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止观坐禅法要记

宋忠肃公陈瓘莹中

  本自不动何止之有。本自不蔽何观之有。众生迷荡去本日远。动静俱失不昏即散。此二病本出生众苦。令彼离苦而获安隐。当用止观以为其药。病瘳药废医亦不立。则止观者乃假名字。即假即空言语道断。以大悲故无说而说。此摩诃止观之所为作也。然其文义深广汪洋无涯。譬如大海孰得其际。以大悲故复作方便。使尝一滴知百川味。使由一沤见全潮体。故于大经之外。又为此书词简旨。要读之易晓。应病之药尽在是矣。善用药者不治己病。止乎其未散。观乎其未昏。方止方观而未尝昏未尝散也。如鸟双翼。如车两轮。穷远极高无往不可及。其至也不出于此。呜呼不知则已。知止观之可以入道者。可不勉哉。

天台止观统例

翰林学士守右补阙安定梁肃述

  夫止观何为也。导万法之理。而复于实际者也。实际者。何也性之本也。物之所以不能复者。昏与动使之然也。照昏者谓之明。驻动者谓之静。明与静止观之体也。在因谓之止观。在果谓之智定。因谓之行果谓之成。行者行此者也。成者证此者也。原夫圣人有以见惑足以丧志。动足以失方。于是乎止而观之。静而明之。使其动而能静。静而能明。因相待以成法。即绝待以照本。立大车以御正乘。大事而总权消息乎。不二之场鼓。舞于说三之域。至微以尽性。至颐以体神。语其近则一毫之善可通也。语其远则重玄之门可窥也。用至圆以圆之物无偏也。用至实以实之物无妄也。圣人举其言所以示也。广其目所以告也。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拟而议之。使自至之。此止观所由作也。夫三谛者何也。一之谓也。空假中者何也。一之目也。空假者。相对之义。中道者。得一之名。此思议之说非至一之旨也。至一即三。至三即一非相含而然也。非相生而然也。非数义也。非强名也。自然之理也。言而传之者迹也。理谓之本。迹谓之末。本也者。圣人所至之地也。末也者。圣人所示之教也。由本以垂迹。则为小为大为通为别。为顿为渐为显为秘。为权为实为定为不定。循迹以返本则为一为大。为圆为实为无住为中。为妙为第一义。是三一之蕴也。所谓空也者。通万法而为言者也。假也者。立万法而为言者也。中也者。妙万法而为言者也。破一切惑莫盛乎空。建一切法莫盛乎假。究竟一切性莫大乎中。举中则无法非中。目假则何法非假。举空则无法不空。成之谓之三德。修之谓之三观。举其要则圣人极深研几穷理尽性之说乎。昧者使明。塞者使通通则悟。悟则至。至则常。常则尽矣。明则照。照则化。化则成。成则一矣。圣人有以弥纶万法而不差。旁礴万劫而不遗。焘载恒沙而不有复归。无物而不无寓。名之曰佛。强号之曰觉。究其旨其解脱自在。莫大极妙之德乎。夫三观成功者如此。所谓圆顿者。非渐次非不定。指论十章之义也。七章者。恢演始末通道之关也。五略者。举其宏纲截流之津也。十境者。发动之机立观之谛也。十乘者。妙用所修发行之门也。止于正观而终于见境者义备故也。阙其余者非修之要也。乘者何也。载万物而运者也。十者。何也成载之事者也。知其境之妙不行而至者德之上也。乘一而已矣。岂藉夫九哉。九者。非他相生之说。未至者之所践也。故发心者。发无所发。安心者。安无所安。破遍者。破无所破。爰至余乘皆不得已而说也。至于别其义例判为章目。推而广之不为繁。统而简之不为少。如连环不可解也。如贯珠不可杂也。如悬镜不可弇也。如通川不可遏也。义家多门非诤论也。按经证义非虚说也。辩四教浅深事有源也。成一事因缘理无遗也。噫止观其救世明道之书乎。非夫圣智超绝卓尔独立。其孰能为乎。非夫聪明深达得意忘象。其孰能知乎。今之人乃专用章句文字从而释之。又何疏漏耶。或称不思议境。与不思议事皆极圣之域。