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

嘉兴大藏经 天王水鉴海和尚六会录

水鉴海和尚六会录卷五

嗣法门人原明等编

机缘

问如何是应时及节句师曰深苑华闲飞蛱蜨长堤柳翠啭黄鹂曰就此借路还家得么师掌曰认取路头。

问眼光落地时向甚么处去师击露柱曰向此去。

问如何是天王境师曰夜深静听江涛吼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日午鼾眠鸥梦清。

问如何是宾中宾师曰竹杖芒鞋烟水杳如何是宾中主师曰到处逢人解撒沙如何是主中宾师曰为怜三岁子不惜两茎眉如何是主中主师曰横按太阿无剩法大坐当轩孰敢窥。

师与孟太守叶司李茶次守曰人人俱有佛性因何不见师拈起龙眼曰见么守曰者是日用寻常底司李曰且喜堂翁今日瞥地师曰贫道被二位看破。

周中丞巡抚偏沅访师天王问如何是金刚不坏身师竖拂子周曰请师直指师曰此法沅州千里余。

问僧汝试放个光看僧打一圆相师曰漆桶上又加了一道箍僧罔知师呵呵大笑。

问本来面目不假参求还有方便么师曰有曰请方便看师展两手曰携去。

问风吹柳絮毛毬走雨打梨华蛱蜨飞明甚么边事师曰换却汝眼睛穿却汝鼻孔。

问如何是学人本来面目师曰此去荆城三里许曰不会其中意师曰到者方知。

问荆州古战场何日干戈息师曰但自歇心狂四海清如镜曰野老不知尧舜力冬冬打鼓祭江神去也师曰非汝境界。

问天王也恁么道龙潭也恁么道未审道个甚么师曰山色湖光开法眼鸟啼华啸见云门。

问如何是地藏境师曰千竿修竹插云汉百鸟投栖自远来如何是境中人师曰灰头土面无堪用要在人间称独尊如何是人中意师曰等闲拈出乌梅子换却诸人活眼睛。

问僧仙府那里僧曰凤阳师曰汝解打画鼓么僧弹指一下师曰未是作家僧曰请师打看师劈头一棒僧喝师又打。

问僧现成公案道道僧曰雨过苍苔湿师曰引不着僧喝师曰喝不着僧又喝师曰放汝三十。

问明明无悟有法即迷只如不存一法时如何师曰绿竹常敲红杏雨青山不碍白云飞。

住栖贤十问

黄鹤楼晴川楼常年觌面因甚默默无言。

汉阳江彻底澄清因甚须眉照不见。

楚王城畔汝水东流且道是何宗派。

汉口夏口千古长流试问凭何不竭。

是法平等何故大别山者样高汉阳江者样深。

铁门关原无锁钥何故往往立在者边。

古镜未磨时如何此去汉阳不远磨后如何黄鹤楼前鹦鹉洲只如汉阳与鹦鹉洲相去多少。

汉镇街头来千去万因甚道土旷人稀相逢者少。

栖贤寺里钟鸣鼓响梅子山前牧唱樵歌试问是第几机。

琴堂绝响因世无知音今日重理朱弦独望子期再至只如不落宫商一曲向甚处着耳。

己未冬师寓荆州见大兵回京过虎渡四问(附自答)

既是虎渡因甚渡马。

答慈恩施一切方便有多途。

狼烟未息因甚班师回朝。

答四海五湖王化里行人莫与路为仇。

得到长安即便休只如黄河冻阻如何得至京师。

答举头临北阙信步是家山。

从前汗马无人问只要重论盖代功今日特赠一颗空王印有功者领取印去。

答梦醒眼前都是笑那堪黄叶作金钱。

三月三问山僧昨夜得一梦梦见灵官与真武庆生官以两手捧一盘而头俯伏于地曰世间所有者小卒不敢献上顷获一宝且不论其价尚人所不识显申鄙悃敢祝千秋声未尽忽被迅雷惊醒试问灵官所献是甚么宝世间无有人所不识。

