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六十一

 

  卷761_1 【题黄居寀秋山图】徐光溥

  天与黄筌艺奇绝,笔精回感重瞳悦。运思潜通造化工,

  挥毫定得神仙诀。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

  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嶂何孱颜。目想心存妙尤极,

  研巧核能状不得。珍禽异兽皆自驯,奇花怪木非因植。

  崎岖石磴绝游踪,薄雾冥冥藏半峰。娑萝掩映迷仙洞,

  薜荔累垂缴古松。月槛参桥□,僧老坐支筇。

  屈原江上婵娟竹,陶潜篱下芳菲菊。良宵只恐鹧鸪啼,

  晴波但见鸳鸯浴。暮烟幂幂锁村坞,一叶扁舟横野渡。

  飒飒白蘋欲起风,黯黯红蕉犹带雨。曲沼芙蓉香馥郁,

  长汀芦荻花y1wL。雁过孤峰帖远青,鹿傍小溪饮残绿。

  秋山秀兮秋江静,江光山色相辉映。雪迸飞泉溅钓矶,

  云分落叶拥樵径。张璪松石徒称奇,边鸾花鸟何足窥。

  白旻鹰逞凌风势,薛稷鹤夸警露姿。方原画山空巉岩,

  峭壁枯槎人见嫌。孙位画水多汹涌,惊湍怒涛人见恐。

  若教对此定妍媸,必定伏膺怀愧悚。再三展向冕旒侧。

  便是移山回涧力。大李小李灭声华,献之恺之无颜色。

  仿佛垂纶渭水滨,吾皇睹之思良臣。依稀荷锸傅岩野,

  吾皇睹之求贤者。从兹仄展复悬旌,宵衣旰食安天下。

  才当老人星应候,愿与南山俱献寿。微臣稽首贡长歌,

  丹青景化同天和。

  卷761_2 【同刘侍郎咏笋】徐光溥

  迸出班犀数十株,更添幽景向蓬壶。

  出来似有凌云势,用作丹梯得也无。

  卷761_3 【贯休应梦罗汉画歌(一作禅月大师歌)】欧阳炯

  西岳高僧名贯休,孤情峭拔凌清秋。天教水墨画罗汉,

  魁岸古容生笔头。时捎大绢泥高壁,闭目焚香坐禅室。

  忽然梦里见真仪,脱下袈裟点神笔。高握节腕当空掷,

  窸窣毫端任狂逸。逡巡便是两三躯,不似画工虚费日。

  怪石安拂嵌复枯,真僧列坐连跏趺。形如瘦鹤精神健,

  顶似伏犀头骨粗。倚松根,傍岩缝,曲录腰身长欲动。

  看经弟子拟闻声,瞌睡山童疑有梦。不知夏腊几多年,

  一手支颐偏袒肩。口开或若共人语,身定复疑初坐禅。

  案前卧象低垂鼻,崖畔戏猿斜展臂。芭蕉花里刷轻红,

  苔藓文中晕深翠。硬筇杖,矮松床,雪色眉毛一寸长。

  绳开梵夹两三片,线补衲衣千万行。林间乱叶纷纷堕,

  一印残香断烟火。皮穿木屐不曾拖,笋织蒲团镇长坐。

  休公休公逸艺无人加,声誉喧喧遍海涯。五七字句一千首,

  大小篆书三十家。唐朝历历多名士,萧子云兼吴道子。

  若将书画比休公,只恐当时浪生死。

  休公休公始自江南来入秦,于今到蜀无交亲。

  诗名画手皆奇绝,觑你凡人争是人。瓦棺寺里维摩诘,

  舍卫城中辟支佛。若将此画比量看,总在人间为第一。

  卷761_4 【题景焕画应天寺壁天王歌】欧阳炯

  锦城东北黄金地,故迹何人兴此寺。白眉长老重名公,

  曾识会稽山处士。寺门左壁图天王,威仪部从来何方。

  鬼神怪异满壁走,当檐飒飒生秋光。我闻天王分理四天下,

  水晶宫殿琉璃瓦。彩仗时驱狒cf装,金鞭频策骐驎马。

  毗沙大像何光辉,手擎巨塔凌云飞。地神对出宝瓶子,

  天女倒披金缕衣。唐朝说著名公画,周昉毫端善图写。

  张僧繇是有神人,吴道子称无敌者。奇哉妙手传孙公,

  能如此地留神踪。斜窥小鬼怒双目,直倚越狼高半胸。

  宝冠动总生威容,趋跄左右来倾恭。臂横鹰爪尖纤利,

  腰缠虎皮斑剥红。飘飘但恐入云中,步骤还疑归海东。

  蟒蛇拖得浑身堕,精魅搦来双眼空。当时此艺实难有,

  镇在宝坊称不朽。东边画了空西边,留与后人教敌手。

  后人见者皆心惊,尽为名公不敢争。谁知未满三十载,

  或有异人来间生。匡山处士名称朴,头骨高奇连五岳。

  曾持象简累为官,又有蛇珠常在握。昔年长老遇奇踪,

  今日门师识景公。兴来便请泥高壁,乱抢笔头如疾风。

  逡巡队仗何颠逸,散漫奇形皆涌出。交加器械满虚空,

  两面或然如斗敌。圣王怒色览东西,剑刃一挥皆整齐。

  腕头狮子咬金甲,脚底夜叉击络鞮。马头壮健多筋节,

  乌觜弯环如屈铁。遍身蛇虺乱纵横,绕颔髑髅干孑裂。

  眉粗眼竖发如锥,怪异令人不可知。科头巨卒欲生鬼,

  半面女郎安小儿。况闻此寺初兴置,地脉沈沈当正气。

  如何请得二山人,下笔咸成千古事。君不见明皇天宝年,

  画龙致雨非偶然。包含万象藏心里,变现百般生眼前。

  后来画品列名贤,唯此二人堪比肩。人间是物皆求得,

  此样欲于何处传。尝忧壁底生云雾,揭起寺门天上去。

  卷761_5 【渔父歌二首】欧阳炯

  摆脱尘机上钓船,免教荣辱有流年。无系绊,没愁煎,

  须信船中有散仙。

  风浩寒溪照胆明,小君山上玉蟾生。荷露坠,翠烟轻,

  拨剌游鱼几处惊。

  卷761_6 【大游仙诗(一作欧阳炳)】欧阳炯

  赤城霞起武陵春,桐柏先生解守真。白石桥高曾纵步,

  朱阳馆静每存神。囊中隐诀多仙术,肘后方书济俗人。

  自领蓬莱都水监,只忧沧海变成尘。

  卷761_7 【杨柳枝】欧阳炯

  软碧摇烟似送人,映花时把翠蛾嚬。

  青青自是风流主,慢飒金丝待洛神。

  卷761_8 【句】欧阳炯

  古人重到今人爱,万局都无一局同。(《赋棋》,

  见《韵语阳秋》)

