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般涅槃經卷第四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奉詔譯

  [一]如來性品第四之一

  佛復告迦葉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分别開示大般涅槃有四相義.何等爲四一者自正

  二者正他三者能隨問答四者善解因緣義。云何自正.若佛如來見諸因緣而有所說.

  譬如比丘見大火聚便作是言我寧抱是熾然火聚終不敢於如來所說十二部經及

  祕密藏謗言云是波旬所說.若言如來法僧無常如是說者爲自侵欺亦欺於人.寧以

  利刀自斷其舌終不說言如來法僧是無常也.若聞他說亦不信受.於此說者應生憐

  愍.如來法僧不可思議.應如是持自觀己身猶如火聚是名自正。云何正他.佛說法時

  有一女人乳養嬰兒來詣佛所稽首佛足有所顧念心自思維便坐一面.爾時世尊知

  而故問汝以愛念多含兒酥不知籌量銷與不銷.爾時女人卽白佛言甚奇世尊善能

  注:

  [一] 晉譯卷三.四法品第八.宋本卷四.四相品第七.藏譯四法品第四.

  ********************

  知我心中所念惟願如來教我多少.世尊我於今晨多與兒酥恐不能銷將無夭夀唯

  願如來爲我解說.佛言汝兒所食尋卽銷化增益夀命.女人聞已心大踊躍復作是言

  如來實說故我歡喜.世尊如是爲欲調伏諸衆生故善能分别說銷不銷.亦說諸法無

  我無常.若佛世尊先說常者受化之徒當言此法與外道同卽便捨去.復告女人若兒

  長大能自行來凡所食噉能銷難銷本所與酥則不供足.我之所有聲聞弟子亦復如

  是如汝嬰兒不能銷是常住之法是故我先說苦無常.若我聲聞諸弟子等功德已備

  堪任修習大乘經典我於是經爲說六味.云何六味說苦酢味無常鹹味無我苦味樂

  如甜味我如辛味常如淡味.彼世閒中有三種味所謂無常無我無樂.煩惱爲薪智慧

  爲火以是因緣成涅槃飯謂常樂我.令諸弟子悉皆甘嗜.復告女人汝若有緣欲至他

  處應驅惡子令出其舍悉以寶藏付示善子.女人白佛實如聖教珍寶之藏應示善子

  不示惡子.姊我亦如是般涅槃時如來微密無上法藏不與聲聞諸弟子等如汝寶藏

  ********************

  不示惡子.要當付囑諸菩薩等如汝寶藏委付善子.何以故聲聞弟子生變異想謂佛

  如來真實滅度然我真實不滅度也.如汝遠行未還之頃汝之惡子便言汝死汝實不

  死.諸菩薩等說言如來常不變易如汝善子不言汝死.以是義故我以無上祕密之藏

  付諸菩薩.善男子若有衆生謂佛常住不變異者.當知是家則爲有佛.是名正他。云何

  能隨問答者.若有人來問佛世尊我當云何不捨錢財而得名爲大施檀越.佛言若有

  沙門婆羅門等少欲知足不受不畜不淨物者當施其人奴婢僕使.修梵行者施與女

  人.斷酒肉者施以酒肉.不過中食施過中食.不著華香施以華香.如是施者施名流布

  徧至他方財寶之費不失毫釐.是則名爲能隨問答。[一]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食肉

  之人不應施肉何以故我見不食肉者有大功德.佛鑽迦葉善哉善哉汝今乃能善知

  我意護法菩薩應當如是.善男子從今日始不聽聲聞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時

  應觀是食如子肉想.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不聽食肉.善男子夫食肉者

  注:

  [一] 藏譯卷五.

