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百四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四

许棠

送前汝州李侍御罢归宣城

吟诗早得名戴豸又加荣下国闲归去他人少此情云移寒峤出烧夹夜江明重引池塘思还登谢眺城

失题【一作送前汝州李侍御罢归宣城第二首一作塞下曲】

独夜长城下孤吟近北辰半天初去鴈穷碛远来人月黯氛埃积风羶帐幙邻惟闻防虏寇不语暗伤神

送裴拾遗宰下邽【一作赴畿令】

受谪因廷谏兹【一作东】行不出关直庐辞玉陛上马向【一作过】仙山地古桑麻广城偏仆御闲县斋高枕卧犹【一作应】梦犯天顔

隗嚣宫晩望

西顾伊兰近方惊滞极边水随空谷转山向夕阳偏碛鸟多依地胡云不满天秋风动衰草只觉犬羊羶

江上行

片席随高鸟连天积浪间苇寛云不匝风广雨无闲戍影临孤浦潮痕在半山东【一作秦】原归未得荏苒滞江关

登山

信步上鸟道不知身忽高近空【一作云】无世界当楚见波涛顶峭松多瘦崖悬石尽牢猕猴呼独散隔水向人号

哭宣城元徵君【一作士】

高眠终不起远趣固难知琴劒今无主园林旧许谁苔封僧坐石苇涨鹤翘池後代传青史方钦道德垂

寄建州姚员外

诬谮遭遐谪明君即自知乡遥辞劒外身独向天涯岭堠蛮云积闽空瘴雨垂南来终不遂日探北归期

送厉校书从事凤翔

赴辟依丞相超荣事岂同城池当陇右山水是关中日有来巴使秋高出塞鸿旬休随大斾应到九成宫

春夜同厉文学先辈会宿

江汉久分路京关重聚吟更为他夜约方尽昔年心月隔明河远花藏宿鸟深无眠将及曙多是说山阴

长安书情

疎散过闲人同人不在秦近来惊白髪方解惜青春僻寺居将遍权门到絶因行藏如此辈何以谓谋身

过故洛城

七百数还穷城池一旦空夕阳唯照草危堞不胜风岸断河声别田荒野色同去来皆过客何处问遗宫

寄庐山贾处士

时泰亦高眠人皆谓不然穷经休望辟饵术止期仙彭蠡波涵月炉峰雪照天常闻风雨夜到晓在渔船

下第东归留别郑侍郎

无才副至公岂是命难通分合吟诗老家宜逐浪空别心悬阙下归念极吴东唯畏重囘日初情恐不同

泗上早发

独起无人见长河【一作淮】夜泛时平芜疑自动落月似相随楚外离空早关西去已迟渔歌闻不絶却轸洞庭思

赠天台僧

赤城霞外寺不忘旧登年石上吟分海楼中语近天重游空有梦再隐定无缘独夜休行道星辰静照禅

冬夜与友人会宿

君初离鴈塞我久滞雕阴隔闰俱劳梦通宵各话心禁风吹漏出原树映星沉白昼常多事无妨到晓吟

送元遂上人归吴中

落发在王畿承恩着紫衣印心谁受请讲疏自携归泛浦龙惊锡禅云虎绕扉吴中知久别庵树想成围

赠志空上人

了了在心中南宗与北宗行高无外染骨瘦是真容饭野盂埋雪禅云杖倚松常修不住性必拟老何峰

