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一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告诸苾刍曰。从今已去汝诸苾刍。凡有来求。善说法律情乐出家及受近圆者。阿遮利耶。邬波驮耶。应与出家及受近圆。时诸苾刍不知有几阿遮利耶。几邬波驮耶。佛言。有五种阿遮利耶。二种邬波驮耶。云何五种阿遮利耶。一十戒阿遮利耶。二屏教阿遮利耶。三羯磨阿遮利耶。四依止阿遮利耶。五教读阿遮利耶。何谓十戒阿遮利耶。谓授三归及十学处。何谓屏教阿遮利耶。谓于屏处捡问障法。何谓羯磨阿遮利耶。谓作白四羯磨。何谓依止阿遮利耶。谓下至一宿依止而住何谓教读阿遮利耶。谓教读诵乃至四句伽他。何谓二种邬波驮耶。一者与其剃发出家受十学处。二者与受近圆。如世尊言。其亲教师等当与出家受戒。及受近圆者。诸苾刍不知云何当与出家近圆。佛言。凡有欲求出家者。随情诣一师处。师即应问所有障法。若遍净者随意摄受。既摄受已授与三归并五学处。成邬波索迦律仪护(此言护者梵云三跋罗译为拥护由受归戒护使不落三涂旧云律仪乃当义译云是律法仪式若但云护恐学者未详故两俱存明了论已译为护即是戒体无表色也)如是应授。先教求出家者。令礼敬已在本师前。蹲踞合掌。教作是语。

阿遮利耶存念。我某甲始从今日。乃至命存。归依佛陀两足中尊。归依达摩离欲中尊。归依僧伽诸众中尊。如是三说。师云。奥箄迦(译云好或云尔亦是方便义由此圣教为善方便能趣涅槃至安隐处)答云。娑度(译为善凡是作法了时及随时白事皆如是作若不说者得越法罪梵汉任说已下诸文但云好善皆可准此或云后语同前)次授五学。处教云汝随我语(准如圣教及以相承并悉随师说受戒语无有师说直问能不戒事非轻无容造次)阿遮利耶存念。如诸圣阿罗汉。乃至命存。不杀生。不偷盗。不欲邪行。不虚诳语。不饮诸酒。我某甲始从今日乃至命存。不杀生。不偷盗。不欲邪行。不虚诳语。不饮诸酒。亦如是。此即是我五支学处。是诸圣阿罗汉之所学处。我当随学随作随持。如是三说。愿阿遮利耶证知。我是邬波索迦归依三宝受五学处。师云好。答云善。次请邬波驮耶(译为亲教师言和上者乃是西方时俗语非是典语然诸经律梵本皆云邬波驮耶也)教云。阿遮利耶(译为轨范师)存念。我某甲今请阿遮利耶。为邬波驮耶。愿阿遮利耶。为我作邬波驮耶。由阿遮利耶为邬波驮耶故。我当出家。如是三说。后语同前。至第三番。应言由邬波驮(亭夜反)耶为邬波驮耶故(由近师位故重言耳)次请一苾刍为白众者。彼应问本师云。所有障法并已问未。答言。已问若问者善。若不问而白者。得越法罪。次为白众一切僧伽。当须尽集。或巡房告知。次将至众中致礼敬已。在上座前蹲踞合掌。作如是语。

大德僧伽听。此某甲从苾刍某甲希求出家。在俗白衣未落鬓发。愿于善说法律出家近圆。成苾刍性。此某甲若剃鬓发披法服已。起正信心。舍家趣非家。某甲为邬波驮耶僧伽。为与某甲出家不(此乃但是以言白事不是羯磨单白)众咸言。若遍净者。应与出家。俱问者善。如不问者。得越法罪。

