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序

曹溪派列。淘涌而流注无穷。南岳岐分。巍峨而联绵不尽。云仍曼衍。枝叶滋荣。非止荫覆人天。抑亦光扬祖道。无说之说。须知意不在言。无闻之闻。果信言非有意。此皆理极无喻之道。绪余影响者也。故临济祖师以正法眼。明涅槃心。兴大智大慈。运大机大用。棒头喝下。剿绝凡情。电掣星驰。卒难构副。岂容拟议。那许追思。非唯鸡过新罗。欲使凤趋霄汉。不留朕迹。透脱玄关。令三界迷徒归一真实际。天下英流莫不仰瞻。为一宗之祖理当然也。今总统雪堂禅师。乃临济十八代孙。河北江南遍寻是录。偶至余杭得获是本。如贫得宝。似暗得灯。踊跃欢呼。不胜感激。遂舍长财。绣梓流通。俵施诸刹。此一端奇事。寔千载难逢。咦掷地金声闻四海。定知珠玉价难酬。元贞二年岁次丁未。大都报恩禅寺住持嗣祖。林泉老人从伦。盥手焚香谨序。

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序

薄伽梵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摩诃迦叶。是为第一祖。逮二十八祖菩提达磨。提十方三世诸佛密印而来震旦。是时中国始知佛法有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厥后优钵罗花于时出现。芬芳馥郁。一华五叶。香风匝地宝色照天。各放无量光明。辉映大千世界。其中一大苾刍。为一大事因缘。依栖黄檗山中。三度参请。三度被打。后向高安滩头大愚老师处。始全印证。平生用金刚王宝剑。逢凡杀凡。逢圣杀圣。风行草偃。号令八方。如雪色象王。如金毛师子。踞地哮吼。狐狸野干心破脑裂。百兽见之。无不股栗。如惊涛险崖壁立万仞。使途中之人其行次且不敢举足下足。惟恐丧身失命。虽老子钳槌者。见之无不汗下。若夫三玄三要。夺境夺人。金章玉句。如风樯阵马。如迅雷奔霆。凌轹波涛。穿穴险固。破碎阵敌。天回地转。七纵八横。几于截断众流。四海学徒莫不望风披靡。故门庭峻峭孤硬难入。盖妙用功夫。不在文字。不离文字。尽大地作一只眼者。乃能识之。末后将正法眼藏。却向瞎驴边灭却。师之出处具载传灯等录。兹不复赘。自兴化奖公而下。子孙云仍最为蕃衍盛大。多大根器人。冠映河岳。腾耀古今。在在处处。法席丛林。化俗谈真。重规叠矩。出广长舌相。为人开堂演法。如慈明圆公琅琅觉公。皆大法王人天师也。今雪堂大禅师临济十八代嫡孙。琅琅第十世的派。王臣尊礼。缁素向慕。是亦僧中之龙象尔。不忘祖师恩德。每恨。临济一言一句。一棒一喝。参承咨决。升堂入室语录。未大发明。刻梓流行。用广禅林观听。仍求北山居士郭天锡。为作序引。呜呼雪堂老师。行从上祖师难能之事。慎终追远。知恩报恩则不无。将五百年风颠老汉吐下唾团。重新拈出供养。今代衲僧还肯咀嚼么。合浦还珠固为奇特。冷灰爆豆亦自不妨。

