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八种长养功德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归命一切佛。惟愿一切佛菩萨众摄受于我。即说伽陀颂曰。

  我今归命胜菩提  最上清净佛法众

  我发广大菩提心  自他利益皆成就

  忏除一切不善业  随喜无边众福蕴

  先当不食一日中  后修八众长养法

  当知八种长养法者。所谓八戒。弟子应于阿阇梨前二三重复。说是伽陀已。次复当称己之名字。我名某甲。惟愿阿阇梨。摄受于我。我从今时发净信心。乃至坐菩提场成等正觉。誓归依佛二足胜尊。誓归依法离欲胜尊。誓归依僧调伏胜尊。如是三宝是所归趣。我某甲净信优婆塞。惟愿阿阇梨。忆持护念我。从今日今时发起净心。乃至过是夜分汔。于明旦日初出时。于其中间奉持八戒。所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非梵行。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非时食。七不花鬘庄严其身及歌舞戏等。八不坐卧高广大床我今舍离如是等事。誓愿不舍清净禁戒八种功德。二三重复作如是说。又言。我持戒行庄严其心令心喜悦。广修一切相应胜行。求成佛果究竟圆满。又说伽陀曰。

  我发无二最上心  为诸众生不请友

  胜菩提行善所行  成佛世间广利益

  愿我乘是善业故  此世不久成正觉

  说法饶益于世间  解说众生三有苦

    佛说八种长养功德经

猜你喜欢
  卷五十·彭绍升
  第三十三卷·佚名
  释氏通鉴序·佚名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佚名
  北山录卷第三·神清
  卷第二十四·费隐通容
  第三卷·佚名
  重编八十八祖道影传赞序·德清
  千山剩人可和尚塔铭·函可
  中山之社会革命与佛陀之宇宙革命·太虚
  宗教答响序·元来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八·佚名
  卷第四十五·霁仑超永
  卷八十八·道世
  卷第四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窦氏联珠集巻二·褚藏言

    故国子司业赠给事中扶风窦府君诗府君讳牟字贻周家世所传载于首序府君贞元二年举进士与从父弟故相赠司徒易直故相赠少师李公夷简故兵部侍郎张公贾故工部侍郎张公正甫同年上第府君初授秘挍东都留守从事厯河阳三城从事累

  • 卷五·本纪第五·脱脱

        世宗   世宗孝和庄宪皇帝,讳阮,小字兀欲。让国皇帝长子,母柔贞皇后萧氏。帝仪观丰伟,内宽外严,善骑射,乐施予,人望归之。太宗爱之如子。会同九年,从伐晋。大同元年二月,封永康王。   夏四月丁丑,太宗崩于栾

  • 卷三百三十四 元豐六年(癸亥,1038)·李焘

      起神宗元豐六年三月盡是年四月   三月丙子朔,詔河北轉運判官呂大忠罰銅三十斤,以黃河溢,不即救護也。   詔權發遣陝西路轉運使、通直郎李察,權發遣京東路轉運副使、朝奉郎吴居厚各遷一官,以措置鹽事有勞也。京東轉

  • 卷九十四下·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九十四下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琊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呼韩邪单于归庭数月罢兵使各归故地乃收其兄呼屠吾斯在民间者立为左谷蠡王使人告右

  • 朱天麟传·张廷玉

    朱天麟,字游初,昆山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初任饶州推官时,对百姓实行惠政。入京接受考核、选拔,因为穷得无法行贿,被决定改任部曹。庄烈帝到经筵上去时,讲官们都为他称屈。等庄烈帝临轩亲自考试以后,让他改任了翰林编修。

  • 第八章留养租·佚名

    (一)具禀留养局丐首江明,众孤贫人等,为禀请檄县照章给发,一面转详立案,以垂久远,而重善举事。缘乾隆二十九年前,彰邑主胡邦翰视彰化多有鳏寡孤独残疾人等,贫苦冻馁,无可栖依,普发慈心,捐廉建屋四十三间在北门外,取名曰「留养局」,收