等觉至人犹所未尽。若凡夫生灭心行三惑。浩然于言说之中。推上妙之理。是犹醯鸡而说大鹏。夏虫之议层冰。其不可见明矣。今止观之说文字万数广论果地。无益初学。岂如暗然自修功至自至。何必以早计为事乎。是大不然。凡所为上圣之域。岂隔阔辽夐与凡境杳绝欤。是唯一性而已。得之为悟。失之为迷。一理而已。迷而为凡。悟而为圣。迷者自隔。理不隔也。失者自失。性不失也。止观之作所以离异同而究圣神。使群生正性而顺理者也。正性顺理所以行觉路而至妙境也。不知此教者。则学何所入。功何所施。智何所发。譬如无目昧于日月之光。行于重险之处。颠踣堕落可胜既乎。噫去圣久远。贤人不出。庸昏之徒含识而已。致使魔邪诡惑。诸党并炽。空有云云。为沈为穿。有胶于文句不敢动者有流于[漭-廾+卉]浪不能住者。又太远而甘心不至者。有太近而我身即是者。有枯木而称定者。有窍号而称慧者。有奔走非道而言权者。有假于鬼而言通者。有放心而言广者。有罕言而为密者。有齿舌潜传为口诀者。凡此之类自立为祖。继祖为家。反经非圣昧者不觉。仲尼有言。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由物累也悲夫。隋开皇十八年。智者大师去世。至皇朝建中垂二百载。以斯文相传凡五家师。其始曰灌顶。其次曰晋云威。又其次曰东阳小威。又其次曰左溪朗公。其五曰荆溪然公。顶于同门中慧解第一。能奉师训集成此书。盖不以文辞为本故也。或失则烦。或得则野。当二威之际缄授而已。其道不行。天宝中左溪。始弘解说。而知者盖寡。荆溪。广以传记数十万言。网罗遗法勤矣备矣。荆溪灭后知其说者适三四人。古人云。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困而学之又其次。夫生而知之者。盖性德者也。学而知之者。天机深者也。若嗜欲深耳目塞。虽学而不知斯为下矣。今夫学者。内病于蔽。外役于烦。没世不能通其文。数年不能得其益则业。文为之屡校梏足也。棼句为之簸糠眯目也。以不能谕之。师教不领之弟子。止观所以未光大于时也。予常戚戚于是整其宏纲。撮其机要。其理之所存。教之所急。或易置之或引伸之。其义之迂。其辞之鄙。或薙除之或润色之。大凡浮疏之患十愈其九。广略之宜三存其一。是祛鄙滞道蒙童。贻诸他人则吾岂敢。若同见同行且不以止观罪我。亦无隐乎尔。建中上元甲子首事笔削三岁。岁在析木之津。功毕云尔。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一十八·佚名
  卷第十四·志磐
  卷八·赞宁
  卷第四十一·霁仑超永
  卷二十六·赜藏主
  ●顿悟无生般若颂·神会
  卷五十一·道世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七·智旭
  卷二十九·佚名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三[宋刻]·惟白
  卷二百二十六·佚名
  瞋恚品第二十·佚名
  华严七处九会颂释章序·澄观
  德风禅师语录卷三·佚名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六下·智顗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四集卷六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六十一古今体一百十四首【己亥】香山回跸至玉泉山静明园传膳视事有作三日徘徊静宜【香山园名】驻轻舆言返亦云当泉声山色可恒恋几暇吟情率已偿路便园存因与憇传餐

