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目次

续藏经 诸上善人咏

 明 道衍撰

诸上善人咏目次

文殊师利菩萨(一)  普贤菩萨(二)  普慧菩萨(三)  天亲菩萨(四)  马鸣菩萨(五)  龙树菩萨(六)  五通菩萨(七)  庐山慧远法师(八)  慧持法师(九)  道珍法师(十)  昙鸾法师(十一)  南岳思大禅师(十二)  慧命禅师(十三)  静霭禅师(十四)  僧厓禅师(十五)  天台智者大师(十六)  道喻禅师(十七)  洪法师(十八)  登法师(十九)  道绰禅师(二十)  善导和尚(二十一)  法照禅师(二十二)  少康法师(二十三)  慈恩窥基法师(二十四)  怀玉禅师(二十五)  英法师(二十六)  衍法师(二十七)  僧惟岸(二十八)  僧惟恭(二十九)  怀感法师(三十)  智廉上人(三十一)  藏禅师(三十二)  僧昙监(三十三)  大行禅师(三十四)  道昂法师(三十五)  集维那(三十六)  宪章法师(三十七)  僧志通(三十八)  僧法智(三十九)  僧雄俊(四十)  僧自觉(四十一)  永明智觉禅师(四十二)  四明法智法师(四十三)  慈云遵式法师(四十四)  昭庆省常法师(四十五)  灵芝元照律师(四十六)  龙井元净法师(四十七)  孤山智圆法师(四十八)  天衣义怀禅师(四十九)  圆照宗本禅师(五十)  黄龙悟新禅师(五十一)  大通善本禅师(五十二)  长芦宗赜禅师(五十三)  真歇清了禅师(五十四)  慈受怀深禅师(五十五)  白莲咸教主(五十六)  晦庵慧明法师(五十七)  樝庵有严法师(五十八)  桐江择瑛法师(五十九)  喻弥陀(六十)  石芝宗晓法师(六十一)  慈照宗主(六十二)  忧昙宗主(六十三)  寂堂师元禅师(六十四)  天目中峯和尚(六十五)  玉冈蒙润法师(六十六)  云屋善住和尚(六十七)  天如惟则禅师(六十八)  旨观主(六十九)  西斋梵琦禅师(七十)  二沙弥(七十一)  尼大明(七十二)  尼净真(七十三)  尼悟性(七十四)  乌场国王(七十五)  宋世子(七十六)  刘遗民(七十七)  张杭学士(七十八)  庾诜居士(七十九)  宋满(八十)  黄打铁(八十一)  汾阳老人(八十二)  张馗(八十三)  韦文晋观察使(八十四)  元子平(八十五)  房翥(八十六)  张善和(八十七)  柳宗元刺史(八十八)  白居易少传(八十九)  文潞公(九十)  苏文忠公(九十一)  杨杰提荆(九十二)  王古侍郎(九十三)  马玕侍郎(九十四)  江公望司谏(九十五)  冯揖给事(九十六)  王以宁待制(九十七)  王日休上舍(九十八)  晁悗之待制(九十九)  陈瓘待制百  钟离少师(百一)  王仲回司士(百二)  胡闉宣义(百三)  王阗(百四)  孙如珪(百五)  季秉御药(百六)  金[奭-人+大](百七)  张纶总管(百八)  阎邦荣承务(百九)  王哀朝散(百十)  吴子章(百十一)  何昙迹(百十二)  韦提希夫人(百十三)  随皇后(百十四)  上党姚婆(百十五)  荆王夫人(百十六)  姚行婆(百十七)  广平夫人(百十八)  朱氏如一(百十九)  黄长史女(百二十)  李氏十四娘(百二十一)  陶氏十六娘(百二十二)

猜你喜欢
  卷第八十七·佚名
  卷八十·道世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一部·佚名
  卷第三十一(五诵之三)·佚名
  刻准提心要序·佚名
  卷第十八·佚名
  卷第三十五·佚名
  卷十七·道世
  根本说一切有部略毗奈耶杂事摄颂一卷·佚名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十二(附录)·王日休
  大宝积经论卷第一·佚名
  复邵慧圆居士书·印光
  卷三百一十九·佚名
  般若灯论释 第十四卷·清辨
  卷首·智旭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六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六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雁山吟吕大亨字声之【名字与集互异】新昌人与仲弟冲之同师陈傅良友蔡行之在太学齐名然困戹久之乃授宿松尉徙平阳丞时严秤提之令大亨上不废法下不病

  • 卷三百八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八十六杂药类五言古兎丝          【齐】谢 朓轻丝既难理细缕竟无织烂熳已万条连绵复一色安根不可知萦心终不测所贵能卷舒伊用蓬生直咏益智         【梁】

