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论持咒

●(以下论持咒)

持咒一法, 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 以持咒作正行。夫持咒法门, 虽亦不可思议。而凡夫往生, 全在信愿真切, 与弥陀宏誓大愿, 感应道交, 而蒙接引耳。若不知此意, 则法法头头, 皆不思议, 随修何法, 皆无不可, 便成“无禅无净土, 铁床并铜柱, 万劫与千生, 没个人依怙”矣。若知自是具缚凡夫, 通身业力, 匪仗如来宏誓愿力, 决难即生定出轮回。方知净土一法, 一代时教, 皆不能比其力用耳。持咒诵经, 以之植福慧, 消罪业, 则可矣。若妄意欲求神通, 则所谓舍本逐末, 不善用心。倘此心固结, 又复理路不清, 戒力不坚, 菩提心不生, 而人我心偏炽, 则着魔发狂, 尚有日在。夫欲得神通, 须先得道, 得道则神通自具。若不致力于道, 而唯求乎通, 且无论通不能得, 即得则或反障道。故诸佛诸祖, 皆严禁之, 而不许人修学焉。以世每有此种见解人, 故因覙缕及之。【书一】三六

●只宜持咒, 助修净业。勿辄作法, 烦渎佛圣。倘动辄作法, 若身心不恭敬、不至诚, 或致起诸魔事。唯一事宜作法, 而非汝等分上事。如有发心出家者, 自未证道, 不能观机, 上叩佛慈, 冥示可否, 庶无匪徒败种混入之弊。而今之收徒者, 唯恐其不多。明知为下流, 尚急急欲收, 唯恐其走脱。谁肯如此决择?贪名利, 喜眷属, 致令佛法一败涂地, 莫之能兴也。【书一】四六

●念佛之人, 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 则助亦归主。若泛泛然无所分别, 一目视之, 则主亦非主矣。《准提》、《大悲》, 岂有优劣?心若至诚, 法法皆灵。心不至诚, 法法不灵。【书一】六十

●《往生咒》梵文, 学之亦甚好。但不得生分别心, 谓此略文为非。一起此念, 则一大藏所有咒, 皆生疑心, 谓为未合佛意。须知译经之人, 皆非聊尔。何可以他译不同, 便藐视之乎?千余年持之得利益者, 何可胜数。岂千余年来之人, 皆不知梵文乎?学固宜学, 断断不可起优劣胜负之念。则利益自不可思议矣。又持咒一法, 与看话头相似。看话头, 以无义路, 故能息分别之凡情, 证本具之真智。持咒, 以不知义理, 但只至诚恳切持去。竭诚之极, 自能业消智朗, 障尽福崇。其利益有非思议所能及者。【书二】二二

猜你喜欢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六·澄观
  卷第十八·普瑞
  学佛应先解决三个问题 (注一)·太虚
  佛说最胜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义三摩地分卷上·佚名
  卷第三十四·志磐
  卷十七·佚名
  梅村居士拟寒山诗序·中峰明本
  杂毒海卷八·性音
  显扬圣教论 第八卷·无著
  卷三·佚名
  旧杂譬喻经·佚名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四·子璇
  卷三十四·佚名
  卷第三·佚名
  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十·彭定求

        卷10_1 【郊庙歌辞·祀圜丘乐章·豫和】   上灵眷命膺会昌,盛德殷荐叶辰良。   景福降兮圣德远,玄化穆兮天历长。   卷10_2 【郊庙歌辞·祀圜丘乐章·太和】   穆穆我后,道应千龄。登三处大,得一居贞。

  • 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枯

  • 卷一百三十四·列传第七十二·外国上·脱脱

        ◎外国上   ○西夏   夏国王李乾顺。其先曰托跋思恭,唐僖宗时,为夏、绥、银、宥节度使,与李茂贞、李克用等破黄巢,复京师,赐姓李氏。唐末,天下大乱,藩镇连兵,惟夏州未尝为唐患。历五代至宋,传数世至元昊,始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五·佚名

    弘治二年四月己丑朔孟夏享 太庙告 宪宗纯皇帝几筵请神诣 庙享祀○遣内官祭司灶之神○庚寅靖江王规裕薨王怀顺王之子母妃谷氏景泰四年七月生成化七年册封靖江王至是薨年三十七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制谥曰昭和○辛卯赐