  ********************

  斷大慈種.迦葉又言如來何故先聽比丘食三種淨肉.迦葉是三種淨肉隨事漸制.迦

  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十種不淨乃至九種清淨而復不聽.佛言迦葉亦是

  因事漸次而制.當知卽是現斷肉義.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云何如來稱讚魚肉爲美食

  耶.善男子我亦不說魚肉之屬爲美食也.我說甘蔗粳米石蜜一切穀麥及黑石蜜乳

  酪酥油以爲美食.雖說應畜種種衣服所應畜者要是壞色何況貪著是魚肉味.迦葉

  復言如來若制不食肉者.彼五種味乳酪酪漿生酥熟酥胡麻油等.及諸衣服憍奢耶

  衣珂貝皮革金銀盂器如是等物亦不應畜.善男子不應同彼尼乾所見.如來所制一

  切禁戒各有異意.異意故聽食三種淨肉.異想故斷十種肉.異想故一切悉斷及自死

  者.迦葉我從今日制諸弟子不得復食一切肉也.迦葉其食肉者若行若住若坐若臥

  一切衆生聞其肉氣悉生恐怖.譬如有人近師子已衆人見之聞師子臭亦生恐怖.善

  男子如人噉蒜臭穢可惡餘人見之聞臭捨去設遠見者猶不欲視況當近之.諸食肉

  ********************

  者亦復如是一切衆生聞其肉氣悉皆恐怖生畏死想.水陸空行有命之類悉捨之走

  咸言此人是我等怨.是故菩薩不習食肉爲度衆生示現食肉雖現食之其實不食.善

  男子如是菩薩清淨之食猶尚不食況當食肉.善男子我涅槃後無量百歲四道聖人

  悉復涅槃.正法滅後於像法中當有比丘似像持律少讀誦經.貪嗜飲食長養其身.身

  所被服麤陋醜惡.形容顦顇無有威德.放畜牛羊擔負薪草.頭鬚髮爪悉皆長利.雖服

  袈裟猶如獵師.細視徐行如貓伺鼠.常唱是言我得羅漢.多諸病苦眠臥糞穢.外現賢

  善內懷貪嫉.如受啞法婆羅門等.實非沙門現沙門像.邪見熾盛誹謗正法.如是等人

  破壞如來所制戒律正行威儀.說解脫果[一]離不淨法.及壞甚深祕密之教各自隨意.反

  說經律而作是言如來皆聽我等食肉.自生此論言是佛說.互共諍訟各自稱是沙門

  釋子.善男子爾時復有諸沙門等貯聚生穀受取魚肉.手自作食.執持油瓶寶蓋革屣.

  親近國王大臣長者.占相星宿勤修醫道.畜養奴婢金銀瑠璃車渠馬腦頗梨真珠珊

  注:

  [一]原刻作雜.今依麗刻改.

  ********************

  瑚琥魄璧玉珂貝.種種果蓏.學諸伎藝畫師泥作.造書教學種植根栽.蠱道呪幻和合

  諸藥.作倡伎樂香華治身.摴蒲圍棊學諸工巧.若有比丘能離如是諸惡事者當說是

  人真我弟子.爾時迦葉復白佛言.世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因他而活若乞

  食時得雜肉食.云何得食應清淨法.佛言迦葉當以水洗令與肉别然後乃食.若其食

  器爲肉所汙但使無味聽用無罪.若見食中多有肉者則不應受.一切現肉悉不應食

  食者得罪.我今唱是斷肉之制若廣說者則不可盡.涅槃時到是故略說.是則名爲能

  隨問答。迦葉云何善解因緣義.如有四部之衆來問我言.世尊如是之義如來初出何

  故不爲波斯匿王說是法門深妙之義.或時說深或時說淺.或名爲犯或名不犯. 云何

  名墮云何名律云何名波羅提木叉義.佛言.波羅提木叉者名爲知足成就威儀無所

  受畜.亦名淨命.墮者名四惡趣.又復墮者墮於地獄乃至阿鼻論其遲速過於暴雨.聞

  者驚怖堅持禁戒不犯威儀修習知足不受一切不淨之物.又復墮者長養地獄畜生

  ********************

  餓鬼以是諸義故名曰墮.波羅提木叉者離身口意不善邪業.律者入戒威儀深經善

  義.遮受一切不淨之物及不淨因緣.亦遮四重十三僧殘二不定法三十捨墮九十一

  墮四悔過法衆多學法七滅諍等.或有人盡破一切戒. 云何一切.謂四重法乃至七滅

  諍法.或復有人誹謗正法甚深經典.及一闡提具足成就盡一切相無有因緣.如是等

  人自言我是聰明利智輕重之罪悉皆覆藏.覆藏諸惡如龜藏六.如是衆罪長夜不悔.

