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妙法莲华经授记品第六

尔时世尊说是偈已,告诸大众,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诃迦叶,于未来世、当得奉觐三百万亿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广宣诸佛无量大法。于最后身、得成为佛,名曰光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国名光德,劫名大庄严。佛寿、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国界严饰,无诸秽恶、瓦砾荆棘、便利不净。其土平正,无有高下、坑坎堆阜。琉璃为地,宝树行列,黄金为绳、以界道侧,散诸宝华,周遍清净。其国菩萨、无量千亿,诸声闻众、亦复无数,无有魔事,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告诸比丘, 我以佛眼, 见是迦叶。 于未来世、 

过无数劫, 当得作佛。 而于来世、 供养奉觐, 

三百万亿、 诸佛世尊, 为佛智慧, 净修梵行。 

供养最上、  二足尊已, 修习一切、 无上之慧, 

于最后身、 得成为佛。 其土清净, 琉璃为地, 

多诸宝树、 行列道侧、 金绳界道, 见者欢喜。 

常出好香, 散众名华, 种种奇妙、 以为庄严。 

其地平正, 无有丘坑。 诸菩萨众、 不可称计, 

其心调柔, 逮大神通, 奉持诸佛、  大乘经典。 

诸声闻众、 无漏后身, 法王之子, 亦不可计, 

乃以天眼、 不能数知。 其佛当寿、 十二小劫, 

正法住世、 二十小劫, 像法亦住, 二十小劫。 

光明世尊, 其事如是。 

尔时大目犍连、须菩提、摩诃迦栴延等,皆悉悚栗,一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即共同声而说偈言: 

大雄猛世尊, 诸释之法王, 哀愍我等故, 而赐佛音声。 

若知我深心, 见为授记者, 如以甘露洒, 除热得清凉。 

如从饥国来, 忽遇大王膳, 心犹怀疑惧, 未敢即便食, 

若复得王教, 然后乃敢食。 我等亦如是, 每惟小乘过, 

不知当云何、 得佛无上慧。 虽闻佛音声, 言我等作佛, 

心尚怀忧惧, 如未敢便食, 若蒙佛授记, 尔乃快安乐。 

大雄猛世尊, 常欲安世间, 愿赐我等记, 如饥需教食。 

尔时世尊知诸大弟子心之所念,告诸比丘:‘是须菩提,于当来世、奉觐三百万亿那由他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常修梵行,具菩萨道。于最后身、得成为佛,号曰名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劫名有宝。国名宝生。其土平正,玻璃为地,宝树庄严,无诸丘坑、沙砾、荆棘、便利之秽,宝华覆地,周遍清净。其土人民,皆处宝台、珍妙楼阁。声闻弟子、无量无边,算数譬喻所不能知。诸菩萨众、无数千万亿那由他。佛寿、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其佛常处虚空、为众说法,度脱无量菩萨、及声闻众。’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比丘众, 今告汝等, 皆当一心, 听我所说。 

我大弟子、 须菩提者, 当得作佛, 号曰名相。 

当供无数、 万亿诸佛, 随佛所行, 渐具大道。 

最后身得, 三十二相, 端正姝妙, 犹如宝山。 

其佛国土, 严净第一, 众生见者, 无不爱乐, 

佛于其中、 度无量众。 其佛法中, 多诸菩萨, 

皆悉利根, 转不退轮。 彼国常以、 菩萨庄严, 

诸声闻众、 不可称数, 皆得三明, 具六神通, 

住八解脱, 有大威德。 其佛说法, 现于无量, 

神通变化、 不可思议。 诸天人民, 数如恒沙, 

皆共合掌, 听受佛语。 其佛当寿、 十二小劫, 

正法住世、 二十小劫, 像法亦住 二十小劫。 

尔时世尊复告诸比丘众:‘我今语汝,是大迦旃延,于当来世,以诸供具、供养奉事八千亿佛,恭敬、尊重。诸佛灭后,各起塔庙,高千由旬,纵广正等五百由旬,皆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众华、璎珞、涂香、末香、烧香、缯盖、幢幡,供养塔庙。过是已后,当复供养二万亿佛,亦复如是。’ 

