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纲鉴易知录卷三三

东晋纪

哀皇帝

纲 壬戌,哀皇帝隆和元年,春二月,燕吕护攻洛阳,桓温遣兵救之。秋七月,燕师引还。

目 吕护攻洛阳,守将陈祐告急。桓温遣庾希、竟陵太守邓遐,帅舟师三千人助祐守之。因上疏请迁都洛阳,自永嘉之乱播流江表者,一切北徙,以实河南。朝廷畏温,不敢为异。著作郎孙绰上疏曰:“昔中宗龙飞,非惟信顺协于天人,实赖万里长江画而守之耳。丧乱已来,六十余年,河、洛丘墟,函夏萧条。士民播流江表,已经数世,存者老子长孙,亡者丘陇成行,虽北风之思,感其素心,目前之哀,实为交切。温今此举,诚为远图,而百姓震骇,岂不以反旧之乐赊,而趋死之忧促哉!臣愚以为宜遣将帅有威名、资实者,先镇洛阳,扫平凉、许,清壹河南。运漕之路既通,开垦之积已丰,豺狼远窜,中夏小康,然后可徐议迁徙耳。奈何舍百胜之长理,举天下而一掷哉!”绰,少慕高尚,尝著遂初赋以见志。温见绰表,不悦,曰:“致意兴公,何不寻君遂初赋,而知人家国事邪!”

时朝廷忧惧,将遣侍中止温,王述曰:“温欲以虚声威朝廷耳,非实事也;但从之,自无所至。”诏从其计,温果不行。温又议移洛阳钟簴,述曰:“永嘉不竞,暂都江左,方当荡平区宇,旋轸旧京。若不尔,宜改迁园陵,不应先事钟簴!”温乃止。七月,护退。

纲 癸亥,兴宁元年,夏五月,加桓温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

目 温以王坦之为长史,又以郄超为参军,王珣为主簿,每事必与二人谋之。府中为之语曰:“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珣与谢玄皆为温掾,温俱重之。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掾当作黑头公,皆未易才也。”

纲 凉张天锡弑其君玄靓而自立。

纲 甲子,二年,夏五月,以王述为尚书令。

目 述每受职,不为虚让,其所辞必于所不受。及为尚书令,子坦之白述:“故事当让。”述曰:“汝谓我不堪邪?”曰:“非也,但克让自美事耳。”述曰:“既谓堪之,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及也。”

纲 乙丑,三年,春正月,皇后王氏崩。

纲 大司马温移镇姑孰。以弟豁监荆、扬等州军事。

纲 三月,帝崩,琅邪王奕即位。

目 帝崩,无嗣,皇太后诏以奕承大统。

纲 燕陷洛阳,将军沈劲死之。

目 燕太宰恪及吴王垂共攻洛阳,克之。执沈劲。劲神气自若,恪将宥之,将军慕舆虔曰:“劲虽奇士,观其志度,终不为人用。”遂杀之。

纲 葬安平陵。

纲 秋七月,立皇后庾氏。

帝奕

纲 丙寅,帝奕太和元年,夏五月,皇后庾氏崩。

纲 秋七月。葬孝皇后。

纲 冬十月,以会稽王昱为丞相,录尚书事,加殊礼。

目 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纲 丁卯,二年,春二月,燕太宰慕容恪卒。

目 恪疾病,燕王亲视之,问以后事。恪曰:“吴王垂文武兼资,管、萧之亚,若任以政,国家可安;不然,秦、晋必有窥窬之计。”言终而卒。

纲 己巳,四年,夏四月,大司马温帅师伐燕,秦人救之。秋九月,温及燕人战于枋头,不利而还。袁真以寿春叛,降于燕。

目 桓温请与徐、兖刺史郄愔,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等伐燕。夏,帅步骑五万发姑孰。七月,温至枋头。燕主遣乐嵩请救于秦,许赂虎牢以西之地。秦主坚遣苟池、邓羌帅步骑二万以救燕。九月,燕范阳王德使慕容宙帅骑一千为前锋,与晋兵遇,宙使二百骑挑战,分余骑为三伏。挑战者兵未交而走,晋兵追之,宙帅伏击之,晋兵死者甚众。温战数不利,粮储复竭,又闻秦兵将至,奔还。燕吴王垂帅八千骑追之,及于襄邑。德先帅劲骑伏于东涧中,与垂夹击温,大破之,斩首三万级。秦苟池邀击温于谯,又破之。