  卷761_9 【感怀诗】刘义度

  昨日方髽髻,如今满颔髯。紫阁无心恋,青山有意潜。

  卷761_10 【同徐学士咏笋】刘羲叟

  徐徐出土非人种,枝叶难投日月壶。

  为是因缘生此地,从他长养譬如无。

  卷761_11 【复留侯从效问南汉刘岩改名龑字音义】詹敦仁

  伏羲初画卦,苍氏乃制字。点画有偏旁,阴阳贵协比。

  古者不嫌名,周公始称讳。始讳犹未酷,后习转多忌。

  或援他代易,或变文回避。滥觞久滋蔓,伤心日益炽。

  孙休命子名,吴国尊王意。h1莔h2h3僻,h4昷h7h8异。

  梁复踵已非,时亦迹旧事。h5杰自其一,蜀闯是其二。

  鄙哉化h9名,陋矣hAha义。大唐有天下,武后拥神器。

  私制迄无取,古音实相类。hBhChb囝星,hDhd厓he埊。

  缶圀及曌hE,作史难详备。唐祚值倾危,刘龑怀僭伪。

  吁嗟毒蛟辈,睥睨飞龙位。龑岩虽同音,形体殊乖致。

  废学愧未弘,来问辱不弃。奇字难雄博,摛文伏韩智。

  因诵鄙所闻,敢布诸下吏。

  卷761_12 【柳堤诗】詹敦仁

  种稻三十顷,种柳百馀株。稻可供饘粥,柳可爨庖厨。

  息耒柳阴下,读书稻田隅。以乐尧舜道,同是耕莘夫。

  卷761_13 【劝王氏入贡,宠予以官,作辞命篇】詹敦仁

  争霸图王事总非,中原失统可伤悲。往来宾主如邮传,

  胜负干戈似局棋。周粟纵荣宁忍食,葛庐频顾谩劳思。

  江山有待早归去,好向鹪林择一枝。

  卷761_14 【余迁泉山城,留侯招游郡圃作此】詹敦仁

  当年巧匠制茅亭,台馆翚飞匝郡城。万灶貔貅戈甲散,

  千家罗绮管弦鸣。柳腰舞罢香风度,花脸妆匀酒晕生。

  试问亭前花与柳,几番衰谢几番荣。

  卷761_15 【留侯受南唐节度使知郡事,辟予为属,以诗谢之】詹敦仁

  晋江江畔趁春风,耕破云山几万重。

  两足一犁无外事,使君何啻五侯封。

  卷761_16 【遣子访刘乙】詹敦仁

  扫石耕山旧子真,布衣草履自随身。

  石崖壁立题诗处,知是当年凤阁人。

  卷761_17 【永嘉乱,衣冠南渡,流落南泉,作忆昔吟】詹琲

  忆昔永嘉际,中原板荡年。衣冠坠涂炭,舆辂染腥膻。

  国势多危厄,宗人苦播迁。南来频洒泪,渴骥每思泉。

  卷761_18 【癸卯闽乱,从弟监察御史敬凝迎仕别作】詹琲

  一别几经春,栖迟晋水滨。鶺鴒长在念,鸿雁忽来宾。

  五斗嫌腰折,朋山刺眼新。善辞如复我,四海五湖身。

  卷761_19 【追和秦隐君辞荐之韵,上陈侯乞归凤山】詹琲

  谁言悦口是甘肥,独酌鹅儿啖翠微。蝇利薄于青纸扇,

  羊裘暖甚紫罗衣。心随倦鸟甘栖宿,目送征鸿远奋飞。

  击壤太平朝野客,凤山深处□生辉。

  卷761_20 【云】幸夤逊

  因登巨石知来处,勃勃元生绿藓痕。静即等闲藏草木,

  动时顷刻遍乾坤。横天未必朋元恶,捧日还曾瑞至尊。

  不独朝朝在巫峡,楚王何事谩劳魂。