  以不悔故日夜增長.是諸比丘所犯衆罪終不發露.是使所犯遂復滋蔓.是故如來知

  是事已漸次而制不得一時.爾時有善男子善女人白佛言.世尊如來久知如是之事

  何不先制將無世尊欲令衆生入阿鼻獄.譬如多人欲至他方迷失正路隨逐邪道是

  諸人等不知迷故皆謂是道復不見人可問是非.衆生如是迷於佛法不見正真.如來

  應爲先說正道敕諸比丘此是犯戒此是持戒當如是制.何以故如來正覺是真實者

  知見正道.唯有如來天中之天能說十善增上功德及其義味.是故啓請應先制戒.佛

  ********************

  言善男子若言如來能爲衆生宣說十善增上功德是則如來視諸衆生如羅睺羅. 云

  何難言將無世尊欲令衆生入於地獄.我見一人有墮阿鼻地獄因緣尚爲是人住世

  一劫若減一劫.我於衆生有大慈悲.何緣當誑如子想者令入地獄.善男子如王國內

  有納衣者見衣有孔然後方補.如來亦爾見諸衆生有入阿鼻地獄因緣卽以戒善而

  爲補之.善男子譬如轉輪聖王先爲衆生說十善法.其後漸漸有行惡者王卽隨事漸

  漸而斷.斷諸惡已然後自行聖王之法.善男子我亦如是雖有所說不得先制.要因比

  丘漸行非法然後方乃隨事制之.樂法衆生隨教修行.如是等衆乃能得見如來法身.