  • 卷之五百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七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尚史卷三十·李锴

    列传八鲁诸臣传【上】司空无骇 【夷伯附】 展禽 【展喜附】无骇者公子展孙也为鲁司空隠公二年无骇帅师入极八年卒公子翚请谥与族公命以字为展氏【左传】其后有夷伯者为鲁大夫僖公十五年九月晦震夷伯之庙是也展获

  • 通志卷二十七·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氏族略第三以邑为氏周邑祭氏【姬姓周公第七子所封其地今郑州管城东北祭城是也周畿内之邑故祭氏世为周卿士子孙以邑为氏又郑有祭仲足以其地近于郑故亦为郑所并】尹氏【少昊之子

  • 前集卷六·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録前集卷六 宋 朱子 纂集 吕夷简 许国文靖公 字坦夫其先莱州人徒夀州进士及第相仁宗配享庙庭 河北自五代末即筭田鎛公叹曰王道本於农此何名哉因表除

  • 杨义臣传·魏徵

    杨义臣,代人,本姓尉迟。 父亲尉迟崇,仕北周,为仪同大将军,率兵镇守恒山。 当时,隋高祖任定州总管。 尉迟崇知道高祖相貌非常,常常与他交结,高祖对他很亲近。 高祖为北周丞相后,尉迟迥造反,尉迟崇因与反贼是同族的缘故,把自己关在

  • 弇山堂别集卷六十六·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巡幸考髙皇慎举动惜烦费自即位后以天下大计尝一幸汴梁再幸中都自是深居法宫无都外之跸文皇定鼎幽都北巡者三世宗相定显陵南迈者一然不过傍览形势行游较猎独武庙轻离六师驰骋八骏不无祈招之叹焉书巡幸考

  • 卷十一 王制第五·郑玄

    (陆曰:“如字,徐于况反。卢云:‘汉文帝令博士诸生作此篇。’”)[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王制》者,以其记先王班爵、授禄、祭祀养老之法度,此于《别录》属制度。”《王制》之作,盖在秦汉之际。知者,案下文云“有正听之

  • 公是七经小传卷中·刘敞

    宋 刘敞 撰周礼太宰以八柄诏王驭羣臣三曰予以驭其幸幸者王所亲幸也可赐予之不可爵之者也四曰置以驭其行置者耆老废退之人虽当废退其素行贤明特置之若公族穆子辞疾晋侯使掌公族大夫者也五曰生以驭其福福者其人本坐死

  • 卷三十三·黄伦

    <经部,书类,尚书精义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三十三    宋 黄伦 撰王曰尔惟旧人尔丕克逺省尔知寜王若勤哉无垢曰周公意言武王勤劳辛苦得天下为子孙万世之基以绥养天下万世之民今不可故违吉卜安坐求敬忍视王室之

  • 御选语录卷十三·雍正

      御制序达摩未到梁土以前。北则什公弟子。讲译经文。南则莲社诸贤。精修净土。迨后直指心传。辉映震旦。宗门每以教典为寻文解义。净土为著相菩提。置而勿论。不知不觉。话成两橛。朕于肇法师语录序。巳详言宗教之

  • 隱元禪師全錄序·隐元

    昔人有言:智過於師,方堪傳授。初師在纏,披緇脫素。及乎行腳水綠山青法戰諸方陣前,錚錚戈甲。死心先老。棒下劄劄。芥針橫行。直撞百千人倒弄顛。拈三十頌。爾時白鷗火頭發焰。豈讓黃梅碓嘴生花。予驚而嘆曰:一枝聖箭九重城

  • 少室山房笔丛·胡应麟

    《正笔》三十二卷,《续笔》十六卷,明胡应麟撰。收书十二种。正集十种:《经籍会通》四卷,述古籍的撰著及存亡散佚情况;《古书占毕》六卷,论史书,评史事;《九流绪论》三卷,论诸子百家源流与得失;《四部正伪》四卷,考辨古代伪书;

  • 外科传薪集·马培之

    外科著作。清马培之撰。一卷。培之有《纪恩录》已著录。是书载方二百一十余首。皆述其主治、药物组成、剂量、药物炮制和用法。所载方剂,除马氏自拟方外,兼采成方及民间秘方、验方。末附“许恒君传用法”。培之医学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