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

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尔时毗卢遮那如来。于大三摩地门大精舍。与大比丘众八万九千人俱。皆是大阿罗汉。慧善具足所作皆办。其名曰神力智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神通自在王菩萨净光无垢陀罗尼菩萨。大力普闻菩萨大庄严力菩萨。无量光菩萨慧善慧普光王菩萨。如是等大菩萨声闻大众。往诣佛所白言世尊。无量寿国九品净识三摩地。是即诸佛境界如来所居。三世诸佛从是成正觉。具足三明增长福慧。其九品境界。上品上生真色地。上品中生无垢地。上品下生离垢地。中品上生善觉地。中品中生明力地中品下生无漏地。下品上生真觉地。下品中生贤觉地。下品下生乐门地。是名曰九品净识真如境。是内坐十二大曼陀罗大圆镜智宝像。其名曰一切三达无量光佛。遍觉三明无边光佛。智道三明无碍光佛。六真理智三明无对光佛。色善三明光炎王光佛。一觉三明清净光佛。普门三明欢喜光佛。入慧三明智慧光佛。光色三明不断光佛。明达三明难思光佛。五德三明无称光佛。智力三明超日月光佛。如是诸佛如来是真色具足。一切三世如来悲相所依。若有众生欲往生如是九品净土。奉视十二圆妙。日夜三时称如是九品净土名。赞十二光佛号。即永出三界火宅。定生真如。离有漏永入无漏。若人欲入如是三摩地境。具足佛慧净心洁身。观念大三摩耶实相真言。咒曰。

唵阿密[口*栗]哆帝济伽蓝吽

善男子如是真言梵咒。此坐一切十方三世诸佛如来究竟理智。十二空愿根本。若我弟子欲利乐三界饶益人天。书写此经受持读诵者增长福乐。增益智慧才增长寿命色力。消除业障消灭万病。增长悲爱无不具足色善。何况至心书写读诵者。度三世无生变三界火宅。所诵得往生极乐界会九品净土。尔时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九品往生阿弥陀经

建久四年四月八日。于梅尾山。以劝修寺慈尊院阿阇梨御房御本书写校讫 宽超之本 享和改元秋八月。请求智山慈顺僧正御本令写。便校以印版。瑜师阿弥陀大心抄云。此大心咒。出无量寿轨并九品往生经。又云。轨说大心咒胜能云。乃至九品往生经说同之。住心论愚草云。九品往生阿弥陀经云。此是阿弥陀如来根本大咒真言。才诵一遍者。则身中十恶五无间罪。一切业障皆悉消灭云云。然此本唯有小咒。无大咒说。定知脱大咒文。有文中不隐畅。读者应知。更待全本。

丰山长谷抖擞 快道 志

一挍加笔毕慈顺

猜你喜欢
  第十一卷·知礼
  卷中·其白德富
  目录·投子义青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七卷·慧远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六·澄观
  卷十二·彭绍升
  卷二十八·赞宁
  卷二百三十·佚名
  答九莲寺学生问(三则)·太虚
  佛说法华三昧经·佚名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卷下·佚名
  兜调经全文·佚名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 第二卷·宗泐
  佛说禅行三十七品经·佚名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林季仲·唐圭璋

      季仲字懿成,永嘉人。宣和三年(1121)上舍。绍兴三年(1133),秘书郎,四年(1134),祠部员外郎。七年(1137),直龙图阁知泉州。八年(1138),知婺州。有竹轩杂著,自永乐大典辑出。   倾杯乐   宠庆主人寿,代作   璧月初圆,彩云轻护,散雪

  • 论尾声第三十三·王骥德

      尾声以结朿一篇之曲,须是愈着精神,末句更得一极俊语收之,方妙。凡北曲煞尾,定佳。作南曲者,只是潦草收场,徒取完局,所以戏曲中绝无佳者,以不知此窍故耳。各宫调尾声,或平煞,或仄煞,各有定格,词隐虽胪列谱中,然只是检旧曲订出。

  • 后志·杨基

    眉庵集後志眉庵杨先生孟载吾苏之吴邑人家天平山南赤山之下自幼敏悟絶人日记数千言弱冠工文词议论古昔亦数万言谓之论鉴尝挈以试仪曹值元季兵兴弗果就职当时文章大家若饶参政介之周左丞伯温见皆奇之会稽杨廉夫以诗伯一

  • 第十回 讽大廷徙戎著论 诱小吏侍宴肆淫·蔡东藩

      却说晋廷闻周处战死,明知为梁王所陷,所有权臣贵戚,反私相庆幸,没一人为处呼冤,就是张华陈准等人,亦不敢纠劾梁王,不过奏陈周处忠勇,应该优恤。有诏赠处为平西将军,赐钱百万,葬地一顷,又拨给王家近田,赡养处母,便算了事。转眼

