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续指月录卷四

六祖下二十世

临济宗

临安径山无准师范禅师

生於蜀之梓潼雍氏。九岁出家。长游成都坐夏。请益坐禅之法於老宿尧首座。座曰。禅是何物。坐底是谁。师昼夜体究。一日如厕。提前话有省。明年往谒佛照光於育王。光问曰。何处人。师曰。剑州。光曰。带得剑来么。师随声便喝。光笑曰。者乌头子也乱做。贫甚无赀剃发。人皆以乌头子呼之。久之复至灵隐。时破庵居第一座。同游石笋庵。庵之道者请益曰。胡孙子捉不住。愿垂开示。先曰。用捉他作甚么。如风吹水。自然成纹。师侍傍有省(牧云门颂云城门失火臭烟熏殃及池鱼尾尽焚无处更求三尺水直看振鬣上青云○箬庵问颂云气饮长虹已食牛血漫漫地照人愁因风吹火无多力春满皇都四百州)○破庵先和尚过天童扫塔。师偕往。至瑞岩云巢。留师分座。夜梦伟衣冠者。持把茅见受。翌日明州清凉专使至。师受请入院。见所谓伽蓝神姓茅。衣冠状貌。与畴昔所梦无异。升堂开法。大阐宗风。继迁焦山雪窦。被勑移育王。又三年嵩少林散席。以朝命主径山。有旨召入内庭。师奏对详明。上为色动。赐金襕僧伽黎。复宣诣慈明殿升座说法。理宗垂帘而听。赐佛鉴禅师号。师居径山二十年。海众云腾。信施丰积。虽寺两遭火厄。乃旋复旋兴。为东南法席第一○师於寺前四十里。筑室百楹。接待云水。额曰万年正续。正续西数百步。结庵一区为归藏。建阁以藏后先所赐御翰。东西供奉祖师与先世香火。遇始生日为饭僧佛事。以赞冥福。盖蜀乱。师之先祀遂绝。祠奉以旌孝慕。上闻嘉叹○上堂。灵山指月。曹溪话月。递代相传。证龟成鳖。范上座。寻常一张口。挂在壁上。今日无端入者行户。未免拈出多年历日。说似诸人。且要郭大李二邓四张三。知得江南两浙。春寒秋热○上堂。若论个事。直是省要。柰何诸人自作艰难。自作障碍。所以寻常西廊东廊。见诸人和南问讯。山僧便乃低头相接。其实无他。只要诸人识得长老。是西川隆庆府人氏。若也识得。便与诸人打些乡谈。说些乡话。如今且未说你识得长老。且各自知得自家乡贯也得。还知么○淳佑戊申秋。师筑室明月池上。榜曰退耕。三月旦日。升堂示众曰。山僧既老且病。无力得与诸人东语西话。今日勉强出来。将从前所说不到底。尽情向诸人面前抖擞去也。遂起身抖衣曰。是多少。便归方丈。十五日集两序区画后事。亲书遗表。言笑如平时。其徒以遗偈为请。乃执笔疾书曰。来时空索索去也赤条条。更要问端的。天台有石桥。移倾而逝。停龛二七日。上遣中使降香赐币。奉全身葬於正续之侧。塔曰圆照(卧龙先嗣)。

江州云居即庵慈觉禅师

蜀人也。上堂。举雪峰因闽王问。拟欲盖一所佛殿去时如何。峰曰。大王何不盖取一所空王殿。王曰。请师样子。峰展两手。云门曰。一举四十九。师颂曰。空王殿样子。雪峰展两手。添得老韶阳。一举四十九。总是面南看北斗○赞船子和尚偈曰。三十余年在药山。鬼家活计岂能传。当时不得夹山老。你且柰烦撑破船○师始登云居。先一夕宿瑶田庄。梦伽蓝安乐神告曰。师於此山。只有一粥之缘。明日午后到山。晚参罢。值堂中二僧相欧。以新到例遭摈逐。师窃讶之。后数年。云居虚席。请师补处。师忻然承命。且征前梦。至瑶田庄而寂(卧龙先嗣)。

庆元大慈独庵道俦禅师

赠制鞋匠偈曰。透底工夫做已圆。须知密处自心传。脚跟着地随他转。踏到驴年也未穿(卧龙先嗣)。

临安灵隐石田法熏禅师

眉山彭氏子。初游石霜。礼雷迁塔。述偈曰。一念慈容元不隔。何须特地肆乖张。平高就下婆心切。恼得雷公一夜忙。师名由是大着。闻穹窿先道望。遂往叩。先一见知为法器。室中举世尊拈华。迦叶微笑话。师曰。焦砖打着连底冻。赤眼撞着火柴头。先异之。每於日用语默。不少假借。师於是决志依栖。与无准范。日相激砺。久乃辞去。复徧游诸老门庭。咸称赏之○后出世苏之高峰。次迁寒山。锺山虚席。庙堂奏师补处。宝庆初。迁净慈。端平二年。复迁灵隐。上堂。一径直。二周徧。衲僧会得。万别千差。庭前闲纵目。春尽尚余华。老胡不合过流沙。拍膝一下。便下座○淳佑甲辰三月望。示众曰。但得本。莫愁末。唤什么作本。唤什么作末。松柏千年青。不入时人意。牡丹一日红。满城公子醉。山僧恁么道。若有不肯底。是我同参。弟子师俊。绘师像求赞。有曰。末后一句。分付厨山。众讶之。明日忽示疾。退归宝寿。诀众而逝。窆全身於院后(卧龙先嗣已上二人)。