边城晚望

广漠杳无穷孤城四面空马行高碛上日堕迥沙中逼晓人移帐当川树列风迢迢河外路知直去崆峒

汴上暮秋

独立长堤上西风满客衣日临秋草广山接远天微岸叶随波尽沙云与鸟飞秦人寜有素去意自知归

春日言怀

东风万物新独未到幽人赋命自多蹇阳和非不均五陵三月暮百越一家贫早悮闲眠处无愁异此身

奉天寒食书事

处处无烟火人家似暂空晓林花落雨寒谷鸟啼风故里芳洲外残春甸服中谁知独西去步步泣途穷

长安寓居

贫寄帝城居交朋日自疎愁迎离碛鴈梦逐出关书经雨蝉声尽兼风杵韵余谁知江徼塞所忆在樵渔

写怀

此生居此世堪笑复堪悲在处有岐路何人无别离长当多难日愁过少年时穷逹都判了休闲镊白髭

白菊

所尚雪霜姿非关落?期香飘风外别影到月中疑发在林雕後繁当露冷时人间稀有此自古乃无诗

中秋夜对月

月月势皆圆中秋朗最偏万方期一夕到晓是经年影蔽星芒尽光分物状全惟应苦吟者目断向遥天

陪郢州张员外宴白雪楼

高情日日闲多宴雪楼间洒槛江干雨当筵天际山带帆分浪色驻乐话朝班岂料羇浮者樽前得解顔

和【一作同】薛侍御题兴善寺松

何年斸到城满国响【一作向】高名半寺隂常匝邻坊景亦清代多无朽势风定有余声自得天然状非同涧底生

题郑侍郎岩隐【一作隐岩】十韵

朝退常归隐真修大隐情园林应得趣岩谷自为名野步难寻寺闲吟少在城树藏幽洞黑花照远村明海石分湖路风泉遰雨声性高怜散逸官逹厌公卿架引藤重长阶延笋迸生青门无到客紫阁有来莺物外身虽隐区中望本清终难依此境坐【一作坚】卧避钧衡

宿灵山兰若

江心天半寺一夕万缘空地出浮云上星揺积浪中滴沤垂阁雨吹桧送帆风旦夕闻清磬唯应是钓翁

亲仁里双鹭

双去双来日巳频只应知我是江人对欹雪顶思寻水更振霜翎恐染尘三楚几时初失侣五陵何树又栖身天然不与凡禽类傍砌听吟性自驯

成纪书事二首

东吴远别客西秦怀旧伤时暗洒巾满野多成无主塜防边半是异乡人山河再濶千余里城市曾经一百春闲与将军议戎事伊兰犹未絶胡尘

蹉跎远入犬羊中荏苒将成白首翁三楚田园归未得五原岐路去无穷天垂大野鵰盘草月落孤城角啸风难问开元向前事依稀犹认隗嚣宫

秦中遇友人

半生南走复西驰愁过杨朱罢泣岐远梦亦羞归海徼贫游多是滞边陲胡云不聚风无定陇路难行栈更危旦暮唯闻语征战看看已欲废吟诗

过分水岭

陇山高共鸟行齐瞰险盘空甚蹑梯云势崩腾时向背水声呜咽若东西风兼雨气吹人面石带冰棱碍马蹄此去秦川无别路隔崖穷谷却难迷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天降贤人佐圣时自然声教满华夷英明不独中朝仰清重兼闻外国知凉夜酒醒多对月晓庭公退半吟诗梁城东下虽经战风俗犹传守旧规