  • 巻九·刘履

    钦定四库全书风雅翼卷九元 刘履编选诗补遗上唐虞三代康衢謡列子曰尧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与不治与亿兆愿戴已与不愿戴已与乃微服逰于康衢闻儿童謡云云立我烝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立建烝众也极即所谓皇极帝谓

  • 卷二百四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四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翠防南征録【五】华岳小春言懐桃李生香花满谿南州十月尚襜衣春从酒瓮榨将出秋在诗囊带得归弓射十分方破的棋高一着便争机劝君莫作等闲看毫髪差殊事

  • 列传第二十八 柳元景·李延寿

    元景少便弓马,数随父伐蛮,以勇称。寡言语,有器质,荆州刺史谢晦闻其名,要之,未及往而晦败。雍州刺史刘道産深爱其能,会荆州刺史江夏王义恭复召之,道産谓曰:“久规相屈。今贵王有召,难辄相留,乖意以爲罔罔。”服阕,累迁义恭司徒太尉

  • 卷四百四十一·列传第二百·文苑三·脱脱

        ◎文苑三   陈充 吴淑黄夷简徐铉 句中正 曾致尧刁衎 姚铉 李建中 洪湛 路振 崔遵度 陈越   陈充,字若虚,益州成都人。家素豪盛,少以声酒自娱,不乐从宦。邑人敦迫赴举,至京师,有名场屋间。雍熙中,天府、礼

  • 卷九十一·列传第二十九·脱脱

        完颜撒改 庞迪 温迪罕移室懑 神土懑 移剌成 石抹卞 杨仲武 蒲察世杰(本名阿撒) 萧怀忠 移剌按答 孛术鲁阿鲁罕 赵兴祥 石抹荣 敬嗣晖   完颜撒改,上京纳鲁浑河人也,其先居于兀冷窟河。身长多力,善用枪

  • 第三十六回 壬辰年明太祖应运龙兴·黄士衡

    诗曰暑往寒来春复秋,夕阳西下水东流。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遍地愁。桃李花开满树红,转头青子绿荫浓。梧桐叶下犹残雨,雪片檐前又舞风。时序往来千古在,人生聚散一场空。今朝有酒今朝醉,说甚英雄十大功。却说大明太祖高皇

  • 卷之三百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公鸡生卵·李定夷

    枕垣荐桥路七十六号门牌,向为布业之王鹤林家。于客岁留得雄鸡一只,甚为肥大。权之,重约五斤以上。平素以其善啼,甚厌恶之。此次预备烹宰,留作清明祭祀之用。乃不料连产二卵,其形式与母鸡所生无异。或谓当出雏凤,或谓不祥之兆

  • 三五○ 江西巡抚海成奏办理发还拣存书籍情形折·佚名

    三五○ 江西巡抚海成奏办理发还拣存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初四日江西巡抚臣海成谨奏,为钦奉上谕事。窃照臣于乾隆四十一年十月初一日承准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一年九月二十日奉上谕:据杨景素奏

  • 卷七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七十学校考【八】直省乡党之学【二】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世宗宪皇帝御极恩诏各直省入学额数大学加七名中学加五名小学加三名不为例恩诏各府州县卫各举孝廉方正暂赐六品顶带以备召用雍正元年

  • 世宗宪皇帝谕行旗务奏议卷八·允禄

    副都统黑塞奏称皇城周围立有八旗火班其该班满洲防古汉军三旗大臣内凡有出差兼别职者该旗大臣等即将该旗官员姓名咨行兵部代为该班查火班之地与皇城相近所系匪轻官员等不便代大臣该班【臣】愚以为如满洲防古汉军三旗大

  • 春秋胡传考误·袁仁

    明 袁仁 撰春王正月【隠公元年】谓正月为建子之月是也谓春为夏时非也四时一气也气有四始天之气始于子地之气始于丑人之气始于寅物之气始于卯物不可以为始而天地人则可以更建故周正建子朔用半夜春从子始得天统也商正

  •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宗卷第三(八章)·优昙普度

    念佛正宗说明教大师曰。能仁之垂教也。必以禅为宗而佛为祖。祖者乃其教之大范。宗者乃其教之大统。大统不明则天下不得一其所诣。大范不正则天下不得质其所证。夫古今之学佛辈竞以其所学相胜者。盖由宗不明祖不正而为

  • 卷第八·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八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南一 江西马祖道一禅师(南一南岳让嗣) 始匡徒日。南岳遣一僧来探。伺上堂时乃出问曰作么生。祖曰。自从胡乱后。三十年不曾少盐酱。僧回举似南岳。岳然之。 径山

  • 呼啸山庄·勃朗特

    《呼啸山庄》是英国19世纪著名诗人和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所创作的唯一的一部小说。作品出版于1847年,1984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杨苡的中译本。小说叙述了一个复仇的故事:男主人公希刺克利夫是个被恩肖收养的弃儿。

  •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梁启超

    梁启超撰,北平清华学校清华周刊丛书社1925年初版,台湾中华书局1956年影印,刊入《国学研读法三种》。本书系梁启超1924年春季在清华学校授课的讲义,共解读了《论语》、《孟子》(附论《大学》、《中庸》、《孝经》及其他

  • 金光明经文句记·知礼

    凡十二卷。宋代知礼撰述。又作金光明文句记、光明文句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本书随文解释智顗之金光明经文句。其初,知礼之师义通宣讲金光明经文句时,门徒竞录所闻成卷,然旷远之旨羁绊不宣,经论援证谬误亦不少,以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