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四自侵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佛言。夙夜不学老不止淫。得财不施不受佛言。是四出心。还自侵身。往古豪富。傲尊自恣。国王帝主。世俗愚人。但知昼夜过疾不觉命尽。常欲嗔怒强佷。自用淫憍贪富。今为所在。不好经道恶闻自侵。走心恣意放逸无禁。当尔之时。不觉饥渴。不能自惟九孔疮痍。臭处不净。行止卧觉。百端诸事。种苦恼根。慢于大法。不晓爱身。老病来时。姿颜则变。五乐之欲。不可常得。病著床时。扰动不安。死命忽至。身当败坏。安得久乎。死生不绝。恶道不休。己身寿命。亦与死生苦恼忧患。皆由己矣。以是观之。何者是人淫色戏乐。歌舞倡伎。几何间耶。若如呼吸。慧之明之。改其志分。守身贞洁。世间所有一归空无。假使歌戏。人不欢乐。不以为快。歌者便耻。众人迷惑。常乐伎乐。疾病忧至。尔乃愁戚。安隐之时。多事万端。不为身计。已招万罪。殃祸响应。不能分别。所因致身。身若画瓶。内满不净。臭处脓血。犹如革囊。裹于不净。不知内外身当归尽。常以彩色。脂粉庄严。自谓端正。颜貌无双。不察九孔疮病流出。斯人之等。罗网所缠。莫能观身。譬如幻化慌惚不现。唯有道士睹世俗人迷惑如此。常自计身谛观一切扰扰纭纭。但诤咽喉不急之事。祸从口出。千殃万罪。还自缠绕。或相害伤。忿怒成仇。皆由贪起。竞诤利欲。群迷雷同。不识道义之真俗伪之惑。老死忽至。不得自由。仁贤知者。若能晓了。财物非常。忽若风雨暴至。如电如梦幻化野马。无常对至。人所不喜。终始连锁。缚著相随。不离五阴六衰之狱。不孝师父。疏远道慧。贪身骨肉。淫态不休。耳目鼻口身心六事。但种灾患。多于天下草木之栽。恩爱之心。既广且长。喻于江海。从生至老。经事万端。虽有颜貌端正姝好。当以庠序观察非常苦空非身。而反迷惑。自见邪利。沉溺五音。匿能在内。不能摄心游逸四方。造俗方便。不在时节漏克之念。不在行步吉祥之间。愿一伏心。尽力削除众厄之患。莫若婴儿不别好丑屎尿不净矣。勤修精进。弃恶无处则可离恼。生老病死朽败之患。自惟念之。从三十三无思想天。都在三处。终始之难。发心学道。识道不谛。贪身散意。还堕六情。当谛思计。生死正心无复往来。终始乃断。人著色味。诸情不绝。反畏禁戒。众疑不除。吸吸计常。睹目前事。以是之故。五道不止。则复获身。除刈六情。揃去五阴。修行则安见可贪者。则自省己。不受六入。则无忧惧。已无所惧。则入道场。得向慧门。学者犹豫心不专恒。或进或退。故使迷惑。往来不绝。假喻言之。曾为怨家。后更和解。至重相亲。前作士夫。后更惊怯。意以向道。中复违失。还堕六入。此之谓也。还堕五道生死之恼。饮苦食毒。更相吞没。不避亲戚。不别宗门。不自觉知。巍巍佛圣。目睹之耳。痛其失道。故垂四等。慈悲喜护。愍伤万姓。萠类之兆。未见群类。苟怀一分志不转易。假使有人。至心欲度。当谛思计。一心行道。勿言我家宗亲。恩爱之恋。当知无常。假借是身。合会相偶。皆当别离。长有忧患。寄生相因。万物归空。皆非我所。晓知无者。则度天下十方人民。诸为业道者。不疑惠施。不怀忿怒。舍贪爱心。因缘皆断。道人观察可否之事。内自省身。譬如梦幻。喻如军征。百万之众。恃怙名将。以却怨敌。道人伏心。制意修法。奉道顺行戒禁。身意清白。布恩施德。除弃忿怒。憍奢诤讼。专精行道。无得为碍。志在轨迹。若将帅众也。先自正心。尔乃身行。身心俱正。则无所失。已无所失。则无群侣。得道绝去。雄猛无双。乃知道尊。犹如世人所行不同。有事天神地水火风日月山川诸鬼神者。永无所益。故在周旋生死之里。不得脱出罗网牢狱。但愿长寿安乐自恣。获百千岁。何足言乎。会当归死。行道一日。胜寿百年。不计无常。而反贪爱。言有父母兄弟妻子中外亲族。疾病忽至困劣著床。晓语亲属。分取吾痛。皆言不能。疾者乃觉也。五种亲戚。谓当益已。常坐汝等勤劳治生。随时给足。使身堕贪。自缚自侵忧念九族。妨废善行。坏乱道心。老病死来。善恶苦乐。独自当之。无有代者。未得道者。皆有此念。不能施与。守道为德。能施与者。今世后世。长得安隐。为生死粮。世世豪富。得致车乘象马舍宅金银财宝。不可称数。父母兄弟妻子知识。皆蒙得安。有布施者。边人助喜。得福无量。况其施主。手自斟酌。后世所生。福随身报。若影随形响之应声。无阴盖者。谓之泥洹。其泥洹者。亦无五阴。日月星辰。风寒明瞑。不虚不实。无有岁年。除老病死。响之无闻。不复阴身。以与道合。斯为长寿。常得安隐。久存无极。快乐难量。非俗所明也。慧人了是。分别说之。则可得佛。真人之道。愚不行道。但为身计。慕老病死危害之业。若干苦痛。如种五谷。还自食之。善恶如是。各自受之。本已种恼。不当畏之而复恐惧。畏老病死。四大之身。不免此难。水火盗贼怨家债主县官万端。同复畏之。不觉是苦本由此生。反求嗜欲。人生在世。作是忧事。此非天与。非道使然。从本所行自然获之。夫人学道。求度世者。极易不难。亦不劳役。常自勤意。精进求之。信受圣教。雄猛伏意。而得明慧。宝英之报。譬如师子威众兽靡不降伏。譬如世人不能了知苦之为苦。犹猪处溷不知臭之为臭。又如飞蛾入于灯火。颛愚之人。从心所好。苟见邪淫。投身爱狱。贪于生死。不知为生死之所恼。自谓无忧。高胜无上。虚天邪步广视裂目。不知天地日月之表。而可进退求生之术。但欲纭纭。竞称尊贵。贪慕荣名。憍豪自恣。欲令众人为己归伏。威加天地。令人畏之。望于敬事。自以毕足于当世也。佛见天下万端之事。皆处不肖。当法道化类习。先圣所弃污辱之行。世人可伤。怔忪求利。欲益多有。贪求快富。滋著五欲。宛转俗道。不假自出。如牢狱囚开锁五木。安能自济解脱。苦哉如是之属。志在生死。譬如车轮无穷无竟断绝。是行却除众欲。若开狱户。鸟脱罗网。夫学道者。坐恋亲戚妻子之属。是以自迷。不至泥洹。诸来会者。闻说如是。皆更一心离俗。远著精进。作礼而去。

