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古雪哲禅师语录卷一

万安龙德院嗣法门人传我等编

住洪都翠岩寺语录

山门。俗气都销尽。斯门顿豁开。一回亲得入。万古绝尘埃。

佛殿。巍巍堂堂。辉辉煌煌。睹闻莫及。声色全彰。既是声色全彰。因甚睹闻莫及。海底金乌天上日。

据室。此是从上诸祖为湖海衲子抽钉楔。解黏缚底去处。哲上座到者里如何施设。七尺乌藤为君决。

众护法宰官居士。及诸山耆旧等请开堂。

拈疏。百千法门。无量妙义。尽被诸大护法向毛锥子上漏逗了也。诸人还委悉么。其或未然。却请维那宣读。

法座。高而无上。仰不可及。要识须弥灯王。步步同行同陟。遂升。

拈香。此一瓣香。尊贵中尊贵。奇特中奇特。爇向炉中。专为祝延

今上皇帝圣躬万岁万岁万万岁。伏愿道高尧舜。德迈羲轩。兵革顿销。还同揖让之世。渔樵乐业。时闻击壤之歌。

次拈云。此一瓣香。本自现成。岂从人得。八载执侍巾瓶。一旦亲蒙密印。几度狂风吹八面。不曾移易一丝毫。今对人天众前。信手拈出。爇向炉中。专伸供养。

明州天童堂上传曹溪正脉第三十四世上密下云先和尚用酬法乳之恩。敛衣就座。维那白椎云。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师随声便喝云。还观得么。恁么观得。方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久参宿学。未举先知。匹马单刀。便请相见。僧问。祖庭复振。海众云臻。拈椎竖拂即不问。重续翠岩旧机缘一句作么生举扬。师云。石钟石磬一齐鸣。进云。恁么则云卷千峰碧。溪流万派新。师云。且得阇黎共证明。问。翠岩久据红尘客。师今重整旧家风。如何是破沙盆底意旨。师云。七华八裂。进云。恁么则灯灯续焰联芳久。祖祖宣扬舌广长。师云。未到阇黎在。进云。古人道此事如秋潭月影。静夜钟声。犹是生死岸头事。超生脱死一句作么生道。师云。红炉焰里浪滔天。进云。恁么则斫却月中桂。清光何处无。师云。且莫诈明头。僧礼拜。师乃云。祖庭既复。四海同欢。祖令当行。千差坐断。直得如天普盖。如地普擎。如风普吹。如日普照。无一丝毫渗漏。无一丝毫囊藏。无一丝毫尘埃。无一丝毫间断。净裸裸。露堂堂。清寥寥。白的的。僧也如是。俗也如是。凡也如是。圣也如是。到者里一道平等。浩然大均。人人怀沧海之珠。个个抱荆山之璧。溪光野色。共演真常。月渚风柯。时谭般若。石钟石磬恒鸣劫外之音。山钵山松独耸云中之秀。尘尘尔。刹刹尔。念念尔。法法尔。无一法不是真乘。无一念而非佛事。无一刹不是佛刹。无一尘不是祖师。所以道一入信门。便登祖位。翠岩如此告报。已是撒沙向诸人眼里了也。若是 利衲僧一拨便转。又何待起模画样。画地为牢。长期短期。中期下期。蛇足重添。执灯寻火哉。然虽如是。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华扑鼻香。(叙谢不录)。复举波斯匿王白佛。胜义谛中还有世俗谛不。若言其有智。不应二。若言其无智。不应一。一二之义。其义云何。世尊云。大王昔于龙光佛所曾问此义。我今无说。汝亦无闻。无说无闻。是名一义二义。今日或有问翠岩一二之义。但向他道。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复有一偈举似大众。鸡犬喧喧秽法筵。缁流闻见每凄然。今朝喜对炉烟霭。愿祝尧仁亿万年。维那白椎云。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下座。

