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华严持验纪序

释迦成佛。已在久远无量劫前。但以发愿度生。现相於周昭王甲寅年四月八日。生迦毗罗国。舍王位出家。以三十岁十二月八日。明星出时成道。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教分五时。皆大乘也。其中华严金刚法华诸经。为最上一乘法。华严。以即秽即净为宗。金刚。以无相不取一法为宗。法华。以人人成佛为宗。学者能究心三经。佛法即蟠际寸胸矣。莲池师云。华严具无量门。诸大乘经。犹华严无量门中之一门耳。华严天王也。诸大乘经。侯封也。诸小乘经。侯封之附庸也。观此语。则是经之尤尊重可知。盖是经为世尊初时所说之第一义谛。世尊成正觉已。与诸菩萨。七处九会。放光说法。文殊阿难等。结集铁围山。忉利天龙。咸护法藏。由是菩萨搜秘典於龙宫。大贤阐迦文於东夏。如斯胜妙。得闻何幸。故一品之持。已得净戒。一偈之诵。能破地狱。以至盥掌滴水。尚足拯济微生。矧夫书写读诵讲说思修。冥通幽感。殊绝人天。如诸传记所录。不彰彰欤。余既裒次金刚法华持验二书。因复取是经感应事迹。表而出之。为后人劝。或谓心宗不二。能所双空。黄梅衣钵。尚欲抛却一边。况区区记传粗迹。奚关正觉。虽然。五周大义。悉标因果。所谓因该果海。果彻因源。编中备陈感应之验。正符斯旨。倘获由此而耸动群机。启迪正信。上之精进修持。自然见性成佛。次亦当收帆苦海。早种佛因。先哲不乏奇缘。凡圣实无差别。虽复如古所云。异鸟衔花。海王送雨。地震流西域之光。虎驯负太原之钵。效可见於当今。理何殊乎曩昔哉。抑经中称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释迦度生。亦为人人具有佛性。故佛出世度之。持经者。但办一片精心。华藏庄严诸圣贤众。历劫可以亲闻亲见。能如此。庶不辜负四十九年苦口也。然则即以是义。当诸经持验一贯之说可乎。

  古阳羡净业弟子 周克复 敬撰

猜你喜欢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一·澄观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二·智顗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九·圆晖
  金刚錍·湛然
  卷三十七(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成唯识宝生论卷第一(一名二十唯识顺释论)·护法
  萬如禪師語錄卷第七·佚名
  大乘义章 第七卷·慧远
  禅宗决疑集·智彻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第一·圆照
  渐备一切智德经卷第三·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三十卷·灌顶
  卷第十五·李遵勖
  卷第九(弥沙塞)·佚名
  第三品 难陀品·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九十五·彭定求

        卷895_1 【诉衷情】魏承班   高歌宴罢月初盈,诗情引恨情。烟露冷,水流轻,   思想梦难成。   罗帐袅香平,恨频生。思君无计睡还醒,隔层城。   春深花簇小楼台,风飘锦绣开。新睡觉,步香阶,   山枕印红腮。

  • 寂寞·戴望舒

    园中野草渐离离,托根于我旧时的脚印,给他们披青春的彩衣,星下的盘桓从兹消隐。日子过去,寂寞永存,寄魂于离离的野草,像那些可怜的

  • 卷之三十·佚名

    洪武元年二月壬寅朔中书省臣李善长傅瓛翰林学士陶安等进郊社宗庙议先是 上敕礼官及翰林太常诸儒臣曰自昔圣帝明王之有天下莫严于祭祀故当有事内必致其诚敬外必备其仪文所以交神明也朕诞膺天命统一海宇首建郊社宗庙以

  • 目录·顾起元

    序 卷一经义兼古注疏 东宫命典试 转运兑运长运 漕运总兵流官 辨讹 诠俗 方言 谚语 父母称谓 南唐宫阙 南唐都城 珍物 花木二十二则 禽鱼十一则&nbs

  • 卷之三百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八二五 谕内阁所有《美人八咏》诗并似此者一并从全书撤出·佚名

