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譬喻经泥洹品第三十六
昔佛在王舍城灵鹫山中。时与诸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时摩竭国王号名阿阇世。所领五百国各有姓名。近有一国。名曰越祇。不顺王命欲往伐之。即召群臣讲宣议曰:越祇国人富乐炽盛。多出珍宝不首伏於我。宁可起兵往伐之不。国有贤公承相名曰雨舍。对曰唯然王告雨舍。佛去是不远。圣哲三达靡事不贯。汝持吾声往至佛所。如卿意智委悉问之。欲往伐彼宁得胜不。承相受教即严车马往至精舍。前到佛所头面著地为佛作礼。佛命令坐公即就坐。佛问国承相从何所来。公言王使臣来。稽首佛足问讯起居餐食如常。佛即问公。王及国土人民臣下皆自平安不。公言:国主及民皆蒙佛恩公白佛言:王与越祇国有嫌欲往伐之。於佛圣意为可得胜不。佛告承相。是越祇国人民奉行七法不可胜。之王可谛思勿妄举。动公即问佛何等七。法佛言越祇国人数相聚。会讲议正法修福自守。以此为常是谓为一越祇国人君臣常和。所任忠良教谏承用不相违戾。是谓为二。越祇国人奉法相牵无取无舍。不敢犯过上下循常。是谓为三。越祇国人礼化谨敬。男女有别长幼相承不失仪法。是谓为四。越祇国人孝养父母逊悌师长。受诫教诲以为国则。是谓为五。越祇国人承天则地。敬畏社稷奉顺四时民农不废。是谓为六。越祇国人尊道敬德。国有沙门得道应真方远来者,供养衣被床卧医药。是谓为七。夫为国主行此七法难可得危。极天下兵共往攻之不能得胜。佛告承相若使越祇国人持一法者尚不可攻。何况尽持如是七法。於是世尊即说偈言:
利胜不足恃,虽胜犹复苦。当自求胜法,已胜无所生。
雨舍承相闻佛说偈即得道迹。时会大小皆得须陀洹道。公即从坐起。白佛言:国事烦多欲还请辞。佛言:可宜知是时,即从坐起礼佛而去。还至具事白王。即止不攻。持佛严教以化国内。越祇国人即来顺命。上下相奉国遂兴拢
猜你喜欢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七·澄观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三·欧阳竟无 阿弥陀经通赞疏卷下·窥基 卷之十八·别庵性统 卷第七·函昰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七·楚石梵琦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四·欧阳竟无 卷三百六十三·佚名 ●参天台五台山记卷第五·成寻 菩提行经卷第三·龙树 万善先资集卷四·周梦颜 卷之五·密云圆悟 第七十七則 雲門餬餅·胡兰成 念佛镜序·善导 虚堂和尚语录 第五卷·智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