答春风迎竹户夜雨滴华心。

佛事

达磨祖师开光梁皇殿上道不识明明一语不覆藏少室峰前分皮髓全机显露在当阳自此光明照不夜人间天上更烛煌然则既有此莫大光明今日何须向眼里攃沙执笔曰要假儿孙脚下行点开灼破四天下。

承天寺得一请开关格外玄关原无封锁个中消息本自现成散之包太虚而机用全彰敛之入芥城则锋铓不露今日行满功圆天王为伊掀翻窠臼遂击关曰珍重当年无缝锁而今廓落总无门。

埽楚石琦禅师塔天恩三被五刹振起寂照家声唯师光大白云冉冉兮作师塔幢之华盖流水潺潺兮为师凡案之素琴白云不可尽流水亦无穷师之灵塔永镇寰中。

埽盐官安国师塔海昌一席师为肇辟支撑大厦镇压海隅况乃五湖衲子竞头争大中天子亲记室发大机展大用犀牛扇子千古风清虚空法鼓聒人耳目马祖八十四员善知识谁道唯有归宗较些子且今德业巍然塔幢耸立瞻依礼拜面目犹在汝等要见国师么赤日行天远清风匝地生。

埽天童悟和尚塔拨开云路上玲珑涧水溪华触祖翁崛起当年河北令千支万派出天童。

埽福严容和尚舍利塔白玉齿辟谬见而去妄红莲舌诛邪解以归真冷面热肠逢人剖露三十余年扶竖宗门旗鼓一代至今舍利分辉光明烜赫慧海三次塔前拟取一分天然妙供以献师翁竟不能得也举首望空曰今日有也有也天雨宝华陈玉馔风摇古柏奏琴来。

埽兴阳敬和尚塔十三代祖庭谁再辟先师赤手力能支岂因偶尔寻常出光被林泉大业垂虽已藏身归寂莫华香鸟语正施为试道先师今日还来受供么若道来则孤负先师不来则孤负慧海如何说个彼此不相孤负句青山朵朵开颜笑灵塔年年踞翠微。

埽天王悟和尚塔师之最初塔幢节使丘公铭之载于皇藏天下流传迨今千有余年但荆州自古战场塔幢沦没不知何时有谓南宋岳飞征杨么堆火炮寺遂遭毁塔随而灭兹寺重兴塔亦鼎建寺碑塔记今入荆志独师法裔久斩全赖后来主是席者坚而持护即见云门法眼二宗发祥有自虽然昔日塔幢原未灭清明祭埽柳青青。

为明教剃度如来昔日在灵山手握金刀发自删此际吾为汝剃落出家别是一人寰勤力学莫虚闲先圣后圣总儿男。

为行童剃度贾岛昔年曾反俗汝何又要入门来尘埃断处发须断了悟凡胎即圣胎。

为含石起龛当时恁么来面门扑扑觉华开于今恁么去脚底云山俱蹋碎一朝蓦尔归家摇手正谓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而又安得言之死乎生乎虽然常乐地中留不住轻然移步往他方。

举火炯炯光明不覆遮乾坤洞烛绝千差好着眼漫生华就中消息露些些直下如此会得石中有璧岂能含精润头头皆受用其或未然一句分明亲切语殷勤付与丙丁公。

为华严庵云石路祭起龛呜呼子之为人兮朴且刚子之处世兮淡以常子之染衣兮洁而净子之断发兮志犹皇柰尘绪缚而无计脱兮日逐以奔忙其几几觉悟浮生之不远兮欲修以未遑讵料忽焉殂落兮偃然见此郎当呜呼死生如大梦兮谁能豫觉临行洒洒脱此皮囊吾今指汝去路兮万水千山不隔毫芒者边那边常光不减其赫然兮又何悲以何伤影落落声扬扬家山行到好风光。