    佛说四自侵经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竺难提译)·佚名
  劝发诸王要偈·龙树
  摄大乘论释 第六卷·世亲
  金刚錍显性录卷第三·智圆
  卷八·佚名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佚名
  卷十六·赞宁
  代序四 忆弘一大师 钱君匋·李叔同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五·圆晖
  翼庵禅师语录卷之一·善酂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二(之一)·子璇
  卷五百九十三·佚名
  卷第二·德清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一(末)·窥基
  卷第八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十六·彭定求

        卷16_1 【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庆和】赵光逢   就阳位,升圆丘。佩双玉,御大裘。   膺天命,拥神休。万灵感,百禄遒。   秉黄钺,建朱旗。震八表,清二仪。   帝业显,王道夷。受景命,启皇基。   开九门,怀百

  • 卷一百三十四·徐世昌

    麟桂麟桂,字月舫,满洲旗人。历官光禄寺卿。有《退省堂诗集》。夜渡扬子江轻舟小如叶,入夜渡江行。急浪连云卷,遥天际水平。涛头奔万马,雨脚起长鲸。欲认扬帆处,回看已数程。舟中夜坐日暮遥山分外青,夜深滴露

  • 卷八十八 儒林传第五十八·班固

    古之儒者,博学乎《六艺》之文。《六艺》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周道既衰,坏于幽、厉,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陵夷二百余年而孔子兴,衷圣德遭季世,知言之不用而道不行,乃叹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 卷八·贾谊

    官人(连语)王者官人有六等:一曰师,二曰友,三曰大臣,四曰左右,五曰侍御,六曰厮役。知足以为源泉,行足以为表仪;问焉则应,求焉则得;入人之家足以重人之家,入人之国足以重人之国者,谓之师。知足以为礲砺,行足以为辅助,仁足以访议;明于进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佚名