次为请苾刍看剃发者。彼便尽剃。其人后悔。佛言。应留顶上少发。问曰。除尔顶髻不。若言不者。应言随汝意去。若言除者。应可剃除。次与洗浴。若寒与汤热授冷水。次与著裙当须捡察。恐是无根二根及根不全等。时有苾刍露形捡察。彼生愧耻。佛言。不应露体而为捡察。为著裙时应可私视。勿令彼觉。次授缦条教其顶受。为著衣已。师应为请苾刍。与受求寂律仪护者。教礼敬已。应在二师前。蹲踞合掌。教作是语(二师可相近坐令弟子执亲教师袈裟角亲见西方行法如是)阿遮利耶存念。我某甲始从今日乃至命存。归依佛陀两足中尊。归依达摩离欲中尊。归依僧伽诸众中尊彼薄伽梵。释迦牟尼。释迦师子释迦大王。如知应正等觉。彼既出家。我当随出。在俗容仪我已弃舍。出家形相我今受持。我因事至说亲教师名。亲教师名某甲。如是三说。师云好答云善。次授十学处。教云。汝随我语。

阿遮利耶存念。如诸圣阿罗汉乃至命存。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虚诳语。不饮诸酒。不歌舞作乐。不香鬘涂彩。不坐高床大床。不非时食。不受畜金银我某甲始从今日乃至命存。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虚诳语。不饮诸酒。不歌舞作乐。不香鬘涂彩。不坐高床大床。不非时食。不受畜金银。亦如是。此即是我十支学处。是诸圣阿罗汉之所学处。我当随学随作随持。如是三说。愿阿遮利耶证知。我是求寂。我因事至说邬波驮耶名。邬波驮耶名某甲。师云好。答云善。汝已善受十学处竟。当供养三宝亲近二师。学问诵经勤修三业。勿为放逸。

若年满二十可授近圆。师应为求三衣及钵滤水罗卧敷具。为请羯磨师屏教师。并入坛场。诸苾刍众既和集已。或五众或十众。令受戒者偏露右肩脱革屣。一一皆须三遍礼敬。然敬有二种。一谓五轮至地(谓是额轮二手掌轮二膝轮)二谓两手执师腨足任行。于一既致敬已。应请邬波驮耶。若先是邬波驮耶。或是阿遮利耶者。随时称说。若先非二师者。应云大德。或云尊者。若请轨范师者。类此应为。当具威仪。作如是语。邬波驮耶存念。我某甲今请邬波驮耶。为邬波驮耶。愿邬波驮耶。为我作邬波驮耶。由邬波驮耶为邬波驮耶故。当受近圆(此谓先是十戒亲教师)如是三说。后语同前。即于众中在亲教师前。师与守持三衣应如是教。

邬波驮耶存念。我某甲此僧伽胝(译为复衣)我今守持已作成衣。是所受用。如是三说。余同前。邬波驮耶存念。我某甲此嗢怛罗僧伽(译为上衣)我今守持已作成衣。是所受用。如是三说。后语同前。邬波驮耶存念。我某甲此安怛婆娑。(译为内衣)我今守持已作成衣。是所受用。如是三说。后语同前。若是未浣染。未割截物。若绢若布。权充衣数者。应如是守持。

邬波驮耶存念。我某甲此衣我今守持。当作九条僧伽胝衣两长一短。若无障难。我当浣染割截缝刺。是所受用。如是三说。后语同前。余衣准此(所有著衣法式如下尼五衣中具注)次可擎钵总呈大众。恐太小太大及白色等。若是好者。大众咸云好钵。若不言者。得越法罪。然后守持应置左手。张右手掩钵口上。教云。邬波驮耶存念。我某甲此波怛罗。是大仙器。是乞食器。我今守持常用食故。如是三说。后语同前。次应安在见处离闻处。教其一心合掌向众虔诚而立。其羯磨师应问众中。谁先受请。当于屏处教示某甲。彼受请者答云。我某甲。次问。汝某甲。能于屏处教示某甲。某甲为邬波驮耶不。彼应答言。我能。