多【一作累】朝轩冕冠乾坤四海皆推圣最尊楚玉已曾分卞玉膺门依旧是龙门筵开乐振高云动城掩鼙收落日昬尝念苍生如赤子九州无处不沾恩

未领春闱望早清况联戎阃控强兵风威遍布江山静教化高同日月明九郡竟歌兼煮海四方皆得共和羮东南自此全无事只为期年政已成

帝念淮堧疫疹频牢笼山海委名臣古来比德由无侣当代同途岂有人夜宴独吟梁苑月朝游重见广陵春多年疲瘵全苏息须到讴謡日满秦

三纪吟诗望一名丹霄待得白头成已期到老还沾禄无复偷闲【一作安】却养生当宴每垂听乐泪望云长起忆山情朱门旧是登龙客初脱鱼鳞胆尚惊

东来淮海拜旌旟不把公卿一字书曾侍晩斋吟对雪又容华馆食兼鱼孤微自省恩非次际会谁知分有余唯耻旧桥题处在荣归无计似相如

平生南北逐蓬飘待得名成鬓已雕寒浦一从抛钓艇旧林无处认风飈程途虽喜关河尽时节犹惊骨肉遥愁策羸蹄更归去乱山流水满翻潮

丹霄空把桂枝归白首依前着布衣当路公卿谁见待故乡亲爱自疑非东风乍喜还沧海栖旅终愁出翠微应念无媒居选限二年须更守渔矶

献独孤尚书

虚抛南楚滞西秦白首依前衣白身退鷁已经三十载登龙曾见一千人魂离为役诗篇苦泪竭缘嗟骨相贫今日鞠躬高斾下欲倾肝胆杳无因

将过单于

荒碛连天堡戍稀日忧蕃寇却忘机江山不到处皆到陇鴈已归时【一作身】未归行李亦须携战器趋迎当便着戎衣幷州去路殊迢遰风雨何当逹近畿

贞女祠

何穴藏贞骨荒祠见旧顔精灵应自在云雨不相关落石泉多咽无风树尽闲唯疑千古後为瑞向人间

宿华山

异境良难测非仙岂合游星辰方满岳风雨忽移舟喷月泉垂壁栖松鹤在楼因知修养处不必在嵩丘

送张员外西川从事

为郎不入朝自是赴嘉招豸角初离首金章已在腰劔横阴緑野栈响近丹霄迎驿应相续悬愁去路遥

题慈恩寺元遂上人院

竹槛匝囘廊城中似外方月云开作片枝鸟立成行径接河源润庭容塔影凉天台频去说谁占最高房

送杜仓曹往沧洲觐叔常侍

浮阳横巨浸南巷拥旌旃别带秦城雨行闻魏国蝉碛鸿来每後朝日见常先东【一作北】鄙云霞广高林间【一作秋媚】水天

雕隂道中作

五月绥州北途程少郁蒸马依羶草聚人抱浊河澄【边人多以瓮抱水】蹟【一作强】固长城垒寃深太子陵往来经此地悲苦有谁能

留别从弟郴【一作琳】

同承太岳胤俱值太平时丹陛怀趋计沧洲负去期久贫成蹭蹬多病惜支离宗分兼交分吾知汝亦知

寻山

蹑履复支筇深山草木中隔溪遥避虎当坞忽闻钟落叶多相似幽禽半不同羣猱呼却散如此异林翁

送徐侍御充南诏判官

西去安夷落乘轺从节行彤庭传圣旨异域化戎情瘴路穷巴徼蛮川过峤城地偏风自杂天漏月稀明危栈连空动长江到底清笑宜防狒狒言好听猩猩抚论如敦行归情自合盟回期佩印绶何更见新正

送省玄上人归江东

释律周儒礼严持用戒身安禅思剡石留偈别都人雨合吴江黑潮移海路新缾盂自此去应不更还秦

送刘校书游东鲁

内阁劳雠校东邦忽纵游才偏精二雅分合遇诸侯暗海龟蒙雨连空赵魏秋如经麟见处驻马瞰荒丘

送金吾侍御奉使日东

还乡兼作使到日倍荣亲向化虽多国如公有几人孤山无返照积水合苍旻膝下知难住金章已系身

题甘露寺

丹槛拂丹霄人寰下瞰遥何年增造化万古出尘嚣地势盘三楚江声换几朝满栏皆异药到顶尽飞桥泽广方云梦山孤数沃焦中霄霞始散经腊木稀凋铎动天风度窗明海气消带鼙分迥堞当日辨翻潮鸟去沉葭菼帆来映泬?浮生自多事无计免回镳