大德二年八月。前监察御史郭天锡焚香九拜书。

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序

窃以黄檗山高。便敢当头捋虎。滹陀岸远。亦能顺水操舟。既露恶毒爪牙。仍显慈悲手段。栏腮一掌。免烦著齿粘唇。劈肋三拳。可谓倾心吐胆。三玄在手。七事随身。触之则石裂崖崩。拟之则雷轰电掣。门庭孤峻。阃奥宏深。只可望崖。不可趣向。兹者总统雪堂和尚。悯巴歌唱而和寡。嗟雪曲弹而应稀。语录阙文。丛林罕见。遂旁求释子。而再起斯文。欲镂板以广流通。俾参玄而得受用。弘扬祖道。垂裕后昆。棒头喝下。须明石火电光。正案傍提。要顾眉毛鼻孔。其他机缘备载前录。不劳再举。噫临济祖师六传而至汾阳大宗师。汾阳下杰出六大尊者。曰慈明圆。曰琅玡觉。圆传阳岐会。会传白云端。端传五祖演。演传佛果勤佛鉴天目齐。佛果传虎丘隆大慧杲。虎丘隆传应庵华。华传密庵杰。杰传松源岳。岳传无德通。通传虚舟度。度传径山虎岩伏。天目齐传汝州和。和传竹林宝。宝传竹林安。安传竹林海。海传庆寿璋。白涧一归云宣。宣传平山亮。白涧一传冲虚昉懒牧归。庆寿璋传海云大宗师竹林彝。彝传龙华惠。海云传可庵朗龙宫玉颐庵儇。可庵传太傅刘文贞公庆寿满。龙宫玉传大名海。颐庵传庆寿安。琅玡觉传泐潭月。月传毗陵真。真传白水白。白传天宁党。党传慈照纯。纯传郑州宝。宝传竹林藏庆寿亨少林鉴。庆寿亨传东平汴大原昭。少林鉴传法王通。通传安闲觉。觉传南京智西庵赟。南京智传寿峰湛。西庵赟传雪堂仁。雪堂乃临济十八世孙也。莫不门庭孤峻机辩纵横。俱是克家子孙。灯灯续焰直至如今。可谓源清流长。此之谓也。雪堂禅师乃吾三世祖。嘱子为序。率尔书之。脑后见腮。顶门具眼者。大发一笑。开泰退堂袭祖第二十世孙五峰普秀斋沐焚香拜书。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序

延康殿学士金紫光禄大夫真定府路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兼知成德军府事 马防撰

黄檗山头。曾遭痛棒。大愚肋下。方解筑拳。饶舌老婆。尿床鬼子。这风颠汉。再捋虎须。岩谷栽松。后人标榜。钁头斸地。几被活埋。肯个后生。蓦口自掴。辞焚机案。坐断舌头。不是河南。便归河北。院临古渡。运济往来。把定要津。壁立万仞。夺人夺境。陶铸仙陀。三要三玄。钤锤衲子。常在家舍。不离途中。无位真人。面门出入。两堂齐喝。宾主历然。照用同时。本无前后。菱花对像。虚谷传声。妙应无方。不留朕迹。拂衣南迈。戾止大名。兴化师承。东堂迎侍。铜瓶铁钵。掩室杜词。松老云闲。旷然自适。面壁未几。密付将终。正法谁传。瞎驴边灭。圆觉老演。今为流通。点捡将来。故无差舛。唯余一喝。尚要商量。具眼禅流。冀无赚举。宣和庚子中秋日谨序。

猜你喜欢
  观心诵经法记·智顗
  维摩经意大纲·太虚
  全国教育会议提议案·太虚
  卷第二十五·道原
  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一卷·佚名
  杂毒海卷五·性音
  卷五百一十一·佚名
  答日僧荻原虚问(四则)·太虚
  卷第三十三·志磐
  劝信愿真切·印光
  显扬圣教论 第十八卷·无著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八·弘储
  中国人口头上心头上的阿弥陀佛·太虚
  卷第二·晦翁悟明
  御制拣魔辨异录卷六·雍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半夜雷轰荐福碑·臧懋循

    半夜雷轰荐福碑杂剧(元)马致远撰●半夜雷轰荐福碑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楔子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三封书谒扬州牧 正名 半夜雷轰荐福碑第一折〔冲末扮范仲淹同外扮宋

  • 巻十·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十明 李攀龙 编选唐诗序唐无五言古诗而有其古诗陈子昻以其古诗为古诗弗取也七言古诗唯杜子美不失初唐气格而纵横有之太白纵横往往彊弩之末间杂长语英雄欺人耳至如五七言絶句实唐三百年一人盖

  • 嵗时杂咏巻二十一·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端午端午防眞如迟适逺从舍弟在酒局苏 轼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身随防丝繁心与昌苦今年疋马来佳节日夜数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水饼既怀香饭筒仍愍楚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宁知是官身糟麴困薫煮独携一子出

  • 卷二百六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六十四菌类【附石耳】七言古【附长短句】答永新宗令寄石耳    【宋】黄庭坚饥欲食首山薇渴欲饮颖川水嘉禾令尹清如冰寄我南山石上耳筠笼动浮烟雨姿瀹汤磨沙光陆离竹萌粉饵相

