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源启

予行脚东南。经诸大剎。每於休夏之际。披阅传灯。见古今尊宿名目。多在江浙诸省。惟黔中未见片言点墨。不禁掩卷而叹曰。圣贤不择地而生。佛法徧一切处。何吾黔之独无也。是人以地囿耶。抑佛法有偏耶。予抱此念。周旋烟水十数余年。及至归里。每思唐宋时所集者。盖谓吾黔宗教未讫。泯泯无传。固无论矣。若自明迄清。风声所树。吾黔宗教已广。且各家亦有语录流行。卓然可观。较量诸省。不相上下。何近代竟无传也。岂圣贤果择地而生耶。佛法洵非普徧耶。予是惄焉有感於斯也。但深究其源。总以关山迢递。邮简莫及。故令操觚者。无由收集尔。予不敏。敬矢厥志。不惮寒暑。躬历诸郡。汇收全黔诸家语录。缀以管见。编辑成书。名曰黔南会灯录。窃欲就正明眼。刊送入藏。待后高明远达公心普德者出。再行撰集。以资采收之万一。庶几后世披览。无遗憾焉。

猜你喜欢
  优婆塞戒经卷第五·佚名
  续高僧传卷第三十·道宣
  佛地经论卷第六·佚名
  六、世尊拈花·慧开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八[宋刻]·惟白
  卷第三十三·白岩净符
  大乘法苑义林唯识章讲录·太虚
  无极宝三昧经卷下·佚名
  卷五·佚名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四·佚名
  三弥底部论卷中·佚名
  卷二十八·佚名
  劝发菩提心文原文·省庵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二·佚名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五·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二·彭定求

        卷42_1 【酬杨比部员外暮宿琴堂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作王维)】卢照邻   闲拂檐尘看,鸣琴候月弹。桃源迷汉姓,松径有秦官。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羡君栖隐处,遥望在云端。   卷42_2 【刘生】卢照邻  

  • 三集卷三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三十五古今体一百首【甲申一】甲申元旦岁首从新纪蔀章甲申舒气辏青阳钦哉德始乘春令奉以仁行与物昌一意勤民宵复旰四时协序雨和阳彩屏吉语多占瑞岂似渊衷敬畏长元

  • 卷一百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七泉类五言古太平寺泉眼       【唐】杜 甫招提凭高冈疎散连草莽出泉枯柳根汲引嵗月古石间见海眼天畔萦水府广深丈尺间宴息敢轻侮青白二小蛇幽姿可时覩如丝气或上烂熳为

  • 卷三百七十六·列传第一百三十五·脱脱

        常同 张致远 薛徽言 陈渊 魏矼 潘良贵 吕本中   常同,字子正,邛州临邛人,绍圣御史安民之子也。登政和八年进士第。靖康初,除大理司直,以敌难不赴,辟元帅府主管机宜文字,寻除太常博士。   高宗南渡,辟浙帅

  • 卷四·常璩

      南中志   宁州,晋泰始六年初置,蜀之南中诸郡,庲降都督治也。   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滇濮、句町、夜郎、叶榆、桐师、巂唐侯王国以十数。编发左衽,随畜迁徙,莫能相雄长。   周之季世,楚顷襄王遣将军庄蹻溯沅水,出且

  • ●绎史摭遗卷十八·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纂目录奸臣列传马士英阮大铖南都之速于覆亡者,微马、阮两奸之力不及此。自古未有奸臣在朝而将帅能立功于外者。说者谓附逆之徒与荐逆之人是皆包藏祸心,必致贼及君国而后已:此士英之所以必荐大铖以为之助也。

  •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卷二·允秘

    表二 【贝勒 贝子 镇国公 辅国公 以罪黜宗室贝勒】和硕贝勒 【阿敏所立爵】多罗诚毅贝勒【穆尔哈齐所立爵】多罗笃义贝勒【巴雅喇所立爵】多罗广略贝勒【禇英所立爵】多罗贝勒【芬古所立爵】多罗安平贝勒【杜度

  • 卷四·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四康熙二十六年正月丙申喀尔喀两翼汗及七旗济农诺顔台吉等合疏请上尊号土谢图汗等疏曰喀尔喀两汗率领七旗贝勒等谨奏至圣皇帝睿览防皇上鉴照时事欲安辑逺方往谕达赖喇嘛遣使

  • 张普惠传·李延寿

    张普惠,字洪账,常山九门人。身高八尺,相貌魁伟,对《周礼》、《仪礼》、《礼记》十分精通,还擅长于《春秋》和诸子百家的学说。太和十九年(495),任主书,兼管局监,很被孝文帝所赏识。转任尚书都令史,任城王元澄敬重他的学问,为他

  • 颜师古传·刘昫

    颜师古,雍州万年人,是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的孙子。其先本是琅笽临沂人,世代在江左为官;到颜之推先后在北周北齐做官时,才入居关中。颜师古的父亲颜思鲁,因学识文才受到人们的称许,武德初年曾任秦王府记事参军。师古从小受到家

  • 三十六年·佚名

    (己亥)三十六年清不知七年春正月1月1日○〈高宗太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九〉一日。〈陰曆戊戌十一月二十日〉詔曰:「朝臣服章之從前變通屢矣。蓋因時制宜,務從簡便,而更張後,多有未遑。揆以表章,尙欠周備。其令掌禮院,祭禮、賀、禮

  • 国风·邶风·佚名

    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诉,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 景公为大钟晏子与仲尼柏常骞知将毁第九·晏婴

    景公为大钟,将悬之。晏子、仲尼、柏常骞三人朝,俱曰:“钟将毁。”冲之,果毁。公召三子者而问之。晏子对曰:“钟大,不祀先君而以燕,非礼,是以曰钟将毁。”仲尼曰:“钟大而悬下,冲之其气下回而下薄,是以曰钟将毁。”柏常骞曰:“今庚

  • 离娄上篇·王夫之

    一以六律正五音,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之五音言,而人声之五音不在其中。盖人声之五音一因其自然,直是无可用力正得处。律之所能正者,以立长短、大小、多少、轻重之法,而取清浊、缓急、修促、洪细之定则也。耳

  • 态度不是小问题·孔子

    【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之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注释】 色难:态度好很难。色,容色态度;难,困难。弟子:与下文“先生”相对,弟子指晚辈,先生指长辈。馔:吃喝。曾:副词,竟:难道。 【译文】 子夏问什么

  • 多闻品法句经第三(十有九章)·佚名

    多闻品者,亦劝闻学积闻成圣。自致正觉。多闻能持固,奉法为垣墙。精进难逾毁,从是戒慧成。多闻令志明,已明智慧增。智则博解义,见义行法安。多闻能除忧,能以定为欢。善说甘露法,自致得泥洌闻为知法律,解疑亦见正。从闻舍非法,行

  • 此事难知·王好古

    二卷。元王好古撰。王氏对仲景之学推崇备至,同时亦推崇其师李东垣的伤寒之论,于是乃著此书光大东垣之学,元至大元年(1308)撰成此书。此书集东垣医学论文、医学理论。专述东垣之绪论,于伤寒证治十分详审。《四库全书提

  • 医中一得·顾仪卿

    温病类著作。1卷。清·顾仪卿撰于1863年。此书为作者诊疗瘅疟、产后房劳与蓐劳之心得记录,附载与友人商榷瘅疟证之证治。谓瘅疟乃因暑热侵犯肺、胃、脾所致,临床上每见暑热夹湿之症,缠绵难愈。此书收入《三三医书》中