  如轉輪王所有輪寶不可思議.如來亦爾不可思議.法僧二寶亦不可思議.能說法者

  及聞法者皆不可思議.是名善解因緣義也。菩薩如是分别開示四種相義是名大乘

  大涅槃中因緣義也。復次自正者所謂得是大般涅槃.正他者我爲比丘說言如來常

  存不變.隨問答者迦葉因汝所問故得廣爲菩薩摩訶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

  說是甚深微妙義理.因緣義者聲聞緣覺不解如是甚深之義不聞伊字三點而成解

  脫涅槃摩訶般若成祕密藏.我今於此闡揚分别爲諸聲聞開發慧眼.假使有人作如

  是言如是四事云何爲一非虚妄耶.卽應反質是虚空無所有不動無礙如是四事有

  何等異是豈得名爲虚妄乎.不也世尊如是諸句卽是一義所謂空義.自正正他能隨

  問答解因緣義亦復如是卽大涅槃等無有異。佛告迦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作如是

  言.如來無常.云何當知是無常也.如佛所言滅諸煩惱名爲涅槃.猶如火滅悉無所有

  滅諸煩惱亦復如是故名涅槃. 云何如來爲常住法不變易也.如佛言曰離諸有者乃

  名涅槃.是涅槃中無有諸有. 云何如來爲常住法不變易也.如衣壞盡不名爲物.涅槃

  亦爾滅諸煩惱不名爲物. 云何如來爲常住法不變易也.如佛言曰離欲寂滅名曰涅

  槃.如人斬首則無有首離欲寂滅亦復如是空無所有故名涅槃. 云何如來爲常住法

  不變易也.如佛言曰譬如熱鐵椎打星流散已尋滅莫知所在得正解脫亦復如是已

  ********************

  度婬欲諸有淤泥得無動處不知所至. 云何如來爲常住法不變易耶.迦葉若有人作

  如是難者名爲邪難.迦葉汝亦不應作是憶想謂如來性是滅盡也。迦葉滅煩惱者不

  名爲物.何以故永畢竟故是故名常.是句寂靜爲無有上.滅盡諸相無有遺餘.是句鮮

  白常住無退.是故涅槃名曰常住.如來亦爾常住無變.言星流者謂煩惱也.散已尋滅

  莫知所在者謂諸如來煩惱滅已不在五趣.是故如來是常住法無有變易.復次迦葉

  諸佛所師所謂法也.是故如來恭敬供養以法常故諸佛亦常。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若

  煩惱火滅如來亦滅是則如來無常住處.如彼迸鐵赤色滅已莫知所至如來煩惱亦

  復如是滅無所至.又如彼鐵熱與赤色滅已無有如來亦爾滅已無常滅煩惱火便入

  涅槃當知如來卽是無常.善男子所言鐵者名諸凡夫凡夫之人雖滅煩惱滅已復生

  故名無常.如來不爾滅已不生是故名常。迦葉復言如鐵[一]赤色滅已還置火中赤色復

  生.如來若爾應還生結若結還生卽是無常.佛言迦葉.汝今不應作如是言如來無常.

  注:

  [一] 此字依麗刻加.

  ********************

  何以故如來是常.善男子如彼然木滅已有灰煩惱滅已便有涅槃.壞衣斬首破缾等

  喻亦復如是.如是等物各有名字名曰壞衣斬首破缾.迦葉如鐵冷已可使還熱.如來

  不爾斷煩惱已畢竟清涼煩惱熾火更不復生.迦葉當知無量衆生猶如彼鐵.我以無

  漏智慧熾火燒彼衆生諸煩惱結。迦葉復言.善哉善哉.我今諦知如來所說諸佛是常。

  佛言迦葉.譬如聖王素在後宮或時遊觀在於後園.王雖不在諸采女中.亦不得言聖

  王命終.善男子如來亦爾.雖不現於閻浮提界入涅槃中不名無常.如來出於無量煩

  惱入於涅槃安樂之處遊諸覺華歡娛受樂。迦葉復問.如佛言曰我已久度煩惱大海.

  若佛已度煩惱海者何緣復共耶輸陀羅生羅睺羅.以是因緣當知如來未度煩惱諸

  結大海.唯願如來說其因緣。佛告迦葉.汝不應言如來久度煩惱大海何緣復共耶輸

  陀羅生羅睺羅以是因緣當知如來未度煩惱諸結大海.善男子是大涅槃能建大義

  汝等今當至心諦聽廣爲人說莫生驚疑.若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須彌山王如是

  ********************

  高廣悉能令入亭歷子糩.其諸衆生依須彌者亦無迫迮無往來想如本不異.唯應度

  者見是菩薩以須彌山內亭歷糩復還安止本所住處.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住大

  涅槃能以三千大千世界置亭歷糩.其中衆生亦無迫迮及往來想如本不異.唯應度

  者見是菩薩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置亭歷糩復還安止本所住處.善男子復有菩薩摩

  訶薩住大涅槃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內一毛孔乃至本處亦復如是.善男子復有菩薩

  摩訶薩住大涅槃斷取十方三千大千諸佛世界置於針鋒如貫棗葉擲着他方異佛

  世界其中所有一切衆生不覺往返爲在何處唯應度者乃能見之乃至本處亦復如

  是.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斷取十方三千大千諸佛世界置於右掌如陶

  家輪擲置他方微塵世界無一衆生有往來想唯應度者乃見之耳乃至本處亦復如

  是.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斷取一切十方無量諸佛世界悉內己身其中

  衆生悉無迫迮亦無往返及住處想唯應度者乃能見之乃至本處亦復如是.善男子

  ********************

  復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以十方世界內一塵中其中衆生亦無迫迮往返之想唯

  應度者乃能見之乃至本處亦復如是.善男子是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則能示現種

  種無量神通變化是故名曰大般涅槃.是菩薩摩訶薩所可示現如是無量神通變化

  一切衆生無能測量.汝今云何能知如來習近婬欲生羅睺羅。善男子我已久住是大

  涅槃種種示現神通變化.於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百億閻浮提種種示現.如首

  棱嚴經中廣說我於三千大千世界或閻浮提示現涅槃亦不畢竟取於涅槃。或閻浮

  提示入母胎令其父母生我子想.而我此身畢竟不從婬欲和合而得生也.我已久從

  無量劫來離於愛欲.我今此身卽是法身.隨順世間示現入胎.善男子此閻浮提林微

  尼園示現從母摩耶而生.生已卽能東行七步唱如是言我於人天阿脩羅中最尊最

  上.父母人天見已驚喜生希有心.而諸人等謂是嬰兒.而我此身無量劫來久離是法.

