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白云端和尚语录卷三

偈颂

世尊

指天指地行七步。双放双收重夹注。椁中锦上更添花。直至如今垂雨露。

达磨

先被梁王勘破。却向少林端坐。谩言教外别传。争不识者个。

四祖

双峰峰下塔中真。端坐巍巍四百春。今古见闻皆仰羡。不知谁解自观身。

五祖

在圣权方世莫评。双峰密付岂虚称。前身已老难传钵。托荫重来始继灯。昔日栽松名尚振。千灵报母愿何增。如今海内宗风徧。只为桩中择得能。

布袋和尚

都卢一个布袋。里面讨甚奇怪。困来且得枕头。携去亦无妨碍。有时闹市打开。多是自家买卖。

袁州杨歧先师真赞

碧海中珠。烂泥里刺。虎啸龙吟。鸡啼狗吠。天下杨歧。讨甚巴鼻。

衡州茶陵东林受业和尚真赞

水月以喻兮。古来已多。我今不然兮。所陈伊何。百尺竿头曾进步。溪桥一踏没山河。固不方游兮。何游之有。玄沙保寿兮。师其与偶。雁峰之东兮。洣川之口。三十三秋兮。大师子吼。舒兮卷兮已而矣。依然空泻洣川水。九江相去几千里。父有重牙子无齿。谩劳提耳一炉香。微烟旋逐松风起。

谢南康签判余秘丞

向承见访虽疎面。因辱留题旨最亲。树上鲤鱼开口笑。石龟眨眼便为邻。近闻倅俚山南郡。应鉴诸方伪与真。莫怪此宗难得侣。弄潮须是弄潮人。

又答

蒙君报我错错错。铁牛鼻孔曾穿却。通身作口未称心。争奈兀然无去着。锋刃上行。大焰里走。蟭螟吞却金翅鸟。几人到此得从容。喝散白云不开口。知君知宝剑。收来善护持。佛祖扫除非好手。直须刃下有针锥。有针锥。啰逻哩。得便宜是落便宜。

寄杨长官

十载闻名杨次公。有文堪振我宗风。分三成六添些子。直得金乌半夜红。

室中二题并序

庵中无事间。或吟兴瞥然而来。因得应真不借。涉流转物。二题。虽文字之势。寄诗家之作。以其题意。实自於吾宗。可曰山偈而矣。庶知我者同之。

应真不借

情尘我自出。安用世人知。月好还邀客。花开亦咏诗。训徒朝有则。炼句□□□。颇似区区者。刚然不识伊。

涉流转物

物理讵可忽。逢时各解鸣。乱蛙迎雨急。孤狖带霜清。历历何先后。寥寥异性情。汨罗嫌醉者。病在不分明。

寄双峰祖印

宗门提掇事还多。既已归庵若奈何。翻笑五回移祖榻。曾无巴鼻走禅和。

答郭公甫

藏身不用缩头。敛迹不用收脚。金乌半夜辽天。玉兔赶他不着。

寄九江王元甫

一念随禅起。何当适所期。泉声中夜后。山色夕阳时。壑远风来冷。天长鸟下迟。分明非耳目。唯可与君知。

偶作

无花可献见牛头。霭霭清风数百秋。今日龙门庵里老。依前独坐冷飕飕。

初住白云作

白云归老称平生。古屋低低分外清。薜荔沿阶增野兴。潺湲绕院益闲情。何妨乞食消寒暑。虽是当途少送迎。道侣不须重问祖。已将布袋为君倾。

寄斗方元长老

自笑垂轮手未亲。悠悠江上谩因循。年来都不劳心力。钩上时时有锦鳞。

牧童

忽然牛上乱呜咿。自是难禁兴发时。谁管行人听不足。徘徊更把笛来吹。遇兴高歌岂强为。任教牛食着鞭稀。抬头不许春风觉。雨过溪边艹又肥。溪上春来艹又肥。披蓑半雨半晴时。横眠竖卧牛儿稳。那畔鸣咿这畔嘻。