庆元天童灭翁天目文礼禅师

杭之临安人。姓阮氏。六岁携篮随母采桑。俄念携之者谁邪。遂有出家志。年十六剃落。谒育王佛照光和尚。问恁么来者。那个是汝主人公。师豁然领肯。一日光问是风动。是旛动。者僧如何。师曰。物见主。眼卓竖。光曰。不是风动。不是旛动。甚处见祖师。师曰。揭却脑盖。光喜其俊迈。命典书记。久之返浙西。听一心三观於上天竺。时松源岳唱道饶之荐福。室中问僧。不是风动。不是旛动。拟议即棒出。师闻之顿忘知解。遂往见之。蒙印可。得尽其旨。辞去。徧礼江淮间祖塔。时浙翁琰主蒋山。挽师分座○嘉定五年。约斋张公镃。请师开法临安。慧云节斋赵公。慕师高行。微服过访。师亦不问其姓名。与语终日而去。翌日奏请师住持净慈。室中每举南山筀笋。东海乌鰂话。学者拟议。师便打。莫有凑泊之者。僧问和尚见佛照时如何。师曰。石中有玉。曰见松源后如何。师曰。沙里无油○有来上座入方丈曰。某甲有状投和尚。师曰。对头在那里。来曰。和尚便是。师曰。老僧与汝有甚么冤雠。来无语。师捉住曰。冤家冤家○新到僧至。师问汝名甚么。僧曰智虎。师退身作怕势。僧拟议。师便归方丈(石杖巩颂云白浪堆中下一钩锦鳞红尾尚悠悠渔翁不计竿头事笑入芦花万倾秋)○师尤邃於易。诸儒大阐道学。师与之游。直示心法。朱晦庵问毋不敬。师义手示之。杨慈湖问不欺之力。师答以偈曰。此力分明在不欺。不欺能有几人知。要明象兔全提句。看取升阶正笏时○师将入寂。谓侍者曰。谁与我造个无缝塔。者曰。请师塔样。师良久曰。尽力画不出。遂怡然而去。阇维。弟子收舍利并遗骨。袝葬於应庵塔左。寿八十四(灵隐岳嗣)。

温州江心石岩希琏禅师

潮阳马氏子。僧问昔日佛照光禅师。因宋孝宗宣问释迦佛入山六年。所成何事。光曰。将谓陛下忘却。此意如何。师答以颂曰。大根大器大熏修。瞥转机轮向上头。万亿斯年惟一佛。雪山元不隔龙楼(灵隐岳嗣)。

台州瑞岩佛日云巢岩禅师

作经题八字偈曰。以字不成八字非。当阳拈起大家知。释迦老子舌无骨。黄叶将来吓小儿○颂灵云见桃华话曰。三月桃华烂熳红。灵云打失主人翁。随邪逐恶玄沙老。半是真情半脱空(灵隐岳嗣)。

华藏无碍觉通禅师

青苗会上堂。破一微尘出大经。鸢飞鱼跃更分明。不将眼看将心看。已是重敲火里冰。淹黑豆。昧平生。直须劫外话丰登。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灵隐岳嗣)。

临安净慈谷源道禅师

举丹霞然初参石头。刬佛殿前草公案。颂曰。石头刬草验英豪。懵懂丹霞眼不高。若解转身行活路。至今应不累儿曹(灵隐岳嗣)。

湖州道场北海悟心禅师

举黄檗在盐官殿上礼佛次。时唐宣宗为沙弥问曰。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长老礼拜。当何所求。檗曰。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常礼如是事。弥曰。用礼何为。檗便掌。弥曰。太粗生。檗曰。者里是什么所在。说粗说细。随后又掌。颂曰。曾施三掌触君王。佛法何曾有寸长。粗行沙门封断际。至今无地着惭惶。举唐文宗蛤蜊因缘颂曰。合水和泥底事忙。被渠点破大乖张。虽然契得君王意。争柰全身入镬汤(灵隐岳嗣)。

庆元雪窦大歇仲谦禅师

义乌应氏子。幼见傅大士心王铭。矢志出家。初参息庵。庵器而抑之曰。汝儒者习气不除。焉能学道。要到大休大歇田地。如木偶人去。师蒙激发。益自奋励。朝夕不解。一日忽然有省。遂以大歇自名。后参松源岳。一日室中举秘魔擎义话。师豁然大悟○上堂。举应庵华和尚。问密庵杰。如何是正法眼。杰曰。破沙盆。华颔之。颂曰。白玉琢成泥弹子。黄金铸就铁昆仑。千年滞货无人买。未免如今累子孙(灵隐岳嗣)。

诺庵肇禅师

华亭怀古偈曰。活计都卢一钓舟。锦鳞入手便抽头。我来不睹师亲训。柳岸依依蘸碧流(灵隐岳嗣)。

湖州道场运庵普岩禅师

题赵州像赞曰。无端提起七斤衫。多少禅人着意参。尽向青州做窠窟。不知春色在江南(灵隐岳嗣)。

苏州虎丘蒺藜昙禅师

初住四明延庆。迁苏之穹窿。后至虎丘。上堂。举僧问香林。如何是衲衣下事。林曰。腊月火烧山。师曰。兔子何曾离得窟。若有人问延庆如何是衲衣下事。只对他道。就船买得鱼偏美。踏雪沽来酒倍香○上堂。念念释迦出世。时时弥勒下生。顿超天地未分之前。不历阶梯。掀翻宝所。便恁么去。可以开无量法门。可以演百千妙义。蓦拈拄杖卓一下曰。无量法门。百千妙义。尽向者里百杂碎了也。还知虎丘落处么。靠拄杖。祖祢不了。殃及子孙(灵隐岳嗣)。

台州瑞岩少室光睦禅师

上堂。举曹山霞禅师。因僧侍立次。山曰。道者可煞热。曰是。山曰。祇如热向甚么处回避。曰向镬汤炉炭里回避。山曰。祇如镬汤炉炭里。又作么生回避。曰众苦不能到。师颂曰。瞎却顶门三只眼。镬汤炉炭里优游。若言众苦不能到。端的何曾有地头(灵隐岳嗣)。