当晚小参。清净圆明古道场。松杉环绕尚苍苍。全提祖印光寰宇。须是吾宗逸格郎。还有逸格超群者么。出来互相酬唱。僧问。朱紫谁为号。丘山绝点埃。既是丘山。为甚绝点埃。师云。脑后看取。僧礼拜。师乃云。现成公案。不劳拟议寻思。觌体无私。祇贵全身担荷。若也担荷得的当。便可全提祖印。独步大方。随处作主。遇缘即宗。法随法行。法幢随处建立。有时孤峰顶上垦土耕烟。有时十字街头拖泥带水。卷舒出没。任运纵横。总在古道场中。不曾斯须相离。任是三世诸佛出头来。也侵他一毫不得。任是一切异类众生群居杂处。也污他一毫不得。所以道弥满清净。中不容他。如是则生灭去来。不异镜中之像。圣凡迷悟。还同水上之沤。诸公还识当人本有底古道场么。竖拂子云。向者里荐取。若也未荐。直须通身白汗。恢复一番始得。所以道虽然旧阁闲田地。一度赢来方始休。譬如翠岩古刹。湮没百有余载。鸡羊犬豕蹂躝其间。不是诸山耆旧。诸大护法戮力重兴。安得鼓钟再振。受用现成。诸公要识众耆旧等苦心么。也只为成就后昆。于此古道场中恢复自己本有道场。祇如本有道场又且如何恢复。一吸吸尽西江水。一踢踢倒须弥卢。拈得翠岩无柄杓。却是曹溪古钵盂。昔翠岩可真禅师尝参慈明。自负天下无可意者。一日与金銮善侍者山行。议论锋发。善拈一片瓦砾置磐石上曰。若向者里下得一转语。许你亲见慈明。真左右视。拟对之。善叱曰。伫思停机。情识未透。何曾梦见。真自愧悚。即还石霜。慈明见来。叱曰。本色行脚人必知时节。有甚急事。夏未了至此。真泣曰。被善兄毒心。终碍塞人。故来见。明遽问。如何是佛法大意。真曰。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明瞋目喝曰。头白齿豁。犹作者个见解。如何脱离生死。真悚然。求指示。明曰。汝问我。真理前语问之。明震声曰。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真言下大悟。师云。慈明用顶上钳锤。敲出凤凰五色髓。真老于言下吐气。扑碎骊龙明月珠。虽则师资妙协。啐啄同时。检点将来。未免吃翠岩手中痛棒。何故。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

渊监寺请上堂。僧问。钩头毒饵。吞吐诚难。直饶总不恁么。早已丧身失命。如何得自由去。师云。独脚蜘蛛夜渡江。进云。庭前柏子。青州布衫。麻三斤。干屎橛即不问。如何是翠岩斩新条令。师云。脚跟下痛与三十棒。进云。恁么则洪崖一滴水。散作九垓霖。师云。一言已出。问。名蓝复振。炉 弘开。如何是锻炼凡圣底句。师云。石火迸青天。乃云。渊默雷声。尸居龙见。钵盂里走马。虚空中放箭。一箭射着无位真人。倒骑牛兮入。

佛殿。且道那个是无位真人。听取一偈。辅得慈明三十年。绵绵正脉至今传。拨开向上机关子。洪井深深浪拍天。

玉知客请上堂。僧问。今年已前即不问。三十日到来事若何。师云。通天彻地。进云。毕竟死归何处。师云。铁蛇横古路。进云。如何是衲僧本分事。师云。切忌斩头觅活。乃云。大道廓然。了无向背。灵机卓尔。迥绝根尘。一切处现成。亘古今常露。不与万法为侣。不与千圣同廛。不逐四时推移。不共群芳凋谢。所以道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微尘刹海。自他不隔于毫端。诸兄弟也须实参实究。实悟实证。到恁么田地始得。不是说了便休底事。只如今隔墙隔壁。隔溪隔山。青黄赤白。李四张三。便分析不出。作么生是不隔底道理。过现未来。寒暑迭更。才逢八月中秋。又是腊月三十。念念不停。新新不住。作么生是不离当念底意旨。向者里着得只眼。觑捕得透。便可统刹海于毫端。掷大千于方外。促一劫为一日。延一日为一劫。如是则二六时中折旋俯仰。运水搬柴。迎宾待客。作揖打躬。全彰本地风光。一一骑声盖色。然虽如是。更须知有末后一句。方能去住自由。杀活自在。所以道末后一句。始到牢关。把断要津。不通凡圣。即今年穷岁尽。节换时移。作么生是末后一句。还委悉么。来年更有新条在。恼乱春风卒未休。复举盘山禅师道。可中学道。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无瑕。若能如是。是真出家。大慧云。若能如是。捏目生华。大众要见盘山则易。要见大慧则难。翠岩不惜眉毛。为诸人下个注脚。太平本是将军致。不许将军见太平。