次羯磨师应作单白。

大德僧伽听。此苾刍某甲能于屏处教示某甲。某甲为邬波驮耶。若僧伽时至听者僧伽应许。僧伽。今差苾刍某甲作屏教师。当于屏处教示某甲。某甲为邬波驮耶。白如是。次屏教师将至屏处。教礼敬已。蹲踞合掌。作如是语。具寿。汝听。此是汝真诚时。实语时。我今少有问汝。汝应以无畏心。若有言有。若无言无。不得虚诳语。汝是丈夫不。答言是。汝年满二十未。答言满。汝三衣钵具不。答言具。汝父母在不。若言在者。听汝出家不。答言听。若言死者。更不须问。汝非奴不。汝非王臣不。汝非王家毒害人不。汝非贼不。汝非黄门不。汝非污苾刍尼不。汝非杀父不。汝非杀母不。汝非杀阿罗汉不。汝非破和合僧伽不。汝非恶心出佛身血不。汝非外道不(现是外道)汝非趣外道不(先已出家还归外道更复重来)汝非贼住不。汝非别住不。汝非不共住不。(先犯重人)汝非化人不。汝非负债不。若言有者。应可问言。汝能受近圆已还彼债不。言能者善。若言不能者。汝可问彼。许者方来。汝非先出家不。若言不者善。如言我曾出家者。汝不于四他胜中随有犯不。汝归俗时善舍学处不。答言犯重。随汝意去。若言无犯者善。问言。汝名字何。我名某甲。汝邬波驮耶字何。答云。我因事至说邬波驮耶名。邬波驮耶名某甲。又汝应听。丈夫身中有如是病。谓癞病瘿病。癣疥疱疮。皮白痶痪头上无发。恶疮下漏。诸块水肿欬嗽喘气。咽喉干燥暗风癫狂。形无血色。噎哕呕逆。诸痔麻疬瘇脚吐血痈痤下。痢壮热胁痛。骨节烦疼。及诸疟病风黄痰癊。总集三病。常热病鬼病。聋盲喑哑短小癵躄。支节不具。汝无如是诸病及余病不。答言无。汝某甲听。如我今于屏处问汝。然诸苾刍于大众中。亦当问汝。汝于彼处以无畏心。若有言有。若无言无。还应实答。汝且住此。未唤莫来。其师前行半路向众而立。应作是语。大德僧伽听。彼某甲我。于屏处已正教示。问其障法。某甲为邬波驮耶。为听来不。合众咸言。若遍净者应可唤来。咸言者善。如不言者。犯越法罪(五天坛场安在寺中闲处。但唯方丈。四边砖垒可高二尺。内边基高五寸。僧于上坐。中有小制。底高与人齐。傍开小门得容出入。其求受戒人立在坛外。其屏教师于屏处问。不令众见。不同此方皆在戒场内令众共睹。此即全乖隐屏之义。既问障法已。可教其人别立坛外。师即前行半路遥白众知此是言白元非羯磨。西方亲见其事。闻者勿致疑情)应遥唤来。既至众中。令于上座前蹲踞合掌。致礼敬已。乞受近圆教。作是语。大德僧伽听。我某甲今因事至说邬波驮耶名。我从邬波驮耶某甲。求受近圆。我某甲今从僧伽乞受近圆。我因事至说邬波驮耶名。某甲为邬波驮耶。愿大德僧伽授我近圆。摄受拔济。我教示哀愍。我是能愍者。愿哀愍故。如是三说。

次令至羯磨师前。若以砖或以物裹草。稕。支双足跟十指踞地。蹲踞合掌。其羯磨师应作单白。问其障法。

大德僧伽听。此某甲从邬波驮耶某甲。求受近圆。此某甲今从僧伽乞受近圆。某甲为邬波驮耶。若僧伽。时至听者。僧伽应许。我于众中捡问某甲所有障法。某甲为邬波驮耶。白如是。次问障法。如上应知。次作白四羯磨。大德僧伽听。此某甲从邬波驮耶某甲。求受近圆。是丈夫年满二十。三衣钵具。某甲自言遍净。无诸障法。此某甲今从僧伽乞受近圆。某甲为邬波驮耶。若僧伽时至听者。僧伽应许。僧伽。今与某甲受近圆。某甲为邬波驮耶。白如是。次作羯磨。