  • 卷之三百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千二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四一七谕光绪四年二月二十七日一二二一八--五·佚名

    淡水分府陈,对黄文绣给发宝斗仁等庄总理谕戳前衔〔赏戴花翎、补用府正堂、卓异候升陈〕为给发谕戳公事。本年二月十五日,据一快头役蔡谨、庄耆苏阿富等禀称:「竹南一保宝斗仁等庄,总理郑重开于去年底

  • 第三二四禀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七日一二二○二--一·佚名

    新竹城东门总理之子周鹏程,因其父未及请假而回唐省亲,请知县准其顶办总理职具禀治下佾生周鹏程,为祖病、父回,恳恩暂行顶办事。缴程父周邦正蒙充总理,留台十余载,并未回唐。兹十月廿四日,程父往大甲阅圳

  • 二○一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遵旨察访干碍藏书情形折·佚名

    二○一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遵旨察访干碍藏书情形折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初七日广西巡抚臣熊学鹏跪奏,为恭折覆奏事。准大学士兼两广总督李侍尧札称,大学士于敏中字寄,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五日奉上谕:前曾谕令各督抚采访遗书,汇

  • 十国春秋卷七十九·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吴越三文穆王世家文穆王名元瓘字明寳初名传瓘及袭位更今名武肃王第七子也母陈氏唐光启三年冬十一月十有二日生传瓘于杭州东院先是有僧持玉羊大可数寸献武肃王且曰得此当生贵儿传瓘果以嵗丁未生焉干宁元年

  • 书介庵王公奏稿后·王恕

    往在宪宗朝闻三原王公为南京部台章奏迭至奉防施行者固巳録之有司播之四方其留中不报者世莫得而也公既为今天子简用复起为吏部有其家所藏奏稿者盖自为评事为知府为布政凡所尝陈奏举劾者皆在焉观其剖析事理论法防狱

  • 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司马迁

    魏豹者,故魏诸公子也。其兄魏咎,【索隐】:案:彭越传云“魏豹,魏王咎从弟,真魏後也”。故魏时封为宁陵君。【索隐】:案:晋灼云“宁陵,梁国县也,即今宁陵是”。秦灭魏,迁咎为家人。陈胜之起王也,【正义】:王,于放反。咎往从之。陈王

  • 南史识小录卷七·沈名荪

    钦定四库全书南史识小録卷七    钱塘沈名荪秀水朱昆田同辑梁宗室诸王列传墟王【萧道赐以礼让称居乡有争讼者专赖平之又周其疾急乡里号曰丨丨】符如火【吴平侯景监扬州符教严整有田舍姥诉得符还至县县吏未即发姥语

  • 第二章 居处、舟车、饮食、衣服及其他之乐·梁启超

      居处之乐:大同之世,人人皆居于公所,不须建室,其工室外则有大旅舍焉。当时旅舍之大,有百千万之室,备作数等,以待客之有贫富者。其下室亦复珠玑金碧,光彩陆离,花草虫鱼,点缀幽雅;若其上室,则腾天架空,吞云吸气,五色晶璃,云窗雾槛,

  • 嘉言录重排序·印光

    净土法门, 理极高深, 事甚简易。由兹天姿聪敏, 知见超特者, 每每视作愚夫愚妇之事, 而不肯修持。岂知其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上成佛道, 下化众生, 成始成终之究竟法门乎?彼以愚夫愚妇能修, 遂并法门而藐视

  •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四上·智顗

    ○从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下。广明开三显一。凡七品半文为三。一为上根人法说。二为中根人譬说。三为下根人宿世因缘说。亦名理事行。例如大品亦为三根(云云)。今以十义料拣。一有通有别。二有声闻无

  • 元故宫遗录·萧洵

    明初江西吉安人萧洵著,其生卒年不祥,明洪武时为工部郎中,后任浙江长兴县令,此书为他在洪武初年任职工部郎中时奉命拆毁元故宫的私人记录。

  • 阴证略例·王好古

    内科著作。元王好古撰。一卷。好古字进之,号海藏。赵州 (今河北赵县)人。通经史,好医方,先学医于张元素,后师李东垣,官本州教授。撰有《医垒元戎》、《汤液本草》、《此事难知》等。认为“伤寒,人之大疾也。其候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