  • 月洞吟序·王镃

    予在平昌见黄兆山人诗文浸寻晋魏人语而复得其先人宋月洞先生诗七十余首殆宛然晩唐人语宋之季亦唐之季也观黄兆山人所叙月洞意操孤炯独絶如律中青松秦世事黄菊晋人心局败碁难着愁多酒易中沙涨浙江龙去逺天寛北阙鳯归迟

  • 卷之一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九·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范资政百禄墓志铭范祖禹绍圣元年四月诏以资政殿学士大中大夫知河阳范公知河南府留守西都既拜命闰月壬申以疾薨于河阳府居之正寝年六十有五讣闻上辍视朝一日赙恤有加以右银青光禄大夫告公第其年七月己酉葬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一·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杨諌议偕墓志铭欧阳修庆歴八年秋翰林侍读学士右諌议大夫杨公年六十有九告老即以工部侍郎致仕归于常州其行也天子召宴劳赐以不拜公卿大夫咸出饯于东门瞻望咨嗟相与言曰杨公归哉于公计为荣于国家计为可惜其

  • 卷十八·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戊子(一六四八)、大清顺治五年(永明王永历二年、鲁王监国三年)春正月丁酉朔永明王在桂林;朝臣星散,免朝贺。鲁王次沙埕,御殿受朝贺;问阁臣熊汝霖曰:『数年颠隮,蹙蹙靡骋。际此新正,先生有预兆否』?汝霖对

  • 熊概传·张廷玉

    熊概,字元节,丰城人。自幼丧父,随母亲改嫁胡氏,冒姓胡。永乐九年(1411),中进士。后被授予御史。十六年,升为广西按察使。峒溪蛮人大肆出来抢掠,布政使计划请靖江王的军队来阻止他们。熊概不同意,他说:“我等任方面之官,贼寇来时

  • 六·钱穆

    现在我们若为唐以下的中国社会,安立一个它自己应有的名称,则不妨称之为科举的社会。这一种社会,实在是战国游士社会、西汉郎吏社会之再发展。这一种社会之内在意义,仍在由代表学术理想的知识分子,来主持政治,再由政治来领导

  • 卷二百一下·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一下 朱批岳濬奏摺 雍正八年正月初十日山东廵抚【臣】岳濬谨 奏为跪诵 朱批敬陈下悃仰祈 慈鉴事雍正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臣】於跪读朱

  • 卷七十·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七十    宋 卫湜 撰父母虽没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郑氏曰贻遗也果决也严陵方氏曰将者萌其始之谓果者成其终之谓君子之心将有为也不必尽善以能有所思故不善终

  • 卷三十六·佚名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二十六善现,汝复观何义言: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若有为若无为增语非菩萨摩诃萨耶。世尊,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有为无为。尚毕竟不可得。性非有故。况有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有为无为增语。此增语既非有。如何

  • 泉州开元寺转道上人传·太虚

    ──民国十五年秋客星洲作──释海清,一字转道,福建晋江县桐林乡人氏。俗姓黄,父依汲公,母吕氏。师年十一时,父病甚笃,辄思兄弟六人,吾居其季,倘父亲有何不测,将何所倚!遂默祷菩萨垂佑,感于梦中指示云:汝能持斋,父病可痊,因即发愿持

  • 卷第四(应始终佛部第一)·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四(应始终佛部第一)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得道师宗一 &middot;托生王宫二&middot;现迹成道三  &middot;阿难问葬法四 &middot;现般涅槃五&middot;摩耶五衰相现六得道师宗一如来昔在久远劫时

  • 谷神赋·赵大信

    谷神赋,原题「天水逸人大信注」。约出于北宋。《通志‧艺文略》着录「谷神赋一卷,赵大信撰」,当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本篇赋文以老子「谷神不死」之说为本,论说养生之道。宣称「养神在心,不死在我」

  • 桐江诗话·佚名

    宋代诗论著作。卷数及著者均不详。唯书中有“程进道绍兴初帅闽中”之语,知其人已入南宋。成书当在绍兴十八年(1148)之前,而书中引《西清诗话》。此书约成于南宋初,后亡佚,陶宗仪《说郛》仅存5则,今人郭绍虞搜求于《苕

  • 辽金元宫词·佚名

    从元代至明、清三朝就陆续有为数不少的文人写作咏辽金元三代的宫词。这些宫词记述了辽金元三代帝王及其宫妃们的生活,对当时的政治、历史和风俗也有生动的描述。又由于这三个朝代都建都于北京。所以当诗人们描写宫廷

  • 雪交亭正气录·高宇泰

    高宇泰著。该书为专记明清更替之际死难人物的传记汇编,高宇泰,历经坎坷磨难,念念不忘明朝,宁做遗民、忠臣义士。 抗清斗争失败以后,为了歌颂忠臣、鞭笞降臣,编纂了《雪交亭正气录》一书。 这是一部用血与泪写成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