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十一章 二王章

如是彼殁之时,称为塞那大阿提波达[官],伴军兵马象来至都城,彼王葬仪隆重行之,于地上为王。于最初劫如示诸王之所行,(一、二)彼有信心,为大富有者,刚勇、宽仁,由欲离,心向喜舍有大资财,备军兵马象,(三)由名声离染污,同依荣光之德,如日月会之明。(四)充满无污之德,善辨别德、不德,脱恶,厌轮回,见[事物]之精髓者。(五)桑伽是彼之妻,王应彼女与特典,即王妃之位。(六)王为己弟名玛兴达智者与南部地方授副王之位,(七)彼于后宫犯罪被王所觉,变姿伴妻子,赴玛罗耶。(八)

其时妃桑伽示[向古之]巴那达王子之姿如此己生王子,(九)王见彼生与否,为欢喜事,如须头达那[净饭]王已见悉达多[太子]之降诞蓝毗尼[园]。(一〇)言:“具富与善业之德我[王]子统一[楞伽]岛,更于全阎浮提王位为殊胜者。”(一一)于命名日添所有特典,使即副王之位,已授彼于南部地方。(一二)年青王玛兴陀住玛罗耶,盘算方策迎王之意,由兄王之许,(一三)三宗派住之比丘等来,于此面接王,结不摇和解。(一四)此年青王有名提沙之妻,此妃桑伽命名己生之[王]女。(一五)更[有]名乞提他之妻,彼女亦生四男并生一女。(一六)其时贤者之王又思惟:“如是弟可对余不抱疑惑。”善重熟虑,青年王名极美之桑伽[王]女,使入与己[王]子加沙波。(一七、一八)王以南部地方与彼弟[玛兴达],以种种己财物赠王子伽沙波者,(一九)在王位所有享乐亦与彼,提出岛之利益[王]专心治岛。(二〇)具善业由彼等[王子、王女]两者同栖,生有富德与善业子女等。(二一)

以所有施物行齿舍利之大祭典,王上至称宝[殿]之殿楼,(二二)又其时王见黄金之正等觉者[佛]像据无王座榻之目前,曰:“何故有如此者。”(二三)由此诸大臣之申述:“此非大王所存知者,人主!陛下之大父王之御代,(二四)股多王来袭此处,掠夺此岛,携行岛中所有重宝。”(二五)王闻此已,如己败战之耻,即日向诸大臣命军之徴募。(二六)

其时,般多[国之]王子来岛,彼望王位,被王所斥。(二七)王引见甚为喜悦,飨应于彼,赴摩诃提多[大渡海场]港。王驻于彼处,准备大军势及彼要具无缺,恰如派遣诸天之军,大名声之[王]与般多王子共送出己之将军:“前往毙彼般多王,由此都悉携运宝,与此王子之王位,经时归岛。”(二八、二九、三〇、三一)将军又受命:“如是可仕。”向王敬礼,伴军,即时乘船,(三二)由此赴对岸[阎浮洲],如云霞之军势马象灭边境,包围玛多罗都。(三三)闭诸门,遮断往还,如是于城门望楼点火。(三四)如是新哈罗[国]之军势,侵入都,悉掠[夺财物],我军队为击灭中,(三五)般多王闻此,引带己军,速出会彼,开始交战。(三六)兵力不充分,彼王为箭所刺,乘象背舍己之都(三七)向远而逃,于[彼之]所失己命,彼妃亦与王共同落命。(三八)由此以后此新哈罗国之军兵无怖而入城,于彼处掠夺所有之物,恰如诸天之军[劫掠]阿修罗之都。(三九)将军由此之后索求王宫之财宝,由此岛运[宝],又此置高价之[宝],(四〇)于地方并都府悉取财宝,于此处行主权,治于己支配下,(四一)般多王子于彼即王位,行使特权,更附与彼领土,(四二)取所好象马人民任而之。任何时无怖畏之将军任其所欲住于此处彼处,(四三)来海岸,彼处安乐停住,彼沉着游乐,有如此之乘船,(四四)到着摩诃提达[大渡海场]拜大地之主[王]传彼之报告,示持来之财物。(四五)王云:“甚善!”行慰劳彼,欢喜军来己都,(四六)煽胜酒行祝战捷,振行乞食者所好之大喜舍,(四七)离欲[者之王]令楞伽岛之宝物悉为复旧,又诸黄金像安置于适当之场所,(四八)宝殿之大师像满于空座榻,以防备地上无怖畏[处]。(四九)由此以来王使[楞伽]岛为无[外]敌侵难之[国],恰如北俱卢洲之增长[国]富,(五〇)于先王之世楞伽岛之生类受苦,然恰如夏日之云来,成为安稳。(五一)

