆欲到大海。求索珍宝。树下人因问。卿皆欲索珍宝者,便可从我手中出。树下人便举右手。从五指端。出金银水精琉璃珊瑚虎魄白珠。人便敛取。取各自重如去。树下人语阿鸠留。持此金银。归乡里。用布施贫穷者,欲得饭者饭之。欲得金银钱财衣被者,极与之。令道人皆咒愿我。令我得其福。令我手中出琦物。又多使我早脱此荒泽中。阿鸠留。闻此语。大惊怖。便以头面著地。问仁者为何等人乎。是天耶龙耶鬼神耶是人耶。树下人言:我亦非天。亦非龙。亦非鬼。亦非人。我是豪薜荔也。我前世时。於国中大贫穷。常在城门下坐。虽贫穷心净洁。爱乐沙门道人。我贫穷不能施人。见他人布施。代其喜。时迦叶佛。般泥洹去。诸比丘来从我乞丐食。我应比丘言:我无所有。但遥指示城中。某家善可得饭。某家不善不可得饭。比丘乞来出。我见有所得。即欢喜。又迦叶佛。般泥洹去。其国王名为基立。为迦叶佛。起七宝塔。我辄持手著其上言:令我得其福。王上好物於佛塔。我辄持手著之言:使我得其福。但用贫故。未曾斋。饭食无时。又饮酒。是故死後。以作豪薜荔耳。但用我前世见人作善。代其欢喜。手著其物上。是故令我五指端在所出。但用生时未曾斋。故使我作是间薜荔。阿鸠留自念言:我前不信有後世生。作善不得善。作恶不得恶。今我眼见。是为审有後世。复生审有作善得善作恶得恶。从今日以去。归乡里。快当作善。布施与人。恣所求索人有欲得金银珍宝饮食衣被者,皆与之。不逆人也。阿鸠留。归到乡里。语一国中人。谁有欲得金银珍宝衣被饮食者,恣所求索。皆来取之。如是布施无央数。日日饭八万四千道人。但澜汗流出门。人用擿船而行。阿鸠留。作善极意。死後便上第二忉利天上。作天人。去离天帝座。四百八十里。其国中有乞丐女人。名曰参。以善心持一杅米粥。与沙门摩诃迦叶。女人死後。亦生忉利天上。作天人。在天帝释边第三座。复胜馀天五事。何谓五事。一者长寿。二者端正。三者安乐。四者智慧。五者威神。胜於馀天。後佛母忽故生忉利天。时佛天上。为母说经。说经已,佛母及诸天无央数。皆得须陀洹道。佛因见阿鸠留。布施与人。远在天帝释边。四百八十里坐。复见乞丐女人。持米粥与沙门摩诃迦叶。在天帝释边第三座。又胜馀天五事。佛见悉皆识知。即遥呼阿鸠留言:布施善人来相见。阿鸠留。即来前持头面著地。为佛作礼。白佛言:我布施大众。多但得凡人耳。不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佛道也。今见乞丐女人。持米粥与沙门摩诃迦叶。今世在帝释边第三坐。又胜馀天五事。人持小物与摩诃迦叶。得福乃尔。是故身自致豪贵如此。天便为佛作礼而去。

猜你喜欢
  卷第十五·佚名
  卷三十六·佚名
  中本起经卷下·佚名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四·佚名
  卷一·佚名
  八正道与改善人群生活·太虚
  般若共利言等译·佚名
  覆四川佛教会电·太虚
  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之下(僧宝聚)·非浊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复张幻龙居士书·太虚
  卷第十六·佚名
  卷第六十·佚名
  三论游意义·硕法师
  卷第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回文类聚原序·桑世昌

    诗苑云回文始于窦滔妻反覆皆可成章旧为二体今合为一止两韵者谓之回文而举一字皆成读者谓之反覆又上官仪曰凡诗对有八其七曰回文对情亲因得意得意逐情亲是也自尔或四言或六言或唐律或短语既极其工且流而为乐章盖情词交

  • 唐诗镜卷四十七·陆时雍

    <集部,总集类,古诗镜__唐诗镜>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四十七 明 陆时雍 编 中唐第十九 李贺【字长吉郑王之後七岁能属文为人纎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常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破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先立题然後为诗其辞尚

  • 巻六·元好问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鼓吹卷六元 郝天挺 注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太和二年进士举贤良方正为江西团练府巡官累迁左补阙监察御史进中书舍人卒有樊川集行于世】李给事【即李中敏也】一章缄拜皁囊中【汉文帝集上书皁囊为帷帐