岁旦。悟园头请上堂。新年头。新号令。觌面提持。高低普应。直得黧奴白牯俱放宝光。露柱灯笼同时纳庆。当恁么时。如意子鞠躬向前问讯云。恭喜贺喜。和尚新年。千如意。万如意。脚下儿孙遍大地。山僧道。你是第几个。如意云。我是第一个。拄杖子出来道。老兄低声。你恁么驳驳斑斑。曲曲弯弯。要作翠岩儿孙。也未得在。山僧道。木上座何得压良为贱。殊不知曲中有直直中曲。六六原来三十六。大众。要识曲中直么。以手拍左膝云。向者里荐取。要识直中曲么。以手拍右膝云。向者里荐取。纵饶如是荐得。正好朝打三千。暮打八百。岂不见米胡遣僧问仰山云。今时人还假悟也无。山云。悟即不无。争奈落第二头何。僧归。举似米胡。胡深肯之。大众。悟既落二。且作么是第一头。良久云。披蓑侧立千峰外。引水浇蔬洪井边。

上元。解制。熊少宰请上堂。圣制既满。台旆光临。不落言诠。便请相见。僧问。一棒全提。古今不异。请问和尚。如何是不异底境界。师云。彻骨彻髓。进云。衲僧到此。还有行脚分也无。师云。截断脚跟。进云。若遇铜头铁额汉来。和尚又作么生与他相见。师云。正好与他三十棒。进云。也须另着眼始得。师云。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乃云。大事未明谓之结。活捉虚空敲出血。大事已明谓之解。蟭螟吞却东洋海。解非解。结非结。倒跨杨歧三脚驴。等闲挨落天边月。大众。还会么。会得也是眼里一粒黄金屑。会不得。他时撞着黑面老儿打算饭钱。莫怪翠岩预先不为诸人说。复举提刑郭功甫过访白云端禅师。云为上堂。夜来枕上作得个山颂。谢功甫大儒庐山二十年之旧。远访白云之勤。此颂非惟谢功甫大儒。直要与天下有鼻孔衲僧脱却鹘臭布衫。乃云。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功甫因此有省。云印以偈曰。藏身不用缩头。敛迹何须收脚。金乌夜半辽天。玉兔赶他不着。大众。白云远祖善舞太阿。不犯锋铓。正所谓杀人须是杀人刀。活人须是活人剑。今日乃天上月圆之际。堂中解制之辰。伏承少宰特特入山设供。命山僧举扬般若。山僧昨夜倦来即眠。枕上不曾作得山颂。现前诸公亦无鹘臭布衫可脱。无布衫可脱是真独脱。无颂子可谢是真报谢。岂不见仲尼一见温伯雪。了无文字并言说。然虽如是。道火何曾烧着舌。虽惭戛玉铿金。且图应时应节。乃云。村歌社舞闹翻天。是处青灯彻夜县。但得胸中群惑尽。不须更问祖师禅。