寄大湖昌秘校

所至行所存。乃是官民者。当名无其实。有口不如哑。昭昭君子心。宜哉日月下。

逢春

老去病生何足问。古今多少谩悠悠。东风渐解檐前冻。一岁严凝又且休。

答兴化晓长老

融融春色满园林。花约唯愁斗变阴。无限情怀与谁说。寒山多日绝来音。

寄保宁勇长老

白莲峰下闲嬉日。几笑先师无脑门。当路兴来提掇起。又应笑我入深村。

咏珠

金盘不可动。辘辘转难住。停待良久间。圆光湛如露。

报土

始终皆卓[劳-力+斗]。一似预安排。旧事有时在。新阳不日来。五更鸡对月。四季笋连苔。好是明明说。从教鸭听雷。

寄显禅庄主

粪田收稻倍常年。变态乾坤在目前。一任老侬生徤羡。莫将此法等闲传。

子规

声声解道不如归。往往人心会者稀。满目春山春水绿。更求何地可忘机。

寄陈主簿

世道尊明理。宗门重晦机。举谈皆共至。携手不仝归。春去花犹盛。池成月未辉。祇因曾到者。丝发不相违。

拄杖

天产龙形迥别。肯羡筇州九节。有时拨艹闲行。惊得蛇钻不彻。

有无双举

道本无心不是心。直须分出有疎亲。丝毫有路随身者。尽是名为门外人。行贵无心却要心。还如形影自相亲。虽然暗处时藏得。争奈金乌日日新。

送勇藏主还明

湘西昔日聊分袂。屈指年光逾十二。炉峰看雪方偶仝。莲峤乘凉期遽遂。(辛酉冬会圆通壬寅夏回五祖)甘露亭中水石奇。终朝竟日夫何为。提尽古人未到处。从头一一加针锥。有所益兮无所益。手不及处争着力。浑圞无缝成两边。掷地金声如瓦砾。有所损兮无所损。几度和衣艹里辊。树头惊起双双鱼。石上迸出长长笋。问我肩筇拟何适。报云太虚藏鸟迹。便进欲隐弥露言。直得青天轰霹雳。阿呵呵。谁可悉。砌下流泉忽倒流。岭上白云不敢白。杨歧顶上眼未真。杨歧脑后眼岂亲。当时一席三五百。透得金尘能几人。君兮将适江东去。我已退藏不足豫。清风定播好音来。南北东西看独步。

蝇子透窗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难。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从前被眼瞒。

寄九江上人

灯前一夜看庐山。屈指俄经五载间。(来法华时有此)今日白云堪自爱。悠悠舒卷水潺潺。

览杨次公诗集

无为子诗今又古。始明终晦人难睹。岂唯正得国风归。别出一枝通佛祖。

寄凌静微秘校

所至苟不欺。终有知音在。皎皎如日月。何须常面会。

白云夏日

夏日宜山寺。优游趣几何。闲庭芳艹长。危岭断云过。洞水穿廊远。岩风入座多。更当星少夜。月色透松萝。

白云清夜

兴作都无定。中宵殊未眠。窗明檐外雪。室静竹间泉。几到无声际。还归有象前。盘桓成此曲。不觉晓光连。

滋禅为凝禅写予真。因以为示

笔熟方精。迥然红活。三五月圆。二九十八。自来爱唱逻啰哩。兴发更饶咄咄咄。

送璇禅人

锋铓影里眉头雏。霹雳光中笑脸开。上下西庵十方度。龙门不得道空回。

答冯秀才

净名杜口行私路。庞老多言触祖翁。若是西庵门下客。眼中个个有仙瞳。

秋雨

秋雨山气凉。早欲添重服。不知红尘中。可杀消炎溽。浅涧起新[口*((声-耳)-殳)]。修篁还旧绿。病体稍经苏。免废文殊嘱。

中秋月

中秋一夜月。露洒满林珠。[台-台+弗][台-台+弗]轻风起。云开众壑殊。

答李待制风入松曲

琴有风入松。真闻但逆理。飕飕满座间。在耳不在耳。

赋得筇杖。送凝禅者

眼里着须弥。不废丝毫力。拈起九节筇。汗流通背脊。重者复何轻。双者翻成只。因以赠子行。卓卓当春色。

九日菊

金蕊丛丛带露新。采来烹茗赏佳晨。浮杯何必须宜酒。但有馨香自醉人。

送谭禅人宁亲

巍巍不识者。清风满寥廓。昔子曾自违。一朝还自怍。因兹十载中。步步仝啐啄。谩夸百城游。孰解暗移脚。谩夸楼阁开。孰免遭挛缚。无端怀慷慨。特地成龌龊。乃思慈母心。千里不为邈。匍匐望桂林。迤逦辞庐岳。一句出山言。藜杖生龙角。抚肩善保之。转手将吾独。把定更拈来。却指辽天鹤。咄。