‘供养是诸佛已,具菩萨道。当得作佛,号曰阎浮那提金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土平正,玻璃为地,宝树庄严、黄金为绳、以界道侧,妙华覆地,周遍清净,见者欢喜。无四恶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道。多有天、人、诸声闻众、及诸菩萨,无量万亿、庄严其国。佛寿、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比丘众、 皆一心听, 如我所说, 真实无异。 

是迦栴延, 当以种种, 妙好供具、 供养诸佛。 

诸佛灭后, 起七宝塔, 亦以华香、 供养舍利。 

其最后身, 得佛智慧, 成等正觉。 国土清净, 

度脱无量,  万亿众生, 皆为十方,  之所供养, 

佛之光明, 无能胜者。 其佛号曰,  阎浮金光。 

菩萨声闻, 断一切有, 无量无数, 庄严其国。 

尔时世尊复告大众:‘我今语汝,是大目犍连,当以种种供具、供养八千诸佛,恭敬、尊重。诸佛灭后,各起塔庙,高千由旬,纵广正等五百由旬,皆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众华、璎珞、涂香、末香、烧香、缯盖、幢幡,以用供养。过是已后,当复供养二百万亿诸佛,亦复如是。当得成佛,号曰多摩罗跋栴檀香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劫名喜满,国名意乐。其土平正,玻璃为地,宝树庄严,散真珠华,周遍清净,见者欢喜。多诸天、人、菩萨、声闻,其数无量。佛寿二十四小劫,正法住世、四十小劫,像法亦住四十小劫。’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此弟子、 大目犍连, 舍是身已, 得见八千, 

二百万亿,  诸佛世尊, 为佛道故, 供养恭敬。 

于诸佛所、 常修梵行, 于无量劫、 奉持佛法。 

诸佛灭后, 起七宝塔, 长表金刹, 华香伎乐, 

而以供养, 诸佛塔庙。 渐渐具足,  菩萨道已, 

于意乐国、 而得作佛, 号多摩罗、 栴檀之香。 

其佛寿命、 二十四劫, 常为天人, 演说佛道。 

声闻无量, 如恒河沙, 三明六通, 有大威德。 

菩萨无数, 志固精进, 于佛智慧、 皆不退转。 

佛灭度后, 正法当住  四十小劫, 像法亦尔。 

我诸弟子, 威德具足, 其数五百, 皆当授记。 

于未来世、 咸得成佛。 我及汝等、 宿世因缘, 

吾今当说, 汝等善听。

猜你喜欢
  王师愈诤潮中的闲话·太虚
  卷之十二·纪荫
  楚林上睿禅师住郢州潼泉山法兴禅寺语录卷之二·楚林上睿
  卷第十五·元来
  宏智禅师广录 第六卷·正觉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八·佚名
  中阴救度密法 下卷·莲花生
  妙法莲华经授记品第六·佚名
  佛法之真价·太虚
  佛说分别缘生经·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七·玄奘
  卷十五·聂先
  法华文句记卷第八·湛然
  佛说优填王经·佚名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八卷·世友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五百四十一·彭定求

        卷541_1 【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李商隐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卷541_2 【赠赵协律皙】李商隐   俱识孙公与谢公,二年歌哭处还同。已叨邹马

  • 詹克爱·唐圭璋

      克爱字济夫,崇安黄村里人。淳熙五年(1178)进士。   失调名   天孙亲织云锦,一笑下河西。   又   空将别泪,洒作人间雨。   又   后会不知谁健,茱萸莫厌重看。

  • 卷五十三·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五十三兵部主事陈焯编刘 埙【南丰人号水邨宋亡有忠义集以诗补史纪殉难诸公】补史十忠诗知潭州湖南安抚使李公【芾】三已甘退休十连起迟暮伊谁急求子流落乃不怒黑云来如

  • 卷八十六·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八十六器用宝刀赋【有序        魏】曹 植建安中家父魏王乃命有司造宝刀五枚三年乃就以龙虎熊马雀为识太子得一余及余弟饶阳侯各得一焉其余二枚家王自仗之赋曰有皇汉之明后思潜达

  • 卷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十九晓类五言古奉和湘东王冬晓应令三韵 【梁】萧子晖歩櫩光欲通曙鸟向西东烛灭传余气帷香开晓风繁花无处尽惟销寒镜中宿郊外晓作       【隋】王 衡残星落檐外余月罢窗东水