举火任尔英雄与杰士到头难免换皮囊今朝劫火洞然发触着通身放宝光好记取快承当千古万古莫相忘。

为恒作头举火鲁班门下已经弄凿拈斧天王寺中曾来挂搭披衣昨夜笑而复舞手今朝偃而亦攒眉世缘既尔谢宜合悟真机云冉冉草菲菲江北江南皆宝所称时赢得莫空归(其人卒死)。

为河南李应柱起棺人人本有灵光宁容更加半点处处无穷受用何妨再进一步踢破生死关截断凡圣路此界他方人间天上任尔施为何分僧俗若也会得棺材瞠眼原非妙信步超方须自行。

举火一生一死大须难结角罗纹火内看欲问李君何处去翩然端直到河南。

为五台庵澄源起龛撒手长安古路头因缘大事一时休临行句子分明荐一带青青草色浮。

举火觉海真空澄源湛寂觌面全提原无隐讳桃红陌上兮历历无生之旨柳绿溪头兮明明不灭之机直下豁然亲领会全身末后看光辉。

为余学士起棺严风凛凛碧落辉辉大道渊源廓露全机悟之在人兮头头是路迷之滞迹兮处处无依茫茫执而不反兮漂漂乎何止明明兹以揭示兮汲汲乎无违朝闻夕死兮荣而有幸启手启足兮信然全归击棺曰卧在此中原不妙密移一步看龙飞。

为钱明觉封龛万法本闲华鸟静唯人自闹往来忙而今收拾归家去一发一丝都掩藏。

起龛行人万里送春归一路华飞点翠衣急急向前消息好莫教迟钝上头机。

举火佛号大觉汝名明觉先觉后觉其揆一也于今指汝归何处火焰堆中是道场。

为亡僧举火北地生南方死一灵性了无依举火炬曰承此火光三昧力了然证取泼天机。

为观指起龛蕲州是汝生长处扬州是汝游行处真州是汝回首处且道那里是汝常乐处前途更有最高峰殷勤行到自怡悦。

举火为最上乘人说最上乘法观指其为最上乘欤况与我谨一江之隔亦乃为乡人也安得不互相发明末后大事观指汝精勤持诵为最上乘欤净守毗尼为最上乘欤乃至造像刻经饭僧修供为最上乘欤若最上乘者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去处实人生至大之事今既撒手宜当体悉举火炬曰观指本来面目觌体灵光我今为汝真实指点终不虚也。

为了然煆骨盘走珠兮珠走盘信手拈来颗颗圆非独汝今能证了十方诸佛体皆然体皆然体皆然火焰光中生白莲。

为王吏科起棺富贵功名当等闲难留生死片时间儿娇室内肠几折父老堂中泪欲潸四十一年真作梦百千万劫返家山而今琴剑诚无用望断秋风人不还虽然一色杏华红十里状元归去马如飞。

下圹到家田地不多争七尺深深埋白云莫谓今朝空手去文章千古一匡坟。

为亡僧举火生前多为别人忙死后枯形实可伤一副皮囊值甚物烟消火灭看郎当虽然山僧更为点出金刚不坏身令汝往来自在举火炬曰个里无私全正令衲僧鼻孔好流通。

为五台庵指印封缸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只如指禅建五台梵刹于八省通衢之地开古林戒坛于衰残落莫之秋是尘劳先起耶海印发光耶今日总归瓦棺内任从佛眼觑无门。