上堂。佛祖顶 一机。佛祖罔测。天人脚下一着。天人莫知。没踪迹处万象枞然。正见闻时纤尘不立。所以道圣名凡号总是虚声。殊相劣形皆为幻色。若是大丈夫汉。有杀人不眨眼底作略。直下承当。便可横挥宝剑。独据寰中。截断葛藤。掀翻窠臼。二六时中壁立万仞。见佛见祖。如生冤家。偶然道个佛字。漱口三日。特地说个受戒。掩耳而趋。到者里圣解尚不生。况复更随世间喜怒哀乐。杀盗淫妄。贪瞋痴等习气所转。所以道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且道如何是无生底句。宝山一宝亲披露。遍界腾辉不染尘。复举白乐天侍郎参鸟窠禅师。请问如何是佛法大意。窠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云。三岁孩儿也解恁么道。窠云。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翁翁行不得。白礼拜。大众。古人与么答话。大似看锢鏴。着生铁。翠岩即不然。忽有问。如何是佛法大意。拦腮便掴。伊若道。三岁孩儿也解恁么行。但向他道。莫将支遁鹤。唤作右军鹅。

浴佛。上堂。毗蓝园里。九龙吐雨沐金躯。洪井洞边。一盆恶水当头泼。泼即不无。且道释迦老子即今在甚么处。竖拂子云。大众还见么。若向者里见得。则个个独尊。不劳外觅。本来清净。净亦不居。行棒也打他不着。行喝也喝他不得。苟或未然。纵饶日日浇香水。洗到驴年也不清。

开炉。升座。僧问。世尊拈华。迦叶微笑。还是结制时节。解制时节。师云。旭日衔青嶂。晴云洗绿潭。进云。恁么则翠岩灵鹫。不隔纤毫。师云。阇黎甚处得者消息。僧便喝。师嘘一声。问。从上宗乘。请师提唱。师云。百尺竿头辊绣毬。乃云。翠岩启大炉 。柴炭浑无半块。一双赤手空拳。锻尽凡情圣解。且道锻尽后如何。火里蝍蟟。吞却螃蟹。复举天童和尚上堂云。禹门院里结制。须与诸人一议。不用诸人参禅。不用诸人会理。单单不许瞌睡。若也瞌睡。一棒打出骨髓。天童先师虽是为众竭力。不免犯手伤锋。既是不用参禅。又不用会理。正好卧藤萝下。块石枕头。因甚不许瞌睡。翠岩即不然。而今若有善睡底。山僧却令侍者汲洪源水。烹武夷茶请他。何故。彼自无疮。勿伤之也。

冬至。小参。一剥一复。物极则变。鲁史书云。汉宫添线。直得释迦峰畔。石笋抽条。洪井溪头。寒冰发焰。且道无阴阳地上还有剥复也无。赵州东壁挂葫芦。复举七贤女同游尸陀林。一女云。尸在者里。人在甚么处。一女云。作么作么。诸姊谛观。各各契悟。遂感帝释雨华。云。诸姊有何所需。我悉当供给。姊云。我家七珍八宝无不具足。但要三般物。一要无根树子一株。二要无阴阳地一片。三要叫不响山谷一所。帝释云。若要者三般却没有。姊云。既无此物。将何济人。帝释因往问世尊。佛云。我弟子中。诸阿罗汉皆不会此义。唯诸大菩萨乃能知之。师云。者七个臭老婆。才向死骷髅上嗅得些气息。便向帝释面前卖弄。当时赖遇帝释放过。翠岩若见他索者三般物。便与拦胸一蹋蹋倒。教伊至今起不得。虽然只如一姊云。作么作么。诸姊便悟去。又作么生。还知么。掬水月在手。弄华香满衣。天中节。上堂。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百草头今日同采。百草汤大家共浴。还曾梦见祖师意么。若也梦见。一任长伸两脚眠。苟或未然。莫道夜长日短多蚊子。剔起双眉正好参。

晚参。翠岩重兴后。有则奇特因缘。举似大众。此去十里许。居民王氏。家有铜范初生像一尊。不知降自何年。一夕托梦其妻室云。我于此住得不安。愿归翠岩。王氏夫妇素不知敬信三宝。初犹忽之。既而托梦者再。乃惊异之。适典客霞公过其门。王氏具述此像所以欲离之意。霞乃忻然。请归供养。大众。金人入梦教法。始布支那。太子还山宗风。必当丕显。然此奇特因缘。正要奇特人证据。若作奇特话会。未免蹉过释迦老子。敢问大众。教中道。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因甚释迦老子不住俗家。愿归僧寺。