  如來身者卽是法身非是肉血筋脈骨髓之所成立隨順世閒衆生法故示爲嬰兒.南

  ********************

  行七步示現欲爲無量衆生作上福田.西行七步示現生盡永斷老死是最後身.北行

  七步示現已度諸有生死.東行七步示爲衆生而作導首.四維七步示現斷滅種種煩

  惱四磨種性成於如來應正徧知.上行七步示現不爲不淨之物之所染汙猶如虚空.

  下行七步示現法雨滅地獄火令彼衆生受安隱樂毁禁戒者示作霜雹.於閻浮提生

  七日已又示剃髮.諸人皆謂我是嬰兒初始剃髮.一切人天磨王波旬沙門婆羅門無

  有能見我頂相者況有持刀臨之剃髮.若有持刀至我頂者無有是處.我久已於無量

  劫中剃除鬚髮爲欲隨順世閒法故示現剃髮。我旣生已父母將我入天寺中.以我示

  於摩醯首羅.摩醯首羅卽見我時合掌恭敬立在一面.我已久於無量劫中捨離如是

  入天寺法.爲欲隨順世閒法故示現如是我於閻浮示現穿耳.一切衆生實無有能穿

  我耳者.隨順世閒衆生法故示現如是.復以諸寶作師子璫用莊嚴耳.然我已於無量

  劫中離莊嚴具.爲欲隨順世閒法故作是示現示入學堂修學書疏.然我已於無量劫

  ********************

  中具足成就.徧觀三界所有衆生無有堪任爲我師者.爲欲隨順世閒法故示入學堂.

  故名如來應正徧知習學乘象槃馬角力.種種伎藝亦復如是.於閻浮提而復示現爲

  王太子.衆生皆見我爲太子於五欲中歡娛受樂.然我已於無量劫中捨離如是五欲

  之樂.爲欲隨順世閒法故示如是相.相師占我若不出家當爲轉輪聖王王閻浮提.一

  切衆生皆信是言.然我已於無量劫中捨轉輪位爲法輪王.於閻浮提現離采女五欲

  之樂.見老病死及沙門已出家修道.衆生皆謂悉達太子初始出家.然我已於無量劫

  中出家學道.隨順世法故示如是.我於閻浮提示現出家受具足戒精勤修道.得須陀

  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衆人皆謂是阿羅漢果易得不難.然我已於無量

  劫中成阿羅漢果.爲欲度脫諸衆生故坐於道場菩提樹下以草爲座摧伏衆磨.衆皆

  謂我始於道場菩提樹下降伏磨宮.然我已於無量劫中久降伏已.爲欲降伏剛強衆

  生故現是化.我又示現大小便利出息入息.衆皆謂我有大小便利出息入息.然我是

  ********************

  身所得果報悉無如是大小便利出入息等.隨順世閒故示如是.我又示現受人信施.

  然我是身都無飢渴.隨順世法故示如是.我又示同諸衆生故現有睡眠.然我已於無

  量劫中具足無上深妙智慧.遠離三有進止威儀.頭痛腹痛背痛木鏘洗手洗足洗面

  潄口嚼楊枝等.衆皆謂我有如是事.然我此身都無此事.手足清淨猶如蓮華.口氣淨

  潔如優鉢羅香.一切衆生謂我是人.我實非人.我又示現受糞掃衣浣濯縫打.然我久

  已不須是衣.衆人皆謂羅睺羅者是我之子.輸頭檀王是我之父.摩耶夫人是我之母.