镇江金山掩室善开禅师

上堂。举密庵破沙盆话。颂曰。法眼拈来早自谩。无端错对破沙盆。而今徧界难遮掩。殃害丛林及子孙(灵隐岳嗣)。

明州雪窦无相范禅师

上堂。举赵州和尚曰。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还有答话分也无。僧举似洛浦。浦扣齿。又举似云居。居曰。何必。僧回举似赵州。州曰。南方大有人丧身失命。僧曰。请和尚举。赵州方举前话。僧指旁僧曰。者个师僧吃却饭了。作恁么语话。师颂曰。坐底见立底。立底见坐底。咄哉老赵州。白日眼见鬼(灵隐岳嗣)。

秘监陆游居士

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人。常谒松源岳和尚於灵隐。从容问曰。心传之学。可得闻乎。岳曰。既是心传。岂从闻得。士点首默契。遂呈偈曰。几度驱车入帝京。逢僧一例眼双青。今朝始见宗门别。说有无言要眼听(灵隐岳嗣共十四人)。

临安径山痴绝道冲禅师

武信长江荀氏子。母郭。生而丰上短下。资性绝人。稍长以进士业应诏不第。遂出家。游历讲肆。习经论。绍熙壬子。出峡回翔荆楚间。时曹源生出世妙果。师造见。耹入门语有省。参堂俾侍香。朝夕老拳痛棒不少贷。平生知见。至是多无影响。生徙龟峰。师侍行。又三年。以偈辞游浙。有尚余穷相一双手。西向诸方痒处爬之句。初应嘉禾光孝。道闻於朝。忠献卫王以堂帖除蒋山。蒋山诸庄。皆濒江易涝。下田多无收。师忍饥鸣道。行乞养士。居十有三载无倦色○嘉熙己亥。侍郎东畎曹公豳帅闽。闻师道望。以鼓山来聘未行。雪峰牒至。领事半年。而天童诏下。众集如海。育王虚席。摄住持事。往来两山○上堂。天童用底来。育王用不着。育王用底归。天童用不着。虽然如是用不着。不着处用有余。一箭双雕随手落○结夏上堂。圆觉伽蓝。尘尘有路。坐断去来。顿空今古。那里十三。者边十五。后先不差毫发许。堪笑黄面瞿昙。至今不知落处○迁径山。一日忽升座辞众。举世尊临入涅盘。告众曰。汝等善观吾紫磨金色之身。瞻仰取足。毋令后悔。今日即有。明日即无。师曰。世尊四十九年。作尽伎俩。及至临行之际。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山僧今日要行便行。要去便去。八臂那咤拦不住。至夜分起坐。移倾而逝。寿八十二。茶毗舍利五色无数。遵遗命奉骨归葬金陵玉山庵。学者分其半塔於菖蒲田(荐福生嗣)。

临安净慈清溪沅禅师

上堂。达磨西来。一坐具地。被他神光礼了三拜。一时占了。致令后代儿孙。各自分疆列界。衲僧家拨草瞻风。朝吴暮越。南天台。北五台。拄杖头。草鞋底。还曾踏着也未。良久曰。切忌踏着(天童镜嗣)。

荆州公安虎溪锡禅师

上堂。心心浅处实甚深。道道幽远无人到。急行踏不着。缓行成错过。少林几坐华木春。却忆西来胡达磨(天童镜嗣)。

福州西禅月潭圆禅师

开炉上堂。人人尽守瓮中天。地覆天翻我不然。直下一槌星火迸。螺江烧却谢郎船○赞猪头和尚曰。血淋淋。古佛心。几回提起。谁是知音(天童镜嗣)。

庆元育王寂窗有照禅师

福之闽县邓氏子。时枯禅镜唱道怡山。师往见之。一日镜问曰。自从一见桃华后。直至如今更不疑。那里是他不疑处。师大笑趋出。镜深肯之。镜迁灵隐。师掌内记。以老母归省。闽帅赵公汝愚。请师开法东山大乘。移福之黄檗○朝命补江心。后迁玉几。适灾变。竭力兴建。闻奏朝廷。降金帛鼎建舍利宝塔。上堂。六尘不恶。还同正觉。鸦鸣鸦鸦。鹊噪鹊鹊。江北江南。潮生潮落。春风三月华草香。善财何处寻楼阁。喝(天童镜嗣)。

泉州法石愚谷元智禅师

长溪薛氏子。参天童有省。呈山居偈曰。栗色伽黎千百结。倚松扪腹看云飞。有人问我居山趣。向道春深笋蕨肥○咸淳丙寅正月。趺坐书偈而逝。塔全身於鼓山南院(天童镜嗣)。

报恩太古先禅师

上堂。若论此事。不涉心思意想。非干默照忘怀。要得洞然明白。须是汗下一回。且道汗下后如何。蓦唤侍者。将扇子来○上堂。衲僧家游方行脚。拨草瞻风。第一须识路径始得。路径不错。东西南北。到处为家。稍涉迂回。五里单牌。十里双堠。那里更在那里。掷下拄杖云。看脚下(天童镜嗣)。

岊翁淳禅师

久参镜和尚得契。佛诞日偈曰。毗岚毒种毒华开。添得云门醉后杯。今日河风桥色恶。淡烟疎雨洗黄梅(杂毒海载此偈是西岩作未知何据○天童镜嗣已上七人)。

平江虎丘双杉元禅师

举宋太宗梦神人劝发菩提心。次日问廷臣。菩提心作么生发。群臣无对。雪窦代曰。实为今古罕闻。别峰印代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师颂曰。万里讴歌圣化成。条风块雨乐樵耕。不因嵩岳三呼后。无象谁知真太平○冷泉两廊画壁颂曰。一一尘中坚密身。改头换面转精神。谁知东壁打西壁。总是灵山会上人(隐静柔嗣)。