因祖塔涌出寺西北隅。晚参。释迦说法。多宝佛塔证明。古刹重典。祖师灵塔出现。铁钟宛尔。玉骨如新。且道是那个祖师底灵塔。竖拂云。还见么。自古上贤犹不识。造次凡流岂可名。

晚参。举天童山翁和尚一晚入堂。大叫云。适来栏中不见了牛。普请大众把火。上山寻牛去。一僧才出。翁便低头归方丈。师云。天童栏里牛虽不见。要且头角全彰。翠岩一头水牯牛常在栏中。祇是无踪迹可寻。敢问大众。既是常在栏中。为甚却无踪迹。

晚参。愁愁。一夜凄惶半白头。喜喜。忽然撞着自家底。歇歇。瓮里何曾走却鳖。休休。佛是西天老比丘。会得者四转语了。切忌向翠岩门下过。一棒打折驴腰。莫言不道。大众。既是会得了。为甚要吃棒。一僧云。放过即不可。师云。未在。僧无语。良久。复顾众云。者个且置。毕竟如何是自家底。众无语。师云。若总道不得。山僧为诸人下个注脚。乃云。时寒不烦久立。

受净裸裸江谷王海深深明明众佛子为僧。小参。父母未生净裸裸。父母既生净裸裸。净裸裸兮绝承当。独露摩尼珠一颗。摩尼光射斗牛寒。烁破河山千万朵。回看火宅未醒人。不啻披枷兼带锁。枷锁脱。始超江。尊贵天然百谷王。会得明明祇者是。信步深深海底行。

灵宗禅人请上堂。南泉斩猫。归宗斩蛇。金牛唤饭。赵州吃茶。尽谓是宗门向上全提底时节。仔细简点将来。俱未作家。何故。净白地上。不可撒沙。复举赵州因僧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老僧在青州作领布衫。重七斤。山僧初看此话。如蚊子咬铁钉相似。及至打破漆桶。始知馒头是面做。今日或有问翠岩。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但向他道。冬日朔风寒。

成道日。值中旭上人送到衲衣。上堂。竖拄杖云。大众看看。释迦老子来也。说道奇哉。普观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遂喝一喝云。黄面老汉。将谓你睹星悟道。有多少奇特。犹作者个说话。唤甚么作妄想。阿那个曾执着。翠岩今日为汝诸人打开籓篱。翻转释迦老子旧案。奇哉。普观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春至百华开。黄莺啼柳上。旁边或有个衲僧出来道。长老与么说法。美则美矣。争奈不及时节。翠岩但向他道。冬行春令。复举云门大师示众云。闻声悟道。见色明心。观世音菩萨将钱买胡饼。放下手却是馒头。大众。斋堂里馒头一任你横吞竖咬。作么生是诸人明底心。悟底道。遂以拄杖卓一下。喝一喝。复颂云。尼连河侧谛思惟。观察众生得度时。六载后缘方始熟。怜儿岂惜两茎眉。既不惜眉毛出来。毕竟成得甚么边事。三事衲衣青嶂外。一炉沉水白云中。