温收散卒,屯于山阳。深耻丧败,乃归罪袁真,奏免为庶人。真不伏,表温罪状,朝廷不报,遂据寿春叛降燕。

纲 燕遣郝晷、梁琛如秦。

目 秦、燕既结好,燕使郝晷,梁琛相继如秦。晷与王猛有旧,猛接以平生,问晷东方之事。晷知燕将亡,阴欲自托,颇泄其实。琛至长安,秦王坚方畋于万年,欲引见琛,琛曰:“秦使至燕,燕之君臣朝服备礼,洒扫宫庭,然后敢见。今秦王欲野见之,使臣不敢闻命!”尚书郎辛劲谓琛曰:“天子称乘舆,所至曰行在所,何常居之有!又春秋亦有遇礼,何为不可乎!”琛曰:“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行曰乘舆,止曰行在。今海县裂,天光分曜,安得以是为言哉!礼‘不期而见曰遇’,盖因事权行,其礼简略,岂平居容与之所为哉!客使单行,诚势屈于主人;然苟不以礼,亦不敢从也。”坚乃为设行宫,百僚陪位,然后延之。

琛从兄奕为秦尚书郎,坚使典客,馆琛于奕舍。琛曰:“昔诸葛瑾为吴聘蜀,与诸葛亮惟公朝相见,退无私面,今使之即安私室,所不敢也。”奕数问琛东事。琛曰:“兄弟本心,各有所在。欲言其美,恐非所欲闻;欲言其恶,又非使臣之所得论也。”

坚使太子延琛相见。秦人欲使琛拜,先讽之曰:“邻国之君,犹其君也;邻国之储君,亦何以异乎!”琛曰:“天子之子,尚不敢臣其父之臣,况他国之臣乎!礼有往来,情岂忘恭,但恐降屈为烦耳。”乃不果拜。王猛劝坚留琛,坚不许。

纲 冬十一月,燕慕容垂出奔秦,秦以为冠军将军。

目 吴王垂自襄邑还邺,威名益振,太傅评忌之。垂奏将士功赏,皆抑而不行。太后可足浑氏素恶垂,与评谋诛之。太宰恪之子楷及垂舅兰建知之,以告垂,垂乃与段夫人及令、宝、农、隆、楷、建及郎中令高弼俱奔秦。

初,秦王坚闻恪卒,阴有图燕之志,惮垂不敢发。及闻垂至,大喜,郊迎,执手曰:“天生贤杰,必相与共成大功,此自然之数也。要当与卿共定天下,然后还卿本邦,世封幽州,不亦美乎!”坚复爱令及楷之才,皆厚礼之,王猛曰:“垂父子,譬如龙虎,非可驯之物,若借以风云,将不可复制,不如早除之。”坚曰:“吾方收揽英雄以清四海,奈何杀之!且其始来,吾已推诚纳之矣;匹夫犹不弃言,况万乘乎!”乃以垂为冠军将军。

纲 秦遣王猛等伐燕,十二月,取洛阳。

目 初,燕人许割虎牢以西赂秦。晋兵既退,燕人谓曰:“行人失辞。有国有家者,分灾救患,理之常也。”秦王坚大怒,遣猛及将军梁成、邓羌帅步骑三万伐之。攻洛阳,洛阳降。

纲 大司马温徙镇广陵。

目 温发徐、兖州民,筑广陵城,徙镇之。时征役既频,加之疫疠,死者十四五,百姓嗟怨。秘书监孙盛作晋春秋,直书时事。温见之,怒,谓盛子曰:“枋头诚为失利,何至乃如尊君所言!若此史遂行,自是关君门户事!”其子遽拜谢,请改之。时盛年老家居,性方严,有轨度,子孙虽班白,待之愈峻。至是诸子号泣稽颡,请为百口计。盛大怒,不许;诸子遂私改之。

纲 庚午,五年,春正月,慕容令自秦奔燕。

目 王猛之发长安也,请慕容令参其军事,以为乡导。将行,造慕容垂饮酒,从容谓曰:“今当远别,卿何以赠我?使我睹物思人。”垂脱佩刀赠之。猛至洛阳,赂垂所亲,使诈为垂使者。谓令曰:“吾父子来此,以逃死也。今王猛疾人如雠,秦主心亦难知。闻东朝比来悔寤,吾今还东,汝可速发。”令疑之,踌躇终日,又不可审覆。乃奔燕军。猛表令反状,垂惧而出走,及蓝田,为追骑所获。秦王坚劳之曰:“卿家国失和,委身投朕。贤子心不忘本,亦各其志,然燕之将亡,非令所能存,惜其徒入虎口耳。且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卿何为过惧而狼狈如是乎!”待之如旧。燕人以令叛而复还,疑为反间,徙之沙城。

纲 夏六月,秦王猛督诸军复伐燕。

纲 秋八月,秦克壶关。

目 王猛攻壶关。燕主命太傅评将中外精兵三十万以拒之,畏猛不敢进。猛克壶关,所过郡县皆望风降附,燕人大震。申胤叹曰:“邺必亡矣。然越得岁而吴伐之,卒受其祸。今福德在燕,秦虽得志,而燕之复建不过一纪耳。”

纲 九月,秦王猛入晋阳。冬十月,及燕慕容评战于潞川,败之,遂围邺。

目 猛入晋阳。评屯潞川,猛进兵与相持。遣将军徐成觇燕军,期以日中;及昏而返,猛将斩之。邓羌固请曰:“成,羌部将也,愿与效战以赎罪。”猛弗许。羌怒,还营,严鼓勒兵,将攻猛。猛赦之,羌诣猛谢。猛执其手曰:“吾试将军耳,将军于部将尚尔,况国家乎!”