王之第二十年,粪扫衣部之比丘等出阿巴优达罗精舍,为[一]团。(五二)此年青王玛兴达为大师[佛]之[大菩提]树王,为优美,见美丽,思建立快堂,(五三)其时工匠等营造菩提树堂,擦尊贵菩提树派生之枝,目击有伤,(五四)“由此如何应消其伤耶?”以告年青王,彼赴其处行大供养,(五五)“大师!若为所有生类利益而出者,于此处建立无价之堂宇,为获善根之[人],(五六)能为此堂之建造,则枝诸向上!”年青王如此礼拜求谅解,返还[王]宫。(五七)其时树王之枝于夜之中,已向上方。由此奴仆等向彼主[年青王]传述一切。(五八)年青王甚为喜悦,告于兄王,散余多之财宝行大供养。(五九)彼又建名玛兴达塞那之房舍,共施财宝于僧团,又行其他之诸善业。(六〇)彼施己分当之衣服、日伞、革履,同外出比丘之食物并水浴与食堂。(六一)如是彼之[年青]王行仅少之善业,王之三十三年,业之所导而已往生。(六二)

然彼王之殁,己弟乌达耶据其位,前年青王一切授与彼。(六三)王布施等人之贵重财货,令贫者孤独者满足,以正法行清净三宗派共。(六四)充满千皿中之真珠,于其上载每一美丽摩尼珠,(六五)于千人之婆罗门授清净之宝器,兴乳味、乳粥,与黄金之绶,(六六)同为嗜好新衣服所诱惑,具有善根之[王],以大恩惠令满足。(六七)又施三衣于住岛之比丘等,于一切妇女施与极美丽之衣裳。(六八)卫伽扬多[大胜殿]亦[改]筑似青铜殿,于此造黄金象眼之[佛]像。(六九)闻[彼]天圣师等之布萨堂,“此不可成空[屋]”,为僧团之住院。(七〇)施食邑,更任命守卫。规定“住三十二人之比丘”。(七一)王于河筑玛尼密伽罗堤堰,更于玛尼虚罗伽池设水路。(七二)尚且,王于伽丹达之都令堰之伽那瓦庇[池],又造支堤耶山之疗养院。(七三)于普达伽玛精舍、玛虚扬伽那精舍并库达提沙精舍奉仕食邑。(七四)彼于玛达罗山精舍增与[数]村,又于乌达罗鲁哈房舍筑殿楼。(七五)摩诃塞那精舍之佛[像]施采邑与守卫,更于苏巴精舍建立[佛]像堂。(七六)更于玛尼密伽罗殿造菩萨[像],改筑石造圣王[佛]像之朽废堂,(七七)王又彼之菩萨像与堂合祀。于[菩提]树王之周围掘沟,行大祭。(七八)用黄金之板记述宝经之全[文],彼行大供养,使说论藏。(七九)引阿兰达[长老之]像,于都行右绕之礼,对比丘少少顺次而唱,(八〇)浇少量之水,使人人无有疾病,王又如彼为己领土使拂怖畏。(八一)于黑玛瓦鲁伽灵祠取灌礼,记载年年营彼事之状。(八二)王又于月之四布萨日之时[行]添置食物施四千领之衣服。(八三)王施与贫民等饮食物并衣服,与彼等同乐毗舍佉[月之]喜乐,(八四)于[楞伽]岛之比丘众行常住布施,又由布施贫民、旅人、乞丐已得满足。(八五)更造名为桑伽王妃对阿巴优达罗[精舍]准备财宝建造名桑伽塞那山[房舍],(八六)妃造石造之大圣[佛](像)之青髻珠,为大师[佛]行供养所有施物。(八七)又刚勇名摩达伽将军告具大财产之塞那塞那哈达房舍。(八八)如是彼盛名[之王]与众共行诸善业,彼第三十五年已赴天界。(八九)