冬夜怀真里友人会宿

静语与高吟搜神又爽心各来依帝里相对似山阴漏永星河没堂寒月彩深从容不易到莫惜曙钟侵

陪【一作同】友人夏夜对月

後伏中宵月高秋满魄齐轮移仙掌外影下玉绳西蝉雀飞多悮星萤出自迷烦蒸惊顿絶吟翫畏【一作怅】闻鸡

送从弟筹任告成尉

海上从戎罢嵩阳佐县初故人皆羡去吾祖旧曾居地古多生药溪灵不聚鱼唯应寻隐者闲寺讲仙书

秋日陪陆校书游玉泉

共爱泉源异频来不觉劳散光垂草细繁响出风高沫滞潭花片沙遗浴鸟毛尘间喧与闷须向此中逃

送防州邬员外

千溪与万嶂缭绕复峥嵘太守劳车马何从驻斾旌椒香近满郭漆货远通京唯涤双尘耳东南听政声

过穆陵关

荒关无守吏亦耻白衣过地广人耕絶天寒鴈下多东西方自感雨雪更相和日暮聊摅思揺鞭一放歌

江上遇友人

阙下分离日杏园花半开江边相值夜榆塞鴈初来坐久河沉斗吟长月浸杯鲈鱼非不恋共有客程【一作尘】催

忆宛陵旧居

旧忆陵阳北林园近板桥江晴帆影满野迥鹤声遥岛径通山市汀扉上海潮秦城归去梦夜夜到渔樵

题闻琴馆

城非宓贱邑馆亦?闻琴乃是前贤意常留化俗心代公存緑绮谁更寄清音此迹应无改寥寥毕古今

寄江上弟妹

无成归未得不是不谋归垂老登云路犹胜守钓矶大荒身去数穷海信来稀孤立皆难进非关命独违

题李昌符丰乐幽居

诗家依阙下野景似山中兰菊俱含露杉梧为奏【一作起】风破门韦曲对浅岸御沟通莫叹连年屈君须遇至公

青山晚望

昔人怀感处此地倍魂消四海经揺落三吴正寂寥风移残烧远帆带夕阳遥欲继前贤迹谁能似隐招

宣城送进士郑徽赴举

长安去是归上马肯沾衣水国车通少秦人楚荐稀鸿方离北鄙叶下已西畿好整丹霄步知音在紫微

言怀

万事不关心终朝但苦吟久贫慙负债渐老爱山深日月销天外帆樯弃海阴荣枯应已定无复系浮沉

汴河十二韵

昔年开汴水元应别有由或兼通楚塞宁独为扬州直断平芜色横分积石流所思千里便岂计万方忧首甚资功济终难弭宴游空怀龙舸下不见锦帆收浪倒长汀柳风欹远岸楼奔逾怀许竭澄彻泗滨休路要多行客鱼稀少钓舟日开天际晚鴈合碛西秋一派注沧海几人生白头常期身事毕於此泳东浮

旅中送人归九华

分与仙山背多年负翠微无因随鹿去只是送人归顶木晴摩日根岚晓润衣会於猨鸟外相对掩高扉

送友人归江南

皇州五更鼓月落西南维此时有行客别我孤舟归上国身无主下第诚可悲

洞庭湖

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青草浪高三月渡緑杨花扑一溪烟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

晓嶂猿开户寒湫鹿舐冰 当空吟待月到晩坐看山【以上见纪事】 一年三领郡领郡管仙山【赠段成式见语林】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四

猜你喜欢
  赵某·唐圭璋
  第十六出 神护·李渔
  第十八出 得赦·梁辰鱼
  第四十一出 耽试·汤显祖
  山带阁注楚辞卷首·蒋骥
  卷二十七·黄希
  提要·赵师秀
  卷一百四十六·徐世昌
  三集卷八十二·乾隆
  巻二十·胡震亨
  卷三百五·陈思
  卷二十三·郭元釪
  第一回 仇尚廉贿卖侄妇 土条蛇造言诬良·蒲松龄
  李德裕诗鉴赏·佚名
  于鹄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二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慎旃集中【尽庚申一年】喜季叔自荆州至二首会合期难定苍茫忆旧秋烽烟随地满书疏隔年收薄宦供驱策空囊怆去留荆南曾久住囘首似并州再见干戈

  • 卷三百九十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九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二十六 彭韶 送谢文祥御史谪南陵丞 零露一以坠原野生微凉金风转萧索四壁寒吟螀夜长不能寐揽衣起旁徨仰视天宇濶素月扬辉光奄忽浮云驰肃肃雁南翔一啄

  • 梦观集卷三·大圭

    (元)释大圭 撰○五言律诗重五日吊古楚国大夫去彭咸从所居秪今浮水马何处问江鱼异俗悲遗事离骚读旧书一觞川上酒斜日雨踈踈世故世故占星变吾生共月孤此时无梦寐长恐渉艰虞山色宜茅屋松花落饭盂素心将独往及早谢人徒万国

  • 卷五十八 漢紀五十·司马光

      起重光作噩(辛酉),盡強圉單閼(丁卯),凡七年。   孝靈皇帝光和四年(辛酉、一八一年)   春,正月,初置騄驥廐丞,領受郡國調馬。豪右辜榷,馬一匹至二百萬。   夏,四月,庚子,赦天下。   交趾烏滸蠻久為亂,牧守不能禁。交趾人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十六·佚名