燕主趣评使战。猛陈于渭源而誓之曰:“王景略受国厚恩,任兼内外,今与诸君深入贼地,当竭力致死,有进无退,共立大功,以报国家;受爵明君之朝,称觞父母之室,不亦美乎!”众皆踊跃,破釜弃粮,大呼竞进。猛望燕兵之众,谓邓羌曰:“今日非将军不能破勍敌,将军勉之!”羌曰:“若能以司隶见与者,公勿以为忧。”猛曰:“此非吾所及也。必以安定太守、万户侯相处。”羌不悦而退。俄而兵交,猛召羌,羌寝弗应。猛驰就许之,羌乃大饮帐中,与张蚝、徐成等跨马运矛,驰赴燕陈,出入数四,旁若无人,所杀伤数百。及日中,燕兵大败,俘斩五万余人,乘胜追击,所杀及降又十余万。评单骑走还邺。

秦兵长驱围邺。号令严明,军无私犯,法简政宽,燕民各安其业,更相谓曰:“不图今日复见太原王!”猛闻之叹曰:“慕容玄恭可谓古之遗爱矣!”设太牢以祭之。

纲 十一月,秦王坚入邺,执燕主。以王猛为冀州牧,都督关东六州军事。

目 秦王坚留李威辅太子,自帅精锐十万赴邺。燕主与慕容评等奔龙城。坚入邺宫,使将军郭庆追,及于高阳,执以诣坚。坚诘其不降之状,对曰:“狐死首丘,欲归死于先人坟墓耳。”坚哀而释之,令还宫,帅文武出降。

评之败也,疑梁琛知秦谋,收系狱。至是,坚召释之,谓曰:“卿不能见几而作,反为身祸,可谓智乎?”对曰:“臣闻‘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如臣愚暗,实所不及。然为臣莫如忠,为子莫如孝,是以烈士临危不改,见死不避,以徇君亲。彼知几者,心达安危,身择去就,不顾家国,臣虽知之,尚不忍为,况非所及邪!”

坚以猛为使持节、都督关东六州诸军事、冀州牧,镇邺。

纲 十二月,秦迁故燕主及鲜卑四万户于长安。

目 猛表留梁琛为主簿。他日,与僚属宴,语及燕吏,猛曰:“人心不同,昔梁君专美本朝,郝君微说国弊。”参军冯诞曰:“敢问取臣之道何先?”猛曰:“郝君知几为先。”诞曰:“然则明公赏丁公而诛季布也。”猛大笑。

秦封为新兴侯,以评为给事中,皇甫真为奉车都尉。燕故太史黄泓叹曰:“燕必中兴,其在吴王乎!恨吾老不及见耳!”

太宗简文皇帝

纲 辛未,太宗简文皇帝咸安元年,春正月,大司马温拔寿春,获袁瑾,斩之。

纲 秦徙关东豪杰及杂夷十五万户于关中。

纲 凉州张天锡称藩于秦。

纲 冬十一月,大司马温入朝。废帝为东海王,迎会稽王昱入即位。

目 温恃其材略位望,阴蓄不臣之志,尝抚枕叹曰:“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温欲先立功河朔,以收时望,还受九锡。及枋头之败,威名顿挫。既克寿春,谓郄超曰:“足以雪枋头之耻乎?”超曰:“未也。”久之,超就温宿,中夜,谓曰:“明公不为伊、霍之事,无以立大威权,镇压四海。”温遂与定议。以帝素谨无过,而床笫易诬,乃扬言“帝早有痿疾,嬖人朱灵宝等,参侍内寝,二美人生三男,将移皇基”,人莫能审其虚实。温乃诣建康,讽褚太后,请废帝而立会稽王昱,并作令草呈之太后。温集百官于朝堂,于是宣太后令,废帝为东海王,温帅百官迎昱即帝位。侍中谢安见温遥拜。温惊曰:“安石,卿何事乃尔?”安曰:“未有君拜于前,臣揖于后。”温遂还姑孰。

秦王坚闻温废立,谓群臣曰:“温前败灞上,后败枋头,不能思愆自贬以谢百姓,方更废君以自说,六十之叟,举动如此,将何以容于四海乎!谚曰‘怒其室而作色于父’,温之谓矣。”

纲 十二月,降封东海王为海西县公。

目 大司马温奏:“废放之人,不可以临黎元。东海王宜依昌邑故事。”太后诏封海西县公。

温威震内外,帝虽处尊位,拱默而已。帝美风仪,善容止,留心典籍,凝尘满席,湛如也,虽神识恬畅,然无济世大略,谢安以为惠帝之流,但清谈差胜耳。

郄超以温故,朝中皆畏事之。谢安尝与左卫将军王坦之共诣超,日旰未得前,坦之欲去,安曰:“独不能为性命忍须臾邪?”