安奉本山历代祖位兼募复千僧田。上堂。诸祖法位。亘古不移。诸祖化缘。随时更变。其隐也如羚羊挂角。其显也如昙华乍开。其建立法幢也如千江月影。其普度群迷也如洪炉雪片。降伏镜里魔军。成就梦中佛事。翻秽邦为净土。搅酥酪作醍醐。无法处说法。无祖处作祖。无名处彰名。无相中示相。随方自在。随处称尊。随机现形。随缘导物。缘尽则隐。缘熟则现。所以道净法界身本无出没。大悲愿力示现受生。大众。既是本无出没。只如翠岩未兴以前。十八代祖师毕竟在甚么处安立。若知得落处。则祖师与诸人眉毛厮结。同失同得。同死同生。同暗同明。同照同用。如是则诸人便是活祖师。祖师便是诸人。诸人与祖师无二无别。既是无二无别。又用特地设位安奉作么。不见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复举五祖演禅师投机偈云。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大众。还识五祖老人立地处么。翠岩为汝指出。山前一片闲田地。从来无变易。叉手叮咛问祖翁。猢狲入竹筒。几度卖来还自买。桑田何代成沧海。为怜松竹引清风。此际全归掌握中。既归掌握。毕竟如何受用。下座。与两序大众同到祖师堂拈香上供。

上堂。僧问。真不立。妄本空。因甚又道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师云。壑风吹磬断。杉露滴华开。进云。坐断十方犹点额。密移一步看飞龙。如何是密移一步。师云。下坡不走。快便难逢。僧礼拜。师乃云。今朝腊月十五。屋角梅华正吐。长连床上衲僧。承当切忌莽卤。不莽卤。焦尾大虫原是虎。喝一喝。

除夕。小参。年穷岁尽。贫富一般忙。送旧迎新。僧俗同攀例。是故数日以来。若内若外。若兄若弟。浆洗底浆洗。补缀底补缀。砍柴底砍柴。蹋碓底蹋碓。烂捣熟米果。细捏谷华糖。磨不停轮。锅不停沸。蔬果虽不甚丰。斋供且喜俱备。直至今朝献佛前。大家作礼同分岁。分岁了吃茶。吃茶了瞌睡。睡到五更睡正浓。报钟又是从头起。大众。且道是世法耶。是佛法耶。若作佛法商量。贬向二铁围山。若作世谛流布。何异三家村里俗汉。到者里须是个大休大歇。大解脱汉。直下打成一片。方能任运无拘。也不见有佛法可欣。也不见有世法可猒。也不见有生死迷悟。也不见有年月日时。动静一如。古今一致。物我一体。根尘一源。所以道。有情之本依智海以为源。含识之流总法身而为体。大众。除却扬眉瞬目。折旋俯仰。下喝顿脚。竖指擎拳。阿那个是法身。委悉么。如未委悉。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饶。

考工夫。夜参。立程途。定期限。大似虚空挖窟竉。较迷悟。考得失。何殊嚼饭喂婴儿。岂不见高亭隔江见德山招手。便横趋而去。水潦被马祖一蹋蹋倒。起来便道。百千法门。无量妙义。只向一毫头上识得根源去。临济吃黄檗三顿痛棒便道。元来佛法无多子。你道者三个老古锥当时如何做工夫。德山马祖又如何考较。须知此事无汝用心处。无汝凑泊处。你才上蒲团。牚眉努目。惺惺地思量卜度时。早已蹉过了也。直饶你不思量。不拟议。未免坐在黑山鬼窟里。古人不得已作死马医。向第二义门与你和泥合水。说道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不得有语。不得无语。与么称提。已是八字打开了也。争奈根性迟钝。不能领略。遂将此话蕴在八识田中。时刻追究。谓之看话头。做工夫。宋时有个大慧禅师。常握竹篦钳锤学者。一时宗风大振。不减马祖。嗣后相袭成风。皆以看话头为参禅。凡学者一进门来。师家亦不管青黄皂白。便掇出一句死话头与他参。或云你看念佛底是谁。或云一口气不来。毕竟向甚么处去。或云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或云父母未生已前。那个是你本来面目。学者亦不办邪正。才礼拜起便云。求和尚一个话头。痴人。五灯会元上好少哩。因甚要千里万里去求知识话头。殊不知领得一句话头。死獦狚地去念。念到弥勒下生也不会悟道。又不若念念阿弥陀佛。还不虚度时光。所以天童先和尚但有求话头者劈头便打。云。老僧祇会打头。没有甚么话头。山僧初炙炉锤时。犹信不及。每自忖云。佛法要妙。当微细开示。为甚么问着便打。将以为非耶。和尚望重一时。将以为是耶。焉得痛打便是佛法。每日入室。长跪合掌。涕泣交流。悃求开示。和尚惟加痛棒。山僧疑团愈切。迷闷凄惶。二六时中。如聋若哑。一日请益次。又被痛打一顿。乃云。老和尚没头脑。祇是打。和尚云。你作打会那。山僧方释然。如梦忽觉。始信者一棒提持。却胜三寸舌头百千万倍。虽然今日若执一棒提持。未免亦成死法。山僧者里有时棒喝交驰。石火电光追不及。有时平田浅草。和泥合水笑嘻嘻。有时叫伊看话头。有时不叫伊看话头。因人而施。初无实法。所以道若将实法与人。土也消不得。今晚一七已满。毋论工夫得力不得力。各依单次出班相见。考毕。师乃云。参贵真参。悟须实悟。实悟得底出言吐气自然如函盖相称。箭锋相拄。诸兄弟皆是英灵倜傥汉子。各各气宇如王。祇是工夫未到。工夫若到。见地若亲。莫说德山马祖。黄檗临济。纵使黄面瞿昙到来。且唤伊提草鞋着。何故。不是从前多意气。他家曾蹋上头关。