  • 一百二十九 江宁织造曹寅奏谢刊刻全唐诗得列衔名摺·佚名

    康熙五十年三月初十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臣于康熙四十四年奉旨命臣校刊全唐诗,久经告竣进呈,此皆皇上圣心独运,定为必传之书,臣同诸官不过较字督工。令准翰林咨,奉圣谕并钞列臣等街名,刊刻款式到臣,谨遵旨补

  • 卷五十五·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五十五      宋 苏辙 撰吕不韦列传第三十二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号曰华阳夫

  • 卷五十二 窦田灌韩传 第二十二·班固

    (窦婴,田蚡,灌夫,韩安国)【原文】窦婴字王孙,孝文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也。喜宾客。孝文时为吴相,病免。孝景即位,为詹事。帝弟梁孝王,母窦太后爱之。孝王朝,因燕昆弟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上从容曰:“千秋万岁后传王。”太

  • 卷四十七·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四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高宗时中书舍人胡安国上时政论曰臣闻保国必先定计定计必先建都建都择地必先设险设险分土必先遵制制国以守必先恤民

  • 晋纪四 世祖武皇帝下太康十年(己酉、289)·司马光

    晋纪四 晋武帝太康十年(己酉,公元289年) [1]夏,四月,太庙成;乙巳,袷祭;大赦。 [1]夏季,四月,太庙建成。乙巳(十一日),集中远近祖先进行合祭。大赦天下罪人。 [2]慕容遣使请降;五月,诏拜鲜卑都督。谒见何龛,以士大夫礼,巾衣到门;龛严兵以

  • 纲鉴易知录卷三三·吴楚材

    东晋纪哀皇帝纲 壬戌,哀皇帝隆和元年,春二月,燕吕护攻洛阳,桓温遣兵救之。秋七月,燕师引还。目 吕护攻洛阳,守将陈祐告急。桓温遣庾希、竟陵太守邓遐,帅舟师三千人助祐守之。因上疏请迁都洛阳,自永嘉之乱播流江表者,一切北徙

  • 郭泰祺·周诒春

    郭泰祺 字复初。年二十八岁。生于湖北武穴。本籍通信处。湖北武穴陆万和转。已婚。光緖三十年。以官费游美。入某预备学校。光緖三十三年。入威立士登学校。光緖三十四年。入本薛文尼大学。习政治学。宣统三年。得学

  • 大学衍义卷六·真德秀

    格物致知之要一明道术天理人伦之正【兼言五者大伦】大学【礼记篇名】爲人君止于仁爲人臣止于敬爲人子止于孝爲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臣按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爲人君爲人臣以至与国人交各有所当止止云者必至于是而不

  • 卷二十·蔡卞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名物觧卷二十宋 蔡 卞 集觧杂觧庙制  诗序统觧庙制臣等谨案周礼夏后氏世室堂脩二七广四脩一五室三四歩四三尺殷人重屋堂脩七寻崇三尺四阿重屋周人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郑氏

  • 卷十七·王鸿绪

    <经部,诗类,钦定诗经传说汇纂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诗经传说彚纂卷十七大雅三集传说见小雅集说【朱子曰大雅非圣贤不能为平易明白正大光明○熊氏禾曰案小雅集传云正大雅会朝之乐受厘陈戒之辞文王大明緜三篇国语皆以为两君

  • 卷十 舅甥/舅姑/妇妾/乳母·司马光

    嘴里含饭,救活外甥【原文】秦康公之母,晋献公之女。文公遭骊姬之难,未反而秦姬卒。穆公纳文公。康公时为太子,赠送文公于渭之阳,念母之不见也,曰:“我见舅氏,如母存焉!”故作渭阳之诗。【译述】秦康公的母亲是晋献公的女儿。文

  •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八·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礼三宝品第五十(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礼拜如来神寺者。当行十一法礼如来寺。云何为十一。兴勇猛意。有所堪故。意不错乱。恒一心

  •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杨显之

    全名《临江驿潇湘夜雨》,也称《临江驿潇湘秋夜雨》、《潇湘雨》。杂剧剧本。四折。元杨显之撰。刊行于明代。剧作描写一对夫妇悲欢离合,对得官弃妻的崔通多有鞭笞,同情女性苦难。崔通自私、嫌贫爱富、忘恩负义,与翠鸾

  • 大方广佛华严经愿行观门骨目·湛然

    简称《华严经骨目》、《骨目》。佛教著述。唐湛然撰。二卷。讲解“八十华严”各品的主要内容。不分门类,按各品顺序逐一解说,“略摄纲要,用拟观本”。见载于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