  • 大婚解第四·王肃

    孔子侍坐于哀公。公问曰:“敢问人道孰为大?”孔子愀然作色而对曰:“君及此言也,百姓之惠也,固臣敢无辞而对。人道,政为大。夫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而正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君不为正,百姓何所从乎!”公曰:“敢问为政如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万历十年四月戊子朔孟夏 上亲享 太庙○谕礼部令民及时农桑毋事游惰○升湖广佥事马鸣鸾本省右参议○铸给福建清军兼理粮饷关防是时督粮参政已裁而诸务总归右布政使故有是给○辛卯赐三辅臣及日讲官宫扇有差○是日午大

  • ●南疆绎史勘本卷十二·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列传六左懋第(陈用极)袁继咸右〔使臣〕封疆列传第六。○呜呼!左司马之忠,烈矣!虽然,吾于通使事深叹谋国之无人也。当是时江南虽立君,败亡之余耳。而我朝替天顺人,应运入关,将相之豫和、士马之坚利

  • 通志卷八十下·郑樵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宗室传第三晋八王汝南文成王亮【子粹 矩 羕宗 熈】楚隐王玮 赵王伦 齐王冏 长沙厉王乂 成都王颖 河间王颙 东海孝献王越武十二王毗陵悼王轨 秦献王柬 城阳怀王景 

  • 卷之一百·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 传第八十四 土尔扈特部总传 土尔扈特部分牧而处以新旧别称旧土尔扈特为乌讷恩苏珠克图盟设扎萨克十新土尔扈特为青色特启勒图盟设扎萨克二别有游牧额济内河扎萨克一

  • 卷八十三 逸民列传第七十三·范晔

    (向长、逢萌、周党、王霸、严光、井丹、梁鸿、高凤、台佟、韩康、矫慎、戴良、法真、汉陰老父、陈留老父、庞公)逸民列传序。《易经》说:“‘遁卦’的含义大得很呀!”又说“:不侍奉王侯大人,保留高尚的名节。”因此尧帝以天

  • 卷三·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三宸章【三】乾隆五十一年皇上圣夀七十六御制诗文丙午元旦践阼已周大衍数得年七十六身康敢因莅久忘无逸惟是体乾最自强百岁休和致岂易万民衣食计犹长以

  • ●草木子卷之二上·叶子奇

      原道篇  ○原道篇  堯舜傳心以中。周孔論易以元。武箕作範以極。孔曾傳道以一。思孟語德以誠。皆聖賢講道會要之總名。所以為傳心之典也。  易上經。氣化之始也。故首乾坤。下經。形化之始也。故重咸恆。 

  • 圣贤·吕坤

      孔子是五行造身,两仪成性。其馀圣人得金气多者则刚明果断,得木气多者则朴素质直,得火气多者则发扬奋迅,得水气多者则明彻圆融,得土气多者则镇静浑厚,得阳气多者则光明轩豁,得阴气多者则沉默精细。气质既有所限,虽造其极,终

  • 讼贤第二十二·桓宽

    【题解】&ldquo;讼&rdquo;,目录作&ldquo;颂&rdquo;。&ldquo;颂&rdquo;、&ldquo;讼&rdquo;古通。这篇是大夫和文学接着前篇&ldquo;二三子殊路&rdquo;问题,就什么是&ldquo;贤者&rdquo;的问题展开讨论。大夫曰:刚者折,柔者卷

  • 佛说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卷下·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  复次持诵者往于河岸。用白檀香作曼拏罗。献广大供养。时诵真言一阿庾多。至第七日复作广大供养。至夜半彼摩拏贺哩尼夜叉女。即来现身甚大苦恼。女言

  • 卷第三十九·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三十九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六 第十法云地。所以来者。瑜伽意云。虽於一切品类宣说法中得大自在。而

  • 卷第九十五·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九十五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八 【论】第一正入当位法门中从尔时善财已下至我唯知此一解脱门於此段中

  • 五十六种书并序·韦续

    记述书法字体的著作。旧题唐代韦续撰。一卷。序中称后汉东阳徐安于搜读史籀,得十二时书,皆象神形,又加三十三体,共定五十六种(十二加三十三并非五十六,恐有误),则此书非其所作,只是为其所传。五十六种为龙书、八穗书

  • 清代名人趣史·佚名

    当途曹学士洛,为诸生时,放诞风流,不拘小节,博场酒肆,时寓迹焉。邑中春秋赛社,例以一人扮为神,金朱涂面,舆行通衢。妇女倾城出观,略无隐蔽,曹心艳之,遂任是役。妖姬艳女,贵妇名姝,任其评视。且预嘱舆夫于钗光钿影中,故迟迟我行。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