由此,彼弟名乌多耶王族士为王,以所有之方法为[楞伽]岛住民之利益,(九〇)彼自为王,名伽沙婆己弟据大阿提巴达官之位。(九一)王思惟:“为爱护眷属。”彼副王名塞那[王]女乃为[先王塞那]之谓伽沙巴[王]子之妃,王呼[副王之]提沙他之[王女]为已自之配偶。(九二、九三)由王女器提[所生]副王玛兴达之子,[谓]器达伽普提之阿提巴达[官]为暗愚者,(九四)为大王之反贼,乘夜出[都],变一人姿赴鲁哈那。(九五)彼纳人民于掌中,悉灭领地,于彼处彼杀害己叔父。(九六)彼大地护者[王]已闻此,痛愤于此,谓欲引返彼,索彼此方策,(九七)王招谋王兄[塞那]之子为彼年青王伽沙巴,曰:“大善业者!应为余友。”(九八)“余应为何耶?”大地之主[王]答:“为汝子彼玛兴达成人为大力者。(九九)不论母方或父方亦[足为]鲁哈那地方之领主,刚勇,坚忍所有之物,勇猛、秀达,练达弓技,(一〇〇)熟习交战,智者而才人,为方策熟智之人。可带来遣彼杀害叔父之恶行者。”(一〇一)有恭敬心之伽沙巴婆闻彼语,向王申述:“大王!由陛下所申述者可赴彼。以如何[遣我子?](一〇二)又守我[家]系乃君之悦,主!然时不移,为[我]君所欲之事。”(一〇三)王闻彼所语甚悦,彼悉整全军,(一〇四)应大注意可守护玛兴达王子,命令彼军将瓦吉罗伽,(一〇五)使都为空虚,所有军兵马象并要品悉与无缺,(一〇六)王自徒步而从彼,送出而[言]:“大善业者!行,应守护[大]地。”(一〇七)玛兴达宛如率诸天之军兵有如玛兴达[大帝释天]之赴天、阿修罗之大交战,灿然辉煌。(一〇八)彼行不久,到达库达沙罗。由此诸地方一切州长并住民,(一〇九)为彼杀叔父之恶人有烦恼者行围取,[云]:“我等得主。”(一一〇)然彼又倒贼,驻屯于吉利曼多罗,悉纳大价之王财宝于掌中,(一一一)引带象马赴登上玛罗耶。玛兴达之军兵彼处此处破[恶人等]军,(一一二)续进追其迹,“在此”,发见象马而捕捉于玛罗耶[山]麓。(一一三)悉拂查玛罗耶之林、河川并沼池、道路,入于彼处。(一一四)又见暗愚者之人人,抑止怒气,我等之财宝已舍弃于河、穴、提及其他之[场所],(一一五)只一人坐于森林中之山窟。人人搜索,见此邪恶之人而捉之。(一一六)此之众引连彼速来,以示坐库达沙罗伽之玛兴达。(一一七)见彼此,见笑曰:“鲁哈那已乐耶?”王之军将瓦吉罗伽渡河,(一一八)自率军赴摩诃伽玛。[彼]为鲁哈那之领主,行世间之爱护,(一一九)被暗愚者所压制之人人令之复旧,又[确]立彼灭[佛]教之处,(一二〇)向彼处此处送花苑、果园、穿通沼池使堰摩诃那提(大河)(一二一)于所有处为僧团易得四要品,放逐奸恶之州长并住民,(一二二)又扫清贼,除荆棘,宽仁而具财宝,使满足无间绝之世间,(一二三)可从求智,可仕财欲,举出利益[之彼],对一切有愿之人,如成“望之树木”。(一二四)于领地舍弃前[领主]所行之恶行,修正法,住于彼处。(一二五)

