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十六、二僧卷廉

  清凉大法眼,因僧斋前上参。眼以手指廉,时有二僧同去卷廉。眼曰:“一得,一失。”

  无门曰:且道,是谁得谁失?若向者里着得一只眼,便知清凉国师败阙处。然虽如是,切忌向得失里商量。

  颂曰:卷起明明彻太空,太空犹未合吾宗,争似从空都放下,绵绵密密不通风。

猜你喜欢
  序·佚名
  卷二百四十九·佚名
  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第七·佚名
  佛法金汤编卷第六·岱宗心泰
  卷第一百八·佚名
  第六章 毗阇耶之来岛·佚名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七·圆晖
  自由史观再版序·太虚
  佛 教 偶 感·太虚
  大沩真如喆禅师·惠洪
  大乘渐教与进化论·太虚
  大乘佛法的真义·太虚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卷下·佚名
  卷第十七·呆翁行悦
  卷之六·纪荫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雅道机要 全文·徐寅

      明六义:歌事日风。布义曰赋。取类曰比。感物曰兴。正事曰雅。功成曰颂。  大雅体。变小雅体。正风体。变风体。  南宗体。北宗体。  诗有三格:情。意。事。  明题目否臧,如曰引、吟,乃刺忠臣遭佞而离散也。 

  • 赌棋山庄词话续编五·谢章铤

    戈载词平庸少味 戈宝士翠薇花馆词最多,余所得者二十七卷,词综续编以为三十九卷,万竹楼词注以为三十卷,听秋声馆词话以为十卷。殆其词随作随刻,故积久愈多耳。然平庸少味,阅至十篇,便令人昏昏欲睡。因其室有余资,喜结纳,才名

  • 原序·翁卷

    适时就甥馆,往来棠阴栁市间,知声韵之学,翁氏世业也。以故人人能诗,而灵舒常子两先生特着。常子之诗原本少陵,规完矩正,比竹谐丝。予尝取松庐集而序之,以为如秤星然,谓其铢黍不爽也。若灵舒则自吐性情,靡所依傍,伸纸疾

  • 樊宏阴识列传第二十二·范晔

    樊宏 子儵 族曾孙准 阴识 弟兴樊宏字靡卿,南阳湖阳人也,世祖之舅。其先周仲山甫,封于樊,因而氏焉,为乡里着姓。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

  • 大事记续编卷五·王祎

    汉孝成皇帝绥和二年春正月帝幸甘泉郊泰畤【以本纪修】二月荧惑守心壬子切责翟方进令自杀【以纪传修】大水【以五行志修】大廐马生角【以五行志修】三月帝幸河东祠后土【以本纪修】丙戌帝崩于未央宫【本纪】左将军孔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纪昀

    列传唐○唐七十四周宝 王处存 邓处讷陈儒 刘巨容【冯行袭】赵德諲【匡凝】杨晟 顾彦朗【彦晖】 王重 荣诸葛爽李罕之周宝王处存邓处讷陈儒刘巨容赵德諲杨晟顾彦朗 【顾彦晖】王重荣诸葛爽李罕之△周宝周宝字上珪

  • 提要·佚名

    臣等谨案历代名贤确论一百卷不着撰人名氏前有明吴寛序称皆唐宋人所著其说散见文集中或病其不归于一辑成此编以便观览锡山钱孟浚因其书不能家有因刋以传世云云而亦不详作者为谁近世所行刋本或有题为华亭钱福所辑者然福

  • 列传卷第二十八 高丽史一百十五·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李穑。○李穑字颖叔赞成事谷之子。 生而聪慧异常读书辄诵年十四中成均试已有声。 谷仕元为中瑞司典簿穑以朝官子补国子监生员在学三年谷在本

  • 东女传·欧阳修

    东女,也称苏伐剌弩瞿咀罗,是羌族的别种。因西海也有女子自为王的,所以称“东”,用以区分。其地东与吐蕃、党项、茂州相接,西连三波诃,北临于阗,东南靠雅州罗女蛮、白狼夷。东西的长度约为九日的行程,南北的长度则是二十天的行

  • 詹同传·张廷玉

    詹同,字同文,初名叫书,婺源人。幼年聪颖,学士虞集见到他说:“是个才子。”把他弟弟虞..的女儿嫁给了他。至正年间,举荐茂才,任命为郴州学正。正遇战乱,家居黄州,侍奉陈友谅担任翰林学士。太祖攻下武昌,召他为国子博士,赐名叫同。

  • ●序·壁昌

    牧令要诀侄细读数过实系有用之书言虽浅近而事事踏实人人可行内灾赈守御两段尤为紧要而开首造门牌一段为诸政之根本孟县运料一节得处事之妙法自古绝大经济皆从平实中做出也间有增易数字并将紧要处圈出以醒眉目似可即行

  • 卷三十四·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三十四宋 赵汝愚 编帝系门外戚上上仁宗论杨景宗恣横不恭 韩 琦臣历观方牍槩见后党率从凭藉罕务检修是故抑其势则获安纵其欲则招祸矧属圣神御宇慈爱及亲既务全恩诚宜杜渐臣窃以新授成州防

  • 大智度論卷第十三·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尸羅波羅蜜[一]義第二十二   [二]罪不罪不可得故.應具足尸羅波羅蜜。   尸羅.〈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羅.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羅。

  • 四教义卷第九·智顗

    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撰第三约别教明位。释净无垢称义者。别教诠因缘假名。如来藏佛性之理。菩萨禀此教门。修行得证必有浅深。故须明位。此别教入道亦有四门。一有门。二空门。三亦有亦空门。四非有非空门。别教虽有

  • 卷三十四·性音

    宗鉴法林卷三十四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十五世 成都府昭觉圆悟克勤禅师(东山演嗣) 一日因部使问道东山。山曰提刑曾读小艳诗否。有两句颇相近。频呼小玉元无事。祇要檀郎认得声。提刑应诺诺。山曰且仔细。师适外归。侍

  • 说唐全传·佚名

    《说唐全传》是清代长篇讲史小说,是《说唐演义全传》与《说唐后传》、《说唐三传》的合本。撰人不详。书首有如莲居士乾隆元年(1736年)序文,现存最早的刊本,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刊本。这部小说以瓦岗寨群雄的风云

  • 论语稽求篇·毛奇龄

    七卷。九十一条。清毛奇龄(1623—1713)撰。毛奇龄字大可,一字齐于,号初晴,又号西河,清经学家、文学家,浙江萧山人。曾任翰林院检讨、明史馆纂修官。学识渊博,贯通群经。其治经重在以经解经,而不自立己说,以此经质诸彼

  • 分别善恶报应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天译。中阿含鹦鹉经之别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