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則  法眼問慧超

第七則法眼問慧超

垂示云:聲前一句,千聖莫傳。

古印度外道有聲論,佛破之曰:聲是無常之物,妄識所作。中國的禪僧卻不如此否定聲,卻是要追究到聲前一句。

其實古人提出了聲的問題,是非常偉大的,譬如聖經裏便亦有云:「太初有言。」外道的亦不是一派的創見,而是印度民族的古傳。聲是息所為。聞呱呱之聲而知是人的出生,世上沒有比這更大的可驚喜。聲是息之成為呼吸之氣而發出的。聲是呼出。

萬物皆是大自然之息所成。然而如水石是有形而未有聲。水石有息,但是未成呼吸之氣。水石相激而有音響,但響不即是聲。發聲是動物纔會。植物已有呼吸,但是未能發聲。所以嬰兒的初聲是驚天動地之事,而植物種子開坼時與花苞開坼時的啪!啪!則是響。這響也驚天動地。

萬物皆有形,但不是皆有聲,故形比聲先。昨天在文具店看到一塊青色小黑板與無灰粉筆,覺得新鮮別緻,便買了來當地架起放在樓下客廳裏,放學回來的堂妹與幾位同學與我便在這新的小黑板上比比劃劃,寫起六書來。大家都是、剛在國文課堂裏學得來的一知半解的知識,也像這塊新黑板的可喜。今朝她們都上學去了,我一人在樓上房裏看紗窗外的樹影子,忽然想起六書何以象形在諧聲之先,原來是這個道理。又想起中國的造字怎麼能把聲與形聯結在一起,這真是有本領。

在進化史上,是先有壁畫,後發達語言。然而什麼又是「聲前一句」呢?聲前是息,但是未成一句。這個理再也難解說。而這我亦今天忽然明白了。

印度外道的聲論不是可以被否定的,惟是那論的有些執著。釋迦破聲論,其價值在於他對於聲提出大疑,並非否定了;若他否定聲,那就沒有多大意思了。聖經裏說太初有言,言與上帝同在,而日本是說「言靈」,這都是對這大疑的解答。而老子說德在言之先,則更提出了言的由來與生成的問題。而禪宗對此的解答是聲前之機。

要追尋聲前一句亦並不太遠,只在造句之初的那一機。此機之端,且亦處處存在於既成的好句子裏。要問未有天地時如何?答:是在於現物裏。

我姊姊的小孩纔得一歲多,他會得自己造言語,看見汽車,他說「蒲蒲」。他在起坐間玩,忽然外面天落雨,他一驚異,告訴外婆「白嗒白嗒」,他會這樣叫萬物的名字。他媽媽在火爐上取盤子,落地打碎了一隻,這小孩就一遍又一遍告訴外婆與我。他在火爐邊與地板上用手勢比擬,說「噶打吧!」激烈地,重複地,在說媽媽跌了盤子。他這「噶打吧!」與手勢比擬,現在使我想起了六書的諧聲,聲與象形結合。想起古人造六書的辛勞,看著小孩的創意與新形,便真是圜悟禪師在這垂示裏說的:

從前汗馬無人識只要重論蓋代功

舉:僧問法眼禪師,慧超咨和尚:如何是佛?法眼禪師云:汝是慧超。

你想要知道前人的汗馬功勞嗎?今天你自己出陣是。雪竇禪師頌云:

江國春風吹不起鷓鴣啼在深花裏

三級浪高魚化龍痴人猶戽夜塘水

前兩句是說歷史上充滿消息。後兩句是說你也不必尋佛,你且只管你自己。

但是你若不當佛是師,而是冤家,則思佛慕佛即是於你自身之親。有李商隱的兩句詩煞是叫人心疼,曰:

水仙已乘鯉魚去一夜芙蕖紅淚多

佛去了也,惟有你在。而你在亦即是佛的意思在了,以後大事要靠你呢!你若是芙蕖,你就在紅淚清露裏盛開吧!

猜你喜欢
  卷第七十三·李通玄
  卷四百·佚名
  卷上·佚名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印光大师略传·印光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一之二·子璇
  新华严经论 第二卷·李通玄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八·佚名
  念法品第三·佚名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卷下·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七卷·湛然
  卷第一百四十八·佚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观心释·智旭
  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佚名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中·佚名
  卷三十二·道世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章斯才·唐圭璋

      斯才一称章衡阳。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七册选举二:淳熙十三年,太学上舍生章斯才与释褐赐进士出身,未知即其人否,姑依之编于此   水调歌头   寿提刑   帝念重湖远,使者选清强。关西夫子人杰,揽辔出鸳行。熊楚一天坐镇,

  • 列传第四十·魏徵

    ○儒林 儒之为教大矣,其利物博矣。笃父子,正君臣,尚忠节,重仁义,贵廉让,贱贪鄙,开政化之本源,凿生民之耳目,百王损益,一以贯之。虽世或污隆,而斯文不坠,经邦致治,非一时也。涉其流者,无禄而富,怀其道者,无位而尊。故仲尼顿挫于鲁君,孟

