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八○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查缴违碍书籍情形折

二八○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查缴违碍书籍情形折

乾隆四十年八月二十六日

广西巡抚臣熊学鹏跪奏,为遵旨查明覆奏事。

窃臣查办广西绅士家藏书籍有无违碍字句一案,钦奉谕旨,粤西此等事少,不必过求,令臣妥协办理,毋致稍涉滋扰。又承准廷寄,抄录江西巡抚海成原奏搜罗遗书一折,饬令各属传集地保,逐户晓谕,无论全书废卷,俱令呈缴,按书偿以倍价,俾尽行缴出,以便分别办理。钦奉谕旨:传谕各督抚,照式一体妥办。钦此。臣俱卽钦遵,先后饬行布按二司,转饬各属,并委员妥协查办,勿致滋扰去后。

兹据布政使苏尔德、按察使朱椿详据各属通行查覆前来。内西林县知县周心传查缴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二部,思恩府知府吉明查缴一部,共三部;又怀集县知县萧斯捷查缴屈大均书集二本,乃系接准督臣李侍尧奏明咨查应缴书籍,己饬将书销毁。

又,岑溪县知县姜起潆查缴张泰交所著《受祜堂集》一书。臣查张泰交系山西阳城县人,原任浙江巡抚,自叙其生平为官事迹,虽语多自诩,然尚无关轻重。惟私记圣祖仁皇帝召对谕旨甚多,臣谨与司道等逐一签出进呈,恭候圣鉴。如不应任其私存,仰恳勅下山西巡抚,于张泰交原籍内查出原板缴销,并饬各省查缴。

又,庆远府知府何炌查缴宜山县举人余心孺《詅痴梦草》一书,据称:其板片因伊家遭回禄,久已烧毁无存。将书四本呈谖。臣查书内虽无悖逆不法字句,但语多狂瞽,似不应任其存留。臣谨与司道等一并签出进呈,恭候圣鉴,勅交军机处核销。

现据各该府州覆称,此外并无明末国初悖谬违碍不应存留书籍等情,由该司等核详请奏前来,臣复核无异。谨恭折覆奏。谨奏。

朱批:知道了。

(宫中朱批奏折)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六 卢辩·令狐德棻
  列传第三十六 高宗中宗诸子·刘昫
  ●卷二十六·赵翼
  ●卷二十三·赵翼
  卷四·张廷玉
  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二·徐乾学
  卷一百二十五·杨士奇
  卷之一千一百五十四·佚名
  一二五四 论文渊文源两阁书籍仍着派皇六子皇八子督同分办·佚名
  卷四十工艺志·黄遵宪
  卷九·阿桂
  晋纪四十 安皇帝癸义熙十三年(丁巳、417)·司马光
  汉纪五十四 孝献皇帝丁建安元年(丙子、196)·司马光
  馆阁续録卷三·陈骙
  ●天台治略卷之七·戴兆佳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出 献寿·李渔

    (末扮龙王,白髯黄袍,引水卒上)羲皇八卦定乾坤,左右还须辅弼臣。死后亲承天帝命,独魁水底作龙神。小圣乃东海龙王是也。我有两个同胞兄弟,一个是洞庭君,一个是钱塘君。洞庭与俺同心合德,世守封疆。只有钱塘心性卤莽,当日一怒所激

  • 第十七出 调勘·姚茂良

    【玉胞肚】〔净上〕心中谋事。恨未消如何撒手。昨朝委人去推究。未知肯与分忧。不成招罪怎干休。不是寃家不聚头。昨日着周三畏勘问岳飞。如何不见回报。〔杂上〕屈陷忠良实可悲。辞官弃职远灾危。指望将心托明月。

  • 《词综》(卷六)·朱彝尊

    宋词六十四首醉翁操琴曲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和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笑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

  • 外国列传二·薛居正

    吐蕃,本汉西羌之地,或云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其子孙以秃发为国号,语讹为吐蕃。国人号其主为赞普,置大论、小论以理国事。其俗随畜牧无常居,然亦有城郭,都城号逻些城。不知节候,以麦熟为岁首。唐时屡为边患。初,唐分天下为十道,河