  卷761_21 【句】幸夤逊

  苦教作镇居中国,争得泥金在泰山。(《岷山》,

  见《吟窗集录》)

  才闻暖律先偷眼,既待和风始展眉。(《柳》)

  蒙君知重惠琼实,薄起金刀钉玉深。

  嚼处春冰敲齿冷,咽时雪液沃心寒。(《梨》,

  以上见《事文类聚》)

  深妆玉瓦平无垄,乱拂芦花细有声。(《雪》)

  日回禽影穿疏木,风递猿声入小楼。

  卷761_22 【诗】丁元和

  九重天子人中贵,五等诸侯阃外尊。

  争似布衣云水客,不将名字挂乾坤。

  卷761_23 【咏蜀都城上芙蓉花】张立

  四十里城花发时,锦囊高下照坤维。

  虽妆蜀国三秋色,难入豳风七月诗。

  卷761_24 【又咏】张立

  去年今日到城都,城上芙蓉锦绣舒。

  今日重来旧游处,此花憔悴不如初。

  卷761_25 【句】张立

  朝廷不用忧巴蜀,称霸何曾是蜀人。(《初唐明宗徙蜀

  豪杰入洛赋》)

  

猜你喜欢
  卷七百二十五·彭定求
  卷六十九·彭定求
  何鉏翁·唐圭璋
  陆淞·唐圭璋
  江南新词·向子諲
  第一折·罗贯中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汤显祖
  第十六出 阅录·周履靖
  ●卷十四·葛立方
  卷91 ·佚名
  七言巻三·洪迈
  卷十三·陈邦彦
  卷三百三十·佚名
  御选明诗卷七十六·康熙
  99.唐诗绝句杂说·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叶小纨

    (末上)小生姓蕙,名百芳,字茝香,祖贯松陵人氏。幼习儒业,博览群书,奈年已弱冠,功名未遂。雅慕神仙,志希出世,人间一种龌龊富贵,何有於我哉!家住太湖泽畔,门临漪碧,白鸥往来,尽可读书适志。只是人生须得同心好友,上下千古,杯酒论文,庶可

  • 第十四出 说偈·姚茂良

    【临江仙】〔末上〕尘世纷纷何日了。那堪岁月匆匆。番云覆雨本无踪。人生如一梦。方晓到头空。明心不用昙花照。见性何消贝叶传。出水水消元是水。回光月落不离天。贫僧乃金山寺中住持道月和尙是也。能通三教。习麻

  • 李符·龙榆生

    李符字分虎,号耕客,浙江嘉兴人。崇祯十二年(一六三九)生。少与兄绳远、良年齐名,号《三李》。曾受知於曹溶,又与朱彝尊等结诗社。康熙二十八年(一六八九)卒。著有《香草居集》及《耒边词》。彝尊称其“精研於

  • 卷二百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二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七十九 吴 儆 子吴子【某】既结茆竹洲以娱亲复於居之前沼爲亭以朝爽名之盖亭西面於晨兴看山爲宜 抱瓮自灌园胜游贵人门有口自酌酒胜与俗人言园中多蔓草晨夕