  處在世閒受諸快樂.離如是事出家學道.衆人復言是王太子瞿曇大姓遠離世樂求

  出世法.然我久離世閒婬欲.如是等事悉是示現.一切衆生咸謂是人然我實非.善男

  子我雖在此閻浮提中數數示現入於涅槃然我實不畢竟涅槃.而諸衆生皆謂如來

  真實滅盡而如來性實不永滅.是故當知是常住法不變易法.善男子大涅槃者卽是

  諸佛如來法界。我又示現閻浮提中出於世閒.衆生皆謂我始成佛.然我已於無量劫

  ********************

  中所作已辦.隨順世法故復示現於閻浮提初出成佛.我又示現於閻浮提不持禁戒

  犯四重罪.衆人皆見謂我實犯.然我已於無量劫中堅持禁戒無有漏缺.我又示現於

  閻浮提爲一闡提.衆人皆見是一闡提.然我實非一闡提也.一闡提者云何能成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又示現於閻浮提破和合僧.衆生皆謂我是破僧.我觀人天無有

  能破和合僧者.我又示現於閻浮提護持正法.衆人皆謂我是護法悉生驚怪.諸佛法

  爾不應驚怪.我又示現於閻浮提爲磨波旬.衆人皆謂我是波旬.然我久於無量劫中

  離於磨事清淨無染猶如蓮華.我又示現於閻浮提女身成佛.衆人皆言甚奇女人能

  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畢竟不受女身.爲欲調伏無量衆生故現女像.憐愍一

  切諸衆生故而復示現種種色像.我又示現閻浮提中生於四趣.然我久已斷諸趣因.

  以業因故墮於四趣.爲度衆生故生是中.我又示現閻浮提中作梵天王令事梵者安

  住正法.然我實非而諸衆生咸皆謂我爲真梵天.示現天像徧諸天廟亦復如是.我又

  ********************

  示現於閻浮提入婬女舍.然我實無貪欲之想.清淨不汙猶如蓮華.爲諸貪婬嗜色衆

  生於四衢道宣說妙法.然我實無欲穢之心.衆人謂我守護女人.我又示現於閻浮提

  入青衣舍爲教諸婢令住正法.然我實無如是惡業墮在青衣.我又示現閻浮提中而

  作博士.爲教童蒙令住正法.我又示現於閻浮提入諸酒會博弈之處示受種種勝負

  鬬諍.爲欲拔濟彼諸衆生.而我實無如是惡業.而諸衆生皆謂我作如是之業.我又示

  現久住冢閒作大鷲身度諸飛鳥.而諸衆生皆謂我是真實鷲身.然我久已離於是業.

  爲欲度彼諸鳥鷲故示如是身.我又示現閻浮提中作大長者.爲欲安立無量衆生住

  於正法.又復示作諸王大臣王子輔相.於是衆中各爲第一.爲修正法故住王位.我又

  示現閻浮提中疫病劫起多有衆生爲疾所惱先施醫藥.然後爲說微妙正法令其安

  住無上菩提.衆人皆謂是病劫起.又復示現閻浮提中飢餓劫起.隨其所須供給飲食.