临安径山元叟行端禅师

临海之何氏子。世业儒。母陈。师生而秀拔。幼不茹荤。十二出家。十八受具。一切文字。不由师授。初参藏叟珍於径山。珍问甚处人。师曰台州。珍便喝。师展坐具。珍又喝。师收坐具。珍曰。放汝三十棒。参堂去。师於言下豁然顿悟○一日侍立次。珍曰。吾泉南无僧。师曰。和尚聻。珍便棒。师接住曰。莫道无僧好。珍颔之。命入侍司。洎珍告寂。师至净慈。尝自称寒拾里人。径山请居第一座○大德庚子。特旨赐号慧文正辨禅师○皇庆壬子。迁灵隐。有旨设水陆大会於金山。命师升座说法。事竣入觐。加赐佛日普照。陛辞南归。养静於梁渚之西丘○至治壬戌。径山虚席。请师补处。师三被金襕之赐。二十年来。足不越阃。而慕其道者鳞集。至无所容。师尝勘一新到曰。何方圣者。甚处灵祇。僧曰。临朕砧。师曰。杜撰禅和。如麻似粟。参堂去○又勘一僧曰。棋盘石。研破你脑门。钵盂池。浸烂你脚板。僧拟答。师便喝○又勘一僧曰。擘开华岳连天秀。放出黄河彻底清。即且置。平实地上道将一句来。僧拟开口。师便打。师以呵叱怒骂为慈诱之诲。以不近人情。行大公之道。师之利他皆阴为之。没齿不言○至正辛巳八月四日。示微疾。问侍者曰。呼之曾已休。吸之尚未舍。寄语诸苦源。来者不来者。如何是来者不来者。侍无语。师良久曰。后五日看。至期沐浴更衣。书偈诀众曰。本无生灭。焉有去来。冰河发焰。铁树华开。投笔垂一足而化。留龛七日。颜色如生。全身葬於寂照塔院(径山珍嗣)。

温州江心一山了万禅师

族临川金氏。貌瘠而弱。年十五。业文有声。祝发日。芝产户枢。及游方。值东叟领南屏。命师掌记。偶经神祠。见纸灰旋起。脱然忘所证。亟以白叟。叟诘之。遂蒙印可。游天台。众请开法寒岩。瓣香嗣东叟。踰三年。迁仙居紫箨。又十年迁疏山。又十年住江心。少不适意。辄弃去。寺众数百。恳留涕泣而莫之留。会庐山月涧明公。遣舟迎师归东溪。明公示寂。开先之众。复以请。师力却之○上堂。拈拄杖。此拄杖子。西天四七。东土二三。天下老和尚拈弄不出。今日落在开先手里。无头无尾。能放能收。离相离名。能纵能夺。虽然如是。也只为中下之机。忽遇上上人来时如何。以拄杖画一画。放过一着○皇庆元年。遘疾危坐。不近医药。阅七日。命具浴更衣。书诀众语。泊然而逝。阇维收五色舍利如菽。目睛不烬。镕以烈焰。益晶莹。齿牙顶骨。铮然有声。时改作豫章乌遮塔。江西行省丞相干赤。命以旧藏世尊舍利奉於中。而遣使分师之目睛舍利。贮之银盒陪葬焉。余骼舍利。分葬东溪(净慈颕嗣)。

庆元奉化岳林栯堂益禅师

温州人。上堂。古者道。我者里无法与人。只是据款结案。彰圣者里亦无法与人。亦不据款结案。拈拄杖。如何是佛。赤脚踏莲华。如何是佛向上事。雕梁画栋。掷下拄杖。便归方丈○上堂。五千四十八卷。只作一句道却。遂起身曰。立地待诸人构取。便下座○临终偈曰。八十三年。什么巴鼻。柏树成佛。虚空落地。茶毗舍利莹然。齿牙数珠不坏。(净慈颕嗣)。

婺州双林云屋自闲禅师

括苍叶氏子。乌巨行禅师之九世孙也。初参荆叟珏於灵隐。次谒东叟颖於净慈。掌记室。一日因撰佛成道疏曰。发见精於午夜。叟曰。何不道泯见精於午夜。师不觉股栗汗下。如发蒙蔀。彻见叟垂手为人处。后出世双林。迁智者。皇庆壬子十月二十五日。与客语笑次。忽命侍僧取笔书偈而逝(净慈颕嗣已上三人)。

枯木荣禅师

赞三祖偈曰。夙恙缠身世莫医。家贫遭劫更堪悲。谁知觅罪了无处。正是贼归空屋时(无方安嗣)。

临安径山佛智晦机元熙禅师

豫章唐氏子。师与兄元龄。俱习进士业。元龄既登第。师从西山明公祝发。将游方。其母具白金为装。师谓财足丧志。即善言辞之。闻物初观阐化玉几。往依之。观与语惊异。留侍左右○至元间总统杨琏真如。奉旨取育王舍利。躬诣师求记述舍利始末。因招与俱。师曰。我有老母。兵后存亡不可知。遂辞归江西。元龄先以临江通判。从文丞相起兵死难。独母在堂。师奉之以孝闻○元贞二年。出主百丈。居十有二载。至大初。应净慈请入院日行中书省。行宣政院官属。悉迎请发扬宗旨。四方英衲。一时辐辏○上堂。独坐大雄峰。寒灰拨不红。一星萤火出。孤鹤过辽东○结制上堂。以手作结布袋势曰。南山今日结却布袋口了也。汝等诸人。各各於其中身心安居。平等性智。忽有个冲开碧落。撞倒须弥底。莫道结子不坚密。良久曰。漫天网子百千重○居七载。复迁径山。已而策杖归南屏山下。百丈大仰之徒。闻师退闲。争来迎请。师不获已遂返仰山。居三年。将示寂。手书辞所与游者。复书偈诀众掷笔而化。世寿八十二。奉全身瘗於金鸡石下。弟子在杭者。分爪发塔於净慈西隐(育王观嗣)。