  • 卷二百六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六十一象纬考【六】极度偏度【臣】等谨按西法谓地居天中其体浑圆与天度相应即浑天家卵黄之说也天半覆地上半绕地下日出地上为昼入地下为夜此终古不易者也人居赤道北者北极见南极隐居赤

  • 卷二十六田赋五·冯煦

    漕粮皖省额征漕粮正、耗米二十五万八千八百七十三石八斗一升二合八勺。豁除池州府铜陵县修坝,奉豁庐州府无为州建堤注缓,共米一百六十石七斗四升六合七勺,实征米二十五万八千七百一十三石六升六合一勺。随漕杂项本色米六

  • 第十一卷·冯梦龙

    《上都中诸当事揭 徐汧》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号诗读徐汧揭为,亟诗处分,以明分谊,并陈一得,以备采鬻。华职黍,侍先帝讲幄。循资奉差,告病。缴节忧时触緖,沉疴念深,自揣迂疎,拟请休致。比闻警报人,扶掖星驰,鼓拙渡江,而遂有天崩地坼

  • 七年·佚名

    (辛酉)七年清康熙二十年春正月1月1日○朔乙卯,校理林泳在鄕上疏以星變陳戒,大要:請謹幽獨,戒逸欲,以爲淸心養氣之本;敬賢士,尊古訓,以爲明理進德之地;嚴臨近習,警勑姻戚,以杜塞私邪之徑;樂聞警戒,不喜諂諛,以恢弘忠諫之路。至於臨政聽

  • 卷三十七 士丧礼第十二·郑玄

    厥明,灭燎。陈衣于房,南领,西上,纟青。绞,纟今,衾二。君衤遂、祭服、散衣、庶衤遂,凡三十称。纟今不在?,不必尽用。(纟今,单被也。衾二者,始死敛衾,今又复制也。小敛衣数,自天子达,大敛则异矣。《丧大记》曰:“大敛,布绞,缩者三,横者三

  • 无厚篇·邓析

    天于人,无厚也。君于民,无厚也。父于子,无厚也。兄于弟,无厚也。何以言之?天不能屏勃厉之气,全夭折之人,使为善之民必寿,此于民无厚也。凡民有穿窬为盗者,有诈伪相迷者,此皆生于不足,起于贫穷,而君必执法诛之,此于民无厚也。尧舜位

  • 名教·方以智

    好名而畏死,人诚无奈其情何。然圣人之所以补救天地,使万世安生,正惟恐天下之不好名而畏死也。明知好名之末流,故又使好“不好名之名”,自立忠信、廉知、退让、仁勇诸名;其救世也,利十之九,弊十之一。而又以无上之名救之,放光动

  • 提要·谢绛

      《公孫龍子》三卷,周公孫龍撰。案《史記》,趙有公孫龍,為堅白異同之辨。《漢書·藝文志》,龍與毛公等並游平原君之門,亦作趙人。高誘注《呂氏春秋》,謂龍為魏人,不知何據。《列子》釋文,龍字子秉,莊子謂惠子曰,儒、墨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六章 百谷王·林语堂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语译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乃

  • 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五章 天地·林语堂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语译天地无所偏爱,纯任万物自然生长,既不有所作为,也不经意创造,因此它对于万物的生生死死,好比祭祀时所用的草扎

  • 卷第一·道宣

      自大夏化行布流东渐。怀信开道代有浇淳。斯由情混三坚智昏四照。故使浇薄之党。轻举邪风。淳正之徒。时遭佞辩。所以教移震旦六百余年。独夫震虐三被残屏祸不旋踵。毕顾前良殃咎己形。取笑天下。且夫信为德母智寔

  •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五·介庵悟进

    嗣法门人真璨真智仁旭真照编拈古举迦叶初祖一日踏泥次有一沙弥见乃问尊者何得自为祖云我若不为谁为我为法眼益云我当时若见拽来踏泥五祖戒云迦叶与沙弥说得道理好洞山价云莫要茶吃么保宁勇云虽然如是傍观者哂。师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