纲 壬申,二年,夏四月,迁海西公于吴县。

纲 六月,秦以王猛为丞相,苻融为冀州牧。

纲 秋七月,帝崩,太子昌明即位。

目 帝不豫,急召大司马温入辅,温辞不至。诏立皇子昌明为皇太子,生十年矣。遗诏:“温依周公居摄故事。”又曰:“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侍中王坦之持诏入,于帝前毁之。帝乃使改诏曰:“家国事一禀大司马,如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是日,帝崩。群臣曰:“当须大司马处分。”王彪之正色曰:“天子崩,太子代立,大司马何容得异!”朝议乃定。太子即位。

温望简文临终禅位,不尔便当居摄。既不副所望,与弟冲书曰:“遗诏使吾依武侯、王公故事耳。”疑王坦之、谢安所为,心衔之。

纲 八月,秦加王猛都督中外诸军事。

目 猛至长安,复加都督中外诸军事。辞章三四上,秦王坚不许。猛为相,刚明清肃,善恶著白,放黜尸素,显拔幽滞,劝课农桑,练习军旅,官必当才,刑必当罪。由是国富兵强,战无不克,秦国大治。阳平公融,尝坐擅起学舍,为有司所纠,问申绍:“谁可使者?”绍曰:“燕尚书郎高泰,清辩有胆智,可使也。”使至长安,见猛曰:“昔鲁僖公以泮宫发颂,齐宣王以稷下垂声,今阳平公开建学宫,乃烦有司举劾。明公惩劝如此,下吏何所逃罪乎!”猛曰:“是吾过也。”事遂释。猛因叹曰:“高子伯岂阳平所宜吏乎!”言于秦王坚,以为尚书郎;固请还州,许之。

纲 冬十月,葬高平陵。

烈宗孝武皇帝

纲 癸酉,烈宗孝宗皇帝宁康元年,春二月,大司马温来朝。

目 桓温来朝,诏吏部尚书谢安、侍中王坦之迎于新亭。时都下恟恟,云欲诛王、谢,因移晋祚。坦之甚惧,安神色不变,曰:“晋祚存亡,决于此行。”温既至,百官拜于道侧。温大陈兵卫,延见朝士;坦之流汗沾衣,倒执手版。安从容就席,谓温曰:“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邪!”温笑曰:“正自不能不尔。”遂命撤之,与安笑语移日。郄超卧帐中听其言,风动帐开,安笑曰:“郄生可谓入幕之宾矣。”时天子幼弱,外有强臣,安与坦之尽忠辅卫,卒安晋室。三月,温有疾,还姑孰。

纲 秋七月,大司马温卒,以桓冲都督扬、豫、江州军事。

目 初,温疾笃,讽朝廷求九锡,屡使人趣之。谢安、王坦之故缓其事。温以世子熙才弱,使冲领其众。温卒,熙及弟济谋杀冲,冲徙之长沙。称温遗命,以少子玄为嗣,时方五岁,袭封南郡公。冲既代温居任,尽忠王室,或劝诛除时望,冲不从。

纲 皇太后临朝摄政。以王彪之为尚书令、谢安为仆射。

纲 冬,秦寇梁、益,陷之。

目 秦王坚使王统、朱肜出汉川,毛当、徐成出剑门,以寇梁、益;梁州刺史杨亮拒之。战败,肜遂拔汉中。徐成亦克剑门。杨安进攻梓潼,太守周虓固守涪城,遣步骑送母、妻趣江陵,肜邀而获之,虓遂降。十一月,秦取二州。坚欲以周虓为尚书郎,虓曰:“蒙晋厚恩,但老母见获,失节于此。母子获全,秦之惠也。虽公侯之贵,不以为荣。”遂不仕。

纲 以王坦之为中书令,领丹阳尹。

纲 彗星见。

目 彗星出于尾、箕,长十余丈,经太微,扫东井;自四月见,及冬不灭。秦太史令张孟言:“尾、箕,燕分;东井,秦分也。今彗起尾、箕而扫东井,十年之后,燕当灭秦;二十年之后,代当灭燕。慕容氏布列朝廷,臣窃忧之,宜翦其魁杰以消天变。”坚不听。

纲 甲戌,二年,春二月,以王坦之都督徐、兖等州军事。诏谢安总中书。

目 安好声律,期功之惨,不废丝竹,士大夫效之,遂以成俗。坦之屡书苦谏曰:“天下之宝,当为天下惜之。”安不能从。又尝与王羲之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羲之谓曰:“夏禹勤土,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思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世所宜。”安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

纲 乙亥,三年,夏五月,徐、兖都督蓝田侯王坦之卒。

纲 以桓冲为徐州刺史,谢安领扬州刺史。

目 冲以安素有重望,以扬州让之,自求外出。桓氏族党莫不苦谏,冲处之澹然。

纲 秋七月,秦丞相清河侯王猛卒。

目 猛寝疾,上疏曰:“臣闻报德莫如尽言。夫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古先哲王,知功业之不易,战战兢兢,如临深谷。伏惟陛下,追踪前圣,天下幸甚。”坚览之悲恸。七月,坚亲至猛第视疾,访以后事。猛曰:“晋虽僻处江南,然正朔相承,上下安和,臣没之后,愿勿以晋为图。鲜卑、西羌,我之仇敌,终为人患,宜渐除之。”言终而卒。坚谓太子宏曰:“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邪,何夺吾景略之速也?”