庆元径山云峰妙高禅师

福之长溪人。世业儒。母阮。梦池上婴儿。合爪坐莲华中。手捧得之。觉而生师。因名梦池。神彩秀彻。嗜书力学。尤耽释典。固请学出世法。剃染受具。上育王见偃溪闻禅师。机锋相契。命掌藏钥。一日闻举譬如牛过窗棂。头角四蹄都过了。因甚尾巴过不得。师划然大省。乃曰。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闻遂许可。蒋山虚席。奉朝命居历十有三载。众踰五千指。德佑乙亥。寺被兵。军士以刃拟师。师延颈曰。欲杀即杀。吾头非汝砺刃石。辞色了无怖畏。军士感化。弃刀而去○至元十七年。迁径山。寺罹回禄。师住后顿还旧观○示众。前念是凡。后念是圣。一刀两段。更莫迟疑。是以涅盘会上。广额屠儿。放下屠刀。便言我是千佛一数。然虽如是。若无举鼎拔山力。千里乌骓不易骑○京师有谮毁禅宗者。师曰。此法门大事。吾当忍死争之。遂诣阙。被旨集诸宗徒廷辩○元世祖问。禅以何为宗。师奏净智妙圆。体本空寂。非见闻觉知。思虑分别所能到。宣问再三。师历举西天东土诸祖。以至德山临济棒喝因缘。余二千言。又宣进榻前。与谮者反复论难。谮者辞屈。世祖大悦○师陛辞南归。示众曰。我本深藏岩窦。隐遁过时。不谓日照天临。难逃至化。又曰。衲被蒙头万事休。此时山僧都不会。径山复灾。师谓众曰。吾宿负此山债耳。复竭力营建。汇殿坡为池。他屋以次落成○至元三十年六月十七日。书偈而逝。后建塔於寺之西麓(净慈闻嗣)。

湖州何山铁镜至明禅师

福唐长溪王氏子。见偃溪闻於净慈。朝参暮叩。久之始获印证。至元辛巳。出世何山。移大梅。元大德庚子。复请归何山○上堂。今朝八月二十五。记得洞山离杳渡。落在云门网子中。有屈至今无处诉。竖起拂子曰。看。云门大师来也。合吃何山手中棒。且道过在什么处。不合鼓弄人家男女○延佑乙卯。十一月初五日。呼其徒嘱后事。索纸大书曰。绝罗笼。没回互。大海波澄。虚空独露。掷笔翛然而逝(净慈闻嗣)。

庆元天童止泓鉴禅师

初住庆元真如。移天童。上堂。诸佛不真实。说法度群生。菩萨有智慧。见性不分明。白云无心意。洒为世间雨。大地不含情。能长诸草木。古德与么提唱。於四谛法中。开凿人天。不妨善巧。若据衲僧分上。何啻白云万里○上堂。拈拄杖。一有多种。二无两般。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拄杖子闻与么道。不觉忻忻笑曰。出身犹可易。脱体道应难。掷下拄杖下座(净慈闻嗣已上三人)。

庆元天童石门来禅师

尝作翦刀颂曰。浑钢打就冷光浮。两刃交锋未肯休。直截当机为人处。何曾动着一丝头(大川济嗣)。

庆元雪窦野翁炳同禅师

新昌张氏子。参大川济。一日入室次。济举腊月火烧山话。师拟开口。济遽枯竹篦拄之。师豁然省旨。后缚茅仗锡峰。日扃户书法华。尝有老来非厌客。静里欲书经之句(大川济嗣已上二人)。

临安灵隐悦堂祖誾禅师

南康周氏子。年十三。告辞父母。剃发出家。一日阅华严经。至惟一坚密身。一切尘中现。忽有省。即往见别山智於蒋山。问近离何处。师曰。江西。智曰。马大师安乐否。师叉手进前曰。起居和尚。智俾入侍司。未几至杭。见断桥伦於净慈。问临济三遭黄檗痛棒是否。师曰是。伦曰。因甚大愚肋下筑三拳。师曰。得人一牛。还人一马。伦颔之。伦逝。而介石朋补处。一日朋室中举庭前柏树子话。师拟议。朋抗声曰。何不道黄鹤楼前鹦鹉洲。师言下顿悟。即命侍香○元贞初。奉诏赴阙。入对称旨。赐玺书通慧禅师号。并金襕法衣○大德九年。住灵隐。一僧新到。师问何处来。僧曰。闽中。师曰。彼处如何住持。僧曰。饥即吃饭。困即打眠。师曰错。僧曰。未审和尚此间如何住持。师拂袖归方丈○居四载示疾。诀众偈曰。缘会而来。缘散而去。撞倒须弥。虚空独露。偈毕乃跏趺而化(双林朋嗣)。

卢山圆通雪溪逸禅师

赞兴化和尚偈曰。中原一宝有来由。得拶君王引幞头。到此若无青白眼。当机谁敢谩轻酬(弁山阡嗣)。

岳州灌溪昌禅师

山居偈曰。闲来石上玩长松。百衲禅衣破又缝。今日不忧明日事。生涯只在钵盂中(无镜彻嗣)。

支提愚叟澄鉴禅师

宁德张氏子。参无文於荐福。遂许入室。至元二十年。世祖勑住支提。赐号通悟明印大师。后将示寂。沐浴更衣。书偈曰。八十二年。落赚世缘。跃翻筋斗。应迹西乾。掷笔危坐而逝(荐福灿嗣)。