  • 卷二十八·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二十八 【起壬辰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尽辛丑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凡十年 【壬辰】二十年春正月杖给事中孟养浩除其名 【时礼科都给事中李献可偕六科诸臣疏请豫

  • 卷十六·金履祥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卷十六 丁巳周景王元年夏五月葬灵王 左氏曰夏四月葬楚康公及陈侯郑伯许男送葬至于西门之外诸侯之大夫皆至于墓公还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九·佚名

    隆庆元年六月甲申朔始开史馆纂脩 世宗肃皇帝实录 命礼部遣官行取衍圣公孔尚贤及翰林院五经博士颜肇先孟彦璞仍别取孔氏老成族人五人颜孟族各二人驰驿来京以 圣驾将幸大学也○户部署员外郎林乔相以三年秩满请得追赠生

  • 第七五保结状光绪十二年八月一一二一二-四·佚名

    皂、快总头役倪源、许来,保结三皂头役萧嘉具保结状台下皂、快总头役倪源、许来,今当大老爷台前,保得萧嘉一名,蒙准接充三皂头额缺,所有钱粮、正供、红白契各款公项,及遇命盗等案,宜当极力收缴、办理,不敢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纪昀

    职官略 【三】辽官制○辽官制辽太祖受位要尼用其旧俗职守名称与古迥异迨世宗兼有燕代始增置官班渐仿唐制自兹而降日以浸繁辽俗东向而尚左故御帐 东向谓之横帐其官则分北面南面北面治契丹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

  • ●续吴先贤赞卷之十·刘凤

    刘凤 文学三 虞堪 吴文泰 萧规 邹亮 张扆 滕用亨 赵友同 梁时 钱绅 郑文康 沈愚 张淮 陈体方 沈贞吉 沈恒吉 陈孟贤 周原巳 陈绍先 奚昌 张习 陈震 顾珣 桑悦 ○虞堪 虞堪者宋宰相允文后也徙家长洲家富其所藏书多雍

  • 代序二 她比烟花更寂寞·陆小曼

    苏雪林徐志摩,这位才气横溢,有如天马行空的诗人;这位活动文坛,不过十年,竟留下许多永难磨灭的瑰丽果实的诗人;这位性情特别温厚,所到处,人们便被他吸引、胶固、凝结在一起,像一块大引铁磁石的诗人,竟于民国二十年11月间,以所乘飞

  • 刘炫传·魏徵

    刘炫字光伯,河间景城人。 少年以聪慧敏捷为人称道,与信都的刘焯潜心读书,十年不曾出门。 刘炫眼睛非常明亮有神,看太陽都不昏花,他的识记能力很强,没有谁能与他相比。 他左手画方形,右手画圆形,口里诵读,眼睛识数,耳朵倾听,五件

  • 于洛侯传·李延寿

    于洛侯,代地人。任秦州刺史,暴虐残忍。兵士富炽强夺吕胜一具缠脚布,于洛侯就鞭打富炽一百下,砍掉他的右腕。老百姓王陇客杀死王羌奴、王愈二人,依照法律应处以死刑。而于洛侯活生生地拔下王陇客的舌头,用针扎他的脚跟,并且连

  • 秦汾·周诒春

    秦汾 字景阳。生于江苏嘉定。在美入哈佛大学。习天文及数学。宣统元年。得学士及硕士学位。宣统二年。回国。历任南京江南高等学堂教务长。及上海浦东中学校校长。上海南洋中学及南洋公学教员。北京大学天文数学教员

  • 乘马第五·管仲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右立国无为者帝,为而无以为者王,为而不贵者霸,不自以为所贵,则君道也。贵而不过度,则臣道也。右大数地者

  • 卷下·戴震

    人之不尽其才,患二:曰私,曰蔽。私也者,生于其心为溺,发于政为党,成于行为慝,见于事为悖,为欺,其究为私己。蔽也者,其生于心也为惑,发于政为偏,成于行为谬,见于事为凿,为愚,其究为蔽之以己。凿者,其失诬;愚者,其失为固;诬而罔省,施之事亦为

  • 《中庸》傳·欧阳竟无

    緒言一、學有概論,乃有系統,雖不得全,猶知其概。孔學有系統談,止是《中庸》一書,《大學》猶所不及。顧幸有概論,而又為鄉愿所誣,則與無概論等。雖然,概論而原無,不害其無;概論而亂有,實害其有。故欲探學,必辨概論。二、認寂本體。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三·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六○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共诸比丘僧入城乞食。如偈所说。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行步如鹅王面如净满月世尊与众俱时。世尊以足践城门限地。作六种

  • 归田稿·谢迁

    八卷。明谢迁 (1449—1531)撰。谢迁字于乔,号木斋,浙江余姚人。成化十一年 (1475)进士第一,授修撰,官至户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谢迁在内阁之中与刘健同心辅政,秉节直谅,见事明敏,世人称之为贤相,谥文正。著有《归田

  • 施公案·佚名

    清代公案侠义小说,原名《施案奇闻》,又名《百断奇观》,最初只有八卷九十七回为正集,续集一百回(不分卷),以后又有二续、三续、四续,直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集刊《施公案》达十续,发展为五百二十八回。作者姓名生平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