纲 八月,立皇后王氏。

纲 九月,以徐邈为中书舍人。

纲 丙子,太元元年,春正月朔,帝冠;太后归政。以谢安为中书监,录尚书事。

纲 秋七月,秦遣兵击凉州。八月,败其兵,凉将掌据死之,张天锡降。

纲 冬十一月,秦遣兵击代,败之。十二月,代寔君弑其君什翼犍;秦讨杀之,遂分代为二部。

目 匈奴刘卫辰为代所逼,求救于秦。秦王坚遣行唐公洛、邓羌、朱肜等将兵击之,以卫辰为乡导。代王什翼犍使南部大人刘库仁将兵拒战,大败。什翼犍奔阴山之北,闻秦兵稍退,复还云中。

初,什翼犍世子寔早卒,寔子珪尚幼,慕容妃诸子皆长,继嗣未定。庶长子寔君遂杀诸弟,并弑什翼犍,秦兵趋云中,部众逃溃,国中大乱。珪母贺氏,以珪走依贺纳。

秦王坚召代长史燕凤,问代乱故,凤具以对。坚曰:“天下之恶一也。”乃执寔君,至长安,车裂之。坚欲迁珪于长安,凤固请曰:“代王遗孙冲幼,莫相统摄。库仁勇而有智,卫辰狡猾多变,皆不可独任。宜分诸部为二,令此两人统之;两人素有深雠,而势莫敢先发。俟其孙稍长,立之,是陛下有存亡继绝之德于代,使其子孙永为不侵不叛之臣,此安边之良策也。”坚从之。分代为二部,自河以东属库仁,自河以西属卫辰,使统其众。贺氏以珪依库仁。库仁招抚离散,恩信甚著,奉事拓跋珪恩勤周备,不以废兴易意,常谓诸子曰:“此儿有高天下之志,必能恢隆祖业,汝曹当谨遇之。”

纲 丁丑,二年,冬十月,以桓冲都督江、荆等州军事,谢玄监江北军事。

目 时朝廷方以秦寇为忧,诏求文武良将可镇御北方者,谢安以兄子玄应诏。郄超闻之,叹曰:“安之明,乃能违众举亲,玄之才,足以不负所举。”众咸以为不然。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未尝不得其任,是以知之。”玄镇广陵,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以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时号“北府兵”,敌人畏之。

纲 散骑常侍王彪之卒。

目 初,谢安欲增修宫室,彪之曰:“今寇敌方强,岂可大兴功役,劳扰百姓邪!”安曰:“宫室弊陋,后世谓人无能。”彪之曰:“凡任天下之重者,当保国宁家,缉熙政事,乃以修室屋为能邪!”安不能夺,故终彪之之世,无所营造。

纲 临海太守郄超卒。

目 初,超党于桓氏,以父愔忠于王室,不令知之。及病甚,出一箱书授门生曰:“公年尊,我死之后,若以哀惋害寝食者,可呈此;不尔即焚之。”超卒,愔果成疾,门生呈箱,皆与桓温往反密计。愔大怒曰:“小子死已晚矣!”遂不复哭。

纲 戊寅,三年,秋九月,秦王坚宴群臣。

目 秦王坚与群臣饮酒,以极醉为限。赵整作酒歌曰:“地列酒泉,天垂酒池,杜康妙识,仪狄先知。纣丧殷邦,桀倾夏国,由此言之,前危后则。”坚大悦,命整书之以为酒戒,自是宴群臣,礼饮而已。

纲 己卯,四年,春二月,秦陷襄阳,执刺史朱序以归。

纲 夏四月,秦陷魏兴,太守吉挹死之。

目 秦韦钟拔魏兴,吉挹引刀欲自杀,左右夺其刀;会秦人至,执之,挹不言不食而死。秦王坚叹曰:“周孟威不屈于前,丁彦远洁己于后,吉祖冲闭口而死,何晋氏之多忠臣也!”