  • 北狩见闻录全文·曹勋

      靖康二年二月初七日,晨起,密报李石、周训、吴开、莫俦来奏事,即引对。石奏曰:“皇帝令起居上皇,缘金人坚欲上皇出郊,前次虽已得辞,今又请到南薰门厂舍拜表,乞皇帝归。若表到寨中,皇帝便可归内。金人意欲成本朝一段好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二·佚名

    嘉靖二十四年八月辛卯朔诏加成国公朱希忠太傅京山侯崔元大学士严嵩俱少师○壬辰致仕大学士贾咏夏言各奏贺 万寿圣节下其章于礼部○升浙江右布政使谢兰为河南左布政使○荫南京兵部尚书秦金孙柽为国子生○加秉一真人陶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七·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二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九八九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纳喇性德系纳兰成德改名片·佚名

    九八九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纳喇性德系纳兰成德改名片【真按:即纳兰性德.】乾隆四十八年七月十二日臣等遵旨查纳喇性德是否卽系纳兰成德改名之处,交查武英殿。兹据覆称:查《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载,叶赫地方纳喇氏,纳喇

  • 经济文衡后集卷十三·佚名

    宋 滕珙 撰儒释类论释氏异端之非答汪尚书此段专论异端似是而非之失某于释氏之说盖尝师其人尊其道求之亦切至矣然未能有得其后以先生君子之教校夫先后缓急之序于是暂置其说而从事于吾学其始盖未尝一日不往来于心也以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四十章 反的原则·林语堂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语译道的运行本是反复循环的,无所谓正反的区别,等到有正反相对时,道已由静而动。可是道的运用,全以柔弱谦下为主。宇宙万物也都是由这个道而生息不已。本章仅以短短的几

  • 五 和平·林语堂

    前面吾们讲过了三种恶劣的德性,它们麻痹了中国人的组织力量。此等德性出于一般的人生观,亦机敏,亦圆熟,尤卓越于能容忍的冷酷。不过这样的人生观,很明显不是没有它的美德的价值的,这种美德是老年人的美德,这老年人并不是怀着

  • 卷三·惠栋

    <经部,五经总义类,九经古义  钦定四库全书九经古义卷三      长洲恵栋撰尚书古义康成书赞云孔子撰书乃尊而命之曰尚书尚者上也葢言若天书然尚书纬璿玑钤云因而谓之书加尚以尊之墨子明鬼篇云尚书夏书其次商周

  • 卷三·孔颖达

    <经部,诗类,毛诗注疏钦定四库全书卷毛诗注疏卷三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达疏国风邶序柏舟言仁而不遇也衞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笺不遇者君不受己之志也君近小人则贤者见侵害音义【柏木名音百字又作栢顷音倾

  • 仪礼释宫·李如圭

    宋 李如圭 撰周之礼文盛矣今仅见于仪礼然去古既逺礼经残阙读礼者苟不先明乎宫室之制则无以考其登降之节进退之序虽欲追想其盛而以其身揖让周旋乎其间且不可得况欲求之义乎于是本之于经稽之于注释取宫室名制之可考者

  • 道枢·曾慥

    道教炼养类书名。宋·曾慥编纂。四十二卷,计一百零八篇。慥,字伯端,福建晋江人。初为尚书郎,直宝文阁奉祠。博学高深,雅好诗赋。后隐居银峰,号至游居士。喜道家学说,采道教百家之精华,编次成此书。书名源于《庄子 ·

  • 正仇满论·章太炎

    章太炎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刊于《国民报》第四期。为批驳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而作。抨击保皇派拥立光绪,实行君宪谬论;论证革命并非“仇满”,梁氏反对革命,只是“忠爱”于光绪一人而已。

  • 春秋意林·刘敞

    二卷。宋刘敞撰。此书体裁类似经义、史论。所论虽为《春秋》经传,实则多寓借古喻今,针砭时事之意。故《四库提要》称此书“其间正名分、别嫌疑、大义微言灼然圣人之意者亦颇不少”。但此书艰涩难读。元吴莱《春秋意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