  • 卷六十·志第十二·地理三·宋濂

        ◎地理三   ○陕西诸道行御史台   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四、府五、州二十七,属州十二,属县八十八。   奉元路,唐初为雍州,后改关内道,又改京兆府,又以京城为西京,又曰中京,又改上都。宋分陕西永兴、秦凤

  • 卷十(上)·常璩

      先贤士女总赞上   含和诞气,人伦资生,必有贤彦,为人经纪,宣德达教,博化笃俗。故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品物焕炳,彝伦攸叙也。益、梁爰在前代,则夏勋配天,而彭祖体地。及至周世,韩服将命,蔓子忠坚。然显者犹鲜,岂国史简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佚名

    隆庆六年七月甲申朔初享 太庙 上驾及门雷雨大作湏雨止成礼乃还宫○大学士张居正言礼部会议 两宫尊号仰考旧典惟 宪宗皇帝尊 嫡母皇后为 慈懿皇太后 生母皇贵妃为 皇太后与今日事正为相同但今 圣母皇后与 圣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佚名

    天启二年七月乙未朔孟秋 上亲享 太庙○新升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黄汝艮疏辞因陈救时十策谓今日当以饬法纪为第一义略仿子产魏相诸葛亮李德裕所为救时者以师仲尼遗意而复 高皇帝之规模一曰严军兴之法以鼓敌忾

  • 卷三十四·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三十四 旗帜 金以水德王凡用师行征旗皆尚黑虽五方皆具必以黑为主寻常车驾出入止用一日旗与后同乘则加月旗二旗相间而陈或数百队或千余队日旗即以红绡为日刺於黄旗上月旗即以素帛为月

  • 柳裘传·魏徵

    柳裘字茂和,河东解人,是齐朝司空柳世隆的曾孙。 祖父柳琰是梁朝的尚书左仆射。 父亲柳明,太子舍人、义兴太守。 柳裘年少时就很聪明,一二十岁就有美名,在梁朝时曾先后做过尚书郎、驸马都尉。 梁元帝被北魏军队包围时,派遣柳

  • ●荷泽大师显宗记·神会

    无念为宗,无作为本。真空为体,妙有为用。夫真如无念,非想念而能知。实相无生,岂色心而能见。无念念者,即念真如。无生生者,即生实相。无住而住,常住涅。无行而行,即超彼岸。如如不动。动用无穷。念念无求,求本无念。菩提无得

  •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一(本)·窥基

    沙门基撰窃以。六位精微。资象翼而筌理。二篇玄妙。藉蒙.列以探机。况乎非有非空。息诠辨于言蹄之外。不生不灭。绝名相于常寂之津。至觉迥照其宗。将圣独甄其宰。无言之言风惊。韬邃彩而月玄。非有之有。波腾。湛[泳-

  • 卷第一百五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十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根蕴第六中等心纳息第四之三问此中何者是想。何者是微细。何者是微微。有说。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是想。无所有处是微细。非想非非想处是微微。有

  • 卷第三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十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爱敬纳息第四之五涅槃当言学耶无学耶非学非无学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前虽说有二种涅槃界。而未说涅槃为是学为无学为非学非无

  • 六道集目录·弘赞

    卷一天道  述言  述诸经文  法句喻经  天竺(无着菩萨)  孙稚  董青建  历阳(张应)  襄阳(史世光)  江陵(释黄迁)  酒泉郡(伯裘)  武帝妃(郗氏)  蜀郡(沙门慧韶)  中天竺(沙门勒那)  湘州

  • 漆园指通序·净挺

    古今着庄子者亡虑数百十家各自其所见以为解庄子未尝不遇也太史公曰庄子著书率寓言无事实洸洋自恣以适己后人恶其越礼破经不可为训晋人清谭放达实始于庄此非庄子之过不善读庄子者之过也自我观之庄子有用世之学有用世之

  • 四圣悬枢·黄元御

    五卷。清黄元御撰。此书成于乾隆十八年(1753)。分为温病解、疫病解、痘病解、疹病解和伊公问等五部分。黄氏认为寒疫、温疫、痘病、疹病皆由岁气所致。小儿之痘病并非为胎毒,小儿之痘即大人寒疫。如能因其将急表发散,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