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杨义臣传

杨义臣,代人,本姓尉迟。

父亲尉迟崇,仕北周,为仪同大将军,率兵镇守恒山。

当时,隋高祖任定州总管。

尉迟崇知道高祖相貌非常,常常与他交结,高祖对他很亲近。

高祖为北周丞相后,尉迟迥造反,尉迟崇因与反贼是同族的缘故,把自己关在牢里,派人赴京请罪。

高祖下书慰问他,让他乘驿车回朝,把他老是安排在身边。

开皇初年,封尉迟崇为秦兴县公爵。

过了一年多,他随行军总管达奚长儒到周盘反击突厥,力战而死。

追赠他为大将军、豫州刺史,以尉迟义臣承袭他的官爵。

当时义臣还年幼,养育在宫中。

不满二十岁,就已奉诏像千牛那样当侍卫几年了,皇上给他的赏赐很多。

皇上闲谈时曾说到过去的一些朋友,看着义臣,嗟叹很久。

因此下诏书说:“我刚受命登基时,群凶尚未平定,有识之士,有足可怀。

尉迟义臣与尉迟迥,本同骨肉。

尉迟迥既已作乱于邺城,其父尉迟崇当时在常山,统帅部队,既与尉迟迥相邻,又与尉迟迥是至亲。

他知道逆顺的大理,认识天人的意思,就陈述丹心,担心被反贼牵连,于是自己把自己抓起来,请求到丞相府来。

到北狄入侵时,他又横戈杀敌,轻生重义,马革裹尸。

他的节操表现在生死之上,他的事迹贯穿于人间地下。

即使是给他高官大赏,并让官爵延及于他的子孙,也不足以表彰他松柏一样的壮志,也不足以表彰他的节义门庭。

义臣,可赐姓杨氏,赐钱三万贯,酒三十斛,米麦各百斛,把他编入杨门家谱,作皇帝我的堂孙。”不久,授杨义臣为陕州刺史。

义臣谨慎忠厚,长于骑马射箭,有将领之才,因此皇上很器重他。

其后,突厥达头可汗进犯边塞,义臣以行军总管身份,率领步兵、骑兵三万人马,出白道,与贼人相遇,交战,大破贼人。

次年,突厥人又进犯边塞,雁门、马邑二地多受其害。

义臣打击他们,他们于是逃到塞外,义臣率兵追击,追到大斤山,与贼人相遇。

当时,太平公史万岁的人马也赶到了,义臣与万岁合力击贼,大败突厥兵。

史万岁被杨素陷害致死,义臣的功劳竟不被著录。

仁寿初年,义臣拜授朔州总管,赐给他御用的甲胄。

炀帝继位后,汉王杨谅作乱于并州。

当时,代州总管李景被汉王的部将乔钟葵包围,有诏让义臣去救援他。

义臣率领骑兵、步兵二万,夜出西陉,快天亮时,已赶了几十里路。

乔钟葵侦悉义臣人马少,于是全部上阵来抵抗义臣。

钟葵的副将王拔,骁勇无敌,特善用矛肖,射他又射不中,他常带几个骑兵冲锋陷阵。

义臣特担心他,于是招募能够抵挡王拔的人。

车骑将军杨思恩请求与王拔交战。

义臣见思恩气貌雄勇,对他说:“真是壮士!”赐给他一卮酒。

思恩远远望见王拔站在阵后,就把酒斛往地上一丢,策马而赴敌。

思恩冲了两次,都没有克敌制胜,义臣就又选十几个骑兵随他前去。

思恩于是向前猛冲,杀了几个敌人,一直冲到王拔的军旗下。

两人短兵交战,思恩的随从骑兵退后,于是思恩被王拔所杀。

王拔于是乘胜进军,义臣军退了十几里。

义臣于是赎回思恩的尸体,放声痛哭,三军无不流泪。

思恩的随从骑兵都被腰斩。

义臣因自己兵少,于是把军中的牛和驴子全部清出来,清了几千头,又令兵卒几百人,每人拿一个鼓,偷偷地把牛和驴子赶到山谷里,出其不意。

吃了晚饭,义臣又与钟葵交战,两军刚交手,义臣就命令驱赶牛和驴子的疾速前进。

一时间,战鼓震天,尘埃弥天,钟葵军不知究竟,还以为是伏兵大发,因此大大地溃败。

义臣纵兵反击,大破钟葵。

义臣因战功升任上大将军,赐缣采二千段,杂采五百段,女妓十人,良马二十匹。

继而授他为相州刺史。

三年后,调义臣任宗正卿。

不久,转任太仆卿。

随炀帝征讨吐谷浑。