因事示询首座

晓山新鸟声声好。忽忆夜来对询老。红轮杲杲百花香。无限游人踏芳艹。

答勇藏主

蛾眉女子须拖地。焦尾驴儿角指天。日午骑来都市过。几多鼻孔被他穿。

送四面演长老

无摸索处病难除。放下蛇头捋虎须。今日双泉通一脉。好看月上长珊瑚。

因雪

琼花一夜满空山。天晓皆言好雪寒。片片纵饶知落处。奈缘犹在半途间。

动与事会

饭若真珠面如玉。食罢沿溪行几曲。忽然逢个荷锄翁。我自高歌他鼓腹。

答开禅客

言言言兮。飘风洒雪。默默默兮。雷轰电掣。藕丝孔里骑大鹏。等闲挨落天边月。

免太平请。上杨大卿

长者存心不可名。一千余里古风清。山僧若得白云隐。端坐焚香过此生。

送明禅人

剪钉截铁休未休。丝来线去遇不遇。三千里外独夜行。金乌飞上珊瑚树。

寄胡斋郎

故人念久别。理策偶相寻。道在宁嫌物。机冥不论心。君乎怀世济。我自乐云深。易地皆然处。犹惭支道林。

答俗士

何曾有寄白云来。石上松间一为开。特地要论心地法。青天白日一声雷。

题云盖会和尚遗塔

五峰诸祖塔。我祖据中央。山脉朝来正。溪光泻去长。僧移云际树。客献海边香。从此潇湘畔。遗风振洛阳。

本禅人有拟云之什。见辞。故依韵。答此山颂。为送

因风当便布浓阴。洒润千岑与万岑。莫谓无心闲去是。只斯闲者是何心。咄。

答嗣子无住

凤雏麟子古来稀。为瑞为祥未称伊。近日白云因大雪。满山总是玉猿儿。

寄龙门旧山嗣祖无住

海底珠动时。云中月还现。良夜无狂风。清光都一片。

法华山居十首

山中阒尔若为论。归隐来来绝异闻。多少寻幽人访我。穿云罕有不迷云。

崕泉长绕艹堂鸣。每到中宵分外清。远势自然能断续。谁夸品弄玉琴声。

深溪云散月重圆。静看群波幌幌然。寒影凝时移不觉。团团忽照乱峰前。

梅雨经旬不暂停。晴来万里豁然青。山轩何事添余兴。依旧分明列翠屏。

春来溪水如苔绿。秋后山枫似火红。度岁罕逢佳赏者。等闲输我卓孤筇。

稚子骑牛过木桥。卓然头角在危流。行歌行语如平地。惯后方能得自由。

野鸟[口*(衔-金+缶)]花久不来。幽庭无可污莓苔。莹然宛似秋波色。来者无疑起浪堆。

憧憧富贵与恩情。满檐盈车日夜行。回顾一盂兼一锡。谁知轻重不多争。

狝猴摘果恐人知。眼盻东西手暗移。冷地看时真可笑。无端之物解如斯。

每见僧从绝顶还。区区未免足心酸。何当示与吾游处。直得千峰不解寒。

白云端和尚语录卷三

猜你喜欢
  神足行章第六·佚名
  大智度論卷第十七·欧阳竟无
  八 参禅的入门方便·正果法师
  卷第十六·晦翁悟明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九卷·佚名
  佛说菩萨修行经(亦名威施长者问观身行经)·佚名
  第二十一章 觉方王事业的末期与羯磨旃陀罗王时代·多罗那他
  释氏通鉴序·佚名
  卷八十六·佚名
  修持与研究·太虚
  金刚光焰止风雨陀罗尼经·佚名
  简介·多罗那他
  昭觉丈雪醉禅师语录序·丈雪通醉
  中印文化需要交流·太虚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刘子实·唐圭璋

      子实,嘉熙二年(1238)进士。   念奴娇   寿仓使   一门相种,剩河英岳粹,共扶昌箓。夹辅正宜资鲁卫,左右秉持钧轴。缓驾轻车,任回虎节,何事劳山国。东民欲靖,作新少借康叔。   况是鸑鷟佳辰,雪霜深处,秀孕椿松绿。天意

  • 卷二十四·何汶

      警句下  七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 麒麟不动炉烟上,孔雀

  • 卷三·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三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刘 基【一百四首】基字伯温青田人元进士洪武初官至御史中丞论佐命功封诚意伯为胡惟庸毒死正德中追諡文成有覆瓿集犂眉公集【杨维新云子房不见词章龄仅办符檄公勲业造邦文