纲 庚辰,五年,秋九月,皇后王氏崩。冬十一月,葬定皇后。

纲 辛巳,六年,春正月,立佛精舍于内殿。

纲 壬午,七年,冬十月,秦会群臣于太极殿。

目 秦王坚会群臣于太极殿,议曰:“今四方略定,唯东南一隅,未沾王化。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欲自将讨之,何如?”左仆射权翼曰:“今晋虽微弱,未有大恶;谢安、桓冲,皆江表伟人,君臣辑睦,未可图也!”太子左卫率石越曰:“今福德在吴,伐之必有天殃。且彼处长江之险,民为之用,殆未可也!”坚曰:“天道幽远,未易可知。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乎!”于是群臣各言利害,久之,不决。坚曰:“此所谓筑室道旁,无时可成,吾当内断于心耳。”群臣皆出,独留阳平公融,问之。对曰:“今伐晋有三难:天道不顺;晋国无衅;我数战兵疲,民有畏敌之心。群臣言晋不可伐者,皆忠臣也。”坚作色曰:“汝亦如此,吾复何望!”融泣曰:“晋未可灭,昭然甚明。且臣之所忧,不止于此。陛下宠育鲜卑、羌、羯,布满畿甸,太子独与弱卒留守京师,臣惧变生肘腋,不可悔也。王景略一时英杰,陛下尝比之诸葛武侯,独不记其临没之言乎!”坚不听。曰:“以吾击晋,犹疾风之扫秋叶,而内外皆言不可,何也?”冠军慕容垂独言于坚曰:“陛下神武,威加海外,而蕞尔江南,独违王命,岂可复留之以遗子孙哉!诗云:‘谋夫孔多,是用不集。’陛下断自圣心足矣。”坚大悦曰:“与吾共定天下者,独卿而已。”坚锐意欲取江东,寝不能旦。

纲 秦大熟。

纲 癸未,八年,秋八月,秦王坚大举入寇。诏征讨都督谢石、冠军将军谢玄等帅师拒之。

目 秦王坚下诏大举,遣阳平公融督张蚝、慕容垂等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以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

慕容绍言于垂曰:“主上骄矜已甚,叔父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坚遂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九月,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口。

诏以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与将军谢琰、桓伊、胡彬等督众八万拒之。

时都下震恐。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别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至夜乃还。

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骑三千入援;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宜留以防西藩。”冲叹曰:“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

纲 以琅邪王道子录尚书六条事。

纲 冬十一月,谢石、谢玄等大破秦兵于肥水,杀其大将苻融,秦王坚走还长安。

目 秦阳平公融等攻寿阳,克之。梁成等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兵,谢石、谢玄等惮不敢进。坚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遣朱序来说石等:“不如速降。”序私谓石等曰:“若秦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十一月,玄遣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斩之;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崩溃,赴淮死者万五千人。于是石等水陆继进。坚与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陈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秦兵逼肥水而陈。玄使谓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小却,使我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使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玄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小却,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序因与张天锡皆来奔。复取寿阳。

坚中流矢,单骑走至淮北。是时,惟慕容垂所将三万人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世子宝言于垂曰:“此时不可失,愿不以意气微恩忘社稷之重!”垂曰:“彼以赤心投我,若之何害之!天苟弃之,何患不亡。不若保护其危以报德,徐俟其衅而图之,既不负宿心,且可以义取天下。”慕容德曰:“此为报仇,非负宿心也。”垂曰:“吾昔为太傅所不容,置身无所,秦王以国士遇我,后复为王猛所卖,秦王独能明之,此恩何可忘也!若氐运必穷,吾当怀集关东,以复先业耳。”悉以兵授坚。

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坚收集离散,比至洛阳,众十余万,慕容农谓垂曰:“尊不迫人于险,其义声足以感动天地。夫取果于未熟与自落,不过晚旬日之间,然其难易美恶,相去远矣!”垂善其言。行至渑池,言于坚曰:“北鄙闻王师不利,轻相煽动,臣请奉诏书以镇慰之。”坚许之。权翼谏曰:“垂勇略过人,世豪东夏。譬如养鹰,饥则附人,每闻风飙之起,常有凌霄之志,正宜谨其绦笼,岂可解纵,任所欲哉!”坚曰:“卿言是也。然朕已许之,匹夫犹不食言,况万乘乎!若天命有废兴,固非智力所能移也。”翼曰:“陛下重小信而轻社稷,臣见其往而不返,关东之乱,自此始矣。”坚不听。

坚至长安,哭阳平公融而后入。

纲 以谢石为尚书令。进谢玄号前将军;固让不受。

纲 丁零翟斌起兵攻洛阳,秦使慕容垂讨之。垂叛秦,与斌合。

目 慕容垂至安阳,长乐公丕馆垂于邺西。垂潜与燕故臣谋复燕祚,会丁零翟斌叛秦,谋攻洛阳,秦王坚驿书使垂讨之。石越言于丕曰:“垂有恢复旧业之心,今复资之以兵,此为虎傅翼也。”丕曰:“垂在此,常恐为肘腋之变,今远之于外,不犹愈乎!”乃以羸兵弊铠给之,又遣苻飞龙帅氐骑一千为之副。密戒飞龙曰:“垂为三军之帅,卿为谋垂之将,行矣,勉之!”垂留慕容农及楷、绍于邺,行至安阳,闻丕与飞龙谋,乃夜袭飞龙氏兵,尽杀之,以书遗秦王坚,言其故,而慕容凤等亦各帅部曲归翟斌。垂遣人告农等,使起兵。农等遂将数十骑,微服出邺,奔列人。