  然後爲說微妙正法令其安住無上菩提.又復示現閻浮提中刀兵劫起.卽爲說法令

  ********************

  離怨害使得安住無上菩提.又復示現爲計常者說無常想計樂想者爲說苦想計我

  想者說無我想計淨想者說不淨想.若有衆生貪著三界卽爲說法令離是處.度衆生

  故爲說無上微妙法藥.爲斷一切煩惱樹故種植無上法藥之樹.爲欲拔濟諸外道故

  說於正法.雖復示現爲衆生師而心初無衆生師想.爲欲拔濟諸下賤故現入其中而

  爲說法非是惡業受是身也。如來正覺如是安住於大涅槃.是故名爲常住無變.如閻

  浮提東弗于逮西瞿耶尼北鬱單越亦復如是.如四天下三千大千世界亦爾.二十五

  有如首棱嚴經中廣說.以是故名大般涅槃。若有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大般涅槃.能

  示如是神通變化而無所畏.迦葉以是緣故汝不應言羅睺羅者是佛之子.何以故我

  於往昔無量劫中已離欲有.是故如來名曰常住無有變易。迦葉復言.如來云何名曰

  常住.如佛言曰如燈滅已無有方所.如來亦爾旣滅度已亦無方所。佛言迦葉.善男子

  汝今不應作如是言燈滅盡已無有方所如來亦爾旣滅度已無有方所.善男子譬如

  ********************

  男女然燈之時燈爐大小悉滿中油隨有油在其明猶存若油盡已明亦俱盡.其明滅

  者喻煩惱滅.明雖滅盡燈爐猶存.如來亦爾煩惱雖滅法身常存.善男子於意云何明

  與燈爐爲俱滅不.迦葉答言不也世尊.雖不俱滅然是無常.若以法身喻燈爐者燈爐

  無常法身亦爾應是無常.善男子汝今不應作如是難如世閒言器如來世尊無上法

  器.彼器無常非如來也.一切法中涅槃爲常.如來體之故名爲常.復次善男子言燈滅

  者卽是羅漢所證涅槃.以滅貪愛諸煩惱故喻之燈滅.阿那含者名曰有貪以有貪故

  不得說言同於燈滅.是故我昔覆相說言喻如燈滅.非大涅槃同於燈滅.阿那含者非

  數數來.又不還來二十五有.更不受於臭身蟲身食身毒身.是則名爲阿那含也.若更

  受身名爲那含.不受身者名阿那含.有去來者名曰那含.無去來者名阿那含。

  大般涅槃經卷第四

  ********************

猜你喜欢
  辩正论卷第二·法琳
  阿阇世王问五逆经·佚名
  释摩诃衍论 第二卷·龙树
  笑隐欣禅师语录卷之三·大訢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中·佚名
  卷第二十·道原
  佛说九横经·佚名
  回向文·佚名
  卷第二十五·雷庵正受
  论寺庙不能拨用或借用问题·太虚
  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佚名
  第十三章 大乘开始兴盛时期·多罗那他
  合部金光明經品目·欧阳竟无
  卷四百九十八·佚名
  卷第七十五·德清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三·陈衍

    一、锺伯敬、谭友夏共选《古诗归》、《唐诗归》,风行一时,几于家弦户诵。盖承前后七子肥鱼大肉之后,所选唐诗,专取清瘦淡远一路。其人人所读,若李太白之《古风》,杜少陵之《秋兴》、《诸将》,皆不入选,所谓厌刍豢、思螺蛤也。

  • ●庚申(咸丰十年)·林占梅

    遣怀鹧鸪声里尽荆棘,几度欲行行不得;辜负名山滞浪游,神情惨淡无颜色。床头欲置少文图,触景生情频转侧。嗟余生晚值时艰,关河万里悲风寒;何时特出披云手,歼灭豺狼类屠狗。王道平平汗漫游,贮满奚囊诗百首;千寻峭壁落云烟,准备兔毫

  • 唐音巻二·杨士弘

    元 杨士宏 编张 震 注唐诗正音五言古诗【严沧浪诗评云五言始于李陵以其在汉故云古诗又选诗演义云苏武使匈奴与陵赠别亦皆五言是一时之人皆为五言矣谓始于李陵恐未必然又古诗十九首以为始于枚乗则诗中防戯宛与洛驱

  • 流类手鉴·虚中

    [唐] 释虚中撰 夫诗道幽远,理入玄微。凡俗罔知,以为浅近。善诗之人,心含造化,言含万象。且天地、日月、草木、烟云皆随我用,合我晦明。此则诗人之言应于物象,岂可易哉?○诗有二宗第四句见题是南宗;第八句

  • 卷二百二十二·列传第一百十八·柯劭忞

      李璮 王文统   李璮,小字松寿,益都潍州人,李全子也。或曰璮本衢州徐氏子,其父尝为扬州司理参军,全盖养之为子。太祖二十一年,全叛宋,举山东州郡归附国王孛罗,承制拜全山东淮南楚州行省,而以其兄福为副元帅。太宗三年,全