    八二五 谕内阁所有《美人八咏》诗并似此者一并从全书撤出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初六日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昨阅四库馆进呈书,有朱存孝编辑《回文类聚补遗》一种,内载《美人八咏》诗,词意媟狎,有乖雅正。夫诗

  • 卷之二十五  革除遺事六(明)黃佐 撰·邓士龙

    (革除遺事六卷,明黃佐撰。佐,字才伯,號泰泉,嶺南香山人。正德十六年進士,官至少詹事。事蹟具明史文苑傳。正德十五年,黃佐自序稱:「是編也,本莆田宋君端儀革除錄、清江張君芹備遺錄,旁采諸家傳記,稍增飭之。」(見北京大學圖書館明

  • 君子不屑于雕虫小技·孔子

    【原文】 子夏曰:“虽小道①,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②,是以君子不为也。” 【注释】 ①小道:指各种具体的知识和技能,相当于后世说“雕虫小技”的意思。②泥:滞陷不通,引申为妨害。 【译文】 子夏说:“即便是微不足道的雕虫小

  • 大乘方广总持经全文·佚名

    隋天竺三藏毗尼多流支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六万二千人俱。菩萨摩诃萨八十亿众。摩伽陀国优婆塞六十亿百千人尔时世尊夏安居已,临涅槃时入如法三昧。入三昧已,是时三千大千世界。普遍庄严悬缯

  •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胜天王般若经七卷 并后序  濡首菩萨分卫经二卷  大明度无极经四卷  文殊所说般若经二卷  文殊般若经一卷 第二译  仁王般若经二卷  新译仁王经二卷 大广智  仁王护国结

  • 第五十三卷·佚名

    观天品之三十二(夜摩天之十八)又复彼鸟。种种形相。见者爱乐。种种忆念。种种受乐。所谓乐者。有衔莲花。耳听歌音周回而行。雄雌相随而游戏者。有鸟群住。纵身低缩。听彼树枝屋舍中声。一心听者。有以嘴衔胜光明宝。

  • 证道歌注(知讷述)·佚名

     宋 知讷述 苏州灵岩妙空佛海和尚注证道歌序余尝览吾家。渔猎文字语言。极多。而腾耀古今。脍炙人口者。亦少。至於永嘉着歌以证道。悭於二千言。往往乳儿灶妇。亦能钻仰此道。争诵遗章断稿。况在士夫衲子。蚁慕云骈

  • 画墁集·张舜民

    宋代诗文别集。张舜民撰。一作《张浮休集》、《张舜民集》。《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等均著录此书为100卷,但自明代以后,久佚不传。清代修《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中搜辑遗文,编次为8卷。其卷1至卷4

  • 书断·张怀瓘

    三卷。书法品评著作。唐张怀瓘撰。是编系著录古今书体及能书人名。定其品第,纪述颇详,是一部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他和孙过庭可以说是唐代书论史上的双璧,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朋友赵僎即赞其《书断》:“统之

  • 南岳九真人传·佚名

    题“奉议郎致仕骑都尉赐绯鱼袋廖侁撰”。卷前侁序云:道士 欧阳道隆数世藏仙书,献《南岳九仙传》,欲镂版付梓,颇乏力, 侁削其叙说稠叠者11处,正其字体谬误者31字,校升举年月不 同者4处,以旧碑为准。序又称“本朝枢密使”孙沔,是

  • 张天师断风花雪月·吴昌龄

    简名《张天师》、《风花雪月》。杂剧剧本。元吴昌龄作。四折一楔 子,旦本。本事散见于《博异记》、《夷坚志》及道 教传说。宋官本杂剧有《风花雪月爨》,金院本 有《风花雪月》二本。剧写陈世英赴举经洛阳, 寓叔父陈全忠

  • 小学诗礼·陈淳

    《小学诗礼》是宋代陈淳撰写的蒙学课本,用五言诗体,便于学童记诵。

  • 万善同归集·延寿

    凡三卷。北宋延寿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系广举经论、祖释等禅家心要之书。各卷之初,首叙其概旨,而后以问答体解明其意旨。问答总数有一一四条,其中第一一二条(大四八·九九二上):‘问:“此集所陈,有何名目?”答:“若问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