大德僧伽听。此某甲从邬波驮耶某甲。求受近圆。是丈夫年满二十。三衣钵具。某甲自言遍净。无诸障法。此某甲今从僧伽乞受近圆。某甲为邬波驮耶。僧伽今与某甲受近圆。某甲为邬波驮耶。若诸具寿。听与某甲受近圆某甲为邬波驮耶者默然若不许者说。此是初羯磨。如是三说。僧伽已与某甲受近圆某甲为邬波驮耶竟。僧伽已听许。由其默然故。我今如是持。作法了时。即应量影苾刍足度其影便过。佛言。应作商矩度之。彼皆不解何谓商矩。佛言。可取细筹长二尺许。折一头四指竖置日中度影长短。是谓商矩一一商矩所量之影。皆悉名为一人此影才长齐四指时。看自身影与身相似。若有增减。准此应思(故僧祇律云一人二人影者比来人皆不识)量影讫时应告彼云汝在食前近圆。或在食后影长尔许。若一指二指。一人半人。二人三人等。如其在夜。或是昼阴。即可准酌。告之谓是初更夜半乃至天明等。次后宜应告知时节差别。彼皆不知时节有几。佛言。有五时差别。一冬时。二春时。三雨时。四终时。五长时。言冬时者。有四月。谓从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言春时者。亦有四月。谓从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言雨时者。有一月。谓从五月十六日。至六月十五日。言终时者。谓六月十六日一日一夜是。言长时者。有三月。欠一日一夜。谓从六月十七日。至九月十五日(此是西方众僧要法若不解者即非苾刍但为比来未翻致令闻者不悟此谓佛家密教与俗有殊若至西国他问不知人皆见笑不同支那记月而已)次当为说四依法。

汝某甲听。此四依法是诸世尊如知应正等觉所知所见。为诸苾刍受近圆者。说是依法。所谓依此善说法律。出家近圆成苾刍性。云何为四。

汝某甲听。一粪扫衣。是清净物易可求得苾刍依此。于善法律出家近圆。成苾刍性。汝某甲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用粪扫衣而自支济。生欣乐不。答言。欣乐。若得长利絁绢缦条。小帔大帔轻纱纻布。或诸杂物若更得清净衣。若从众得若从别人得。汝于斯等随可受之。知量受用不。答言。受用。

汝某甲听。二常乞食。是清净食。易可求得。苾刍依此。于善法律出家近圆。成苾刍性。汝某甲始从今日乃至命存。以常乞食而自支济。生欣乐不。答言。欣乐。若得长利饭粥饮等。若僧次请食。若别请食。若僧常食。若常别施食(梵云泥得译为常施有别施主施僧钱物作无尽食每日次第令僧家作好食以供一人乃至有日月来不许断绝西方在寺多有此地人不知闻。若不能作食供乳亦好)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食。若更得清净食。若从众得。若从别人得。汝于斯等随可受之。知量受用不。答言。受用。

汝某甲听。三树下敷具。是清净物。易可求得。苾刍依此。于善法律出家近圆。成苾刍性。汝某甲始从今日乃至命存。于树下敷具而自支济。生欣乐不。答言。欣乐。若得长利房舍楼阁。或居坎窟草苫板覆。堪得经行。若更得清净处所。若从众得。若从别人得。汝于斯等随可受之。知量受用不。答言。受用。

汝某甲听。四陈弃药。是清净物。易可求得。苾刍依此。于善法律出家近圆。成苾刍性。汝某甲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用陈弃药而自支济。生欣乐不。答言。欣乐。若得长利酥油糖蜜根茎枝叶花果等药时及更药。七日尽寿。若更得清净。药若从众得。若从别人得。汝于斯等随可受之。知量受用不。答言。受用。