  • 人物·田汉

    刘振声——名老生。刘凤仙——坤角青衣。刘芸仙——坤角老生。萧郁兰——坤角花旦。左宝奎——小丑。杨大爷——当地流氓化的绅士。王梅庵—&mdas

  • 正论解第四十一·王肃

    孔子在齐,齐侯出田,田猎招虞人以旌不进,虞人掌山泽之官也公使执之对曰:“昔先君之田也,旌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见皮冠,故不敢进,乃舍之。”孔子闻之曰:“善哉守道不如守官,道为恭敬之道见君召便?守官非守召不?也君子

  • 卷之六百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佚名

      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讳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第九子也母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翼天启圣文皇后于崇德戊寅正月三十日戌时诞上于盛京孝

  • ●原李耳载卷下·李中馥

    文昌现像 魁星现像 大士昭报 梦得正凶 梦获逃僧 灵魂雪恨 秉理通神 注经掩骼 七日溺返 指甲出棺 冢气忌泄 趋吉奇灾 神感听琴 试法移栽 正术诛邪 女道归山 一字速化 披云僊去 云游异术 扶乩召异 点金代府 火化成佛 前

  • 一〇九 补树书屋的生活·周作人

    补树书屋是一个独院,左右全没有邻居,只有前面是仰蕺堂,后边是希贤阁,那里我没有进去看过,听说阁上是供着魁星,差不多整个书屋包围在鬼神窝中,原是够偏僻冷静的,可是住了看也并不坏,槐树绿阴正满一院,实在可喜,毫无吊死过人的迹象

  • 李之才传·脱脱

    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同进士出身,为人纯朴直率、自信,无少许矫揉造作和过甚的地方。他拜河南穆修为师,穆修性格急躁严厉落落寡合,即使像李之才这样的人也经常在呵斥怒骂之中,但李之才事奉他更加勤谨,终

  • 汉纪四十七 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甲辰、164)·司马光

    汉纪四十七 汉桓帝延熹七年(甲辰,公元164年) [1]春,二月,丙戌,乡忠侯黄琼薨。将葬,四方远近名士会者六七千人。 [1]春季,二月丙戌(疑误),乡侯黄琼去世。临下葬时,四方远近知名人士前来吊丧的有六七千人。 初,琼之教授于家,徐稚从之

  • 十三年·佚名

    (癸酉)十三年清嘉慶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己巳朔,日有食之。〈自酉正初刻至三刻。初虧西北食甚正北,復圓東北食在地下。〉 ○頒賜老人別歲饌,仍命存問,年例也。1月2日○庚午,以李益運爲刑曹判書。○吏曹啓言,西原縣還陞淸州牧,

  • 卷六十四·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六十四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六十四宗庙制度易损卦二簋可用享 彖传二簋应有时【注二簋质薄之器也】礼记明堂位有虞氏之两敦夏后氏之四琏殷之六瑚周之八簋【注皆黍

  • 序·梁漱溟

    ([说明]本文作于1966年下半年,背景如作者附记所云。1986年发表于《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并收入于当年出版之《东方学术概观》(文集)一书。后收入《梁漱溟全集》第七卷。现据《全集》文本收入本卷,并校正个别讹误。)作者附

  • 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三·唐慧琳

      (从五十一尽第八十凡三十卷经)  新译大方广佛花严经音义卷下    大唐沙门惠苑撰  经从第五十一尽第八十  作务(作则各反务事业也)。  或牟萨罗(或曰牟婆罗此云紫色宝)。  哮吼(哮呼教反吼呼口反)。

  • 卷之十八·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十八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三十一世 治平铁壁慧机禅师法嗣 汾阳觉天灯启禅师 山西汾阳李氏子。世锦衣。脱白。至蜀谒庆忠於平山。依止十年。忽尔开悟。作偈曰。跋涉劳心十载

  • 大方广佛华严经要解·戒环

     宋 戒环集贤首时仪教观图法界观境普融无尽图 大方广佛华严经要解宋温陵白莲寺比丘戒环集戒环向以华严海藏汗漫难究。遂三复方山长者疏论。述总要叙。疏条经旨。稍辨端倪。继沿缀缉清果明禅师所集修证仪。略解圣号表

  • 草木传·蒲松龄

    药学普及剧本。10回。传为清蒲松龄撰,约成书于18世纪初。将中药拟人化,用简单情节串编成剧。计有栀子斗嘴,陀僧戏姑,石斛降妖,灵仙平寇,红娘卖药,金钗遗祸,番鳖造反,甘草和国等剧目。借剧中“人物”,显示药性、反畏及配伍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