绍兴大庆尼了庵智悟禅师

福州王氏女。幼孤。年十一。白母愿出家。因诵维摩经。至诸佛国土。亦复皆空。豁然顿悟○往参云峰信。信问曰。上座什么处住。师曰。不住南台江边。信曰。毕竟住在什么处。师不审便行。信叱曰。走作什么。合吃山僧手中棒。师面热汗下。次日复往请益曰。某甲昨日祇对和尚。有什么过。信厉声曰。更来者里觅过在。师释然曰。月明照见夜行人。信顾旁僧曰。看渠根器不凡。遂印以偈。有相逢若问其中事。风搅螺江浪拍天之句○上堂。拈拄杖。天乖十二阑干角。风满三千世界中。热恼变成清净境。禅心顿觉悟真空。靠拄杖。有甚共语处○上堂。大阳门下。日日三秋。明月堂前。时时九夏。古人甚么道。未免坐在者里。大庆即不然。山转疑无路。溪回别有村○上堂。柳絮飘风。杏华沐雨。好个生机。快须荐取。以拂子击禅床曰。咄。三十年后。不得错举(雪峰信嗣)。

宁波天童西江谋禅师

被勑住天童。历四十年。貌枯色瘁。莅众孤峻。机语峭拔。音如洪钟。理宗朝。三被宠锡。其示众曰。春日晴。黄鹂鸣。最亲切。谁解听。一日将入灭。顾侍僧曰。一笑翻身。日面月面。遂逝(华藏净嗣)。

福州雪峰石翁玉禅师

礼雪峰塔偈曰。入闽早是四旬余。象骨崖前缚屋居。谁道开平年代后。春畴烟雨几锄犁(华藏净嗣)。

临安中竺空岩有禅师

室中垂语曰。黄金铸就铁真人○东海涌颂曰。锦衣公子醉田家。熟睡柴床日未斜。热渴呼浆无所得。便将玉带换瓯茶(径山珏嗣)。

临安净慈千濑善庆禅师

严陵鼓氏子。丱岁而孤。萍踪无寄。闻荆叟珏主净慈。遂往亲依。一日闻举洞山麻三斤话。遂得大悟。出住宜兴之保安。迁嘉禾之天宁。后主净慈。尝着扶宗显正论。进仁宗览而嘉之。赐金襕袈裟。徽号慧光普照文明通辩禅师(径山珏嗣已上二人)。

婺州宝林无机和尚

上堂。芦华对蓼红。木落山露骨。彷佛扬州。依希越国。拈拄杖卓一下曰。为君卓破精灵窟。无位真人赤骨律(灵隐泉嗣)。

温州华藏瞎驴无见禅师

举兴化打克宾颂曰。兴化打克宾。言亲语不亲。棒头如雨点。敲出玉麒麟(黄龙开嗣)。

临安慧云无传祖禅师

上堂。佛佛广说。大智莫能知。祖祖相传。凡情讵能测。先天后地。成坏长存。入死出生。去来不变。於斯荐得。已涉支离。其或未然。山僧更为下个注脚。以拂子击禅床曰。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黄龙开嗣)。

杭州护国臭庵宗禅师

上堂。举丰干谓寒山拾得曰。你与我去游五台。便是我同流。寒山曰。你去游五台作么。干曰。礼拜文殊。山曰。你不是我同流。师曰。丰干开口。不在舌头上。寒山同坑无异土。检点将来。两个驼子厮撞着。世上应无直底人(黄龙开嗣)。

放牛余居士

参无门开禅师。凡有所问。被开劈面截住曰。不是不是。一日向同参臭庵宗问曰。吾师甚么见解。敢对人天颠倒是非。宗曰。我在无门座下。无法可得。无道可传。只得两个字。士曰。两字如何。宗曰。不是不是。士言下顿悟无门为人处○安吉州沈道婆问。是非关有几句。士曰。有四句。婆曰。四句作么举。士曰。第一句。有是有非则不可。第二句。无是无非又不可。第三句。是是非非也不可。第四句。非是是非亦不可。若离得此四句。始见本地风光。曰我离得否。士曰。汝离不得。曰人人有分。我何离不得。士曰。嫁鸡逐鸡飞。嫁狗逐狗走。曰如何是本地风光。士曰。月子弯弯照九州。几人欢喜几人愁。曰不问这个本地风光。士曰。问那个本地风光。曰无男女相底。士曰。既无男女相。问甚是非关。曰别有向上事也无。士曰有。曰如何是向上事。士曰。马蝗丁住鹭鸶脚。你上天时我上天(黄龙开嗣已上四人)。

福州鼓山皖山正凝禅师

龙舒太湖人。入闽礼孤峰秀和尚。秀举狗子无佛性话。师不能答。踰半载。得臻阃奥。乃颂曰。赵州道无。箭不虚发。筑着磕着。全活全杀。秀曰。你也得。只是未在○一日秀举德山见龙潭话。问那里是德山亲到处。师以手掩秀口。即说颂曰。潭不见。龙不现。全身已在空王殿。梦回忽听晓莺啼。春风落尽桃华片。秀曰。汝今日方知泗洲大圣。不在扬州出现。善自护持。遂俾侍香。久之太傅贾平章魏国公。札请住鼓山。上堂。入院方三日。追陪人事忙。灯笼与露柱。密密细商量。且道商量个什么。拍禅床。昨夜碧天风浪静。一轮明月映螺江○上堂。六月旦。夏巳中。荷华开水面。荔子映山红。无位真人处处相逢。拟议云山千万重○师化缘将毕。集两序示遗诫。索笔书偈曰。八十四年。一梦相似。梦破还空。也无些事。端坐而逝(孤峰秀嗣)。