次说四堕落法。汝某甲听。有此四法。是诸世尊如知应正等觉所知所见。为诸苾刍受近圆者。说堕落法。苾刍于此四中。随一一事。若有犯者随当犯时。便非苾刍。非沙门。非释迦子。失苾刍性。此便堕落断没轮回。为他所胜不可重收。譬如斩截多罗树头。更不能生增长高大。苾刍亦尔。云何为四。汝某甲听。是诸世尊如知应正等觉所知所见。以无量门毁诸欲法。说欲是染。欲是润泽。欲是爱著。欲是居家。欲是羁绊。欲是耽乐。是可断除。是可吐尽。可厌息灭。是冥闇事。汝某甲始从今日。不应辄以染心视诸女人。何况共行不净行事。具寿。如世尊说。若复苾刍与诸苾刍同得学处。不舍学处。学羸不自说。作不净行两交会法。乃至共傍生。于如是事苾刍犯者。随当作时。便非苾刍。非沙门。非释迦子。失苾刍性。此便堕落断没轮回。为他所胜不可重收。汝从今日于此欲法。不应故犯。当生厌离殷重防护。起怖畏心谛察勤修。作不放逸。汝于是事能不作不。答言。不作。

汝某甲听。是诸世尊如知应正等觉所知所见。以无量门。毁不与取离不与取称扬赞叹是胜妙事。汝某甲始从今日。乃至麻糠他不与物。不以贼心而故窃取。何况五磨洒。若过五磨洒(西方捡问诸部律中皆同此名。断其重罪。不云五钱。此是贝齿。计八十个名一磨洒大数总有。四百贝齿。一时离处方是犯盗。元不据钱。若译为五钱者。全乖本文。故存梵语。通塞广如余说)。

具寿。如世尊说。若复苾刍若在聚落。若空闲处。他不与物以盗心取。如是盗时。若王若大臣。若捉若杀。若缚驱摈。若诃责言。咄男子。汝是贼痴无所知。作如是盗。于如是事苾刍犯者。随当作时。便非苾刍。非沙门。非释迦子。失苾刍性。此便堕落断没轮回。为他所胜不可重收。汝从今日于此盗法不得故犯。当生厌离。殷重防护起怖畏心。谛察勤修作不放逸。汝于是事能不作不。答言。不作。

汝某甲听。是诸世尊如知应正等觉所知所见。以无量门。毁于害命。于离害命。称扬赞叹是胜妙事。汝某甲始从今日。乃至蚊蚁不应故心而断其命。何况于人若人胎。具寿。如世尊说。若复苾刍。若人若人胎。故自手断其命。或持刀授与。或自持刀。或求持刀者。若劝死赞死。语言。咄男子。何用此罪累不净恶活为。汝今宁死。死胜生。随自心念。以余言说劝赞令死。彼因死者。于如是事苾刍犯者。随当作时。便非苾刍。非沙门。非释迦子。失苾刍性。此便堕落断没轮回。为他所胜不可重收。汝从今日于此杀法不得故犯。当生厌离。殷重防护。谛察勤修作不放逸。汝于是事能不作不。答言。不作。汝某甲听。是诸世尊如知应正等觉所知所见。以无量门。毁于妄语于离妄语。称扬赞叹是胜妙事。汝某甲始从今日。乃至戏笑不应故心而为妄语。何况实无上人法。说言已有。具寿。如世尊说。若复苾刍。实无知无遍知。自知不得上人法寂静圣者殊胜证悟智见安乐住而言我知我见。彼于异时。若问若不问。欲自清净故。作如是说。我实不知不见言知言见。虚诳妄语。除增上慢或言我证四谛理。或言天龙鬼神来共我语。得无常等想。得四禅四空六神通八解脱。证四圣果。于如是事苾刍犯者。随当作时。便非苾刍。非沙门。非释迦子。失苾刍性。此便堕落断没轮回。为他所胜不可重收。汝从今日于妄语法不得故犯。当生厌离。殷重防护谛察勤修。作不放逸汝于是事能不作不。答言。不作。次说沙门四种所应作法。汝某甲听。是诸世尊如知应正等觉所知所见。为诸苾刍受近圆者。说沙门四种所应作法。云何为四。汝某甲听。始从今日若他骂不应返骂。他嗔不应返嗔。他调不应返调。他打不应返打。有如是等恼乱起时。汝能摄心不返报不。答言。不报。汝某甲听。汝先摽心有所希望。作如是念我当何时得。于世尊善说法律出家近圆。成苾刍性。汝已出家。今受近圆。得好如法亲教师及轨范师等。和合僧伽秉白四羯磨。文无差舛。极善安住。如余苾刍。虽满百夏所应学者。汝亦修学汝所学者。彼亦同然。同得学处。同说戒经。汝从今日当于是处起敬奉心。不应厌离。于亲教师应生父想。师于汝处亦生子想。乃至命存侍养瞻病。共相看问。起慈愍心至老至死。又于同梵行所上中下座。常生敬重随顺恭勤。而为共住读诵禅思。修诸善业。于蕴处界十二缘生十力等法。应求解了。勿舍善轭。离诸懈怠。未得求得。未解求解。未证求证。乃至获得阿罗汉果究竟涅槃。我今为汝。于要略事举其大纲余未知者。当于二师及同学亲友善应咨问。又于半月说戒经时。自当听受。准教勤修。为说颂曰。