    万历四十二年五月壬子朔四川道御史田生金<锍-釒>称纪纲倒持可虑 圣明整饬宜先是非曲直国家磨钝之大操柄也从来无两是亦无两非无两直亦无两曲 皇上一概置之甚至邪说之横诋自负 圣明之特知枉直未判劝惩莫分此纪纲

  • 第三十三册 天聪四年颁发满汉官员敕书·佚名

    第三十三册 天聪四年颁发满汉官员敕书及致蒙古台吉之盟书行文庚午年正月颁赐敕书、刘付档天聪四年正月三十日,汗曰:“贾维钥,尔原系明革职郎中。克遵化後,令尔仍为郎中,以备补缺。今遵化出都堂缺,令尔仍以郎中管都堂

  • 一一二六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覆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三十二部折·佚名

    一一二六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覆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三十二部折乾隆五十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江苏巡抚臣闵鹗元谨奏,为遵旨汇奏事。窃查《通鉴纲目续编》,钦奉谕旨,颁发改定旧本,令将外省流传之本遵照抽改,于年终汇奏一次。

  • 金佗续编卷二十二·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续编卷二十二宋 岳珂 撰百氏昭忠録卷六襄阳石刻事迹      刘光祖编王讳飞字鹏举相州人也自父祖而上以力田为业至王乃书夜读书书传无不览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年二十去从戎战功王自从戎至专

  • 清代学人列传目录·佚名

    包世臣鲍康 鲍廷博(附秦恩复)毕沅陈昌齐 陈芳绩 陈澧 陈逢衡陈厚耀 陈奂 陈黄中陈介祺 陈景云 陈立 陈启源陈乔枞 陈诗庭、陈瑑 陈寿祺 陈玉树陈鳣 陈志襄成孺程恩泽 程际盛 程廷祚 程瑶田褚寅亮崔述(东壁)戴望 戴煦 戴震

  • 彭汝砺传·脱脱

    彭汝砺字器资,饶州鄱阳人。治平二年(1065)举进士第一名。历任保信军推官、武安军掌书记、潭州军事推官。王安石看到他的《诗义》,补国子直讲,改任大理寺丞,提升为太子中允,不久厌恶他。御史中丞邓绾将要提升为御史,召之不去

  • 卷三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三十一嘉礼歳季春皇后躬桑之礼前期三月礼部具疏奏闻皇帝承奉皇太后懿防下制报可乃徧布诸司供备内务府豫奏以妃嫔二人公主亲王福晋以下县君镇国公夫人以上三人文三品武二品官以上命妇四人从

  • 卷八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九王礼考上尊号徽号宋寜宗宝庆三年十二月诏上皇太后尊号命有司具仪注诏曰皇太后宜上尊号有司详具仪注朕当亲率羣臣诣慈明殿奉上册宝理宗绍定三

  • 卷二·刘逢禄

    时月日例第四隐六年传:《春秋》虽无事,首时,过则书。《春秋》编年,四时具然后为年。注:历一时无事则书。其始月也,明王者当奉顺四时之正也。有事不月者,人道正则天道定矣。十一年传:隐无正月,将让乎桓,故不有其正月也。定元年:春

  • 提要·陈厚耀

    【臣】等谨案春秋世族谱二卷国朝陈厚耀撰春秋之世自王朝以迄诸侯大夫得姓受氏各有源流其人之见于经者不可殚数汉宋有世本四卷唐代尚今惟孔氏正义中偶载其文而书则久佚隋书经籍志有春秋左氏诸大夫世谱十三卷不知

  • 卷十八·王昭禹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解卷十八宋 王昭禹 撰小宗伯之职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兆五帝于四郊四望四类亦如之兆山川丘陵坟衍各因其方【王之所体者道也大宗伯所以佐王特道之物而已大宗伯之

  • 如实品第十六·佚名

    东方虚空界无边,南西北方亦如是,乃至上下及四维,无种种相无分别。过去未来及现在,一切佛法及声闻。一切如实不可得,不可得故无分别。菩萨乐求如是法,应行方便般若行。离种种相即菩提,菩萨离此无由证。如鸟能飞百由旬,折翅翼故

  • 归戒要集卷上·弘赞

      粤东鼎湖山沙门释 弘赞在犙辑受三归法按四分律。如来於菩提树下。成等正觉已。结加趺坐。七日不动。受解脱乐。过七日已。从定而起。未有所食。时有贾客兄弟二人。一名瓜。二名忧波离(余经云。一名提谓。二名波

  • 江邻几杂志·江休复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宋江休复撰。 《宋史·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等题作三卷,实为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题作《嘉杂志》。有《说郛》本、《续百川学海》本,《稗海》本、 《笔记小说大观》本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