婺州双林一衲介禅师

赞傅大士偈曰。非儒非道亦非禅。杜撰修行忒可怜。担阁一身三不了。至今八百有余年(孤峰秀嗣已上二人)。

葛庐覃禅师

举僧问石溪和尚。如何是佛。溪曰。矮子看戏。颂曰。巍巍丈六紫金容。百戏场中有变通。矮子看来眉卓竖。铁锤无孔舞春风(容庵海嗣)。

曹洞宗

磁州大明宝禅师

参普照辨。问离四句。绝百非。请师直指西来意。辨曰。昨日有人恁么问。被打出去也。师曰。今日又如何。辨曰。你得恁么不识痛痒。师礼拜。辨曰。可惜许。棒折也。师直得汗下。忽然猛省。住大明上堂。僧问如何是转功就位。师曰。用尽镢头力。放下卧清风。曰如何是转位就功。师曰。不居无影谷。曳杖入烟村。曰如何是功位齐彰。师曰。掌上擎日月。运照自无私。曰如何是功位俱隐。师曰。石人同木女。相邀入海中。曰此是今时事。如何是那边事。师曰。待汝尽却今时。即向汝道○上堂。若论此事。如人作针线。针针相似。忽见人来。不觉失却针。祇见线。这边寻也不见。那边寻也不见。却自曰。近处尚不见。远处那里得来。多时寻不得。心烦不好。昏闷打睡。拽衣就枕。方就枕时。蓦然一札曰。原来祇在这里(南庵依颂云百城烟水苦飘楼阁门门开未许通只有善财亲得见德云不在妙高峰○位中符云为惜明珠粪扫堆婆心曲尽几多回精光拨动由人取蛟宅无须费打开)○五位颂曰。正中偏。月锁深宫午夜前。烛香人静丹墀冷。一片虚明照碧天○偏中正。晓天不挂秦台镜。金乌才拟出扶桑。依稀还被轻烟映○正中来。深夜寒梅雪里开。馥馥清香无间断。头头触处绝纤埃○兼中至。大用全彰无忌讳。携手相将贺太平。熙熙风物从来异○兼中到。妙尽功忘非善巧。枯木龙吟大地春。灵根秀出寒岩草(普照辨嗣)。

慈云十身觉禅师

普照室中。推为上座。辨垂百问。以验学者。一时鲜有契机。惟师所答。有同水乳。略举七则。以见其槩○问曰。声前荐得。落在今时。句后承当。迷头认影。作么生是空劫已前自己。师曰。半夜石人无影像。纵横谁辨往来源○问曰。不见一法。犹是半提。作么生是全提底道理。师曰。石马骤千山○问曰。吃饭忘其饥。力克忘其饱。作么生是力克底人。师曰。巨灵抬手无多子。分破华山千万重○问曰。直得不恁么来者。犹是儿孙边事。如何是向上人。师曰。半夜乌鸡雪里啼○问曰。行玄体妙。落在今时。究理穷源。关山万里。只如未知有底人。如何趣向。师曰。床窄先卧○问曰。迷时千卷少。悟后一言多。且道悟了底人。如何履践。师曰。出不由户。坐不当堂○问曰。岸如欲止先停棹。车若不行须打牛。如今打牛也。车行也未。师曰。下载清风付与谁(普照辨嗣)。

玉溪通玄圆通禅师

尝着百问。激励学徒。其略曰。没底船子。为甚么无漏坚固。竖起拂子曰。为你说禅了也。作么生会。又拈起拄杖曰。还有向拄杖头上。下得一转语底么。又画一圆相曰。三世诸佛。六代祖师。总在里许。作么生会。复以手空中点一点曰。且道者一点。明甚么边事。竖起一指曰。俱胝和尚。向这里放大光明。转大法轮。诸人还见么。又曰。折脚铛儿为活计。穿心椀子作生涯。通玄庵内安然坐。不管山前事似麻。且道安然坐底。是甚么人(普照辨嗣)。

郑州普照宝禅师

磁州武氏子。於滏阳造仰山寺。忽有题诗柱上者曰。人道斑鸠拙。我道斑鸠巧。一根两根柴。便是家缘了。师见之大悟。即入西山结茅以居。徧参诸山。遂入青州之室。后住珙峪宝岩寺。一夕大风震地。宴坐而逝(普照辨嗣已上四人)。

庆元雪窦无印大证禅师

鄱阳史氏子。幼颕异。年十四。剃落受具。出游。谒荆石琰思庵睿诸老。不契。闻云外岫和尚唱道天童。师往依之。入室有省。遂命典藏○至治间。诏天下善书者。以金书藏经。师应诏。竣事。上赐以织金屈眴之衣○宋宁宗泰定初。南还江淛。丞相脱欢公领行宣政院事。起师主衢之南禅。继领光孝。既而洪之翠岩。饶之芝山。俱以行院檄请。师以疾固辞○元至正十五年。迁雪窦。上堂。千说万说。不若觌面一见。昨日二十九。今朝七月一。报你参玄人。光阴如箭疾。娘生两双眼。个个黑如漆。急急急。回头看取天真佛。良久曰。是何面目。下座巡堂吃饭○上堂。妙不妙。衲僧鼻孔多无窍。玄不玄。剎竿头上无青天。志士宁容袖手。良马岂待挥鞭。全超棒喝。不落蹄筌。百鸟不来春又去。岩房嬴得日高眠。居四年。退居定水之圆明庵。次年示寂。阇维牙齿数珠不坏。舍利明莹。门人建塔圆明庵后(天童岫嗣)。