古雪哲禅师语录卷一

猜你喜欢
  银货两讫·佚名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七[宋铭]·惟白
  四 种德经·佚名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行卷第六(一十四章)·优昙普度
  毗婆尸佛经卷上·佚名
  敬告亚洲佛教徒·太虚
  第十二 小集积经之义释·佚名
  卷第十一(诸天卷下)·佚名
  杨岐方会和尚语录·方会
  妙行无住分第四·朱棣
  卷一·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十一卷·佚名
  评修持各法·印光
  序·佚名
  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密门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刘铉·唐圭璋

      元草堂诗馀云,鼎玉刘铉。方回桐江续集卷十二称“刘元鼎铉”,卷二十一又称“刘仲鼎铉”,未知孰是。为济阳教官。   少年游   戏友人与女客对棋   石榴花下薄罗衣。睡起却寻棋。未省高低,被伊春笋,拈了白玻璃。  

  • 郑觉斋·唐圭璋

      扬州慢   弄玉轻盈,飞琼淡泞,袜尘步下迷楼。试新妆才了,炷沉水香球。记晓剪、春冰驰送,金瓶露湿,缇骑新流。甚天中月色,被风吹梦南州。   尊前相见,似羞人、踪迹萍浮。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我欲缠腰骑鹤,烟霄

  • 张才翁·唐圭璋

      才翁尝仕临邛秋官。   雨中花   万缕青青,初眠官柳,向人犹未成阴。据雕鞍马上,拥鼻微吟。远宦情怀谁问,空嗟壮志销沉。正好花时节,山城留滞、忍负归心。   别离万里,飘蓬无定,谁念会合难凭。相聚里,休辞金盏,酒浅还

  • ●三家分论·尚鎔

    子才《与□松书》曰:“我辈争奇竞巧,不肯一语平庸,要为运之以庄,措之以雅,而於诗文之道尽之矣。”乃□松固欠庄雅,而己亦多蹈纤佻之弊,何也? 苕生有生吞活剥之弊,而子才点化胜之。□松有夸多斗靡之弊,而才子简

  • 第八出 胜敌·姚茂良

    【花心动】〔生上〕统兵出戍振边庭。杀气腾腾神鬼惊。〔小生小外〕恢复锦州城。拯拔涂炭生灵。〔生〕孩儿。军马完备未曾。〔小生〕完备多时了。〔生〕旣如此。唤将士过来。听吾号令。〔众应跪介生〕大小三军。听吾

  • 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五十八·张廷玉

        于谦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   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

  • 國朝獻徵錄卷之二·焦竑

      宗室二   ◆宗室二   唐王傳   唐成王彌鍗   唐恭王彌鉗   三城康穆王芝垝   承休昭毅王彌鋠   輔國將軍宇浹   郢王 皇子楠   伊王木?彝傳   虞王傳   吳王傳   衡王傳   徐王傳  