纲 甲申,九年,春正月,慕容垂自称燕王。大破秦兵,斩其将石越。

目 慕容凤劝翟斌奉垂为盟主,斌从之。垂至洛阳,斌劝垂称尊号。垂曰:“新兴侯,吾主也,当迎归反正耳。”垂以洛阳四面受敌,欲取邺而据之,乃引兵东至荥阳。群下固请上尊号,垂乃称燕王。封德为范阳王,楷为太原王,翟斌为河南王,帅众二十余万,长驱向邺。而农亦驱列人居民为卒,使赵秋说东夷、乌桓,各帅部众数千赴之,攻破馆陶,于是步骑云集,众至数万。

长乐公丕使石越讨之。农大败秦兵,斩越。秦人骚动,盗贼群起。垂至邺,改元。农引兵会垂。遂立世子宝为太子。

纲 二月,荆、江都督、丰城公桓冲卒。

目 冲闻谢玄等有功,自以失言,惭恨成疾而卒。

纲 燕王垂围邺。

纲 三月,以谢安为太保。

纲 燕慕容泓起兵华阴,慕容冲起兵平阳。秦遣苻睿击泓,败死。夏四月,叡司马姚苌起兵北地,自称秦王。

目 泓为秦北地长史,闻燕王垂攻邺,攻奔关东,收集鲜卑,还屯华阴,其众遂盛,自称雍州牧。

秦王坚谓权翼曰:“不用卿言,使鲜卑至此。关东之地,吾不复争,将若泓何?”乃使广平公熙镇蒲坂。征巨鹿公睿都督中外诸军事,配兵五万;以窦冲为长史,姚苌为司马,以讨泓。

平阳太守慕容冲亦起兵于平阳,进攻蒲坂;坚使窦冲讨之。泓闻秦兵且至,惧,帅众将奔关东。睿粗猛轻敌,欲驰兵邀之。姚苌谏曰:“鲜卑皆有思归之志,故起而为乱,宜驱令出关,不可遏也。夫执鼷鼠之尾,犹能反噬于人。但可鸣鼓随之,彼将奔败不暇矣。”睿弗从,与战,果败,见杀。苌遣其长史诣坚谢罪;坚怒,杀之。苌惧,奔渭北马牧,于是天水尹纬、尹详、南安庞演等,纠煽羌豪五万余家,推苌为盟主。苌自称秦王。进屯北地,羌、胡降者十余万。

纲 秦遣兵击慕容冲,破之;冲奔华阴。泓遂进逼长安。六月,崇德太后褚氏崩。

纲 燕诸将杀慕容泓,立冲为皇太弟。

纲 燕将军慕容麟拔常山、中山。慕容冲大破秦兵,遂据阿房城。

纲 秋七月,葬康献皇后。

纲 八月,燕王垂解邺围,趋新城。

纲 慕容冲进逼长安。

纲 冬十月,燕慕舆文杀刘库仁。

纲 十二月,秦杀其新兴侯慕容。

纲 燕王垂复围邺。谢玄遣刘牢之救之,且馈之粟。

猜你喜欢
  卷四十·毕沅
  卷一百九十三 嘉祐六年(辛丑,1061)·李焘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二十八·乾隆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八十·徐乾学
  卷之二十·佚名
  卷二百五十五·杨士奇
  卷二·王当
  一百九十六 苏州织造李煦奏采办布疋亏欠缘由并请仍派采办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纪昀
  一二五一 谕刘墉彭元瑞着各赏缎二疋余各赏缎一疋·佚名
  金佗稡编卷八·岳珂
  海瑞传·张廷玉
  吴成传·张廷玉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十三·佚名
  十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十九回 女将军出奇制胜 众番兵弃甲倒戈·萧晶玉

    却说梦鸾小姐正至督兵前进,探马来报:“探得番兵围困雁门关,四面水泄不通,大兵离城只有二十里之遥,乞令定夺。”小姐把手一摆,探子退去。小姐传令安营已毕,升坐中军帐,众将分班站立。小姐命白木柜推进中军,歇兵喂马,用

  • 第十八折 戮义·李玉

    [付扮刽子持刀上]寻常结果千条命,本分生涯一把刀。自家苏州府吴县刽子的便是,祖传行业,官役行刑。红罩甲,火焰浑身;绿飘巾,威风出众。一条青索子,时挂腰间;三尺雪霜刀,常拿手内。入监门,吆喝几声,无数囚徒都丧胆。唤出阱,精光跣剥,