为尼大智举火般若大智如大火聚近之则通身燎却岂容立地而思智禅智禅知不知昙华一朵插头时。

为慧铠慈念入塔六角亭内无缝塔中安身稳便受用何穷慧铠卸兮干戈静慈念息兮睡正浓春山万里双眸碧华鸟一声塔户封。

为念真入塔一念纯真未是到家消息吴山越水任尔脚下游行蹋破芒鞋归去后玲珑塔里好安身。

为憨石珂禅师举火苏州有底真州卖拓出满盘不吝生今日尽情都撒下一天雪月钓舟横虽然老僧为汝转末后法轮去也遂掷火炬。

为宗一举火腰包顶笠南询久果未成时华未开回首可怜无限意桂华包里坐莲台宗禅宗禅胡为哉此际不须多指示火光堆里绝尘埃。

入塔九日登高诸方旧例重阳入塔金粟新条黄华满目兮无穷富贵西风透体兮不尽风流湘北潭南休更觅家山稳坐乐悠悠。

为云泽侍者举火麟角凤毛世所艰银墙铁壁脚头宽归根落叶顶 句一吸神鳌沧海干撺火炬曰从教遍地起波澜。

为禹峰禅师举火破家散宅走西东觅得骊珠皮袋中三载挂瓢胥浦上一朝脱化向秋空生缘自谓苏州有宗派沿流太白峰火焰道场须听法眉毛鼻孔尽通红要见眉毛鼻孔么举火便烧。

为赵州庵老僧起龛住住住逢人请吃赵州茶去去去八十行脚非容易蹋破芒鞋无觅处得来只在脚尖头。

为化石入塔点铁化为金玉易劝人除却是非难寻常一种平怀事放下千般永日间虽然黄金铸就西施骨赛过人间白玉颜。

师野游拾白骨举火骷髅骷髅一卧荒郊不计秋而今指汝归家路麦浪堆中翠色浮。

为净庵举火来时净洒洒去时赤条条来去两头路天台有石桥去去去西风黄叶飘莫沉吟火后一茎毛。

为尼上机本封缸临济爷爷半勺水末山娘娘不得用而今掩上虚空门千眼大悲觑不见。

为万岩立举火一去一来原不动万岩立处体全彰皮囊休谓无交阁火内华开朵朵香。

为法澜澄禅师举火举火炬曰看看此是我首座澄公本地光明四坐道场以之接物利生六十四年以之撑持门户因缘凑合平地忽起琼楼玉殿钳锤妙密座中每见铁额铜头今朝能事既毕何妨闹里抽身唯此末后句子仍借老僧些力撺火炬曰爇却须弥顶何处不称尊。

(浙江藩台李公士桢嘉兴太守卢公崇兴捐梓

水鉴海和▆▆▆▆十卷送楞严寺经坊随

大藏流行伏愿人人开法眼个个悟心宗

康熙丙辰冬月吉旦旌德周汉臣书刘御臣刻)

水鉴海和尚六会录卷五

猜你喜欢
  卷第八十八·李通玄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四·欧阳竟无
  引·续法
  佛母经·佚名
  卷五十三·性音
  卷一百二十九·佚名
  卷第一百五十一·佚名
  卷第十五·佚名
  第五卷·佚名
   第六十八則 仰山汝名什麼·胡兰成
  感梦品第十四·佚名
  卷三十一·佚名
  卷三·水鉴慧海
  卷第二十三·佚名
  劝助品第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八折 忠梦·李玉

    【金菊对芙蓉前】[生巾服上]异愤难舒,孤忠独抱,抚膺倍觉心焦。我周顺昌杀贼心坚,锄奸念切。今日偶至逆祠,因见逆像,不觉怒气填胸,被我大骂一场。咳!我周顺昌若身在都门,定当连上几疏,劾奏逆贼,就是粉身碎骨,也说不得。必须感悟君

  • 吕济民·隋树森

    吕济民,生平、里籍均不详。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小令 【正宫】鹦鹅曲 寄故人和韵 心猿意马羁难住,举酒处记送别那《梁父》。想人生碌碌纷纷,几度落红飞雨。

  • 甲集第十四·钱谦益

    滕尚书毅七首【启行】虞卿双白璧,鲁连千黄金。重轻岂在彼,在此方寸心。声名落天地,辉采流古今。没齿无一称,终将愧朝簪。晨趋螭石下,夕过鸾阁阴。兹焉复申命,载道荆山南。闲中牧龙媒,郤上驯鸷禽。岂徒饱

  • 第五出 忤奸 (北仙吕调鱼模韵)·丁耀亢

    【北点绛唇】(外蟒玉持笏扮夏上)一统皇图,边庭多故。文和武,谁佐讦谟?元宰尸君禄。大明疆宇镇关东,三辅兵连四塞中。一自阴山归朔漠,至今犹自恨和戎。老夫夏言,官拜内阁大学士。与闻机秘,忝朝廷心膂之臣;位冠百僚,

  • 静春堂诗集原跋·袁易

    静春诗似黄陈学杜徃徃以苍硬盘郁出之当是去宋未遥不染元人纎靡之习耳八月一日雨后七古一篇意气摆脱才情奔放具体大苏矣钞本多讹字改定觉眼界爽朗谁云误书思之更是一适邪丁未七月二十七日半村学人厉鹗记