  汝于最胜教  具足受尸罗

  至心当奉持  无障身难得

  端正者出家  清净者圆具

  实语者所说  正觉之所知

  汝某甲已受近圆竟。勿为放逸。当谨奉行。令在前而去。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一

猜你喜欢
  大乘中观释论 第七卷·安慧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十六·三峰法藏
  卷十三·赜藏主
  序言一:怀李叔同先生·李叔同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之二·佚名
  永嘉证道歌·玄觉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卷上·慧思
  大乘掌珍論卷上·欧阳竟无
  嘉泰普灯录总目录卷中·雷庵正受
  第四 入相应·佚名
  三教平心论序·刘谧
  卷第五十·霁仑超永
  佛说玉耶女经之二·佚名
  阿育王传卷第三·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出 嘱婢·李渔

    (老旦扮丫鬟上)前世不曾修,今生作女囚。幽藏深窖里,夜夜伴光头。自家非别,乃是空和尚瞒人偷买的丫鬟,叫做妙香的便是。当初原是好人家儿女,只因爹娘丧早,卖入宦家为婢,主母妒忌不容,又交与媒婆转卖。谁想被是空这个秃贼,用计买了

  • 卷一百二十八·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二十八  明 冯惟讷 撰 北周第七 庾信【五】 诗 集周公处连句 市朝一朝变兰艾本同焚故人相借问平生如所闻 寄徐陵 故人倘思我及此平生时莫待山阳路空闻吹笛悲 寄王琳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

  • 懋斋诗钞·敦敏

    (清)爱新觉罗 敦敏 东皋集自山海归,谢客闭门,唯时时来往东皋间。盖东皋前临潞河,潞河南去数里许,先茔在也。渔罾钓渚,时绘目前。时或乘轻舠,一槁芦花深处,遇酒帘輙喜,喜或三五杯,随风所之,得栁阴,则维舟吟啸,往往睡去,至月上乃归。

  • 双溪集巻八·杭淮

    明 杭淮 撰七言律诗奉送呉中允甯庵之官南都知君应不重南迁兴在莱衣白髪前云度太行虚极目帆开景蒨实登仙玉堂髙寒碧山对黄阁深严太极偏须信文昌归北府暂看秋夜照江夭张氏园陪宴陈希白太守西园五马醉青春翠幄髙褰云叶

  • 列传第十一·刘昫

    ○温大雅 子无隐 大雅弟彦博 子振 挺 大雅弟大有 陈叔达 窦威子恽 兄子轨 轨子奉节 琮 从子抗 抗子衍 静 静子逵 诞 诞子孝慈孝慈子希玠 诞少子孝谌 抗季弟琎 温大雅,字彦弘,太原祁人也。父君悠,北齐

  • 卷一百0四 晉紀二十六·司马光

      起柔兆困敦(丙子),盡玄黓敦牂(壬午),凡七年。   孝武皇帝太元元年(丙子、三七六年)   春,正月,壬寅朔,帝加元服;皇太后下詔歸政,復稱崇德太后。甲辰,大赦,改元。丙午,帝始臨朝。以會稽內史郗愔為鎮軍大將軍、都督浙江東五郡諸