  • 卷三十四·乾隆

    卷三十四眉山苏轼诗三六十二首韩子华石淙庄绛侯百万兵。尚畏书牍背。功名意不已。数与危机会。我公抱绝识。凛凛镇横溃。欲收伊吕迹。远与巢由对。誓言虽未从。久已断诸内。区区为怀祖。颇觉羲之隘。此身随造物。一叶

  • 卷二百二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九杜甫哭严仆射归榇素幔随流水归舟返旧京老亲如【一作知】宿昔部曲异平生风送【一作逆】蛟龙雨【一作匣】天长骠骑营一哀三峡暮遗後见君情宴戎州杨使君东楼胜絶惊身老情忘发兴奇座从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五十七·徐乾学

    元纪五【起屠维赤奋若七月尽重光单阏九月凡二年有竒】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至元二十六年秋七月戊寅朔海都兵犯边帝亲征辛巳雨壊都城发兵民各万人完之 甲申四川山齐蛮民四寨五百五十戸内附 丙戌命百官市马助边敕以图

  • 卷四十六·佚名

    十一月二十三日(丙戌),福康安、海兰察、鄂辉同奏言:连日以来,确访贼人虚实情形,通盘筹画,酌定进兵道路;并查各处旧驻营盘,酌量移改,以固后路。查八卦山在彰化县城之西,地势较高,距大里杙三十余里,为前往贼巢必经之地。贼匪在该处设

  • 第三卷 农业一·缪荃孙

    《禹贡》:扬州厥田惟下下,徐州厥田上中。似古时江以南田产不及江北。《周礼·职方氏》:扬州其谷宜稻。左思《吴都赋》:国税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绵。吴地虽不限于江苏省境,已足见江南农产蕃殖事物代有变迁矣。明徐光启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三·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曹武惠王彬行状李宗谔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父芸成德节度都知兵马使彬幼沈厚谨愿汉干佑中承父籍补牙职郎帅武行德见其端悫甚异之尝指彬谓左右曰此逺大之器非常流也周太祖贵妃张氏即彬从母周祖受禅世宗致书

  • 南唐书卷十二·陆游

    宋 陆防 撰孟陈韩朱列传第九孟坚始事建州王延政为将保大初查文徽讨王氏之乱坚来降文徽即以兵付之出奇鏖击有功及冯延鲁之攻福州也坚亦在兵间吴越援兵自海道至阻淖不得登岸延鲁不知兵急于破敌欲敛兵诱而蹙之坚谏曰

  • 王伦传·脱脱

    王伦字正道,是宋朝宰相王旦的弟弟王勉的玄孙。他侠邪无赖,四十多岁时还同市井恶少在汴京中游逛。天会五年(1127),宋朝让王伦做假刑部侍郎,同阁门舍人朱弁为充通问使。这时,金朝正在讨论攻打宋朝,凡宋朝的使者像王伦、宇文虚

  • 卷四十三·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四十三盛事【十九 民数谷数一】【臣】等谨按周礼大比登民数自生齿以上登于天府孟冬献民数于王王拜受之盖祀上星司民吉月陈籍即生齿以验蕃昌也诗楚茨志仓庾之富归美于万夀者再甫田颂茨梁坻

  • 卷三十四·郑玄

    ◎秋官司寇第五[疏]郑目录云:“象秋所立之官。寇,害也。秋者,遒也,如秋义杀害收聚敛藏于万物也。天子立司寇,使掌邦刑,刑者所以驱耻恶,纳人于善道也。”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疏]“惟王”至“民极”○

  • 管子补注卷九·刘绩

      霸形第二十二【陈霸言之形容】     内言五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徃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

  • 变化品第七·佚名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何故授阿罗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何故复说无般涅槃法众生得成佛道。又何故说从初得佛至般涅槃於其中间不说一字。又言如来常在於定无觉无观。又言佛事皆是化作。又言诸识刹那变

  • 例言·行策

    例言此经六译秦译称最传布既广讹舛滋多故校诸疏本亦各差互今经字句一依北藏原本勘正。此经注释无虑数百家虽有数家正疏然皆互有短长其尽善尽美唯纂要一疏而已故今疏文悉遵原本无敢移易其刊定记文既会归本疏下首末开

  •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张泰来

    宋代诗歌史料著作。1卷。清人张泰来撰。作者本王应麟《小学绀珠》之说,列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所录黄庭坚以下属江西诗社的诗人陈师道、潘大临、潘大观、谢逸、谢薖、洪朋、洪刍、洪炎、饶节、祖可、善权、徐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