  • 卷七十·谷应泰

      ○平徐鸿儒(附王好贤、于弘志 )   熹宗天启二年夏五月,山东妖贼徐鸿儒倡乱。鸿儒,巨野人,迁郓城,万历末,以白莲教惑众,党数千人。深州人王森以救一妖   狐,妖狐断尾,令藏之招人,人闻异香,多归附之,号闻香教。森死,遗赀巨

  • ●卷八·邵博

      宪宗元和十四年,自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入禁中,韩愈以谏逐。十五年,有陈弘志之祸。懿宗咸通十四年,又迎其骨入禁中,谏者以宪宗为戒。懿宗曰:“朕生得见之,死亦无恨。”不数月,崩。送佛骨还法门寺。愈之谏云“奉佛以来,享年不永

  • 卷之三百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四·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臣传卷十四     宋 王当 撰成公一 晋范文子 范文子名燮范武子之子也文子莫退於朝武子曰何莫也对曰有秦客廋辞於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吾知三焉武子怒曰大夫非不能也让父兄也

  • 第12章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时代·冯玉祥

    从“九一八”以后,中国民族开始有了被日本吞灭的危险,全中国的人民都忧虑、愤慨,东北人民义勇军到处在与日军作战。可是蒋介石、汪精卫所把持的南京政府只想和日本妥协,决不抵抗。日本军阀就利用这种机会一步一

  • 唐纪六十九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上之下乾符四年(丁酉、877)·司马光

    唐纪六十九 唐僖宗乾符四年(丁酉,公元877年) [1]春,正月,王郢诱鲁入舟中,执之,将士从者皆奔溃。朝廷闻之,以右龙武大将军宋皓为江南诸道招讨使,先征诸道兵外,更发忠武、宣武、感化三道、宣、泗二州兵,新旧合万五千余人,并受皓节度

  • 卷二·佚名

    阿差末菩萨谓舍利弗。发菩萨心永无穷荆所以者何。不文饰故。亦不谀谄其心质直。故曰殊特。不为绮辞用清净故。平正无邪。其心柔软而无粗獷。笃信真要未曾变改。所立坚强而无动转正住不遥无能憎嫉而尧害者,以何等故无能

  • 卷十八·道世

    △感应缘(略引四十一验)▲《汉法内传经》晋济阴丁德慎晋汝南周闵晋於潜董吉晋会稽周珰晋会稽谢敷晋沙门释道安晋沙门释僧生魏沙门朱士行魏沙门释志湛魏沙门五侯寺僧魏太和中内阉官宋沙门释慧严宋比丘尼释智通宋沙门释慧

  • 卷五·佚名

    △叹佛妙音胜辩品之馀尔时不空见菩萨摩诃萨复告尊者阿难言:阿难。诸佛世尊是大梵声。是大师子声。是大雄朗声。是大龙王声。是大妙鼓声。是大妙歌声。是妙好声。是大风声。是大雲声。是大雷声等。阿难。诸佛世尊是大善

  • 序·大珠慧海

    夫善知识者,如巨海舟航,能度迷类,长夜明炬,善破群昏。大珠和尚首参马祖,使入慧海之法界,令开宝藏于自家;所以灵辩滔滔,譬大川之流水;峻机叠叠,如圆器之倾珠。于是曲设多方,垂慈利物,发扬至道,乌可以笔舌赞叹哉!妙什维那、四明翠山大

  • 大般涅槃经疏 第九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九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四相品上四者数也。相者如经以四种相开示分别。大般涅槃显然可见从此立名。前诸问答皆含三德义略不彰。此品答其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之问。明四相解般若

  • 卷第三上·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三上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教主释迦牟尼佛本纪第一之三上转法轮序曰。说法度人。如来出世之大要。人有利钝。则法有顿渐。故闻法之人无不悟入。犹夫医王应病与药。药能合宜。则病无不愈。疏不云乎。今

  • 伤科方书·江考卿

    伤科著作。清江考卿撰。一卷。考卿字国兴,清华(今江西婺源)人。擅治跌打损伤,常有奇验,名著于时,并将其经验汇编成帙。约一万一千字。有断死证秘诀、秘授不治方法、受伤治法、通用方、秘传方五部分。以七言歌诀概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