  • 卷六百十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十四皮日休怀华阳润卿博士三首先生一向事虚皇天市坛西与世忘环堵养龟看气诀刀圭饵犬试仙方静探石脑衣裾润闲链松脂院落香闻道徵贤须有诏不知何日到良常冥心唯事

  • 卷二十·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二十平湖沈季友编明曹侍郎勲勲字允大号峩雪嘉善人崇祯戊辰会元授庻吉士官至礼部侍郎时门户角立勲负时望在讲筵每隠防正类侃侃言之乞养十年留都召起见时事难为规切相臣寻以母丧隠居东干自署东干

  • 吴主传第二·陈寿

    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江表传曰:坚为下邳丞时,权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坚异之,以为有贵象。及坚亡,策起事江东,权常随从。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始有知名,侔于父兄矣。每参同计谋,策甚奇之,自以为不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佚名

    天顺三年二月甲寅朔致书肃王赡焰曰今得长史郑立奏称甘州中获卫指挥佥事樊俊系洵阳王妃父其妻赵氏不时进入妃宫留宿数日方出又时常引领次女兰州卫指挥方钊之妻同入宫中不避嫌疑欲将樊俊调出外卫其言固为有理但樊俊先已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十三·佚名

    万历四十四年三月辛未朔 孝肃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官祭 裕陵○逮原任电白知县周玄暐下狱玄暐直隶昆山人罢官家居雄于赀而好讥议所著泾林续纪牵涉时事凡官司之莅其土者率加讦诋即事干宫禁亦书之会与邑令忤乡人乘

  • 第十一章 实业·吕思勉

    农工商三者,并称实业,而三者之中,农为尤要。必有农,然后工商之技,乃可得而施。中国从前称农为本业,工商为末业,若除去其轻视工商、几乎视为分利之意,而单就本末两字的本义立论,其见解是不错的。所以农业的发达,实在是人类划时

  • 卷五十四·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五十四萨克察氏球罗理右系有传古拉库      萨奇纳布勒图      夸哈纳以上俱附载乌尔答氏嘉浑       布晋泰以

  • 晋纪十七 显宗成皇帝中之上咸和七年(壬辰、332)·司马光

    晋纪十七 晋成帝咸和七年(壬辰,公元332年) [1]春,正月,辛未,大赦。 [1]春季,正月,辛未(十五日),东晋大赦天下。 [2]赵主勒大飨群臣,谓徐光曰:“朕可方自古何等主?”对曰:“陛下 神武谋略过于汉高,后世无可比者。”勒笑曰:“人岂不自知!

  • 卷九·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地名攷畧卷九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楚【下】沈【宣十二年战于邲沈尹将中军杜注沈或作寝寝县也今汝阴固始县 臣谨按此沈国之别邑也而楚取之以为重镇故沈尹见于春秋甚详时为沈尹者庄王之子公子贞也灵王时

  • 卷一百·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四十八昭公十七年考异足利本传故使穆子帅师献俘于文公公作宫谨按惟万厯与崇祯本同误 星孛天汉汉水祥也天作及宋板永懐堂同注鴡鸠王鸠也下鸠作鴡

  • 卷一百五十一·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五十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二十四昏礼蕙田案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夫昏礼万世之始也人道之本也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名焉壻曰昏妻曰姻谓壻以昏时而来妻则因之而去

  • 卷九十九·道世

    △杂要灾第九十九(此有十部)▲述意部第一夫神理无声,因言词以写意;言词无迹,缘文字以图音。故字为言蹄,言为理筌。音义合符,不可偏失。是以文字应用,弥纶宇宙。虽迹繁翰墨,而理契乎神。但以经论浩博,具录难周;记传纷纶,事有广略。

  • 论 王 阳 明·太虚

    ──十二年冬──第一章 缘起  第二章 阳明道学之来历  第一节 阳明道学之历程  第二节 阳明学与宋明儒学  第三节 阳明道学与佛之禅教律  第三章 阳明道学之宗纲  第一节 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

  • 万火归一·科塔萨尔

    《万火归一》是阿根廷文学大师胡利奥·科塔萨尔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由八个短篇组成,每一篇都是传世名篇。他优雅细密、玄妙迷人的文字能像上帝的手一样翻云覆雨,复制人类感觉与意识的质地,将你带入一个时空交错,如梦似

  • 太清修丹秘诀·佚名

    太清修丹袐诀,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书分三节,言内丹法:首为《采神灵砂修丹法》。其法先服美食药物补气,导引行气、漱咽津液以种砂,然后用白细瓷盆淘取金砂,密封贮之,然后依法服

  • 公孙龙子白话文·公孙龙

    又称《守白论》。战国末公孙龙作。《汉书·艺文志》列为名家。十四篇。西汉扬雄《法言》称“龙诡辞数万”。《隋书·经籍志》列为道家,称《守白论》。宋时仅存六篇。据明正统道藏本,次序为《迹府》、《白马论》、《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