  • 第四十五回 贺振雄首劾祸国贼 罗文干立辞检察厅·蔡东藩

      却说筹安会发起,共有六人,这六人为谁?第一个姓杨名度,第二个姓孙名毓筠,第三个姓严名復,第四个姓刘名师培,第五个姓李名燮和,第六个姓胡名瑛。杨度是前清保皇党中翘楚,与康有为、梁启超等向是好友,革命以后,复夹入民党里面,

  • 九 曹寅奏贺平噶尔旦恭请圣安摺·佚名

    康熙三十六年五月初三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恭请皇上万安。 五月初二日接阅大捷邸报,噶尔旦于闰三月十三日灭亡,妻子族属尽归命投诚,江南士庶军民莫不踊跃称庆。敬念皇上圣文神武,节风沐雨,不避寒暑,三出边城,不惜天心

  • 卞昆冈 第四幕·陆小曼

    布景卞昆冈家内景。左侧一门,垂有布帘。设备简朴,一壁悬佛及观音像。一壁供卞母灵位。桌凳而外靠左侧有一小榻,上铺布被。右侧门外即前幕庭院。壁角杂置石作刀锯器具。幕启时七妹独坐右门侧缝衣,频转眼望左门,面有得意色,间

  • 卷一百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十八营建志七八旗驻防?制三各省驻防三右玉县驻防【原右卫雍正初改为右玉县】康熙三十二年设将军一员衙署一所坐落本城皷楼西街路北计房六十一间内七檩房八间五檩房三十七间四檩房十三

  • 第六节 唐末割据(下)·吕思勉

    陈敬瑄之平东川,实藉高仁厚之力。光启二年(886年),仁厚复据梓州绝敬瑄。梓州见第六章第三节。杨师立降将郑君雄,时为遂州刺史,亦陷汉州,攻成都。汉州见第六章第三节。敬瑄使部将李顺之逆战,君雄死。又发维、茂州羌军击仁厚,斩

  • 卷三·余萧客

    钦定四库全书古经解钩沈卷三长洲余萧客撰尚书上尚书序伏生老不能正言言不可晓使其女传言教错齐人语多与颍川异错所不知凡十二三畧以其意属读而已卫宏 【顔师古汉书注八十八】 大誓后得按其文似若浅露又春秋引泰誓曰

  • 卷三十二·山井鼎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三十二日本山井鼎物 观 撰毛诗正义序唐国子祭酒上防军谨按宋板正德本并无官衔姓名但作毛诗正义序诗谱序谨按崇祯本或脱此序臣所阅本书写补之

  • 卷二 祖·司马光

    为儿孙积钱财,不如给后代留功德【原文】为人祖者,莫不思利其后世。然果能利之者,鲜矣。何以言之?今之为后世谋者,不过广营生计以遗之。田畴连阡陌,邸肆跨坊曲,粟麦盈囷仓,金帛充箧笥,慊慊然求之犹未足,施施然自以为子子孙孙累世

  • 偶像的黄昏·尼采

    尼采著。他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唯意志论者,其思想反映了正在形成的垄断资产阶级的要求和愿望。主要著作有早年受作曲家瓦格纳的启发而写成的《悲剧的诞生》,以及《扎拉图期拉如是说》、《善恶的彼岸》等。《偶像的

  • 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莎士比亚

    《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晚年与人合写的戏剧,首次出版于1609年。故事情节大致是:主人公配力克里斯识破安提奥克斯父女的乱伦隐私,惧其权势,自己远航逃离本国。此后他颠沛流离,屡遭厄运。得知妻子

  • 禅门章·智顗

    一卷。隋代释智顗撰。《禅门章》一书,是为诠解释禅门波罗密次第法门而作。释禅波罗密篇是智顗大师于建业瓦官寺说讲, 大庄严寺释法慎记录整理成书,有三十卷。后来章安、灌顶治定为十卷,并在题记中言称:“今略出前卷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