又将军瓦吉罗伽捉捕阿提巴达[官],赴阿努罗达[都]示于王。(一二六)王见彼又怒,直投狱看守彼,尽于方法使苦痛。(一二七)又彼有名声之[王]施三次等应具[人]贵重之财货,以黄金之板覆塔波园之塔。(一二八)彼处建殿楼使住比丘众,又修理都中已朽之诸精舍。(一二九)坚堰止伽丹巴河制造瀑布,彼扩大玛耶池之堤防。(一三〇)于此处设水路,又年年为[三]衣施优秀柔软之布,(一三一)于饥馑之时为所有生类造布施堂,扩张摩诃巴利[食堂]行大施。(一三二)与三宗派所住之[比丘等]使与凝乳、食物,又常向贫民[给食]并与硬食施粥。(一三三)如是彼行升天之业,而为十一年身成天[王]之友。(一三四)此王在位十一年之间喜舍黄金,为数百三十万[金]。(一三五)此王等之一难打胜人主般多王。他坚固要害之鲁哈那虽为如己意,以从自己死之威力。(一三六)

以上善人之信心与感激而起造之大王统史

名二王章第五十一章[毕]

猜你喜欢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卷第四(之下)·智俨
  大智度論卷第十五·欧阳竟无
  第四十一卷·佚名
  卷下·佚名
  卷十·佚名
  卷第十八·佚名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二·坚慧
  卷上·济悟
  卷第五·佚名
  中国佛教会两大问题·太虚
  卷第七十三·霁仑超永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二·佚名
  解深密經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卷十一·赞宁
  第二十九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杨佥判·唐圭璋

      佥判,不知其名,度宗时人。   一剪梅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恶也能多。朱门日日买朱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

  • 李昴英·唐圭璋

      昴英字俊明,番禺人。生于嘉泰元年(1201)。宝庆二年(1226)进士。绍定间,任临汀推官。嘉熙间,历秘书郎、宗正丞、著作郎。三年(1239),直秘阁福建提举。淳祐初,官吏部郎,累擢龙图阁侍制,吏部侍郎,归隐文溪。宝祐五年(1257)卒,年五十七

  • 第一折·贾仲明

    (搽旦扮卜儿上,云)老身姓顾,在这松江府住坐。有个女孩儿,小字玉香,年方二十岁,生的十分大有颜色,做着个上厅行首,与一个扬州府秀才荆楚臣作伴。二年光景,那生在俺家里,使了数十锭银子。如今有东平府客人柳茂英,装二十载绵花束这

  • 第三折·白朴

    (裴尚书上,云)自从少俊去洛阳买花栽子回来,今经七年。老夫常是公差,多在外,少在里。且喜少俊颇有大志,每日在后花园中看书,直等功名成就,方才娶妻。今日是清明节令,老夫待亲自上坟去,奈畏风寒,教夫人和少俊替祭祖去咱。(下)(裴

  • 卷140 ·佚名

    晃冲之 和十二兄五首 先生翰墨英,挥洒每被酒。 气陵苍柱穹,势压刊轴厚。 俊拔今固无,妙绝古未有。 惊鸾忽矫翼,奔马时骧首。 高步褚薛流,下视钟王友。 好事随取之,所至具名酎。 简疏秦隶奇

  • 卷五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十三宋之问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舟淩石鲸度槎拂斗牛囘节晦?全落春迟柳暗催象溟看浴景烧刼辨沈灰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纪事云中宗正月晦日幸昆