炀帝令义臣驻军于琵琶峡,军营相连达八十里,南接元寿,北连段文振,把吐谷浑国主包围在覆袁州。

此后又随炀帝征讨辽东,义臣率军直指肃慎道。

到了鸭绿江,与乙支文德交战,义臣每次都当先锋,一天打了七次胜仗。

后与各路人马都打了败仗,竟坐罪免职。

不久复职。

次年,以义臣为副将,与大将军宇文述去进攻平壤。

到了鸭绿江,碰上杨玄感作乱,班师回朝,代理赵郡太守。

妖贼向海公聚众作乱,寇掠于扶风、安定两地之间,义臣奉圣旨扫平了他们。

继而随炀帝再征讨辽东,义臣升为左光禄大夫。

当时渤海人高士达、清河人张金称,都相聚为盗,已有几万之众,攻陷郡县。

炀帝派将军段达进讨,不能取胜。

有诏让义臣率领从辽东回来的兵马几万去进剿。

义臣大破高士达,斩了张金称。

又收拾降兵,进入豆子赹,讨伐格谦,活捉了他。

义臣报告了朝廷。

炀帝厌恶他的威名,急急追他入朝。

贼人因此又强大起来。

义臣因军功升任光禄大夫,不久拜授礼部尚书。

不久,在官任上去世。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 后妃下·李延寿
  卷一百七十九·志第一百三十二·食货下一等·脱脱
  國朝獻徵錄卷之六十三·焦竑
  卷之一百七十六·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一·佚名
  卷之九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佚名
  尚史卷九·李锴
  ●绎史摭遗卷十六·温睿临
  西汉年纪卷二十八·王益之
  今献备遗卷二十七·项笃寿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纪昀
  卷五十八 蜀书十三 陆逊传第十三·陈寿
  高邦佐传·张廷玉
  卷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参考资料·皎然

      1。 许连军:《皎然〈诗式〉研究》 5.37MB (中华书局,2007年)  -------------------  [1] ‘授',原作‘表',据王梦简《诗要格律》所引改。  [2] ‘之',原本注:‘一作知。'  [3] ‘几'字原本无,据《吟窗杂录》本

  • 己酉五十八首·许南英

    己酉(宣统元年、一九○九)谳局同事王静甫大令以诗集相示(静甫,陕西举人)应官听皷利名场,此老胸中澹若忘。人到无求随事好,日如有累为诗忙。大千世界开新运(年逢纪元),百二河山梦故乡。我亦未能除结习,推敲喜与共商量。戏赠郑毓臣

  • 刘婆惜·隋树森

    刘婆惜,歌伎。乐人李四之妻。江右(江西省的别称)人。颇通文墨,滑稽歌舞,迥出其流。先与抚州常推官之子三舍交好,为其夫间阻,遂私奔。事觉,被杖决。刘负愧,将之广海居,道经赣州,谒全子仁,时宾朋满座,全子仁帽上

  • 卷五百六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六十薛能送刘驾归京相逢听一吟唯我不降心在世忧何事前生得至音蒲多南去远汾尽北游深为宿关亭日苍苍晓欲临夏日寺中有怀亭午四邻睡院中唯鸟鸣当门塞鸿去欹枕世人情地燥苍苔裂天凉晚月生归

  • 卷第五十·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四十三忠义(二)忠义(二)夏万亨 王养正(王域、刘允浩、史夏隆、胡缜、李时兴、高飞声)梁于涘 李翱 周定仍(补) 涂伯昌(子先春)霍子衡(子应兰、应荃、应芷、廖翰标