  • 卷十九 后赵录九·崔鸿

    石闵 石闵字永曽小字棘奴虎之养孙也父瞻字弘武本姓冉名良魏郡内黄人其先汉黎阳骑都督累世牙门勒破乞活陈午获瞻时年十二长而勇悍便弓马临阵不顾勒竒之曰此儿壮徤可嘉命虎子之骁猛多力所向无前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四·阿桂

    八月庚戌阿桂丰升额色布腾巴尔珠尔奏言【臣】等用礮轰击逊克尔宗战碉东面上截碉墙业经轰塌并将碉门摧破贼人于碉寨之内复挖地坑以为藏身死守之计虽督兵力扑亦可望其得手尚恐多至损伤其西北寨落连挐木栅已将逊克尔宗隔

  •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四·佚名

    初七日庚申阿桂福康安奏言窃照官兵进逼石峰堡贼巢周围安卡挖壕防贼水道数日以来海兰察明亮等带兵于石峰堡前又拏卡二座以圗逐渐进逼距贼人所挖沟壕甚近贼匪亦不敢出争【臣】等现已将石峰堡层宻攻围贼匪自知无路可岀一

  • 薛庆传·脱脱

    薛庆,起于群盗之中,占据高邮,有兵几万人,多勇猛俊杰敢斗之士,能够以少击众,归附的人日益增多。张浚听说薛庆没有依附隶属的地方,打算使薛庆归附在自己的旗帜之下,亲自前去招纳他。薛庆感动心服,张浚因而让他守高邮,不久升任拱卫

  • 卷十·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十宋 徐天麟 撰礼四【吉礼】郊议成帝初即位丞相衡御史大夫谭奏言帝王之事莫大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於郊祀故圣王尽心极虑以建其制祭天於南郊就阳之义也瘗地於北郊即隂之象也天之於天子也因

  • 《四十二章经》考·胡适

    《四十二章经》的真伪是曾经成为问题的。梁任公先生有《<四十二章经)辨伪卜文,说此经撰人应具下列三条件:一堆夭乘经典输入以后,而其人须通大乘教理者。二、深通老庄之学,怀抱调和释道思想者。三、文学优美者。他说:“

  • 第二十三卦:《剥卦》·佚名

    剥:不利有攸往。【白话】《剥卦》象征剥落:不利于前去行事。《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白话】《象辞》说:《剥卦》的卦象是坤(地)下艮(山)上,好比高山受侵蚀而风化,逐渐接近于地面之表象,因而象征剥落

  • 哀公·哀公十九年·左丘明

    【传】十九年春,越人侵楚,以误吴也。夏,楚公子庆、公孙宽追越师,至冥,不及,乃还。秋,楚沈诸梁伐东夷,三夷男女及楚师盟于敖。冬,叔青如京师,敬王崩故也。 译文 十九年春季,越国人侵袭楚国,是为了迷惑吴国。夏季,楚国的公子庆、公孙

  • 卷十八·佚名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得净命。何等为十。一者远离谄求利养。二者远离为利养故矫现其相。三者远离为利养故虚言激诱。四者远离恶求利养。五者远离非法利养。六者远离不净利养。七者不耽著利养。八者不染爱利养

  • 贡高品第二十一·佚名

    佛告阿难。闿士随时各学明度无极随法行之。是时一佛界邪各惊念言:我使闿士中道得应仪。莫使得无上正真弊邪见闿士习行明度深为愁毒四面放火。怖诸闿士念心一转。佛言:邪不身遍行乱。闿士若远离善师。为邪所乱愁毒。以不

  •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一卷·世友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一卷尊者世友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辩千问品第七之二此四证净。几所造色非有对色等者。一是所造色非有对色。三非所造色非有对色。几难见故甚深等者。一切难见故甚深。甚深故难见。几善非

  • 焰罗王供行法次第·佚名

    阿谟伽三藏撰行者若欲修是法者。先应知是王五变之身并其大宫一一缘起。其五变者。一者焰罗法王。是即本号也。二者死王。三者黄泉国善贺罗王。四者料罪忿怒王。五者檀拏少忿怒王。本宫在铁围山之北地中。是即冥道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