  • ●卷九十八·徐梦莘

      靖康中帙七十三。   石茂良避戎(改作兵)夜话曰:金人再犯(改作至)阙闰十一月二十五日午时城陷仆逃难於乡人王升卿舍馆夜论朝廷守御之方一话一言悉莫不验其文芜其实直而不讦质而不文非所见闻则略而不书去年春金人犯(改

  • 第三十一回 敕告密滥用严刑 谋匡复构成大祸·蔡东藩

      却说羽林将军程务挺,自预谋废立后,出任单于道安抚大使,防御突厥,因阿史那骨笃禄及阿史那元珍等,尚出没塞外,所以有此调遣。接应第二十九回。当裴炎下狱时,务挺尝密表申理,武氏为之不欢。至敬业败死,或上言务挺与敬业通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十一·佚名

    万历四十四年正月壬申朔 上不御朝文武群臣及四夷贡使午门外行庆贺礼○大学士方从哲吴道南诣仁德门庆贺赐二辅臣上尊珍馔○革任巡捕提督凌应登殴击御史凌汉翀于端门先是汉翀以应登同籍长洲与通族好及为御史以搏击豪猾

  • 翰苑羣书卷九·洪遵

    宋 洪遵 编苏耆次续翰林志先公自太平兴国庚辰嵗首登上第不由馆殿直升纶阁从释褐凡七年召入翰苑先帝睠注隆厚垂欲大用者数矣以尚少但加承防之号以荣之凡八换炎凉方参预政事有唐以为荣滞相半不虚矣在玉堂日书诏之暇集

  • ●牧令书卷一 治原·徐栋

    安肃徐栋致初辑 设官凡以为民也而征诸民必本诸身其道自生民以来未之或易不明乎此而欲治民非空谈即杂霸耳故以治原始 汪琬 胡承诺 魏际瑞 聂继模 于成龙 严虞惇 李塨 蔡世远 李绂 熊宏备 王士俊

  • 提要·范祖禹

    【臣】等谨案帝学八卷宋范祖禹撰祖禹字淳父华阳人嘉祐八年进士歴官翰林学士出知陜州寻谪宾化而卒建炎二年追复龙图阁学士事迹具宋史是书乃哲宗元祐初祖禹在经筵时所进皆纂辑自古贤君迨宋祖宗务学事迹以劝讲由伏羲迄宋

  • 老子道德经解上篇·德清

    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注】此章总言道之体用,及入道工夫也。老氏

  • 卷四十八·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四十八钱塘程川撰书八周书一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须是刚徤中正出人意表之君方能立天下之事如创业之君能定祸乱者皆是智勇过人【万人杰录防誓上】或问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便是理

  • 卷十五·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十五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文公一【公名兴僖公子母声姜諡法慈惠爱民曰文忠信接礼曰文】周【襄王二十六年○鲁文公八年襄王崩子顷王立文十四年顷王崩子匡王立】郑【穆公二年○详见僖公

  • 大乘二十二问本·昙旷

    见有五蕴□法执□世间□□若深□□□□□涅槃。不乐住世救拔群品。是故声闻缘觉之行。若初发心修行□□□□□□□□□□□□□□□前境界修无相法离一切相。都无所得了人法空故□著□□□□□□□□□□了法空故不乐

  • 安岳集·冯山

    宋代诗文别集。冯山著。其诗文集全名为《安岳冯公太师文集》,原为30卷。南宋嘉定年间,周锐把冯山及其子冯澥的文集合刊为一书,卷首有刘光祖《太师左丞合集序》和何惠固《二冯先生文集序》。清代修《四库全书》时,两淮盐政

  • 续诗品·袁枚

    清代诗论著作。1卷,由32首四言诗组成。袁枚著。书前有作者小序,称“余爱司空表圣《诗品》,而惜其只标妙境,未写苦心,为若干首续之”。袁枚此书正是讲诗法之作,如“崇意”、“精思”、“博习”、“选材”、“布格”、“择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