  • 卷之一百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清史稿台湾资料集辑四之一·佚名

    列传一(诸王)二(诸王)三(诸王)四(诸王)五(诸王)六七一穆尔哈尔(子务达海、汉岱)舒尔哈齐(子济尔哈朗、费扬武、济尔哈朗子济度、费扬武子尚善、傅喇塔、诸孙屯齐、洛托)穆尔哈尔(子务达海、汉岱)诚毅壮勇贝勒穆尔哈齐,显祖第二子。骁勇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三十二·阿桂

    二月乙酉上谕军机大臣曰阿桂自攻围噶拉依以来贼众尚敢防死抗拒实为可恨昨逆酋虽将莎罗奔冈逹克遣其来投尚系异母之兄不甚爱惜是以令其先为尝试看来逆酋等之敢于聚众乆拒必因该处早经运贮粮食借以支持但思围中不能不资

  • 第一次问答节略·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午后二点半钟,带同参议李经方及参赞官三人乘轮登岸赴会议公所,与伊藤、陆奥及书记官六人坐定寒暄毕。伊云:中堂此来一路顺风否?李云:一路风顺,惟在成山停泊一日。承两位在岸上预备公馆,谢谢。伊云:此

  • 临川靖惠王萧宏传·李延寿

    临川靖惠王萧宏字宣达,是文帝萧顺之的第六个儿子。身长八尺,胡子和眉毛都长得漂亮,容貌举止风度翩翩。在齐朝官任北中郎桂陽王的功曹史。其兄宣武王萧懿遇难时,兄弟们都被抓捕,和尚惠思把萧宏藏了起来。等梁武帝军队沿江东

  • 高车传·李延寿

    高车是古代赤狄残留的种族。起初号为狄历,北方认为是敕勒,华夏认为是高车、丁零。它的语言大致和匈奴语相同,而时常有小的不同。有人说他们的祖先是匈奴的外甥。那些种族有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

  • 萧阳阿传·脱脱

    萧阳阿,字稍稳。正直刚毅,简约严明。熟悉辽、汉两种文字,通晓天文、相法。父亲去世时,他亲自挽扶灵车从五蕃部直到奚王岭,人们都称道他孝顺。十九岁时,担任本班郎君。历任铁林、铁鹞、大鹰三军详稳。乾统元年(1101),由乌古敌

  • 纲鉴易知录卷二九·吴楚材

    后汉纪后皇帝纲 己卯,二年,春正月,黄龙二见魏宁陵井中。目 先是魏地井中,屡有龙见,群臣以为吉祥,魏主髦曰:“龙者,君德也。上不在天,下不在田,而数屈于井,非嘉兆也。”作潜龙诗以自讽,司马昭见而恶之。纲 庚辰,三年,春

  • 经说卷三·熊朋来

    宋 熊朋来 撰春秋春秋时月皆周正孔子所谓行夏之时见于答顔渊问爲邦者然也至于因鲁史作春秋乃当时诸侯奉时王正朔以爲国史所书之月爲周正所书之时亦周正经传日月自可互证而儒者犹欲执夏时之说以紊之譬如孔子言车岂必

  • 昭公·昭公四年·左丘明

    【经】四年春王正月,大雨雹。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楚子执徐子。秋七月,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执齐庆封,杀之。

  • 卷第四十一·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四十一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恐怖苾刍学处第六十六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具寿大目乾连度十七众。出家并受近圆已。此十七人便与六众而为共住。于六众边受学法义。自相谓曰

  • 梦月轩诗钞·张玉纶

    清 张玉纶撰,诗集

  • 华严经关脉义记·法藏

    简称《关脉义记》。佛教著述。唐法藏撰。一卷。是唐译《华严经》的论释书。分四部分(称“四势”):一、展转无尽势;二、卷摄相无势;三、展卷无碍势;四、问答取文势。前两部分从展一为多、类结成本、摄广就略、以义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