    嘉靖三年二月丙申朔以灾免江西吉安等府税粮有差命登州备倭都指挥佥事杨鼎掌山东都司军政乌思藏阐化王辅教王直管招讨司朵耳宣慰司长河西雅州杂道长官司天前六番招讨司及三十六种大小番司奏请入贡礼部议雅州各番入境之

  • 金佗稡编卷二十四·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二十四宋 岳珂 撰吁天辨诬四张宪辨王明清挥麈録曰壬子岁仕宁国得王俊所首岳飞状於其家云左武大夫果州防御使差充京东东路兵马钤辖御前前军副统制王俊右俊於八月二十二日夜二更以来张太尉使奴

  • 读史记十表卷六·汪越

    南阳 汪越 撰髙祖功臣年表第六【正义曰髙祖初定天下表明有功之臣而侯之若萧曹等】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勲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如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

  • ·上刘玉坡制军论台湾时事书仝卜年·丁曰健

    台湾自道光十三年程前宪旋斾后,又径一十四载。督、抚大宪每遇巡阅之年,均以有事未获亲临;而地方情形,较之曩时迥不相同。凡在属吏,各羁职守,不克躬诣崇辕;虽复详禀时申,中怀莫由罄吐。幸值旄节东渡,不特东瀛父老

  • 贺若敦传·令狐德棻

    贺若敦,代地人。父亲贺若统,任东魏的颍州长史。大统三年(537),拘执刺史田迅,举州来降。到长安后,魏文帝对他说:“自从你在颍川跟随我,我一天也没有忘记你。”当即授他为右卫将军、散骑常侍、兖州刺史,赐爵当亭县公。不久,授北

  • 侯景传·李延寿

    侯景字万景,是北魏怀朔镇人。从小就放荡不守规矩。作过镇功曹史。魏末北方大乱,他投靠边将尔朱荣,很受器重。最初向尔朱荣的部将慕容绍宗学兵法,没多长时间绍宗就屡次向他求教了。后来因军功作定州刺史。当初魏相高欢没作

  • 更法第一·商鞅

    孝公平画,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 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 君曰:“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明主 长,臣之行也。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 ” 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

  • 宋进书原劄状·钱时

    宋进书原劄状特进左丞相兼枢密使肃国公乔行简劄子臣輙有奏陈仰干天听臣昨任国子司业日于延见诸生之次闻严州布衣钱时山居读书理学淹贯尝从故寳谟阁学士杨简游葢其深所推许今寳章阁待制袁甫昨任徽州与故太府丞郑之悌守

  • 卷五十三·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五十三学十一读书法一程子曰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也今或滞心于章句之末则无所用也此学者之大患 凡观书不可以相类泥其义不尔则字字相梗当观其文势上下之意如充实之谓美与诗之美不同 尝观读

  • 卷三十四·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三十四   宋 王与之 撰司尊彞下士二人府四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薛平仲曰郁鬯所以实尊彞而陈之则尊彞不可以不备郁鬯所以涖几筵而灌之则几筵不可以不设此二者各有司存然郁鬯之和人为之功

  • 卷第八·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目录卷第八卷三十九南岳下第十三世 云居佑禅师法嗣  罗汉院系南禅师 慈云彦隆禅师  子陵山自瑜禅师 东山景福省悦禅师  白藻清俨禅师 宝相元禅师  永丰慧日庵主 南峯永程禅师  智海佛印智清禅

  • 洞玄子·佚名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书中每称“洞玄子云”,洞玄子亦不详何人。此书向不见于著录,未知成于何时,中国亦素无传本,仅见于日本丹波康赖《医心方》卷廿八,故清叶德辉断其为“北宋以前古书”,并自《医心方》录出,“手校付刊,以存古学

  • 遗教经论·佚名

    全一卷。印度天亲菩萨造,南朝陈代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此论乃释论‘遗教经’之书。分七科释之,以阐述菩萨所修之教法。依此论释,遗教经乃属大乘部。注疏有遗教经论记三卷(观复)、遗教经论住法记一卷(元照)等。

  • 付法藏因缘传·佚名

    凡六卷。元魏吉迦夜、昙曜共译。又称付法藏因缘经、付法藏传、付法藏经、付法传。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乃叙述释尊入灭后,迦叶、阿难等二十三位印度祖师嫡嫡付法相传之事迹与传法世系。其最后一祖师子尊者,为罽宾国王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