续指月录卷四

猜你喜欢
  分灯录跋·朱时恩
  ○奢摩他颂第四·玄觉
  卷二十九·赜藏主
  卷第四十七(杂兽畜生部上)·宝唱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四·佚名
  卷第二十二·永觉元贤
  卷第八十三·李通玄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四·佚名
  贡高品第二十一·佚名
  林野奇禪師語錄卷第七·通奇
  卷第九·佚名
  八总持品二十三·佚名
  卷第六·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六卷·灌顶
  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楔子·关汉卿

    (孤、夫人上,云了)(打唤了)(正旦扮引梅香上了)(见孤科)(孤云了)(情理打别科)(把盏科,云)父亲年纪高大,鞍马上小心咱。(孤云了)(正旦做掩泪科,唱) 【仙吕】【赏花时】卷地狂风吹塞沙,映日疏林啼暮鸦。满满的捧流霞,相留得半霎,咫尺隔天涯。 【幺

  • 楔子·佚名

    (外一折云了)(正末扮张千上,开)小人是屠家张千的便是。家贫亲老,不多近远有个员外,待要结义小人做兄弟。待不从呵,时常感他恩德多;待从来,争奈家宽生受。(外上,云了)(云)哥哥,既是不嫌贫呵。 【仙吕】【赏花时】哥哥道不敬豪

  • 卷九·韦庄

    钦定四库全书 浣花集卷九      唐 韦庄 撰 今体诗凡十二首 与东吴生相遇【及第後出关作】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且【一作独】对一罇开口

  • 卷十三·胡文学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十三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教授郑先生本忠 字本忠少笃学从乡先生舒卓受尚书时方氏据浙东三郡擅爵禄人惟先生与里中方遯庵义不受伪署益杜门读书多识古今为文章必中矩度同时胡世佐林清叔杨彦常

  • 石田诗选巻八·沈周

    (明)沈周 撰○图像屈原像逐迹遑遑楚水长重华虽逺未能忘鲁无君子斯当取殷有仁人莫救亡鱼腹何胜载忧怨鳯笯终不蔽文章忠贞那得消磨尽兰芷千年只自芳题严子陵像闻道先生裹足时曽无一语荅相知后来亦有同衾者再四能歌抱蔓诗

  • 卷一百八·列传第三十八·方技·脱脱

        ◎方技   ○直鲁古 王白 魏璘 耶律敌鲁 耶律乙不哥   孔子称“小道必有可观”,医卜是已。医以济夭札,卜以决犹豫,皆有补于国,有惠于民。前史录而不遗,故传。   直鲁古,吐谷浑人。初,太祖破吐谷浑,一骑士

  • 宋史全文卷二十五上·佚名

    宋孝宗三戊子乾道四年春正月甲子朔。是月,籍荆南义勇民兵。先是,前知荆南府王炎奏:『荆南七县,主客佃户共四万有奇。丁口一十余万。臣依旧籍,双丁以下及除官户并当差产人外,净得八千四百有奇。每岁于农隙,只教阅一月,若比以赡

  • 涌幢小品卷之四·朱国祯

    都城国初有高筑墙。广聚粮。缓称王之言。一以为朱升。一以为陈碧峯。其说不一。然太祖初得和阳。即分地甃城。此时谋臣尚未合。隐士尚未搜也。既都金陵旧城。西北控大江。东尽白下门外。距钟山颇阔远。而旧内在城中。

  • 卷九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十三 【起乙酉宋孝宗乾道元年止乙丑宋宁宗开禧元年】 凡四十一年 表例说 见第八十三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十三>

  • 二十五、考市·包天笑

      先谈县考,我就去报了苏州府吴县籍。在那个时候,省之下有府,府之下有县,而苏州一府之下,却有九个县。怎样的九个县呢?长洲、元和、吴县,谓之上三县;常熟、昭文、吴江、震泽、昆山、新阳,谓之下六县。上三县的长、元、吴,就在

  • 滕茂实传·脱脱

    滕茂实字秀颖,杭州临安人。政和八年(1118)进士。靖康元年(1126),以工部员外郎代理工部侍郎,辅助路允迪出使金国,被金人所拘留。当时茂实的兄长滕..为代州通判,已经先投降金国。粘罕一向听说茂实的名声,就把他迁到代州,又从京

  • 附卷之四·佚名

    尚泰王四年正月初三日,有日本土佐國人坐駕杉板來到摩文仁郡小渡村濱。此日有土佐國人三名,坐駕杉板一隻,到小渡村濱。隨問來歷,即云「上屆丑年正月初五日,我等坐駕小船出海釣魚之時,陡遭暴風,隨風漂流,經歷其日,纔到辰方無人之

  • 卷十·孔颖达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十汉郑氏笺 唐陆德眀音义 孔颖达疏国风唐序蟋蟀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乐也此晋也而谓之唐本其风俗忧深思逺俭而用礼乃有尧之遗风焉笺忧深思逺谓宛其死矣百歳之后

  • 卷十六·鄂尔泰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钦定周官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十六地官司徒第二之九旅师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闲粟而用之【耡音助又音锄】正义张子曰耡粟助贷於民之粟 郑氏康成曰野谓远郊之外也耡粟民相助作一井之中所出

  • 卷一·熊节

    钦定四库全书性理羣书句解卷一宋 熊 节 编熊刚大 注传道支派图 <子部,儒家类,性理群书句解,卷一> <子部,儒家类,性理群书句解,卷一> <子部,儒家类,性理群书句解,卷一>赞【赞者讃诵之意六先生赞皆文公亲笔而文

  • 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密门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归命圣主宰  普贤金刚手  为降伏一切  现吽迦啰身  摧三世有毒  令即证菩提  是甚深秘密

  • 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难有大疾病。佛自知已即诣彼所。敷座而坐告阿难曰。汝今谛听我有六字大明陀罗尼。能消灾患增益寿命。汝若受持

  • 初分说经·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即是度三迦叶,及舍利弗,目连事。与他经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