  • 御选元诗卷四十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四十七七言律诗五杨载宗阳宫望月分韵得声字老君台上凉如水坐看冰轮转二更大地山河防有影九天风露寂无声蛟龙竝起承金榜鸾鳯双飞载玉笙不信弱流三万里此身今夕到蓬瀛次韵钱唐懐古四首江湖清浊自

  • 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四十·赵尔巽

      莫洛陈福王之鼎费雅达李兴元陈启泰吴万福   陈丹赤马閟叶映榴   莫洛,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红旗人,世居呼纳赫鲁。祖温察,太祖时来归。莫洛初授刑部理事官,累迁工部郎中。康熙六年,擢左副都御史。七年,出为山西陕西总

  • 纂修凡例·佚名

    据广本补一即位礼仪及赏赉之类备书一追上神宗显皇帝尊号祔庙称宗并上孝端显皇后孝靖皇太后谥号书议上孝元皇后孝和皇后尊号谥号虽不及举行而奉所敕谕皆书一谕封贵妃选侍及停封缓封皆书一谕册立皇太子择日具仪悉书 一

  • 程其达·周诒春

    程其达 字克竞年三十七岁。生于上海。父静山。已 婚。子三。女一。光緖三十三年。自费游美。入史丹佛大学。 习土木工程。宣统元年。入倭海阿北大学。宣统三年。得 土木工程师学位。是年回国。任上海时报编译员。兼

  • 卷四十三·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四十三玉藻第十三之三凡侍於君绅垂足如履齐颐溜垂拱视下而听上视带以及袷听乡任左【齐音咨本又作斋颐以支反溜力救反袷居业反乡许亮反】正义郑氏康成

  • 卷二十五·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二十五丧服第十一之四缌麻三月者正义郑氏康成曰缌麻缌布衰裳而麻绖带也【敖氏继公曰以麻为绖带者盖经传单言麻者多以绖带言也】不言衰绖略轻服省文贾氏公

  • 春秋传卷二十九·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哀公上【公名蒋定公之子盖夫人定姒所生諡法恭仁短折曰哀】周【敬王二十六年敬王四十一年孔子卒鲁哀公十九年敬王崩子元王立比据左传所载按诸本敬王崩或作哀公十七年十八年或作哀公二十年未详孰是】郑【

  •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六·智顗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六上第六明感应妙者。上来四妙名为圆因。三法秘藏名为圆果。境妙究竟显名毗卢遮那。智妙究竟满名卢舍那。行妙究竟满名释迦牟尼。三佛不一异不纵横。故名妙果。释论云。稽首智度无子佛者。果地圆极

  • 琳法师别传序·彦悰

    陇西处士李怀琳撰详夫。太极元气之初。三光尚匿。木皇火帝之后。八卦爰兴。是知。仁义渐开。假龙图而起字。道德云废。因鸟迹以成书。所以左史记言。夏商备于诰誓。右史记事。唐虞流于典谟。暨乃史迁缀史记之文。班固

  • 元氏长庆集·元稹

    六十卷。《补遗》六卷。唐元稹撰。元稹,字微之,又一字威明,河南(河南洛阳)人。自幼聪明好学,在逆境中发愤读书,九岁即能属文,贞元九年(793)仅十五岁明经及第。贞元十九年(803)中书判拔萃科制举,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

  • 新史学·梁启超

    近人梁启超撰。有《中国之旧史》、《史学之界说》、《论正统》、《历史与人种之关系》、《论书法》、《论纪年》6节。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在《新民丛报》连载。批判封建史学有四弊:其一,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其二,

  • 外科证治全书·许克昌

    外科著作,5卷。清代许克昌、毕法合撰,刊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前4卷将外科病证分为发有定处和发无定处两类,详述阴阳、脏腑、经络及内景证治、外因杂伤证治等。卷5为外科常用治法,包括针、砭、灸、熨、药物方剂和中毒急救

  • 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佚名

    一卷,唐义净译。即如意轮陀罗尼经序品第一之别译。此中之咒为流通十小咒中之第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